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2-06-17 07:59陈忠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7期
关键词:椎动脉颈椎颈部

陈忠婷

颈椎病是由颈椎间盘退变、颈椎损伤、颈椎肥大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主要由颈肩痛、头晕、头痛等引起,可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5 种类型,其中椎动脉型颈椎病较为常见。椎动脉型颈椎病又称椎动脉压迫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为眩晕、头晕、耳鸣。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视力模糊、头痛等临床症状。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方法主要有推拿、中药治疗、针灸、康复等,其临床疗效已得到广泛认可[1]。本研究分析了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9 年1 月~2020 年4 月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8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 例。对照组中,男25 例,女15 例;年龄34~65 岁,平均年龄(45.21±6.60)岁;病程1~9 年,平均病程(4.12±1.63)年。观察组中,男27 例,女13 例;年龄31~65 岁,平均年龄(45.45±6.52)岁;病程1~9 年,平均病程(4.24±1.59)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口服西比灵治疗,5 mg/次,2 次/d,持续用药2 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①针灸。通过CT、X 线片确定病变部位,取风池、百会、夹脊穴。协助患者坐直,保持颈部放松舒适;消毒穴位,使用1.5 寸(1 寸=3.33 cm)的丝状针(30 号),夹脊穴直刺1.0 寸,百会向后顶方向沿皮下侧平刺,深度1.2 寸,而凤池则向对侧目内眦方向直刺1.2 寸。若患者血压高低不稳,则加扶突;如果患者有呕吐、恶心症状,则加内关。手法选用捻转平补泻法,针刺时间为30 s,同时留针30 min。针头每10 分钟行针1 次,1 次/d,连续治疗14 d。②推拿。患者取仰卧位,医生坐在患者头部前方位置,用双手食指和中指指腹揉按或拨揉颈颈部及两侧肌肉,使肌肉处于放松状态,然后将双手中指指腹放在风池穴上逐渐用力按压。待有痛感时,保持按压力度不变,双手中指逆时针按摩,使酸痛感沿着头部外侧向头部前外侧传递。用右手拇指指腹按压百会穴,顺时针按揉100 次,再逆时针按揉100 次,再以拇指偏峰为着力点,从印堂穴到百会穴施用一指禅手法。通过揉捏、提拿等手法放松肩颈肌肉;将两手拇指放在两侧风池穴上,其余4 个手指放在颌下,用力向上拔伸,力度先轻后重,以患者耐受为宜,慢慢用力使头部分别向左、向右旋转30~40°,重复3 次。推拿1 次/d,连续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各项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效果。中医各项证候积分:每项分值范围为0~3 分,分值越低则症状越轻。生活质量评定包括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疗效判定标准:显效:颈椎病症状完全消失,头部活动自如,能够正常工作或生活;有效:颈椎病症状明显缓解,颈椎病症状缓解,但头痛、眩晕等症状仍存在;无效: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各项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麻木、头晕、失眠、疼痛、颈部僵硬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麻木、头晕、失眠、疼痛、颈部僵硬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麻木、头晕、失眠、疼痛、颈部僵硬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各项证候积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各项证候积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指由于各种机械和动力因素刺激或压迫椎动脉,导致血管狭窄、弯曲,致使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综合征,其发病机制与椎段不稳、动脉硬化改变、血管变异等有关。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中年以上患者常有眩晕、恶心、头痛。头压试验阳性,颈椎斜位X 线片阳性显示病变椎体或椎体旋转移位,应高度怀疑并积极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很多,手术治疗适用于长期无效或反复发作影响工作和生活的个别患者。但考虑到手术风险,常采用保守治疗。数据显示,>70%的颈椎病患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缓解[3]。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诊疗必须重视疾病分类,研究也表明椎动脉型患者的手术效果不准确,风险高,针灸和理疗更合适[4]。推拿手法可以松解颈部软组织,解除肌肉痉挛,缓解疼痛,是治疗颈椎内外平衡应力的有效方法之一,但要注意揉捏力度。针灸联合推拿可以消除水肿,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和血管恢复正常,增强肌肉张力,恢复颈部功能。椎动脉型颈椎病多为颈椎间盘和骨刺向后颈椎后外方突出,强烈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痉挛,椎基底动脉供血减少,最终导致疾病。中医将这种疾病归类为“眩晕”。针灸治疗中百会穴可调补髓海,风池可平肝抑阳,局部夹脊穴可调和气血、松弛肌肉、活络。中医指出,针刺不仅可以改善颈椎枕肌的持续性张力,而且可以减少颈椎退变时血管的机械压迫,消除其对颈神经根的非良性、持续性刺激,最终达到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的目的。通过针刺治疗,可以增加椎动脉内径,加快其血流速度,从而有效改善内耳和前庭核区的缺血,达到解晕止晕的作用。推拿具有消肿止痛、通络松筋、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更好地放松颈部紧张和痉挛的肌肉,纠正关节和组织脱位,保持气血畅通,可恢复肌腱,松弛肌腱,疏通络脉。针灸与推拿结合,可相辅相成,效果显著[5,6]。从中医角度看,椎动脉型颈椎病属于眩晕、眩晕范畴,与患者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长期站立或坐着、劳累过度所致。在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下,针灸可调理气血、活血化瘀,改善患者大脑血液循环,缓解头部供血不足[7,8]。推拿能放松患者的颈部,降低血管压力,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进而促进患者颈椎功能的较好恢复。

颈椎病是一种由于频繁活动和衰老损伤而导致的进展性疾病综合征,炎症、创伤、骨质增生、韧带钙化等原因影响颈神经根[9,10]。本病可从痹证辨证论治,应辨析五体痹证与五脏痹证的区别与联系。本病病程长,气血两虚,肝脾肾虚。中医认为,颈椎病的发生主要是风、寒湿、经络受阻、气血郁结、经络受阻所致。颈部夹脊穴为外穴,流经督脉和膀胱经;针刺夹脊穴可以舒缓督脉和孙经的气机;百会是督脉和朱阳经的交汇点,针刺这一穴位可以振奋身体的阳气。针刺后应用推拿技术能更好地达到舒筋活血、理气止痛的效果。针灸结合推拿疗效高,确实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综上所述,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确切,可更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椎动脉颈椎颈部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双侧椎动脉走行异常及左椎动脉压迫星状神经节1例
造出一个天鹅颈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之:冠心病可能与颈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