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方法及评价体系构建分析

2022-06-11 07:52周苏源王玉兵
当代体育 2022年30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思政思想

周苏源 王玉兵

随着我国大学教育的不断完善,大学生的数量逐渐增多,在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专业人才的同时,也让大学生群体的整体素质良莠不齐。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根本,大学教育中传授给学生们专业知识与技能是学生以后发展的保障,思想品质和政治觉悟的教育则是学生立足社会的根本。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在高校教育中不仅要对学生的专业文化技术进行教授,还需要对其思想道德品质和政治觉悟进行培养,从而让大学生更加适合社会主义发展的需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质量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上关于利用课堂教育来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讲话为高校思政教育指明了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渗透到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之中,由此形成的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化的概念则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研究的重点方向。本文所讲的构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化正是基于以上研究提出的,体育是我国全面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在培养学生运动素养、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对身体健康越来越注重,体育教育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体育课程中的育人元素也让我们看到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的可行性。基于此提出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化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高校体育日常教学之中,在发挥其体育强国的重大意义的同时,发掘体育教育过程中的德育功能。本文从现阶段高校体育教育中的思政教育渗透现状,探讨了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途径和方法,以期发掘出高校体育中的德育功能,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更加完善高效。从而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质量提供一定思路。

1 课程思政的内涵及意义分析

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其具体内容是将课程教育过程和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融合起来,从而实现教育合力,潜移默化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充分体现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内涵。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并不是将传统的教育学科一分为二或者简单的创建思政教育活动,而是在课程教育的知识传递过程中融合思政教育内容,从而让课程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出育人的功能。在课程思政构建过程中,需要教师构建多元融合的教育体系,从而实现课程思政在学生受教育的全过程获得思政方面提升的最初构想。

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对高校体育课程教育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思政教育是国家对高校体育教育的新要求

现如今国际形势不断变化,我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在获得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面临的压力也在与日俱增,社会主义的思想觀念、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以及我国社会阶层等各个方面都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影响。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其思想道德品质和政治觉悟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发展的健康与否。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提升学生思政品质的重要阵地,切实发挥高校思政教育作用迫在眉睫。高校体育作为高校课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育中充分利用其课程优势来为同学们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是国家对体育教育的新要求。

1.2 形成思政教育与体育教育的协同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课程思政”则是通过专业课程教育中的各个环节来引导学生价值观念进行转变,增强自身政治认知。“课程思政”就是找到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教育的共同目标,从而将人才培养贯彻落实到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找到思政教育的合适切入点,能够促进体育教育和思政教师以及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协同作用,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承。

1.3 提升高校体育课程的整体质量

“课程思政”理念不仅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还能与高校体育教育形成合力,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的整体质量。首先,思政教育的融入能够提升高校学生的学习动力。成功的必备品质就是信念坚定、不惧困难、百折不挠,在高校体育课程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能够充分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真正意义,进而转化为学习动力。通过数据表明,经受课程思政实施的同学在体育技能和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上更具优势。其次,在高校体育课程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丰富其教学内容,从而更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程教育之中。通过课程思政理念,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中会有意识的引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价值观,也因此需要对现有教学计划进行整理,通过创新教学方法的融入,让高校体育课程教育更具吸引力。此外,体育教学中体育精神的培养和思政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融合能够实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作用。

2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现状分析

2.1 对“课程思政”认知不足

传统高校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由专门的思政教育课程承担,但就思政教育的本质来讲,单凭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很难实现学生思政品质的整体提高。自20国家提倡课程教育突出德育功能以来,在高校其他课程中体现出思政教育就已经被广大教育者所认知,但在实际的教育中却收效甚微,很多教师并不认为思政教育与自己有关,甚至出现“唱反调”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很大一部份原因来自于高校体育教师对课程思政理念的错误认知。正是这种错误的认知导致现阶段很多高校在开展体育教学中过度重视体育技能的传授,却忽略了体育文化、精神、道德方面的培养,学生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了专业技能的学习之上,对于思想政治方面的提升自然会降低。

2.2 高校体育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过于单一

现阶段,高校在开展体育课程教育时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其教学开展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在课程教育中过度重视对运动技巧的指导,忽略了体育教育德育的开展。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的不断深入,虽然有的教师已经认识到思政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开展中仍是以机械宣读相关理论知识的方式构建课程内容,思政教学内容也没有很好地和体育课程结合起来,导致学生在面对枯燥单一的思政教学时,往往并有多大的学习兴趣,导致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开展不够顺利。

2.3 缺乏系统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

现阶段,高校对于体育教学的评价考察仍停留在对教师体育课程教学质量之上,考察的重点也放在了教师教学方法的掌握与运用、学生相关能力是否达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学生的运动能力挂钩,这样的评价模式过于浅显,忽略了体育课程教育背后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例如学生爱国主义的提升、体育精神的传承、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等内容都是评价教师课程思政开展质量的关键因素。但现阶段部分高校并没有相对应的评价标准,這也导致体育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专业课程教育之上,由此形成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化的进程。

2.4 教师队伍能力有待提升

教师能力是开展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关键因素,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还不够完善。首先是体育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不足,很多教师认为专业课程教育和思政教育工作是独立的个体,并没有掌握两者融合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其次是体育教师大多没有收到过专业的培训,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能利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促进课程思政的质量提高,挖掘课程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对教师来讲十分困难,由此可见教师能力问题是影响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开展的关键因素。

3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方法分析

体育教育不仅仅是运动技能和运动理论的传授,在学生形成体育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伴随着思维品质和品德行为的养成,体育中蕴含的团队协作精神、爱国主义文化以及勇敢面对挫折等精神都是体育教育开展德育的优良载体。因此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要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理念的优势,从体育教育的各个环节中积极融合思政教育理念,从而发挥出体育育人的重大作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3.1 深化课程教育改革,探寻适合课程思政开展的教学方法

课程思政是高校体育教育的全新尝试,因此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不能传统教育理念所束缚,深入了解思政教育和体育课程教育的内在联系,从而开发出适合课程思政融入的教学方法,实现体育教学和思政教育的高度融合。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思想传播,引领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现阶段的高校体育课程以户外实践课程为主,理论知识教学相对较少,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来源就是教师的言传身教,因此体育教师必须通过教学活动将自身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传递给同学们。其中“课堂寄语”就是很好地思政教育方式,教师可以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设计课堂交流活动,开发适合学生学习内容的德育内容,例如红色文化、启发故事、体育明星为国争光史、励志故事等内容,让这些内容蕴含的精神传递给学生,积少成多形成对学生的潜意识影响。其次,发挥团队力量,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现阶段高校体育课程大多采用大班授课方式,班级成员之间互相并不熟悉,体育教师通过团队运动或游戏的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让学生有勇气参与到集体活动中,从而实现团队协作,在合作中发挥个性,对团队成员产生积极影响。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开展“信任座”游戏,让学生体会到团队合作、互相信任在其中的重大作用。在类似的团队合作中,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信任、互相竞争,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和价值观的转变。

3.2 更新教育理念,发挥体育教学德育功效

教育理念是课程思政开展的方向标,要想顺利实现体育课程思政化,就需要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与课程教育同等地位之上,从而基于课程思政理念开发课程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高度融合的教育形式。在教学中积极开发适合教育理念的教学内容,挖掘体育教育中蕴含的德育元素。例如教师可以挖掘田径课程之中,教师要将跳跃类项目的规矩意识、短跑中的目标意识以及中长跑中的吃苦耐劳品质。在体操教学中挖掘爱国主义情怀和文化自信,善于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在乒乓球、排球等课程教学中融入自强不息、奋勇拼搏的宝贵品质。高校体育课程应该深入挖掘教育内容中的可应用素材,不断创新体育课程教育形式,让体育课程教育更具针对性。

3.3 提高高校体育教师思政教育能力

课程思政推行过程中,教师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方面依靠学校评价制度来保持,另一方面依靠教师自觉。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内容:首先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在提升自己专业教育能力的同时,努力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政治觉悟,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能够主动承担德育的责任,从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除此之外,高校体育教师还要加强课程思政理念的深入研究,探寻适合自己学生的发展方向的教育方式,从而提升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化的应用效果。其次是高校为体育教师团队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高校的支持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高校应该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统一组织思想政治学习和课程思政理念运用的培训,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提升体育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高校要形成完善的长期培训制度,采用理论加实践的创新培训模式,让教师切实掌握课程思政开展的方法。其二是建立完善的思政教育评价标准,专门针对思政教育效果的评价模式能让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到思政教育和课程教育的融合研究中,改变了以往对体育教师单一的评价模式,可以充分发挥体育教师教研的热情,全新评价模式也是对教师的一种监督,从而减少思政教育流于形式的情况发生。最后是高校为课程思政的实现提供大团队支持,高校的党政、教师以及教研等部门形成联合保障,实现体育教师与专业思政工作队伍的紧密合作,从而实现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化的顺利开展。

4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构建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构建是其顺利开展的保障,评价体系既要全面客观,又要有针对性。评价方向既要面对学生,也要面对体育教师,如此才能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首先是构建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在体育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中,学生的体育成绩不能简单的检查学生的运动技能掌握,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将专业课程成绩和思政素养成绩合理分配,形成全新的打分标准,让同学们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行为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拥有无形的约束力。教师作为评价人,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让同学们在课程教育的全过程中都能感受到思政素养的熏陶。其次是对体育教师的评价体系构建,对教师的评价体系可以从三个方面实行协同评价,即党建评价、教师自评和学生评价三方面组成,对教师的教育目标达成、教育开展方式、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其中教育目标是指教师在课程思政化中的综合素质是否达标,是否能够按照学校要求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模式。教育开展方式则是考察教师授课的深度,是否能结合课程教育的特点实现课程思政理念的融入。课程内容的考察主要是教师在开展运动训练的过程中是否结合思政化因素,是否能根据课程指导思想研究出适合的教学模式。通过三方面人员针对教师不同授课方面的评价,构建出适合现阶段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

5 总结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尝试,体育课程作为思政化的良好载体,在高校体育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体育教学更需要不断加强思政教育融入的方式方法,积极创建适合两者融合的教学模式,从而全面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为我国培养出更多品学兼优、身体强健的人才。

课题:202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立项课题(2020SJB1258)。

(作者单位:1.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2.齐鲁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思政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