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与新课标背景下课堂教学行为评价不可忽略的细节

2022-06-14 04:40翁凤香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67期
关键词:双减课程标准政策

翁凤香

【摘要】《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陆续出台,强调坚持以生为本,注重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因而对教师课堂行为的评价,也应关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视、关注教师对学生成长的有效指导、关注教师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尊重,关注作业的设计与策略。

【关键词】“双减”政策;课程标准;课堂行为;评价

《意见》提出,“坚持学生为本、回应关切,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课程标准》也提到“进一步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有价值的课程内容,减负提质。”如此看来,减轻学生负担,是大势所趋的事情。因此,对教师的课堂行为评价也必然发生改变,而关注学生学习活动,将是对教师课堂行为评价的重要依据。

一、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

我们评课的时候往往把关注点放在教师的课堂行为上,即使关注学生,也是从教师的理答水平方面考虑。其实,在“双减”政策下,我们对教师课堂行为的评价关注点从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除了要关注学生回答问题准确性、课堂气氛等,还应关注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整理笔记能力等。但现在“温故知新”“整理归纳”“质疑问难”等环节多数放在课后完成,这就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课余负担。因此,我们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时,应该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消化知识,掌握学习技巧,做笔记、订正、质疑等情况。

1.课前知识反馈的环节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

现在的示范课一般不设置对上堂课知识反馈的环节,大概是考虑课堂的完整性。但从另一个角度分析,知识反馈不是课堂一个必须的环节。但《课程标准》指出,“注意衔接,减缓坡度,减低难度。”同时,在“双减”政策下,学生作业时间缩短,但语文知识需要日积月累,所以,新旧知识的衔接有必要纳入教学环节。在课前,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回顾、巩固旧知识,当然形式可以多样,如,小测、小竞赛、抽查等。

2.培养整理笔记的能力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

《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构建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使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培养学生做笔记的习惯,可以让学生把握课堂教学的重点,培养学生积累、梳理、整合的语言实践能力。但教师课堂行为的评价往往关注教师课堂上讲授知识的方法与策略、应对水平,极少关注学生做笔记的意识、做笔记的时间、做笔记的水平。其实,这些都能很好地折射出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时,做好笔记也能大大减轻学生完成作业的难度,提高作业的速度与质量。

3.引导掌握知识的过程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据笔者观察,现在常态课,大多数是有小测环节,但一般的处理办法是一上课马上就进行小测。课文背诵、生字词音形义、古文翻译等识记部分都要求学生课余自主完成。若课堂不舍得给学生时间消化知识,或者引导学生消化,就没有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水平差异,无形中会拉大学生间的距离,也必然增加学生课余负担。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有没有充裕的时间消化知识。因为在“双减”政策下要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又要保证教学质量,势必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和消化知识。

4.学生质疑与倾听能力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体现

学必有疑,质疑应该是课堂的常态,学生质疑的习惯是长期培养的结果,是新型师生关系的表现。只有在课堂上敢于提出自己的疑惑,才可以真正弄清楚事情,解决问题,才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而对学生质疑能力与习惯的评价,能看出教师的日常教学水平与师生关系。同时,我们有时往往把关注点放在发言的学生身上,往往会忽略其他学生有没有认真聆听。《课程标准》在课堂评价中建议“关注学生的发言和倾听”,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倾听也是教师课堂行为评价的一个条件。

二、关注课后作业的设计

在评课议课中,教师一般对作业这个环节不够重视,只要这个作业与课堂教学相适应就行,除非特别出彩,才能引起评课教师的关注。《意见》提出“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也就是说作业设计是教研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业设计体现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性把握能力、知识储备、国家教育法规的解读与执行,以及对学生个体尊重。

1.增加作业的可选择性

现在的课堂一般会犯这样的错误:给每个学生布置的作业都是统一的。这种做法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性。《意见》提出“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絕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同时《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合理安排不同类型作业的比例,增强作业的可选择性”。因此,要真正落实“双减”政策,首先要求在作业方面要弹性,这样就要求我们要深入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从而布置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阅读作业成为日常作业

《意见》提出“学校和家长要引导学生放学回家后完成剩余书面作业,进行必要的课业学习,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纵观所有的公开课,除了名著阅读课外,作业布置多是没有具体布置阅读任务。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阅读习惯形成需要坚持。笔者认为,阅读任务是每天作业的一个部分,而且需要给学生明确阅读方向及阅读指导。《课程标准》提出“指导学生……合理规划阅读时间”。因此,评价一个教师的课堂行为有必要把布置个性阅读任务作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3.关注教师布置作业的策略

布置作业这个环节,大部分教师不太在意,作业布置的形式、技巧更是很少关注。一般在课堂结束之时展示课后作业,就完成任务了。在日常教学中,有不少教师下课后才布置作业,或者由科代表写在黑板上就了事。《意见》要求,“作业必须在课内布置”“加强作业设计指导。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涵盖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基础性作业”。由此可见,作业的设计水平要体现学科特点,尊重学生实际、体现育人需要;同时,作业布置形式、技巧可以激发学完成作业的兴趣、信心,从而提高课业、道德水平。

以生为本,自然地,我们对课堂教学行为的评价的关注点也应放在学生身上。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07/t20210724_546576.html,2021-07-24.

[3]陈实.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基于教学行为三层次分析的视角[M].科学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  温铁雄

猜你喜欢
双减课程标准政策
将政策的优势落到实处——“双减”政策下师生关系的现实重构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高校课程标准编制质量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