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延伸至学生社区第二课堂的实践路径探析

2022-06-14 10:05王郦玉高向东李卓航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年6期
关键词:工作模式课程思政

王郦玉 高向东 李卓航

摘    要:新形势下,课程思政与社区思政应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学生社区第二课堂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基地和自然延伸,课程思政是社区思政发展的重要依托和有效保障。文章根据分类规划、因材施教的原则,打破第一、第二课堂之间的壁垒,整合育人资源,构建长效机制,创造软硬件条件,使课程思政通过教育理念的转变、总体推进的布局、实践模式的确立、书院体制的探索,充分融入高校学生社区第二课堂,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关键词:课程思政;社区思政;“新三同”工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6-0001-05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并使之融入学生社区第二课堂,是当前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

关于课程思政的实质与内涵,高德毅、宗爱东认为,课程思政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2]。邱伟光认为,课程思政是高校教师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内在德性,转化为自己精神系统的有机构成, 转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或能力,成为个体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和方法[3]。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与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思政具有综合性。课程思政并非是增开一门课或一项活动,而是一种综合性育人理念的转变和创新。第二,课程思政具有潜隐性。相较于思政课程的显性教育形式,课程思政则突出潜隐性教育,是思政课程的有效补充与呼应。第三,课程思政具有融入性。课程思政在实施过程中,并非割裂于专业课程之外,而是与专业课教学有机融合,协调同步,相得益彰。

“社区”一词来源于英语community。当前,高校学生社区早已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学生宿舍区,而是包括了学生学习、生活、休闲的各个场所,涵盖了与此相关的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各个活动空间,也包括学生群体表现活跃的网络虚拟空间。学生社区是第一课堂的延伸,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目前,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计划推动高校试点“新三同”工作模式,将学生社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领域与工作载体,倡导把学科、课堂、教师等各类育人资源有机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第一线”,实现“同场域融入学生生活、同频率开展学生交流、同成长满足学生需求”,这为课程思政向学生社区第二课堂的延伸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契机。

一、课程思政延伸至学生社区第二课堂的重要性分析

(一)课程思政走向学生社区,有利于推动課程思政的拓展与创新

在不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背景下,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创造性转化,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的“要用好课堂教学

这个主渠道”的讲话精神。在当前形势下,这一“主渠道”作用的发挥,还应进一步延伸至高校学生社区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社区思政”)。

课程思政与社区思政在目标导向上具有同向性。二者都是新形势下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积极探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时而进的体现,是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的有效实践;同时,二者均突出隐性教育。第一课堂的课程思政相较于思政课程而言,是一种隐性教育,而第二课堂的社区思政相较于第一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也是一种隐性教育,二者均采用“润物无声”的方式渗透育人理念。课程思政是第一课堂的创新,而社区思政是第二课堂的拓展,二者若能形成良性互动,则能有效发挥课堂内外的育人职能,构建“三全育人”新模式。

课程思政与社区思政在实际运行中存在割裂性。在实际操作中,课程思政主要由专业课教师负责,更多的是在课程中发挥拓展和深化作用,在知识的传授中突出主流价值的引领,与专业教育协调同步,但是缺少实践渠

道,也缺乏对学生社区的关注。而社区思政主要由辅导员参与,局限于高校学生社区管理和活动组织层面,缺乏系统性、体系化的课程设计,通常不被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无法获得第一课堂的有力支撑,无法充分运用和挖掘学科和专业中的思政元素,无法为育人目标服务。

课程思政的实施存在局限性。部分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有兴趣、有热情,但缺乏有力的硬件和资源支持,无法准确把握课程内容与育人工作的结合点,无法契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心理特点,导致在课程思政推进与开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过于生硬化、单一化或表面化的情况,生搬硬套、浅尝辄止等现象在课程思政的过程中时有发生,“为思政而思政”,有时起到的效果恰恰适得其反。在大力倡导“三全育人”的大背景下,高校的课程思政与其他育人资源和力量之间的现实关系往往是割裂、分离的,并未形成良好的联动,也未能形成真正的育人合力。

课程思政走向社区,可以突破原有第一课堂的空间局限,将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间和网络虚拟空间都作为开展教育教学的阵地,大大拓宽课程思政的育人视野,丰富课程教学的组织形式,为课程思政的开展提供多样化、立体性的实施空间。学生社区的育人力量,如辅导员、管理人员等,也将为课程思政中实践教学等环节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协助,为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提供有效的合力,为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学习和成长搭建平台,从而有效提升课程思政的思想深度、思维广度和实施效度,真正推动课程思政的完善与创新。

(二)引入第一课堂育人资源,有利于突破社区思政发展瓶颈

推进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入耳、入脑、入心,是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年来,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在不断改革创新,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可将其概括为4个“不全面”。

1.对社区思政的认识不全面。部分高校在传统思政工作思维惯性的影响下,还停留在“社区即宿舍区”的观念,对校园文化建设、实验室、图书馆、文体活动中心等校园环境与设施育人作用的发挥不够重视,对学生社区的工作安排也僅仅停留在提供后勤保障方面,无法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

2.社区管理机制建设不全面。从高校管理的角度来

看,后勤、学生工作部门、院系、物业等,都涉及高校学生社区管理的部分职责,各部门、人员也都有不同的工作要求和内容。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因为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与不完善,易出现部门、人员间的职责交叉、权责不清等问题,甚至出现工作“盲点”,对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

3.社区环境建设不全面。开展和推进高校大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了高校的硬件设施要跟得上之外,还需要配套完善的“软环境”,然而,当前对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普遍较为薄弱,方法、手段也都较为单一、传统。学生社区建设常常重视硬件而忽视软件,重视管理而忽视育人,未能真正地发挥高校学生社区作为思政育人重要阵地的作用。

4.师资力量不全面。教师是高校学生社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但在社区思政工作队伍建设上,目前普遍存在着高度依赖辅导员队伍、专业课教师参与率较低的情况。学生在社区环境中与专业课教师交流较少,专业课教师对于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情况也缺乏了解,导致专业课教师和学生之间无法充分地交流、交心,实际发挥的育人作用有限。

以上几类现实问题,不仅限制了社区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也影响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一线扎实推进、向学生心灵与思想层面全面融入的进程。而要使社区思政工作有根本性的改观,突破其发展的瓶颈,就必须打破“就社区言社区”的认识观念和运作方式,充分引入第一课堂育人资源,使高校的思政工作真正具备大格局、大视野。

(三)课程思政走入学生社区,有利于实现新时代育人

资源在一线的聚合

当代大学生多是00后的年轻人,其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新媒体时代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正在建设中的课程思政和面对现实问题的社区思政,必须充分认识、把握、研究教育对象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1]。课程思政走向学生社区,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1.学生社区第二课堂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基地和自然

延伸。课程思政效果的发挥,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思考与行动的统一。高校在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要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向学生传授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同时,还应该给学生提供将知识外化为行为的实践渠道,使其通过实践锻炼才干、增长见识、加深思考、敢于创新,而学生社区第二课堂正是理论应用于实践、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基地。课程思政走向学生社区,才能更好地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有机结合,使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与学生的交流打破空间的隔阂,充分深入学生成长成才的方方面面,也使教师的专业学识、综合素养、人格魅力具有更加充分的展示空间,能够对学生的人生发展产生更为积极和深刻的正面影响。

2.课程思政是社区思政深入开展的重要依托和有效

保障。近年来,随着新一代大学生步入校园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发展,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难点不断显现,例如,住宿区的安全和危机事件、学生因寝室矛盾引起的过激伤害行为、学生因基本生活经验和安全意识的缺失引起的严重火灾和被诈骗等极端案例时有发生,使学生社区成为了部分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高风险点。课程思政延伸至学生社区第二课堂,有助于探索建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体化、全面化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的资源优势,重点解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突出问题,改善社区思政与课堂教育相分离的现实情况,使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融入学生学习、生活、实践的方方面面。

3.课程思政与社区思政的有机结合,是实现“新三同”工作模式的重要途径。“新三同”工作模式将单一的依靠辅导员在学生社区“同吃、同住、同学”的工作方式转变为将各种育人资源引入学生社区,实现社区思政“同场域、同频率、同成长”,倡导各类育人主体下沉学生社区,开展育人工作。这一工作模式的推行充分体现了高校对于社区思政工作的重视。通过课程思政向学生社区第二课堂的延伸,专业课教师、专家学者将有更多的平台、渠道、时空条件与学生实现“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键对键”的探讨与对话、“手拉手”的贴近与互动,充分融入学生的“生活场域、社交场域”,通过零距离的交流实现全方位育人。

二、课程思政延伸至学生社区第二课堂的关键问题

(一)分类规划,因材施教,让课程思政“接地气”

课程思政作为当前高校工作中的一项重点推进工作,应始终贯彻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各高校在积极推进课程思政进学生社区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生源对象、不同的社区类型和管理模式、不同的专业属性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的课程特色和教学大纲进行精心设计、细致规划,充分重视新一代大学生在社区和网络空间的生活、学习习惯与需求,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分类实施、稳步推进,如此,才能起到有的放矢的效果,不断提升课程思政的质量和教育实效。

例如,针对本科生、研究生不同的群体,或面向综合性大学和非综合性大学的学生,或居住在校内学生宿舍与校外学生公寓的学生,或面向有多个校区的高校的学生,都应该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和课程规划,切忌盲目跟风,或“一刀切”。分类规划,因材施教,是课程思政走入学生社区、走进学生心灵的第一步,是课程思政由理念走向实践的重要基础,也是课程思政真正发挥育人效果、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内化到高校教学与管理的各领域、各环节的重要一步。

(二)打破壁垒,整合资源,让课程思政“全融入”

在传统的大学教学和管理模式中,或多或少存在着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两张皮”的现象,存在着对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忽视和轻视。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育人工作,其发挥作用的空间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第一课堂。与传统的思政课程相比,课程思政更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潜隐性”意义与元素的挖掘,更强调专业知识、技能的教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相结合,其教学形式更为多样、教学途径更为丰富、教学视野更为广阔,更易于与当代大学生实际相贴合,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各高校应敢于打破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壁垒,在保障质量的基础上充分整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育人资源,大力挖掘在学生社区推进课程思政的可能途径,让课程思政从教室、实验室、资料室走进学生社区,从书本、讲台走进学生的生活空间、思维空间,使课程思政成为在高校校园里可触可见、可知可感的育人载体。与此同时,也应让传统的第二课堂更为体系化、目标化、规范化,在学生社区实现与课程思政的有效衔接,从而实现高校育人资源在一线的融合,推进“新三同”工作模式在学生社区的实践。

(三)构建机制,创造条件,让课程思政“百花齐放”

为鼓励课程思政走入学生社区、携手第二课堂,各高校应完善顶层设计、建立科学有效的奖惩机制。

在课程建设上,应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修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充分结合,引入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根据不同课程的授课对象和授课目标,拟定合理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和评教方案,抓好过程管理,优化评价体系,突出授课实效。

在师资管理上,应建立准入机制,明确哪些教职工可以参与相关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哪些课程可以作为课程思政进学生社区的重点培育课程,着力培育一批在新形势下、在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中、在“新三同”工作模式中有所建树的优秀任课教师,打造优秀样板。在奖惩机制上,应将课程思政与社区思政相结合的建设成果和授课效果纳入教师职称评定体系、绩效奖励方案和相关评奖评优体系,对在课程思政进学生社区方面表现突出的任课教师和相关课程开展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发挥优秀典型的示范效应。

在合作交流上,各高校和相关单位可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相关主题的交流研讨活动,通过集中培训、案例展示、专家指导等方式,不断提升相关教师的授课水平,开拓思路,寻求合作,构建全员育人的大格局。

为使课程思政走进学生社区,和学生日常的生活、学习、思想动态产生更为密切的联系,各高校应为课程思政的建设和探索提供相关的条件保障,如驻楼导师工作室、多媒体教室、微课摄制与后期制作、线上教学平台使用

等,从而为课程建设和顺利授课提供基本的条件保障。

根据各类课程不同的要求和特点,高校应整合相关职能部门的资源,为课程思政在学生社区的开展提供相应的活动空间,如讨论室、工作坊、驻楼办公室等,为师生的充分交流和讨论提供切实的场地支持。高校也应积极拓展社会资源,设立类型丰富、规范有序的实习和实践基地,为课程思政与社会资源的结合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使不同的课程在校内外各类充分条件的保障下,能够根据相应的课程目标和规划产生不尽相同的、积极的授课效果和良好的社会效应。

三、课程思政延伸至学生社区第二课堂的实践路径

(一)从空间到主体,基于现实情况的理念转变

课程思政延伸至学生社区第二课堂,必然依托于教育理念的革新与转变。

第一,从学习的场所和环境来看,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图书馆、实验室之内。作为学生日常生活、居住的重要空間,作为学生一天24小时中可能占据了一半时长的活动场所,高校学生社区也是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综合素质培育的重要环境与场所。早在20世纪,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即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他提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4]。审视当今的高等教育,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部分高校重视课堂教学,忽视社区建设,部分教师认为只要在课堂上上好课,就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师从不涉足学生实际的生活空间,也不接触学生高频率使用的网络空间,无法真正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心理。而实际上,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中,通过多种形式与方式,与学生面对面的接触、交流、沟通,也是教育的一部分。

因此,在课程思政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学生社区第二课堂的作用,通过多种形式的课程进社区、课程进楼宇、课程进实践基地,来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空间和新阵地。从“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延伸出去,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应为课程思政向学生社区的推进、为“新三同”在高校的落地生根创造良好的整体环境,楼宇的修缮与装饰、社区功能的设计与丰富、每一句标语的含义、每一个雕塑的美学与人文意蕴,都应充分考虑其育人的效果与影响,挖掘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为师生的

“同场域”相互交流和共同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第二,从课程思政的教育主体来看,其与学生社区第二课堂相结合,承担课程中心角色的也将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课程从设计到实施应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求和适应度,使课程与学生的思想实际、思维模式、行为逻辑、生活习惯自然贴合,实现与学生心灵的“同频共振”。在专业课教师授课过程中,专业课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社区学生群体的朋辈教育作用,通过小组讨论、分组体验与实践、朋辈互学、分组竞赛等方式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互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其主体意识和参与感。

(二)由课堂教学到总体布局,基于教育原理的统筹规划

“三全育人”背景下的课程思政具有综合性、融入性的特征,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学生社区第二课堂更需要统筹规划、协同推进。当前,上海市多所高校围绕课程思政已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在实践中探索课程思政,形成了一套有价值、可推广的“上海经验”。例如,复旦大学将抓好课堂育人纳入学校“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了推进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五大目标、七大任务”,将

育人理念贯穿课堂教学的各个方位、各个层面;华东师范大学则以“发展长远化、参与高度化、教研常态化、思考前瞻化、定制个性化、效果可评价化”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

在接下来的推进和探索过程中,各高校应在“新三同”工作模式指导下,将以教育教学为主要侧重点的总体规划与社区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社区思政发展统筹考

量,在已有基础上充分整合各级党组织、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学生工作部门、院系等基层组织、后勤管理部门的力量,充分调动任课教师、辅导员、后勤管理服务人员、校友等力量,重视学生社区的思政工作,并将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拓展到新的广度、挖掘到新的深度。在拟定、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应广泛发动力量、整合资

源、拓宽思路,将学生社区打造成为传递价值理念与知识文化、涵育家国情怀与综合素养的育人阵地。

(三)从试点到专项,基于实践经验的模式确立

在课程思政延伸至学生社区第二课堂的过程中,应紧密结合当前的育人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充分考虑学生的思想实际、知识需求和素质短板,充分发挥各学科、各专业的优势,突破传统的思维框架和教学模式,尝试多种形式的实践探索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

例如,在新形势下大力推进的创新创业指导与培训工作,即充分整合第一课堂、社区第二课堂、社会力量等资源,着力打造既提供创新创业基础知识、素质技能培训,又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增强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课程思政进学生社区精品项目。

再如,针对当前在高校学生社区中屡屡出现的心理危机、人身安全、网络暴力等问题,也可充分整合生命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资源,有针对性地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和心理需求,开设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课

程,充分融入社区、走入社区,提高学生对生命的敬畏、珍视与尊重,提升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和危机应对能力,让课程思政助力学生社区安全稳定工作,为学生指点迷津,使其终身受益。

(四)从当前到未来,基于书院体制的发展探索

近年来,我国多所高校开始广泛吸取中西方书院建设的有益经验,积极推进书院制建设。2019年10月,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积极推动高校建立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工作,配齐配强学业导师、心理辅导教师、校医等,建设師生交流活动专门场所”[5]。书院制的建立与推进,开辟了高校加强社区思政建设的新方向,为课程思政进学生社区提供了体制保障。

以成立于2015年的华东师范大学经管书院为例,该书院构建了集“挂号导师制”“固定导师制”和“定制导师制”为一体的导师制度。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团队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培养目标联手建设了如“财商养成与理财

规划”等课程,将培育本科生健康积极的消费观念、提升金融安全意识融入专业知识,推进课程思政,体现了新时代书院制的特点与优势。

综上,课程思政与社区思政应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应结合实际情况实现分类规划,打破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壁垒,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长效机制,实现课程思政在新形势下的理念转变、与社区思政的统筹规划,把握生活园区建设和高校书院制探索的契机,构建基于实践经验的两者相互融合促进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

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

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  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

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

育,2017(1):44.

[3]  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

理论教育,2017(7):11.

[4]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编.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

教育出版社,1991:428.

[5]  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

培养质量的意见[EB/OL].(2019-10-08)[2021-

09-02].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

201910/t20191011_402759.html.

■ 编辑∕丁俊玲

收稿日期:2021-08-16                                                          修回日期:2021-09-02

作者简介:王郦玉(1980—),女,浙江诸暨人,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2020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书院制下学生党建工作提升路径研究”(2020-D-024)

猜你喜欢
工作模式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高职院校服务型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探究
刑事执行检察工作模式的理性构建
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机构的专业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