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的研究分析
——以土木建筑类专业为例

2022-06-15 06:58孟晓涛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10期
关键词:毕业生岗位院校

孟晓涛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天水 741025)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能够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同时也能够从侧面反映出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指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其做好自我认知、夯实专业技能、提升综合素养、明确职业目标。特别是对土木建筑类专业的毕业生而言,装配式建筑、BIM 前端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及机会,同时,也对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技能要求。因此,在做好专业技能教学的同时,深入研究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对学校、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改革方向分析

为全面提升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水平,提高广大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早在2007年,教育部就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2020年,甘肃省人民政府提出“技能甘肃”,要求高校在做好专业教学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及时分析统计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产业、行业的发展趋势,跟踪毕业生就业情况,及时公开相关信息。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在提升毕业生就业率的基础上,让学生全面提升就业创业技能,有效进行职业生涯前景分析。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需要强调“职业”在大学生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还需要注重大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和长期发展。高职院校特别需要强调或者重视对学生未来行业、职业发展评估能力的训练。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置上来说,要求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能够促使学生关注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明确大学生活与未来职业生涯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即学生需要了解自我、了解职业,学习决策方法,形成初步的职业发展规划,最终确定人生不同阶段的职业目标。

“职教20 条”第六款,要求我国职业教育全面推进“1+X”证书制度。“1+X”证书制度正是国家、行业、企业、学校在全面分析行业岗位需求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认识专业发展前景及岗位职业能力的机会。特别是土木建筑专业,建筑信息模型及装配式建筑构件制作安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代表着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BIM 及装配式建筑产业,学生在获取职业技能的同时,提前认识未来土木建筑职业的发展前景。

2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分析

2.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有待增强

当前,高职院校的生源较为复杂,很多学生在入学前完全不了解本专业。以土木建筑专业为例,部分学生学习本专业,只是听从家长、同学或者朋友的建议,对建筑行业的发展认知还是停留在传统建造等方式上,对行业、产业的认知不明确、不清晰,也未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

对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是否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特长、为什么选择现在的专业、是否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教育、未来就业前景等内容。图1和图2分别为我们呈现出学生自我定位和专业关注度,发现很多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甚至对将来的就业都缺乏清晰的认知,甚至不能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兴趣及能力。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学生并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

图1 是否清楚兴趣爱好和能力特长

图2 是否了解所学的专业未来从事工作

2.2 高职院校未建立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保障体系

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909 万人。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在使学生掌握专业技术的同时,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就业服务类课程,才能有效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及专业对口率。

就业类指导课应该和专业设置紧密联系,使学生将专业课的学习与未来职业认知有机联系起来。但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所设置的就业指导类课程通用性太强,未能充分考虑不同专业的特性。久而久之,该类课程也就逐渐和专业教学相脱离,难以起到很好的就业指导作用[1]。

同时,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模式有待更新,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案例分析、项目驱动等,教学中侧重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喜好各不相同,对课程的兴趣点也不同,导致教学效果不好,对提升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就业信心效果不佳。

目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大多是由学校就业创业部门协调分派,师资在专业、能力上不尽相同[2]。以土木建筑专业为例,从事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教师很多对行业缺乏足够的了解,也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就业类的课程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前景缺乏紧密联系。

3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优化措施

3.1 建立符合行业、岗位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中,依托专业课程,促进建立形成“以课程提升岗位认知,以专业胜任力提高就业质量”的职业生涯规划模式[3]。以土木建筑专业为例,高职院校应当参照行业特色、产业技术要求及岗位任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标准;不断深化校企合作[2],让技能大师参加制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深层次地挖掘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制定符合行业、岗位要求及自我发展特点的不同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例如,让学生确定近期目标:在校期间需要掌握识图、建模等技能,获取职业技能证书;远期目标:步入岗位需要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等目标。让人才培养方案在学生职业发展中起到导航作用[4]。

3.2 建立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体系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正在快速发展,生源类型较为复杂。因此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等就业指导课程时不能“一刀切”,需要侧重分析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特长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符合学生学情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5]。总的来说,同一层次的学生在行业认知、职业能力、个人素质、岗位方向等方面基本一致,此时,在不同层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时,可以设置相同的中、长、远期目标,形成目标导向。然后,帮助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分析本专业与未来职业、专业技能和岗位能力的关系。

3.3 以赛促教,鼓励学生参加就业创业等比赛

近年来,为保障大学生的就业服务工作并激发其创业激情,鼓励和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激励广大毕业生更好地参与就业创业实践,国家每年都会举办“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同时,自2020年开始,甘肃省也会举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大赛”,包括“求职实践”“职业生涯规划”等赛项。要想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必须在做好教学、培训任务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参赛热情。在力争获奖的基础上,还要和其他兄弟院校的教师、学生积极交流,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找到突破点,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3.4 打造符合行业要求的专兼任教师团队

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职业教育需要建立健全职业院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的办法,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可以看出,高职院校教师必须走向一线生产岗位,一线技能人才也需要到职业院校进行授课[6]。在此基础上,可以让拥有高技能、高学识的技能大师兼任职业生涯规划教师,以其实践经历帮助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完善职业生涯规划专兼任教师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团队“专业+就业”的教学水平,最终全面提升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效果。

4 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需要不断认清自我,清晰定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找准突破点,以点概面,全面提升自我,才能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高职院校需要从学生生源、师资团队、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比赛等方面全方位提升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水平,最终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

猜你喜欢
毕业生岗位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