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勇
胃食管反流疾病(GERD)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消化道疾病,主要表现为酸回流、胃灼热等[1]。目前,GERD 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质子泵抑制剂在临床治疗上效果良好,但一些患者的症状仍不能有效改善,称为RGERD[2]。临床报告表明,中医在治疗GERD 方面,无论是提高临床症状或长期疗效均具有明显的优势[3]。此次试验本文通过使用二陈平胃散加减治疗气郁痰阻型RGERD,观察其治疗效果。现将详细过程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6 月~2020 年6 月本院收治的已明确诊断为气郁痰阻型RGERD 的患者5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 例。观察组中男15 例,女10 例;年龄21~56 岁,平均年龄(39.4±5.6)岁;病程2 个月~5 年,平均病程(2.8±1.2)年。对照组中男14 例,女11 例;年龄20~55 岁,平均年龄(38.8±5.5)岁;病程3 个月~6 年,平均病程(2.9±1.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意见》修订的诊断GERD 要求;根据《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修订的关于气郁痰阻型RGERD中医辨证的诊断标准[4]。
1.3 纳入标准 ①中西医诊断均满足以上诊断标准的患者;②患者主动同意参与研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有胃肠道手术病史;②患有消化道溃疡活动期或伴出血、消化道肿瘤、炎症性肠病等;③患有胃泌素瘤、十二指肠溃疡伴幽门梗阻、硬皮病等;④患有食管裂孔疝、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贲门失弛缓等;⑤患有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或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5]。
1.5 方法 试验过程中,嘱患者规律饮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睡觉时抬高床头15~20 cm。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28,规格:10 mg/粒)20 mg/次,1 次/d,早餐前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315,规格:5 mg/片)5 mg/次,三餐前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二陈平胃散加减治疗,基本方:姜半夏9 g,苍术15 g,厚朴15 g,陈皮10 g,茯苓15 g,白术15 g,炙甘草10 g,旋覆花15 g,代赭石30 g,柴胡15 g,枳壳15 g,香附10 g,黄连6 g,吴茱萸3 g。若出现胸闷痛显著的症状,加入延胡索15 g、川楝子10 g 用来理气消痛;如果出现灼心、吞酸的症状,加锻瓦楞子、乌贼骨各10 g 以制酸。以上中药均来自于本院中药房,按正规方法炮制,1 剂/d,水煎至300 ml(医院统一煎服),分2 次早晚服。所有患者均治疗2 个月。
1.6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依据中医证候积分进行评定,中医证候积分包括:呕逆、反酸、胸痛、咳嗽咳痰、烦躁不安、打嗝、腹泻和食欲差8个症状,每个症状根据严重程度分为0~3 分,积分越高症状越严重。疗效判定标准[6]:痊愈:患者的不适感觉和阳性体征完全消除,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0%;显效:不适感觉和阳性体征明显减轻,中医证候积分减少61%~90%;有效:不适感觉和阳性体征较前有所减轻,中医证候积分减少21%~60%;无效:症状、体征均无好转。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及临床症状,临床症状采用RDQ 评价:让患者回忆过去4 周里出现灼心、胸痛、吞酸、呕吐等症状,并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和出现次数分为0~5 分,评分越高患者临床症状越严重,RDQ总分=症状总分+发作次数总分。心理状态评定包括焦虑症状评分和抑郁症状评分,该量表由14 个条目组成,其中7 个条目评定抑郁,7 个条目评定焦虑。焦虑与抑郁两个分量表的分值划分均为0~7 分代表无焦虑、抑郁症状;8~10 分代表焦虑、抑郁症状可疑;11~21 分代表确诊存在焦虑、抑郁症状[5]。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心理状态及临床症状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焦虑症状评分、抑郁症状评分、RD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理状态及临床症状比较(,分)
表2 两组心理状态及临床症状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目前,现代医学中的气郁痰阻型RGERD 治疗仍然基于酸性抑制,缺乏有效的手段。中医学并无气郁痰阻型RGERD 名字的记载,根据表现形式可划入“吐酸”、“嘈杂”、“反胃”等病例[7,8]。隋朝医家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曰:“噫醋者,由上焦有停痰”。可知其病因主要为痰邪,故治疗原则是疏肝理气、降逆化痰。二陈平胃散记录在明代著名医家秦景明的《症因脉治·内伤痰症》中。本次试验在古方二陈平胃散的基础上,适度加减疏肝理气等药物。其中半夏具有除湿化痰、减压止吐的功效;陈皮既能除湿化痰,又能温化冷饮;苍术干湿运脾;厚朴能祛气、祛饱,与半夏配合使用,可增强化痰功能;茯苓、炒白术两药合用可健脾利湿、平胃益气;柴胡、枳实、香附调肝益气,黄连、吴茱萸为佐剂,疏通肝经郁热;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凑疏肝理气、降逆化痰之功[9]。现代药理研究表明[10],半夏具有镇静、止吐等多种药理作用;陈皮具有抗氧化、降脂、抗炎、保肝作用;白术具有促进胃肠蠕动、抗溃疡、抑制胃酸分泌等多种药理作用;厚朴主要减少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干扰Klf4、NF-κB 功能等,从而减轻炎症;茯苓对胃肠功能和免疫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此次试验结果证实,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症状评分、抑郁症状评分、RDQ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二陈平胃散加减方还能够明显地改善其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通过使用二陈平胃散加减,对气郁痰阻型RGERD 进行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