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未来课堂开展小学低年级五线谱识谱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2-06-15 21:20刘晓玲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62期
关键词:五线谱平台小学音乐

刘晓玲

【摘要】新信息时代带来音乐课堂的变革。“未来课堂”平台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多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拓宽了教学思路,助力音乐课堂从师教向生学转变,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音乐;未来课堂(平台);五线谱;do、mi、sol

随着新信息时代的到来,小学音乐教育模式悄悄发生着改变,未来课堂从单纯的教师讲授向学生自学转变,提倡空间自由化、学习自主化、教学个性化、小组合作化、评价自动化。下面以《乃哟乃》一课为例,依托“未来课堂”,设计“趣味游戏”“个性突破”“小组合作”“多元评价”四个步骤,创建以生为主的互动体验式音乐课堂。

一、传统五线谱识谱教学存在的问题

1.形式单一,学生感到枯燥、难学。五线谱上密密麻麻的黑白“蝌蚪”,上窜下跳,看起来像天书一般。本节课要求对do、mi、sol三个音进行辨认、记写、听辨和模唱。在传统课堂中,单一的音符形象让学生很难对三个音的位置关系形成形象记忆,辨认难度高。

2.机械反复,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是采用全班统一进度的教学模式,先展示一个音(如do)在五线谱上的位置,然后练习书写,学生过关后再进行下一个音(如mi)的教学,循环反复。这种模式让一些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让一些学生因赶不上进度而着急。

3.评价片面,学生得不到针对性指导。传统课堂中,教师指导时无法关注到全部学生,展示时也只能个别展示或小组展示。这种评价方式难以整体了解全班学生的掌握情况,也不便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二、“未来课堂”提供了解决方案

1.在玩中学,学习更有趣。教师可借助“未来课堂”软件将黑白音符变成动物形象,再根据动物的特性按高、中、低排列,这种高低关系与do、mi、sol三个音在五线谱上的位置关系一致。当学生识别到音的正确位置时,对应的动物形象用动作回应。通过多种游戏的识别练习,学生在玩的同时迅速找到音的正确位置,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屏同步,学习更直观。教师端与学生端的Pad实现课件同步。学生清晰直观地看到教师的示范和记写。利用截图功能,教师将三个音在五线谱上的位置用可移动的图片展示。学生对照图片记写,可实现三个音同时练习,节省了练习时间。

3.独立耳机,学习更自由。学生端Pad配带耳机,播放和录音功能解决学生在听辨和模唱时产生的干扰。平台提供的识别功能针对性地给予学生反馈,实现教学精准化。

4.小组合作,实现多声部编创。分小组用do、mi、sol三个音在五线谱上创编四个小节2/4的旋律,利用平台的整合功能将几条旋律接龙或整合成多声部片段,实现大调式主和弦纵向音感体验。

5.综合分析,实现多元评价。教师发送课堂练习,学生使用拍照或录音功能,传作品至教师端。教师查看任务单,通过系统分析,了解学生集中出错的方向,对重难点进行补充讲解。学生校对、订正、释疑,查漏补缺,点点击破。

三、案例设计

1.教学内容分析

《乃哟乃》是一首2/4拍的土家族民歌,选自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全曲由“do mi sol”三个音组成,旋律简单。五个乐句采用“2+2+3+3+3”的句式结构,节奏采用二八和四分音符,紧凑而热烈,表现了土家族少年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

2.教学目标

技能:认识“do mi sol”三个音在五线谱上的位置和音高关系,并结合前知的节奏型xx x进行创编。

方法:运用形象记忆、游戏练习、合作创编、多元评价的手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听辨、模唱、小组创编和二声部整合,提升学生音准能力,增强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3.教学准备

“未来课堂”平台、师生互动平板、耳机与麦克风设备

4.教学过程

步骤一:趣味游戏,寓教于乐。

①趣味动画导入。分组,命名为乌龟组、白兔组、飞鸟组。导入从小动物找家开始,乌龟的家是do,白兔的家是mi,飞鸟的家是sol。认识了家之后,进行辨认游戏。主屏幕闪动“do”的位置,乌龟组的学生起立,以此类推。

设计意图:“do mi sol”三个音在五线谱上的位置高低关系与三种小动物的特性相似,借助动物形象易于学生背记三个音的位置。

②分屏同步练习。教师端与学生端Pad同步。教师示范“do mi sol”三个音的记写,并将三个音在五线谱上的记写位置分别截图展示在页面上方。学生对照截图,在各自的Pad上练习记写,参照、对比、提交。

设计意图:分屏同步,直观清晰。可实现三个音同时练习,节省了练习时间。

③过渡新歌教学。认识了三个音在五线谱上的位置后,教师边指谱例《乃哟乃》边范唱旋律音名,分屏同步,学生随教师边指谱例边模唱。

设计意图:师生同步认唱,帮助学生更快地识别音名,并初步建立do mi大三度、mi sol小三度的音程概念。

步骤二:个性突破,听辨模唱。

教师端发送听辨和模唱任务,学生自由选择题目作答。为避免干扰,学生佩戴耳机独立完成任务。教师通过教师端查看学生完成情况,及时引导,逐个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自主答题的形式改变了以往的一致性教学,学生能灵活自主处理练习内容和时间,教师能针对性地辅导纠错,实现精准化教学。

步驟三:小组合作,实现多声部编创。

学生分组用do、mi、sol三个音,结合前知节奏型xx x进行四个小节2/4旋律的创编,利用整合功能将旋律接龙或整合成多声部片段。①将创编旋律接龙,认唱——接龙唱。②多条单声部旋律整合成多声部片段,认唱——和声。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建立从片段到全篇的整体性思维,从纵向音程体验中感受大调式主和弦的音效。

步骤四:多元评价,拓展延伸。

教师通过系统分析,了解学生完成情况,对重难点进行补充讲解。再将复习任务通过云平台推送给学生,学生课后通过云平台完成任务。学生可在完成页面查看其他学生的完成情况,实现线上交流、互相学习、共享经验。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鼓励学习从课堂走向生活,实现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学习模式。

四、实践反思

在五线谱识谱教学实践中,笔者结合“未来课堂”平台,总结出以下几点做法:一是要有趣,摒弃传统的师讲生学的模式,用生动有趣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学生学为学生想学。二是主动学,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提升学生自学能力。三是会合作,将个体学习向集体学习转换,提升学生协作能力,为往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weiyj114.未来的现代化课堂究竟会是什么样子?[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505/12/3662528_556445701.shtml.

[2]王蓓蓓.基于未来课堂开展小学音乐器乐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快乐的口风琴>一课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

责任编辑  温铁雄

猜你喜欢
五线谱平台小学音乐
跑道·五线谱
网络平台支持《教育技术学》公共课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孩子们的五线谱
大学生模拟创业实践平台体系建设研究
秋的五线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