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建设既能够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效开展,又是提升高校立德树人质量的重要路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本质统一是协同育人建设能够顺利推进的内在原因。“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建设的推进需要全面統筹,在厘清二者关系的基础上,从制度建设、育人能力、育人资源、评价体系等方面加以全面推进。
关键词:“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6-0006-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新时代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各高校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依据,适应新环境,加强改革创新,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上,充分认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建设,落实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要求。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意义
(一)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高校为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客观上要求全体教育工作者齐心协力,共同提升育人质量。实践中,专业课教师如果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中不研究学生在“思政课程”上已经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去了解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闭门造车”地挖掘思政元素,将无法发现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开展“课程思政”时就缺乏针对性,无法真正与“思政课程”实现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而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不结合其他专业知识与实际,不与学生学习、生活、工作进行联系,便无法与学生产生积极互动,无法使学生联系专业实际进行深入思考,无法对学生未来发展进行积极的引导,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就会降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各行其道,缺乏必要协同,无法形成合力,必将对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正提升其他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协同效应,高校应在积极开展 “课程思政”的同时,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协同推进,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又红又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自身发展的需要
1.有助于推动“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为引导、规范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有序进行,教育部于2020年5月发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简称《指导纲要》),对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具体路径、条件保障等诸多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落实《指导纲要》的具体要求,不仅需要专业课教师加大学习力度,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更需要高校加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建设。高校通过加强协同育人建设,推动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沟通交流,组建共同育人团队,共建育人资源,增强专业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为提高“课程思
政”建设打下良好基础。简而言之,加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建设有助于提升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能力,推动“课程思政”持续高质量发展。
2.有助于提升“思政课程”教学的亲和力与针对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通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建设,加强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沟通与联系,使思政课教师提升对各专业及学生的了解程度,掌握专业资源,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与具体专业、行业相结合。一方面,思政课教师通过联系实际增强自身对理论的理解程度,为提高教学内容的思想性与理论性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运用各专业学生熟知、想知的所属行业、专业的典型案例解释马克思主义原理,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使思政课对学生毕业后的工作产生积极影响,提升“思政课程”的影响力。
(三)协调“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的需要
根据《指导纲要》的规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而这些内容也是“思政课程”的教学重点,甚至是核心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内容的一致性为打造全员育人的良好环境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个实际问题,即“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合理分工问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因此,思政课教师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讲解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力求让知识入脑、入心、入行。专业课教师在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课程思
政”建设时,若不了解学情,不清楚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程度,“孤立”地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思政”教育,将很难把握学生对知识的“痛点”,无法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育人活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育人实践中会出现各自为政、“两张皮”的不良现象。为克服这一不良现象,高校需要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将二者协同起来,互为支撑,形成合力,以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内在联系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都属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通过不同方式开展育人教育,提升育人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二者具有内在的本质联系[3],以及高度一致性,奠定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基础。A35A917F-FCC2-4291-8520-F0801F36C20F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目标一致
正如一些学者所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都要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都强调履行思想政治教育职责,共同形成“三全育人”格局[4]。“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是通过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隐性的方式融入专业课的教学中,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质量,达到德育的效果。而“思政课程”则是通过系统讲授的显性方式完成育人职责。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例,“思政课程”通过讲解中国梦的形成、内涵、意义、实现路径等内容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中国梦教育,而“课程思政”则更多从专业性知识与实践中挖掘,并在教学中
“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育人形式虽有差异,但二者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
(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功能互补
“课程思政”主要是通过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开展隐性的育人教育,借助专业知识与行业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与广度。而“思政课程”是通过系统讲解,对学生开展意识形态教育,主要表现为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实现了理论讲解与实际体验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集中讲授与随机讲授相结合,客观上提升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
(三)“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遵循的育人规律基本相同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目标与内容基本一致,因此必然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与基本规律。同时,二者都是通过具体的课程教学达到育人目标的,因此必须尊重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育人建设中同样适用,如加强师资建设、强化资源建设、了解学情、适应新环境、运用新技术等。这种一致性为高校开展协同育人建设开拓了空间。
三、“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策略
(一)坚持政策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
1.“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建设必须坚持以中共中央相关文件规定为基本依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因此,“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建设不可率性而为,而应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的重要文件精神及具体规定,以此作为协同育人建设的政策导向,在落实中共中央文件精神的过程中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建设的有序发展。这是高校开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建设的基本要求。
2.“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建设必须立足实际。“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建设不是花架子、贴牌子,而是要真正解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推动构建全员育人的大格局。因此,“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建设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具体而言,就是要结合各高校、各院系、各专业、各课程的实际,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各自优势,合力推动高校育人水平的提升。
(二)精准定位“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协同育人中的地位
准确认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间的差异,合理界定二者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明确“课程思
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定位[5],是推进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建设的前提与基础。
1.科学认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差异。“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间的区别,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第一种观点认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角色定位不同;二是特点形式不同[6]。第二种观点主张二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课程地位、课程特点和思政优势等方面各有侧重,存在差异。两种观点研究的视角不同,各有道理。作者认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存在以下几点明显的差异。第一,内涵不同。“思政课程”是一种课程,即高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等思想
政治理论课程。“课程思政”则是一种课程观,意指“其他各门课”融入思政元素的“思政化”改革,即通过挖掘其他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观念与模式。二者内涵差异明显。第二,教学内容侧重不同。“思政课程”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等相关课程的教学,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而“課程思政”的“思政”主要侧重于通过挖掘专业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思想价值引领方面。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角度而言,“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刻,“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则比“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具体、更多样化。第三,育人方式不同。“思政课程”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是通过系统地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直接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而“课程思政”则是通过专业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相对而言更加偏向于隐性教育形式。
2.准确界定二者的关系与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高校理顺“课程
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的基本关系指明了方向。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关系中,“思政课程”起主导作用,在整个高校育人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7],具有不可替代性,是育人铸魂的关键课程。其他课程则是协同作用,发挥其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体。理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科学评价二者的地位与作用,对于发挥二者的优势、形成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三)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协同育人发展A35A917F-FCC2-4291-8520-F0801F36C20F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建设是一个涉及多部门的长远工作,必须有一个整体的统筹安排以便合理推进。同时,高校应及时进行总结,将实践中一些行之有效的具体做法归纳为制度并加以推广,以便提升协同育人实效。
1.构建领导体制,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协同育人涉及不同院系、不同专业和不同课程,客观上需要更高层面的规划与统筹。为有序推进协同育人建设,高校应建立学校党委领导下的由学校相关领导负责的专门机构,进行总体部署,加强统筹与协调,形成各学院及相关管理部门相互配合的“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8]。
2.加大院系协同制度建设。“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隶属于不同的教学院系,在协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各院系的大力支持,因此,加强各院系之间,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其他院系间的协同就显得非常重要。首先,可以通过例行会议和临时会议相结合的方式召开相关学院的联合研讨会,探讨协同育人的意义及建设之道。其次,可以组织相关学院的优秀教师开展示范课,借助示范课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思维与能力及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最后,可以通过集体备课会的形式,即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参加其他学院的备课会或邀请其他学院的教师参加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备课会,借助这种形式加深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其他学院间的协同力度。
(四)提升教师协同育人的意识与能力
1.提高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意识与责任感。当前,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对协同育人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是造成实践中“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各自为政、“两张皮”现象的重要原因。改变这种现象,首先应加强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意识与责任感,使其认识到教师本身就承担着育人责任,只是各自的具体岗位不同。其次,通过加强学习培训、组建协同育人团队、共同进行教学活动等方式,让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在实践中感受协同育人的价值与意义,激发教师开展协同育人实践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把责任与激励结合起来[9]。
2.提高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能力。在增强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育人意识的前提下,还要加强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协同育人能力。高校可以通过研讨会、集体备课会、“同上一堂课”等形式加强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沟通联系,增强其协同育人能力。通过举办研讨会,可以加强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沟通和了解,增进共识,商讨对策;通过集体备课会,可以扩大教师视野,增强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育人能力;通过“同上一堂课”,可以让教师与学生现场感受协同育人效果,增强教师信心。
(五)加强协同育人资源建设
高校通过加强协同育人建设,发挥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各自的长处,共商、共建、共享育人资源,不仅可以满足“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建设的资源需求,还可以加强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沟通联系,提高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育人能力。以职业道德的培育为例,学生职业道德培育既是“思政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课程思政”的重点方向。通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建设,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共同选择蕴含职业道德育人资源的典型案例,共同设计隐性育人资源,在教学中通过显性方式,将专业领域里的“事例”建设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案例。在育人资源的建设过程中,思政课教师主要进行思政元素的供给,专业课教师主要负责专业知识及资源的供给,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合力进行专业资源的思政化解释,最终将其建设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可用资源。这些资源既可以用来开展“课程思政”教育,也可以用来开展“思政课程”教学。
(六)科学设计建设标准和评价体系
建设标准在于明确建设什么样的“协同育人”,是怎样建设“协同育人”和怎样科学判定“协同育人”建设效果的依据。建设标准的制定需要高校党委统一领导,统筹考虑各学院实际,既要落实上级要求,又要做到实事求是。高校应借助建设标准的制定,统一高校思想与行动。评价体系要科学合理、实事求是。对于专业课教师的考核,不仅要考核教书业绩,还要考核育人业绩;对于思政课教师的考核,不仅要考核思想政治教育,还要考核专业元素的融入情况。考核的结果应纳入院系及教师个人的综合评价中,与教师的评奖评优、职称晋升直接挂钩。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2016-12-08)[2020-08-12].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2]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3] 石书臣.正确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8(11):58.
[4] 钟金雁.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异同及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J].思想政治课研究,2020(1):117.
[5] 邱仁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J].思想教育研究,2018(4):112.
[6] 王丽华.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逻辑理路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8):73.
[7] 沈娟凤.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若干思考[J].高教学刊,2019(1):180.
[8] 沙占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逻辑必然及路径选择[J].保定学院学报,2020(1):97.
[9] 张正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逻辑理路[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4):19.
编辑∕陈晶
收稿日期:2021-04-14 修回日期:2021-05-20
作者简介:李来原(1980—),男,安徽六安人,合肥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学质量工程重点研究项目“新时代高校‘概论课专题教学改革的路径研究——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20szjyxm119)、“‘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會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2020xsxxkc404);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工程重点研究项目“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研究——以建筑类专业为例”(2020KCSZ02)A35A917F-FCC2-4291-8520-F0801F36C20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