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毓媛
语文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一个协同发展的整体。其中“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在古诗词教学中,由于古诗所描写的背景离学生生活时代较远,古代语言的意思经过千百年来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加上古诗词句子凝练,对于学生来说,是个理解难点。但是,如果教师很好地引导学生搜集资料、了解背景,联系生活、感知语言,发挥想象、加深理解,认识诗人、体悟感情,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的思维将在古诗词学习中得到较大的发展和提升。笔者现以五年级上册的《长相思》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思维。
《长相思》是清朝词人纳兰性德的代表作。词作的最后一句写到“故园无此声”便戛然而止,却意蕴深长。纳兰性德并未说明“声”的内容,也正因为此处的留白,我们教学时恰好进行挖掘和处理,引导学生体悟“无此声”简短三个字背后的深意,通过四悟“无声”,读透“乡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学习古诗词,因为诗词所描述的年代离学生生活比较远,所以学生需要对诗的背景有所了解,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有对诗词背景介绍的环节。
《长相思》一词的创作背景是:纳兰性德随皇帝远去辽东巡视,路途遥远,天气恶劣,在这路途之中,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这种思乡情和普通思乡情自然有所不同,因为有了战争巡视的背景而更浓烈。
片段一:
师:这首词是清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帝出关东巡,祭告祖陵,纳兰性德随从一起巡视,出山海关的所见所闻。词最后一句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同学们,词人说“无此声”,那么“此声”指的是什么声音呢,居然能让词人的思乡梦都做不成?
生:边塞兵将的操练声、巡逻声等。
师:你是如何知道这里会有边塞兵将的操练声?
生:因为我查询过资料,山海关在边塞线上,关外就是外族了。因此,在这里长期驻守的士兵,肯定是要每天训练,夜晚巡逻的。
师:是的,战事不等人,平时不做好防备,随时会被突袭兵败。
生:帐篷外面的风雪声。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词里说“风一更,雪一更”,肯定风雪很大。
师:你懂得从词中找答案,很有说服力。
生:我觉得也可能有狼嚎,因为大漠边关,肯定有野兽出没。
师:是的,边疆塞外,敌人神出鬼没,野兽夜半怒吼,边关的生活注定不能宁静呀。
......
通过资料搜集,学生了解了这首思乡诗的创作背景是在作者出征巡视背景下,所达地点是边关塞外,这和普通诗人前往京师赶考思乡,或是官途不顺被贬思乡等情况还是有所不同的。因此,首先让学生思考“故园无此声”,塞外有何声。
这第一层次的留白点在于“此声”,词人没有具体解说他听到了什么声音。但是凭着词里的描写,以及学生搜集资料后,对边塞、战争等的认知,他们是可以想象出塞外的夜晚会有些什么声音的,而这也是情感铺垫的第一层。第一次的悟情,初步悟到作者对塞外生活的无奈,以及对身在边疆那种远离亲人的孤寂之情。这种情感在跋山涉水之后,在塞外风雪的烘托下显得尤为强烈。任何人都会在这样的情况下,特别向往故乡那种“岁月静好”。因此词人为何思乡的感情基调在第一步完成铺垫。学生则在教师讲解背景和自我搜集背景资料的过程中,联系塞外这一特定场地,风雪交加这一特殊气候的情况下,合理想象,初步体会感情。
诗词都是诗人对于生活感受的真实反映,表达了作者的真挚感情。因此,在理解古诗词时,要努力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或是顺势了解,或是逆向思考。
在这首词中,“边塞”是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一个概念,但是“故园”却是每个学生的生活现实,因此,联系自己生活,加深对“故园”一词的理解,是情感铺垫的第二层次。
片段二:
师:边关的种种声音,搅得人睡不着,也梦不成,那么“故园”又是指哪里呢?
生:家乡、故乡。
师:“故园无此声”,故园有什么声呢?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说一说。
生:我觉得有母亲的呼唤,她做好了饭一定会叫纳兰性德。
师:是啊,厨房里的锅碗瓢盆,母亲的声声呼唤,听起来那么温情。
生:可能还有他的妻子和他拌嘴的声音。
师:拌嘴,看来有矛盾了,这声音他会回忆吗?
生:我觉得会。哪怕他的妻子和他拌嘴了,但是他们肯定又会马上和好,总是一起快乐的日子多。
师:说得有理。远离家人在边关,哪怕是拌嘴声,此时也是那么令人怀念。
生:可能还有他的孩子在园子里的嬉笑声。
师:是啊,儿女承欢膝下,人生挺幸福。
生:也有可能他家院子里的画眉在歌唱,夜晚可能还有蛐蛐声。
师:好美的一幅画面,“故园”一词,就让人觉得是一片宁静祥和。
......
边塞苦寒,令人心念故乡,那么故乡有什么值得词人思念的地方呢?此时,结合“故园”一词,学生联系生活,根据自己的经验推断家中会有哪些声音。因此第二次悟“无声”,则是让学生思考“故园无此声”,那么故园有何声。
第二层次的留白点在于“故园”,词人说了“故园无此声”,那么他的心中一定是想起了故园的声音。因此这时把重点落在故园,故园里会有什么声音值得词人思念呢?以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看,这也不难猜测,无外乎家庭老小其乐融融的温馨之声。只是这时有个学生的回答出乎意料说的是夫妻间的拌嘴声,初听答案觉得不符合词人的想象,可是当学生们做了深度解读后,觉得的确如此,在远离亲人的边疆塞外,哪怕是曾经的吵闹,也会是无比怀念,这就更凸显了词人的思乡情浓。课后可以想到,这个学生的生活实际可能就是这样的体验,自己的父母会拌嘴,会和好,这就是生活。这个小插曲是课堂上的意外,却也是一个生成的亮点。同时,这不就是学生思维发展最好的体现吗?学生能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并辩证地思考,形成了具有一定深度的思维。
在前两个环节中,学生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了边塞战争等背景后,想象边塞会有什么声音,而后通过联系生活,想象故园会有什么声音。这样一对比,让学生有了强烈的情感积淀。
此时,只需再添一把火,通过两相对比,让学生发挥想象,把自己作为词人,想象词人的内心世界,那么思乡情的理解将更进一步。
片段三:
师:我们说了那么多故园可能会听到的声音,可是,远在边关的词人听得见吗?他只能听到边关将士操练的声音、风雪的声音、野兽咆哮的声音。此时,如果你是词人,你会想什么?
生:我会更加思念故乡和亲人。
生:我会想早日结束这种随军巡视的日子,快点回到自己的家。
生:我肯定想回去抱抱自己的孩子,看看自己的妻子。
......
师:是啊,可是这些能做到吗?他不但在现实里做不到,甚至连在梦里也做不到。这就是“聒碎乡心梦不成”的哀痛啊。词人的思乡情也就达到了顶峰,把满腔的思念通过词句呐喊出来。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词,体会这种强烈的思乡情。
在前两个片段中,学生对于“无声”一词的理解有了辩证的思考,听到了“边塞声”,回忆了“故园声”。那么现实中的词人听到的只有“边塞声”,第三层次的叩问:既然“故园无此声”,那么,梦里可有声?
第三层次的留白点就要联系上句了。现实生活中听不到故园的美妙声音,只能听到风雪狼嚎的声音,那么梦里可曾听到故园的声音呢?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因为“聒碎乡心梦不成”,连梦都做不成,又怎么可能听到来自故园的声音呢?这时,让学生发挥想象,如果你作为词人,会想些什么。由于有前两个片段的铺垫,学生自然而然能想象到词人的内心一定渴望回家,和亲人团聚,和孩子欢闹。解读到此,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词人无奈和孤寂之情的理解。这种思乡情是那么的炽烈,却又无法排解,连梦也做不成,这种思乡的浓度就要到达顶峰了。学生联系上下文加上对生活实际的理解,充分发挥想象,此时的大脑思维就会飞速转动,真正为纳兰性德所忧所伤。
其实课堂进行到此,学生一直都是对词本身进行研读,对于词人还不甚了解。而要真正把握一首诗词的深刻内涵,词人的人生经历,生平大事等都是不可或缺的,不然对于诗词的理解总是尚缺一角。
纳兰性德是清朝第一词人,他的词作水平高,让人觉得他应该是一名文臣。可是他同时也是康熙帝的一等侍卫,所以才会随帝出巡。但实际上纳兰性德天性浪漫,对于战争天生排斥。理解到了这一点后,学生对于词中那份对“故园”的渴望就能更进一步。
片段四:
师:同学们,纳兰性德,字容若,他是清朝第一词人。是大权臣纳兰明珠的儿子,从小衣食无忧,饱读诗书,文武兼修,但是他生性浪漫,不追求名利。此时,你又是如何理解“故园无此声”的呢?
生:我明白了,他其实不想随帝出巡吧,他可能只想在家里陪伴亲人。
生:我觉得他应该更想做一个自由的词人,就像李白一样,而不是天天跟着皇帝。
生:我觉得他的个性不适合做武将,更适合在田园之中作诗写词。
……
师:但是身为康熙帝的一等侍卫,随军随帝出巡边境之地,有任务在身。在这种情况下,对外地的不适应,在身兼重任的压力下,在帐外那种风雪怒号之声的叨扰下,他不仅回不了家,连一个思乡的梦也做不成。三十岁的纳兰性德与世长眠,或许这并不是坏事,他可以真正追求自由了。
在扩充了诗人的人生背景之后,学生发现,其实纳兰性德作为清朝最著名的词人之一,其内心似乎并不享受这种随侍皇帝的生活。因此此时全词的理解真正落为“故园无此声”,唯有思乡声。
最后一层次的留白点就是,结合诗人的生平、个性,学生的思维理解也就自然而然地奔向词的表达主题了:词人什么都听不到,只能听到自己内心深处对家的渴望,对故乡的思恋。他心心念念的或许就只有两个字“回家”,因此颇有才情的纳兰性德,才会把这种思乡之情化作一首千古绝词,用一句“无此声”来高度概括。此时,学生对于纳兰性德高超的词作水平也是由衷赞叹。解读层次到此结束,但是思乡的情绪学生可能会觉得更意味深长。
这首词极其凝练,短短36 字把塞外景象和思乡之情交杂在一起,而要体会词人在随军随帝巡视背景下的思乡之情是需要一定铺垫的,因为这种感情一定更深。课堂紧紧围绕“无此声”三个字展开,通过背景理解、联系生活、发挥想象、认识作者等反复拆解,加深理解,理解词意,体悟词情。
把短短的词句读长,读出里面看不见的画面;再把长长的画面读短,落到词人的感情中——那便是两个字“思乡”。而在这一来一回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由字词表面深入字词肌理。四次探究,学生运用联想、想象、推测等方法,使得自己一步步走入了词人的心里,也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