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高分辨血管壁成像在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硬化疾病中的应用

2022-06-14 00:50肖太星张敏唐雪珂冯博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影像中心聊城5000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聊城5000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管腔缺血性斑块

肖太星 张敏 唐雪珂 冯博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影像中心,聊城 5000;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聊城 5000

通信作者:冯博,Email:gaoqing656@163.com

颅内动脉硬化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常见诱发因素,可累及多个血管,致残、致死率高;因此早期诊断动脉硬化区域、动脉狭窄程度,根据不同病理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措施,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1-2]。目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为颅内动脉硬化诊断最常用诊断方式,其可有效显示管腔内部情况,评估动脉狭窄程度,可靠度较高,但DSA 对血管壁显示欠佳[3-4]。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HR-VWI)具有无创性,且在观察粥样硬化斑块及动脉管壁结构方面具有一定优势[5-7]。但关于HR-VWI 应用于颅内动脉硬化诊断的相关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选取的80 例颅内动脉硬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析其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 例颅内动脉硬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病理情况分为动脉-动脉栓塞组(同一血管支配区存在单发皮层梗死或多发梗死,43 例)、穿支动脉受累组(豆纹动脉和脑桥旁支动脉供血区病变,37 例),均行DSA、HR-VWI 检查。动脉-动脉栓塞组男24 例,女19 例,年 龄57~75(66.26±4.23)岁,体质量指数(BMI)17~30(23.12±2.91)kg∕m2;合并症:糖尿病17 例,高血压29 例。穿支动脉受累组男22 例,女15 例,年龄56~76(65.81±4.53)岁,BMI 17~31(23.47±2.86)kg∕m2;合并症:糖尿病20 例,高血压23 例。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均P>0.05)。

本研究经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批号为2020001。

2、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缺血性脑卒中相关诊断标准[8];符合DSA、HR-VWI 检查指征;脑实质内经扩散加权成像(DWI)发现梗死病灶;责任血管经HR-VWI 检查可见动脉硬化斑块;存在肢体麻木、意识障碍、视物模糊等动脉狭窄症状;患者及家属均了解本研究并当面签订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非颅内动脉硬化(动脉夹层、先天性肌纤维不良、动脉炎等)所致缺血性脑卒中;心源性脑梗死;伴有肝肾等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脑出血;影像学检查图像质量差;存在认知、精神障碍;中途退出。

3、方法

3.1、DSA 检查 选择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德国西门子公司,型号:ARTIS-FA 型),参数设置:视野22 cm,像素0.2×0.2,矩阵1 024×1 024,选择非离子型对比剂造影,经股动脉穿刺,将对比剂经1:2 稀释,以3~4 ml∕s 速度颈内动脉团注6~9 ml。采集前后位、侧位及斜位图像。血管狭窄程度分级:0%~50%为轻度狭窄;51%~70%为中度狭窄;71%~99%为重度狭窄;狭窄率100%或管腔完全堵塞无显影为闭塞。

3.2、HR-VWI 检查 采用磁共振扫描仪(美国GE 公司,规格:GE Signa pioneer 3.0TMRI),扫描序列参数设置:视野100 mm×100 mm,矩阵256×256。对比剂采用高压注射,以3 ml∕s 流 速,注 射25~35 ml 钆 喷 替 酸 葡 甲 胺Gd-DTPA。对颅内动脉自内向外依次采用12 层覆盖,层距为0.5 mm,层厚为2 mm,行T2WI 序列扫描,成像30~40 min。血管管径0%~50%或信号丢失为轻度狭窄;信号丢失位于51%~70%或管径缩窄51%~70%为中度狭窄;信号丢失位于71%~99%或管径缩窄71%~99%为重度狭窄;管腔未显示,局限性血流信号丢失为闭塞。

DSA 检查、HR-VWI 检查图像均两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主任医师评估,得出一致意见。

4、观察指标

(1)统计HR-VWI 检查诊断颅内动脉硬化狭窄程度结果。(2)分析HR-VWI检查颅内动脉硬化诊断效能。(3)记录对比两组颅内动脉改变情况,包括血管壁厚度、管腔内径、管腔面积。(4)对比两组颅内动脉硬化斑块形态相关指标:斑块与基底动脉(BA)或大脑中动脉(MCA)的位置关系;重构形态:重构指数≤0.95 为负性重构;重构指数为0.95~1.05 为无重构;重构指数≥1.05 为正性重构;重构指数=狭窄处血管面积∕(近端及远端正常血管面积和×1∕2);根据信号强度计算斑块强化率,强化率=(强化后信号-平扫信号)∕平扫信号;强化形态分为向心型强化(强化最薄处厚度≥1∕2最厚处)、偏心型强化(强化最薄处厚度<1∕2最厚处)。

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 对数据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一致性采用Kappa指数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HR-VWI检查诊断颅内动脉硬化狭窄程度

HR-VWI 检查诊断颅内动脉硬化狭窄程度结果,见表1。

表1 80例颅内动脉硬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HR-VWI、DSA检查诊断颅内动脉硬化狭窄程度情况(例)

2、HR-VWI检查颅内动脉硬化狭窄程度

HR-VWI 检查、DSA 检查颅内动脉硬化狭窄程度准确度[93.75(75∕80)、100.00(80∕8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03,P=0.069);HR-VWI 检查、DSA 检查95%置信区间分别为0.773~1.049、0.860~1.140,HR-VWI 检查颅内动脉硬化诊断狭窄程度Kappa指数为0.911,较高(P<0.05)。

3、两组颅内动脉改变情况

经HR-VWI 检查,两组血管壁厚度、管腔内径、管腔面积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颅内动脉硬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改变情况(± s)

表2 两组颅内动脉硬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改变情况(± s)

注:根据病理情况分为动脉-动脉栓塞组(同一血管支配区存在单发皮层梗死或多发梗死)、穿支动脉受累组(豆纹动脉和脑桥旁支动脉供血区病变)

组别动脉-动脉栓塞组穿支动脉受累组t值P值例数4 3 3 7血管壁厚度(m m)0.4 2±0.0 8 0.4 0±0.1 6 0.7 2 2 0.4 7 3管腔内径(m m)2.2 8±0.6 4 2.2 5±0.6 1 0.2 1 4 0.8 3 1管腔面积(m m 2)4.5 1±1.2 8 4.4 5±1.1 2 0.2 2 1 0.8 2 5

4、两组颅内动脉硬化斑块形态相关指标

两组斑块位置、重构形式、重构指数、强化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强化形态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颅内动脉硬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硬化斑块形态相关指标

讨 论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脑卒中病例中缺血性脑卒中占比约74%,其中颅内动脉硬化为46.6%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重要发病因素,因此早期诊断,评估颅内动脉狭窄程度,评估斑块形态,对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9-11]。DSA为动脉硬化疾病常用诊断方法,可实时观察病变血流动力学改变,评估病变动脉狭窄程度,但其作为侵入性有创检查,临床应用具有局限性,且检查费用较高[12-14]。因此,近年磁共振技术逐渐应用于颅内动脉硬化诊断。

HR-VWI 检查可定性分析动脉硬化狭窄程度,排除心脏搏动、周边组织结构等因素干扰,有效获取病变管壁厚度、斑块负荷等信息[15-16]。王红茹等[17]研究显示,HR-VWI较传统管腔成像而言,其可同时抑制管腔内血液信号及周围脑脊液信号,进而显示管壁情况。柏夏薇等[18]研究显示,HR-VWI 检查对颅内动脉夹层诊断价值较高,可通过观察影像征象有效分析血管壁特征。此外,HR-VWI 检查空间分辨力较高,可获取较为清晰管壁图像,有利于分析管壁结构、斑 块 成 分 及 稳 定 性 等[19-21]。韩 帅 等[22]研 究 表 明,HR-VWI 检查可显示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患者(非)活动期血管壁表现。本研究结果显示,HR-VWI 检查颅内动脉硬化诊断狭窄程度Kappa 指数为0.911,接近DSA 检查,可见HR-VWI 检查诊断颅内动脉硬化狭窄程度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分析其原因可能为,HR-VWI 检查颅内动脉硬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仅可观察动脉管壁硬化病变情况,还可判断血管面积及管壁结构,在评估血管狭窄程度方面具有突出优势[23-24]。穿支动脉硬化斑块多分布于穿支动脉开口处,动脉-动脉与穿支动脉硬化斑块位置在血管管壁的分布存在差异[25-26];刘宇博等[27]研究表示HR-VWI 检查对评估颅内动脉硬化板块特征、预后等存在一定优势。颅内动脉硬化梗死病灶载体动脉的斑块分布、体积增加及血栓形成等因素联系密切,可能累及穿支动脉开口位置,引发梗死[28-30]。本研究还发现,两组斑块位置、重构形式、重构指数、强化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HR-VWI 检查诊断颅内动脉硬化,有利于清晰显示动脉管壁结构,对临床治疗及病情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HR-VWI 检查可显示动脉硬化斑块形态及血管壁强化信号,反映管壁炎症状态,有利于识别不稳定动脉瘤,评估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及预后[31-32]。

综上所述,HR-VWI 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硬化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较高,可有效诊断颅内动脉管壁结构及斑块形态相关信息,对临床诊治及病情评估具有积极意义。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管腔缺血性斑块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脑脉泰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研究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软斑危险,硬斑安全?不一定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清洗刷在不同管腔器械清洗中的探讨
冠状动脉CTA检查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效果
两种干燥设备对管腔器械干燥效果分析
品管圈在降低精细管腔类器械直径≤5mm清洗不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