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秋霞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发展,决定了对小学语文教学要求的不断提升。小学语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学科,而情感教育也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核心部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运用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行,小学教学以全新的方式展现出来,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小学阶段,语文学科不仅是提升学生识字能力、理解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的重要学科,也是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和人文教育的重要场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把情感教育、人文精神一同融入教学当中,并将其充分地展现出来,从而让学生更加主动、乐观去理解情感。本文阐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的相应策略,意在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宝贵的经验。
一、情感教育的现状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多数语文教师普遍存在教学逻辑问题,且授课方式比较传统。语文这门学科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小学课本中有许多文章的主题思想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做重点解读。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重视情感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采用传统、单一的讲课方式,容易让他们对本身具有魅力的语文课堂失去学习兴趣,并且这种方式没有遵循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会大大降低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削弱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在小学语文课程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优化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情感需求
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教师在讲授《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会选择心怀对伟人的无比怀念之情,眼含热泪,以低沉的声音诵读全文,并伴有轻缓的悲乐。教师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对周总理产生深刻的感情,以达到教学目的。这种形式旨在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因为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所有题材的课文,都是作者在生活中有感而发,蕴含丰富的情感 。
比如在學习《乌鸦喝水》时,教师就可以先安排学生做实验,观察溢水需要什么条件,进而得出:乌鸦要想成功喝到水,就必须具备一定条件。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明白课本内容是与我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对课文中表达的情境,能够真实感知,也能接收作者想要传达的真情实感。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任何情感的传递,都离不开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成绩差或是调皮捣蛋的学生时,不应该视这些孩子为“异类”,更不应该“特殊对待”,否则对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大量的实例证明,教师为学生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给予他们尊重,这些孩子会报以同等的尊重。
(二)丰富教学内容,满足学生探究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发现学生常常因为知识水平不高或是掌握知识量不足出现对课堂内容难以理解的问题。这是由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清晰,对于描述的情感无法想象,这时候他们就只能选择简单记忆,被动接受。所以教师要想打破僵局就必须对教材内容进一步挖掘、剖析,在不改变教学内容的前提下融入趣味性元素,提高学习兴趣。比如可以用学生最熟悉的知识进行引入,再具体一点就是引导学生找准切入点,让他们在良好的氛围中对复杂难懂的知识点进行分析;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可以寻求科学的方法与趣味性的创新点,吸引学生,让他们能够保持阅读兴趣;此外,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对某个知识点进行剖析,而是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在做课前准备时就要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及能力有科学的判断,从教材出发,适当植入学生的兴趣点,制定符合学生特征的教学方案。
(三)提升素养,促进学生发展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尤其是小学生,是非常巨大的。很多时候教师的一些行为和习惯,可能是不经意展现出来的,但是会对学生造成深远且持久的影响。所以教师必须端正一言一行,不断提升素养,如严谨的课堂教学思路、工整的板书以及高尚的师德等等,通过向学生展示这些细节,让学生接受情感教育。小学语文课程中融入情感教育,也就是说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和影响学生,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
例如,教师在领读课文时,只有带有感情地去朗读,才能将同等的感情传达给学生;或是在批改作业时,教师合理运用评语,让学生能够通过评语感受到教师对自身的关切,长此以往就会在学生内心深处形成美的感受,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注重朗读训练,促进情感领悟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大多蕴含丰富的情感,而朗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重要方式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让学生在感受文章展现情感的同时,进行朗读训练,从而促进学生的情感领悟。
例如在学习《少年中国说(节选)》时,教师应该重点关注学生的朗读。首先教师可以进行朗读示范,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教师在朗读过程中使用的语气与情感;教师示范之后可引导学生自主朗读,然后对学生的朗读情况提出建议;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整体阅读,让学生能掌握更好的朗读方式。通过对文章的情感朗读,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感受文章所要传递的情感以及作者对中国少年的热爱与期望。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进行朗读训练,从而让学生领悟情感,实现成长与发展。
(五)培养合作意识,实现共同进步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多是听、说、读、写,而随着新课改的稳步推进,这种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小学生需求。教师更应该跳出限制圈,认识到整个语文教学并不是封闭的环境,而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思想空间,同时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与学生进行大量的交流、沟通。通过相互的交流寻求心灵的契合点,形成相互合作、相互成就,共同探究更好的学习方法。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其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开展情感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还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开展教学时,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明确教学的重点,重视情感教育,充分展现出情感教育的积极作用,这样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
综合素养,还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将情感教育的价值充分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彭星.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 [J]. 课程教育研究,2018(29):51.
[2]费日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理念及实施价值 [J]. 新课程,2021(30):38.E664E504-03CA-4E5E-B1BB-4C8A6205F0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