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洁 郜 攀 张 倩 刘凌琳 熊 玮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医学与特勤医学科,重庆市 400038,电子邮箱:wj110518@163.com)
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超重、肥胖和痛风等都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主要病因,其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主要病理特征为受累动脉中有大量糖类物质和胶原纤维聚集,并有钙质和脂质沉积,导致斑块形成,继而发生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血栓形成[2]。不稳定斑块脱落是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的主要因素[3]。炎症反应的激活可能是导致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4]。CD14是机体炎症反应的标志物之一,已有文献报告,冠心病患者的血清可溶性CD14(soluble CD14,sCD14)较正常人群升高[5]。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4 可介导多种炎症因子表达,在免疫炎症反应中参与血管炎症反应[6]。国内研究显示,其他类型冠心病患者的TLR4水平均较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患者明显升高,且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TLR4水平又较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明显升高[7]。目前,关于sCD14、TLR4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关系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探讨老年心绞痛患者血清sCD14、TLR4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88例SAP患者(SAP组)和74例UAP患者(UAP组)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65岁。(2)SAP诊断符合以下特征,即胸骨后不适感,其性质和持续时间具有明显特征,劳累或情绪应激可诱发,休息和/或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后数分钟内可缓解[8]。(3)UAP的诊断依据包括原有的SAP性质改变,即心绞痛频繁发作、程度严重和持续时间延长;休息时心绞痛发作;最近1个月内新近发生的、轻微体力活动亦可诱发的心绞痛。符合以上3项中的一项或以上,并伴有心电图ST-T段改变者,可诊断UAP;既往有SAP、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异常和运动试验阳性等病史,即使心电图无ST-T段改变,但具有典型UAP症状,亦可确立诊断UAP[9]。排除标准:(1)近期服用影响本研究相关指标药物者;(2)合并各种感染、凝血功能障碍、恶性肿瘤、免疫性疾病及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以及近期手术患者;(3)临床资料不全、不愿参加本研究者。SAP组中男性50例、女性38例,年龄65~80(69.94±8.95)岁;UAP中组男性47例、女性27例,年龄65~81(71.03±9.11)岁。另招募身体健康、经双源CT检查确认无冠状动脉斑块、未合并影响sCD14和TLR4水平疾病的48名老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性30名、女性18名,年龄65~77(69.22±7.51)岁。3组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观察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
1.2 检测方法 正常对照组老年人及冠心病患者均于入组后抽取晨起静脉血5 mL,37℃下3 500 r/min离心10 min后取血清,使用化学发光酶免疫测试法测定sCD14水平(日本三菱公司PATHFAST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配套试剂批号为36642508);采用武汉菲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TLR4 ELISA试剂盒(批号:EH1033)测定TLR4水平,按照试剂盒说明书严格操作,使用酶标仪读取波长450 nm处吸光度值,以标准物的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通过标准品浓度定量,绘制出标准浓度曲线,输入直线回归方程软件分析系统,计算出相应的TLR4水平。
1.3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 3组研究对象入组后使用西门子双源CT机(型号:SOMATOM Definition)进行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检查前训练研究对象屏气,监测心率,将心率控制在90次/min以下。经肘静脉注射造影剂碘海醇注射液(商品名:欧苏;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为15022761,规格为350 mgI/mL),剂量为1.2 mL/kg。根据CT值将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软斑块(CT值<50 HU)、纤维斑块(CT值50~120 HU)和钙化斑块(CT值>120 HU)。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3组研究对象血清sCD14、TLR4水平的比较 SAP组和UAP组血清sCD14、TLR4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3组血清sCD14和TLR4水平的比较(x±s)
2.2 心绞痛患者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结果 162例心绞痛患者中,斑块类型为软斑块57例、纤维斑块69例、钙化斑块36例。
2.3 不同类型斑块心绞痛患者的血清sCD14和TLR4水平及相关性分析 纤维斑块组和钙化斑块组的血清sCD14和TLR4水平均低于软斑块组(均P<0.05),而纤维斑块组和钙化斑块组的血清sCD14和TLR4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清sCD14、TLR4水平与斑块稳定性均呈负相关(rs=-0.753,P=0.036;rs=-0.812,P=0.024)。
表2 不同类型斑块心绞痛患者血清sCD14和TLR4水平的比较(x±s)
TLR4是细胞跨膜受体蛋白,不但可以识别外源性病原体,还可以识别内源性分泌物及降解物,激活树突状细胞后主要产生白细胞介素12p70、γ干扰素诱导蛋白及β干扰素[10]。研究显示,TLR4与肺炎[11]、急性肾损伤[12]、肾病综合征[13]、糖尿病[14]、脓毒症[15]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在心血管系统中,TLR4可介导心肌组织的炎症反应,参与心力衰竭[16]、缺血再灌注损伤[17]、心肌炎[18]、心肌梗死[19]等病理生理过程。已有动物实验表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中均有TLR1、TLR2、TLR4表达[20]。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始阶段,血管内皮的巨噬细胞和少数平滑肌细胞呈灶性积聚,在黏附分子作用下,细胞内外脂质沉积,TLR4通过激活氧化应激反应引起内皮功能紊乱和黏附蛋白表达[21],在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SAP多数是因过度劳累、剧烈运动等因素所致的心肌耗氧增加而引起的心肌缺血,此类型冠心病病情程度较轻,发作频率较为规律;而UAP是因冠状动脉阻塞加重而引起的,其发作频率及疼痛程度不确定,严重时可发展为心肌梗死,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本研究结果显示,SAP组和UAP组血清TLR4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这提示TLR4在心绞痛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而该指标在这两种类型心绞痛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此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本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小。李金旭等[22]分析了336例颈动脉剥脱术后新鲜颈动脉硬化斑块组织中TLR2、TLR4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TLR2和TLR4在颈动脉硬化斑块组织中呈高表达水平。但该文献未分析TLR4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因此本研究进一步对血清TLR4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纤维斑块组和钙化斑块组的血清TLR4水平均低于软斑块组(均P<0.05),且血清TLR4水平与心绞痛患者的斑块稳定性呈负相关(P<0.05),这提示血清TLR4或许可以作为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标志物。斑块不稳定与炎性细胞聚集并产生基质降解酶使斑块脆性增加有关,其机制是脂多糖通过TLR4介导基质金属蛋白酶9、蛋白水解酶表达,后两者可降解细胞外基质引发斑块不稳定[23]。
白细胞膜表面的CD14是位于细胞膜上的膜结合型CD14,而sCD14主要存在于血清中。sCD14属于TLR4的共受体,参与识别病原分子并启动先天性免疫应答。sCD14多分子复合物CD14-脂多糖-脂多糖结合蛋白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表面的TLR4结合会触发胞内级联信号传导反应,激活靶细胞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γ干扰素、氧自由基等,从而参与炎症反应。近年来,有研究报告显示,sCD14具有在脓毒症、腹膜炎等疾病中的生物学标记物价值[24]。国外学者发现,CD14在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呈高表达水平[25]。本研究结果也证实,SAP组和UAP组血清sCD14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由此推测sCD14可能通过白细胞的黏附作用参与冠心病病理过程。而UAP组血清sCD14水平高于SAP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UAP患者和SAP患者均存在sCD14水平升高的趋势,但是血清sCD14水平对二者的鉴别能力有限。与TLR4一样,血清sCD14水平与斑块稳定性呈负相关(P<0.05),这是因为sCD14高表达介导的白细胞黏附削弱了斑块处纤维帽的稳定性,加大了斑块裂隙,增加了斑块的不稳定性,最终可能导致斑块破裂,形成血栓。
总之,心绞痛患者的血清sCD14和TLR4水平升高,且两者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相关,不稳定软斑块者的血清sCD14和TLR4水平均高于稳定硬斑块者。血清sCD14和TLR4或许可以作为评估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