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月宁
淄博市博物总馆 山东淄博 255090
1992年,在临淄区商王村一号战国墓出土了一颗琉璃料珠。珠子为圆形体,直径4.21cm,中间有圆孔,呈蓝绿色,光素无纹,晶莹透明,表面有白色杂质,为铅钡配方。
战国•临淄商王墓琉璃珠,藏于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
琉璃珠在当今被认为是古代的“夜明珠”。夜明珠最初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珍宝“随侯珠”,在当时与“和氏璧”并称“随和二宝”。
梳爬史料,战国时期对随侯珠只有零星记载。《孟子》云:“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寓意舍重求轻、大材小用。《墨子》云:“和氏之璧,夜光之珠,三棘六异,此诸侯之良宝者也。”把随侯珠与和氏璧、九鼎类比为诸侯的珍宝。其中“夜光珠”就是指“随侯珠”。《韩非子》载:“和氏之壁,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甚美,物不足以饰。”和氏璧、随侯珠质美,没有任何装饰能与之相衬。
而随侯珠到底是什么?它的来龙去脉是如何?文献没留下只言片语。直到晋代干宝在《搜神记》中演绎:“隋县溠水侧,有断蛇丘,隋侯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疑其灵异,使人以药封之,蛇乃能走,因号其处‘断蛇丘’。岁余,蛇衔明珠以报之。珠盈径寸,纯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烛室,故谓之‘隋侯珠’。亦曰灵蛇珠,又曰明月珠。丘南有隋季良大夫池。”隋侯救了一条垂死的巨蟒,巨蟒伤愈后衔一颗夜明珠到隋侯处报恩。这就是有“夜明珠”美誉的“随侯珠”的传说。
随侯珠在楚国灭随之后就辗转至楚国,秦灭楚后,又落入秦手,最后消失于历史。1978年,考古学家在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随侯墓)发现了173颗琉璃蜻蜓眼珠,最大直径为2.3厘米。因此学界就把“琉璃珠”与“夜明珠”“随侯珠”划上了等号。
临淄战国墓所发现的这颗同时代的琉璃珠,不仅色彩亮丽,为现存国内出土的同时代的最大的一颗,更难得的是,不同与以曾侯乙墓出土料珠为代表的西方“钠钙”配方的舶来品,它为中国国产的“铅钡”配方。
中西两种配方的由来,也各有渊源。由老普林尼撰写的、成书于公元一世纪左右的《自然史》记载了西方玻璃的起源:一搜载有nitre(硝石或碱矿石)的货船在腓尼基沿河停靠,商人们在河岸准备就餐时,无物可支锅,就用船上的碱矿来支撑。沾着细沙的碱矿在被火烧时,流淌下一些透明的前所未知的液体,这就是原始玻璃的由来[1]。因其最初用天然碱矿(Na2C O3)熔炼,故其以“钠钙配方”(Na2O-CaO-SiO2)为基础成分。
而中国玻璃主要分“钾基”和“铅钡基”两种,它们起源主要与原始瓷、炼铜、炼金工艺有关。原始瓷的草木灰釉中钾含量高,借鉴到琉璃的冶炼中,就出现了商周时期的“钾基琉璃”;春秋战国时期炼铜、炼金术蓬勃发展,离不开方铅矿的应用,方铅矿与重晶石( BaSO4) 共生,加入方铅矿的同时引入钡,于是催生了“铅钡琉璃”。
根据考古发现,临淄齐国故城内石佛堂、城圈地等地战国至汉代的炼铜水平都比较高[2],方铅矿藏主要分布在安丘宋官疃、安丘岳家店、潍坊于家庄等[3]。这是齐地冶炼“铅钡琉璃”的技术、矿料佐证。加之《考工记》对于齐地材美工巧、器美天下的记载,这颗琉璃珠极有可能为齐地烧制。殊不知,沿着汉代丝绸之路走进汉人视野的,被誉为“西国宝”的玻璃,早在战国时期的齐地就已经有烧冶、流传的渊源了。
琉璃珠在当时主要做贵族的穿戴配饰用,而这颗直径达到4.21厘米的大珠被放置于墓室东部棺椁间的漆盘之上,可能为室内悬挂的饰品。据以往考古发现,有多种结绳悬挂的方式(图1)[4]。在这颗大珠出土的墓葬中,其他出土器物镌有铭文“陵夫人”,玺印印文为“音子”,按周礼,墓主人极有可能是诸侯之妻,是身份较高的贵族[5]。
图1 战国-汉琉璃珠结绳悬挂方式
可以想象,这颗大型料珠,凝聚着匠人对琉璃工艺的漫漫求索与千锤百炼,也许曾被捧入手中细赏,也许曾被悬在梁下“烛室”,她流转千年,携带着美丽的基因和浪漫的遐想,向今人脉脉诉说着两千多年前齐地琉璃冶炼技艺的高超水平和匠心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