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双米业有限公司采用的是‘党支部+公司+科研机构+农户’模式生产经营香稻,村集体三年累计盈利近60万元,村集体每年都为村里60岁以上老年人发福利,村民都尝到了‘孵化’甜头。”5月里,阳光高照,营口市老边区边城镇双井子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徐东楠站在稻田边自豪地说。双井子村集体经济项目从无到有、产业从点到链,不断发展壮大,是营口市村级集体经济“孵化池”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营口市盯紧、抓牢集体经济项目的“选、育、管、服”,创新启动了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孵化工程”,累计注入“孵化资金”2.5亿元,择优培育孵化项目390个,288个“空壳村”华丽“蝶变”,“红旗葡萄”“大红袍李子”等农产品品牌在全國叫响。
党建引领,激活“孵化”动能
营口市委坚持高位谋划、精心部署,统筹组织、财政、农业农村三部门合力打造集体经济“孵化池”,建立了市县乡党委政府主导、村级组织具体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形成了全市上下联动齐抓、部门协调配合、专家联合评审的良好局面。县级党委“一线指挥”,每年专题研究部署1次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乡镇党委“靠前作战”,明确专人专门负责集体经济工作;村党组织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一村一方案”制定“可研性”报告。营口市委组织部牵头11家涉农部门,采取清单定责、联席会议、定期调度、现场办公等“招式”,打出一套集体经济政策的“组合拳”,对项目“入池、孵化、收果”进行全程指导。
同时,29名市级党员领导干部每季度至少到定点包扶乡镇实地调研1次,推动解决集体经济发展“梗阻”问题。市委组织部注重在选育懂经营、善管理的“致富能人”“土专家”上做文章、下功夫。2021年村“两委”换届后,972名本村致富能手和84名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进入村“两委”班子,村干部队伍“双带”能力大幅提升的同时,集体经济“引擎”实现加速启动。
健全机制,巩固“孵化”实效
营口市委以集体所有为牵引、市场导向为遵循,探索推广资源开发、电商融合、飞地经济等多种“孵化”模式。自下而上通过村“四议一审两公开”立项,乡镇初核、县级自评、市级考察评审等程序择优确定孵化项目,不断完善“孵化池”的“选、育、管、服”全链条工作机制。2022年,继续争取省级以上扶持项目29个,推动孵化覆盖面持续扩大。
创新建立“预警、评价、退出”机制,依托“三资”监管软件平台细化财务“预警”指标,实现“主动、自动、报表”预警,倒逼集体经济组织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止损”。
建立年终评价机制,设定“良好、正常、关注、亏损、停滞”5个层级,由县级相关业务部门联合分析研判,对问题项目致函“提醒”,形成“优进绌退”的良性循环机制。“强弱”联合、“组团”发展成为当下集体经济主流“孵化”模式,先后打造出盖州市“阳光玫瑰葡萄”示范区、大石桥市周家镇“大红袍李子”等村级集体经济“产业联盟”24个,“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乡村产业结构逐步完善。
示范引领,彰显“孵化”优势
为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蹄疾步稳,营口市委注重在“孵化池”项目的营销、链条、品牌等环节上持续发力。
采用“双线式”营销。“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线上线下两不误”。通过参加“营口海蜇节”“红旗大集”等活动,帮助建立机关、企事业单位,第一书记和村集体“三位一体”供需渠道,同步开拓“欢乐嘉年华年货大集”、老边“网红小镇”等线上渠道,一大批带有“乡土味”的集体经济农产品有序“进城”。
施行“链条式”孵化。双井子村国双米业公司正在引进碾米机、去石机等设备,用于稻谷脱壳加工、仓储、真空包装,通过打造“水稻种植—粮谷加工—大米销售”一条龙产业链条,既实现为村里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又能把更多利润留在村里。目前,占地2300平方米的粮谷加工厂正在筹备建设中。
推行“精品化”建设。随着营口海蜇、小望海村农乐园、博洛铺小米等精品项目逐步“孵出”,“小黄旗”“金沿盈丰”等多个商标陆续登记注册,全市集体经济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村民的致富信心也更加坚定。
创新管理,提升“孵化”质量
围绕持续提升项目质量,组织、科技、司法、工商联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三个一百”专项行动,从人才支撑、技术指导、法律援助、运行管理等方面,与项目精准对接,提供“一对一”“一对多”服务指导。95名“农技专家团”成员“现场授课”140余次,“远程指导”500余次,解决技术问题200多个;近百名律师组成“法律顾问团”为100多个项目提供法律援助600余人次,化解矛盾纠纷300余次;214家企业与184个村“手牵手”对接,帮助村里筹资金、引项目、促就业。盖州市陈屯镇枣峪村种上了“阳光玫瑰葡萄”,大棚里的葡萄虽然还没有进入丰产期,却已初见效益,每公斤批发价20元,销售额达10万元。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葡萄研究室研究员孙凌俊、马丽多次到村指导果树越冬保温技术。孙凌俊说:“如果来年老百姓仍有需要,我们一定继续为他们辅导。”
下一步,营口市委组织部将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为“集结号”,大力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量”专项行动,全面开展“大排查、精把脉、强整顿”活动,全方位“拉网式”摸底排查,逐一“问诊把脉”,力争挖掘更多“金点子”“药引子”,通过积极整合各类资金、各项政策、各方人才等要素,进一步健全完善国有企业参与、社会力量帮扶、产销对接等经营机制,持续推动营口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营口市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