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实习基地在家禽生产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探索

2022-06-15 06:58刘龙赵敏孟田晓晓崔静龚道清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10期
关键词:家禽基地生产

刘龙,赵敏孟,田晓晓,崔静,龚道清

(1.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 225009;2.江苏北农大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泰州 225300)

家禽生产学是大专院校畜牧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主要讲述家禽生产过程中涉及的理论知识和生产技术,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应用课程。其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和专业知识,更要求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提高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最终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生产中。因此,家禽生产学的从业教师围绕实践教学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其中,校外实习基地是高校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重要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实践和综合能力的重要媒介,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培养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从家禽生产学实践教学研究现状、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运行模式的问题、现状以及趋势和案例分析等方面,探讨家禽生产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的新模式,为我国家禽生产学以及其他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 家禽生产学实践教学研究现状

为了提升家禽生产学实践教学的效果,高校家禽生产学教师进行了大量摸索,现有的主要方案如下:

1.1 提高实践课时占比,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传统家禽生产学理论教学涉及大量理论知识,部分知识点与其他课题重复,可以通过合理地精简替代为实践教学,以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数并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

1.2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的理论教学相对枯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效果也比较差。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数字化情境化教学。比如设计一套畜牧场建设及养殖模拟软件,让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在软件中进行模拟养殖,使学生在虚拟环境中提高实践能力。

1.3 专题式/案例式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针对家禽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技术(如孵化、出生雏的雌雄鉴别、雏鸡饲养、免疫技术等),开展专题式教学。系统性、专门性地对该项技术进行讲解和演示,并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提高教学效果。

1.4 课后教学延伸

在课后教学环节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在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中开展家禽生产相关的实践锻炼;通过开展大学生创新项目进行相关研究;开展实践技能大赛等[1]。

2 家禽生产学教学实习基地的发展趋势及典型案例

2.1 家禽生产学教学思想的改革

传统的家禽生产学大多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追求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其核心和重心在课堂。但随着家禽业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家禽生产学的教学重心逐渐从课堂转移到教学实习基地,尤其是以企业为依托的校外实习基地[2]。

2.2 教学实习手段的创新

采用灵活多样的实习手段和机制[3]。建立“远程视频教学实验室”作为实践教学基地的延伸,采用“学校-基地”互动的方式进行部分的课堂教学,实现理论和实践的“零距离”[4]。

2.3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与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创建的“学校—基地—产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机制,可能是未来家禽生产教学实习基地发展的一个方向。

2.4 典型案例分析

华南农业大学家禽生产教学团队结合本科生培养“导师制”的管理方式,采用产学研结合的模式,将现有的养禽生产相关课程的教学、毕业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各环节贯通,以毕业生定向就业为目标,探索和实践“学校-养禽企业”联合培养养禽企业留得住、用得上的一线生产管理人才[5]。其做法包括:

(1)提前鼓励动员,做好知识储备:在学生学习了相应基础课的基础上,提前动员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并进行简单的技能训练。

(2)利用暑假时间,开展系统实习训练:利用大三暑假时间,让学生以饲养员身份进入养殖企业进行为期6 周的“正式工作”。

(3)初定就业意向,设计毕业课题:通过实习期间的相互了解,企业和学生达成初步就业意向,根据企业需求,为学生设计毕业课题。大四第一学期学生系统学习养禽学专业知识(10 周)并进行毕业论文的文献资料准备。

(4)提前进场实习,完成定向就业:11 周起至大四第二学期(含寒假),开展为期6~7 个月的驻场观测、研究,期间学生以技术员助理的身份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通过较长时间的生产实习,企业与学生通过较长时间的接触了解,企业与学生进行双向选择,学生可直接进入企业就业,从事企业的一线生产管理工作,最终通过产学研结合的“生产实践-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定向就业”培养模式,完成家禽生产学的理论和实践教学。

3 基于教学实习基地的专题式家禽生产学教学改革和探索

参考当前家禽生产学实践教学现状和趋势,结合本校家禽生产学相关课程的安排和实践基地的条件,笔者所在课题组对家禽生产学课程进行了基于教学实习基地的专题式教学改革和探索,思路和方案如下:

3.1 改变思路

传统的家禽生产学以课堂为核心,以校外实习基地作为辅助,重点培养学生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和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不过,随着国家和行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加以及应用型学科教学思想的逐步改革,未来的家禽生产学的教学模式有可能转变为“以校外实习基地为核心,课堂教学为基础的模式”,重点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6]。因此,笔者所在课题组探索了以校外实习基地为依托,将家禽生产学分为不同专题,把理论、实验和实习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专题式综合式教学的模式。

3.2 实施方案

具体方案为:设计教学专题→确定校外实习基地→组建导师小组→确定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确定考核和反馈机制→实际教学→总结和反思。

(1)设计教学专题:综合分析家禽生产学理论课、实验课和实习的具体内容,根据家禽生产学中的章节以及实际生产过程中设计的关键技术和环节,设计不同的专题(例如种蛋孵化专题、出雏及性别鉴定专题、蛋鸡饲养专题、肉鸡饲养专题等)。

(2)确定校外实习基地:根据不同的专题内容,联系对应的校外实习基地,综合考虑基地离学校的距离、基地条件、前期合作基础等因素,确定各专题的校外实习基地。

(3)组建导师小组:根据校外实习基地的人员情况,以及不同专题的需求,邀请基地相关工作人员作为本课程特定专题的校外导师,并报请学院颁发相应证书,提高基地工作人员的荣誉感和参与积极性。结合学校课题组具有相应特长的任课教师,共同组建导师小组。

(4)确定具体教学内容和形式:导师小组对特定专题内容进行讨论和商议,确定该专题的具体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教学形式。力求做到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教学与趣味性共存,提高教学效率。

(5)确定考核和反馈机制:导师小组在确定具体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题的特点,设计考核和反馈机制(包括理论知识的考核以及现场动手能力的评价等)。

(6)实际教学:根据设定的专题内容和考核机制进行教学,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教学过程中做好记录工作。

(7)总结和反思:对教学的效果以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寻找问题和突破口,对重点问题进行探索,与基地合作共同开展或申报相关研究课题。

3.3 时间和计划安排

根据笔者所在学校的家禽生产学的课程计划(大三上学期),制定了如下的时间安排表(见表1)。

表1 专题式家禽生产学教学改革方案时间安排表

3.4 教学效果分析

以雏鸡出雏和性别鉴定专题为例,对专题式教学的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简要分析。该专题以江苏北农大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为基地,邀请该公司种鸡场场长田晓晓和孵化场场长崔静为校外指导教师,与课题组教师组成导师小组;学校教师理论授课,校外导师现场讲解,学生参观和学习雏鸡出雏后的快慢羽雌雄鉴别、免疫以及翅号穿戴,随后学生分组进行了实践操作和计时比赛;学生鉴别完毕后,请专业工作人员进行鉴定并打分,结果记入学生课程成绩;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实践操作总结报告,并计入该专题最终成绩。

通过专题教学发现,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态度较好,能较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并且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完成课程作业;在实践操作环节,多数学生能够认真学习相关技术并熟练掌握操作方法,不过,有少数学生表现出操作能力较差、实践锻炼缺乏的情况。总的来说,虽然学生的表现参差不齐,但大部分学生能够比较积极地参与课程专题的学习并较好地掌握相关技能。不过,受课程课时和新冠肺炎疫情因素的影响,学生现场锻炼的时间和次数尚显不足,有待在今后的课程中进一步进行调整和改革,以达到更好地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目的。

4 展望

家禽生产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校外实习在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很多学校都对家禽生产学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和运行进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问题[7]。传统的家禽生产学将理论课、实验课和校外实习分开,各为独立完整的系统,容易出现教学时间上的不统一和教学内容的重复。以校外实习基地为依托,将家禽生产学分为不同专题,把理论、实验和实习乃至就业有机结合,进行专题式综合式教学,可能是家禽生产学未来教学研究与实践的一个新的课题和方向。

猜你喜欢
家禽基地生产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如何防范家禽钙磷缺乏症
夏季散养家禽缓解热应激的喂养策略
家禽病快速确诊要领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我的基地我的连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称家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