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紫燕
阅读是英语课程体系的核心元素,直接影响英语学习者的整体水平。英语阅读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即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起关键作用(王蔷 2017)。但是,目前英语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碎片化、浅层化、模式化的问题,导致学生未形成清晰的图式,教师就急于让他们输出知识,严重影响他们对语篇主题意义的理解与建构,不利于培养其高阶思维能力。
如何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维可视化?不同的教育学者研制出不同思维图式应用于不同的领域,以满足不同学科需求,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面主要介绍最常用的思维可视化工具之一——思维地图。
美国教育家大卫·海勒(David Hyerle)在1988年提出“思维地图”的概念(转引自申灵灵、罗立群,2008)。思维地图(Thinking Maps)是一种用于帮助语言学习的思维可视化工具。大卫·海勒设计了8种思维地图,其名称、作用及绘制方式如下表所示,它们都以图式的形式将知识信息组织、建构,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内容,从而提高其学习效率(冉映2010)。
8种思维地图的名称、作用及绘制方法
(续表)
人教版(Go for it!)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 Section B Reading是关于resolutions的语篇。教师对文本进行如下解读和思考:
【What】该单元的主题为life goals,属于“人与自我”主题语境。语篇介绍了resolutions的含义、类型及难以保持的原因,启发学生回忆并完善自己的resolutions,思考如何制订既合理又能保持下去的resolutions。
【Why】语篇作者由问题:“Do you know what a resolution is?”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接着阐释resolutions的含义及其与promises的区别,并举例New Year’s resolutions,帮助其更好地理解resolutions。接下来介绍三种不同类型的resolutions,并分别举例说明。然后,指出resolutions难以保持的原因并提出困惑。在语篇末尾提出开放性问题:“How about you—will you make any next year?”引发他们思考,促进其了解该语篇的主题意义。
【How】语篇是介绍resolutions的说明文,运用了说明文的多种写作手法,如下定义、举例子、分类等。虽然该语篇没有标题,但是篇章结构明了。通过对整个语篇的解读,梳理出结构化知识,从而把握语篇的主题意义。文本中有关resolutions的词汇较多,如下定义方面的词汇:make promises(to yourself)、the most common kind、New Year’s resolutions、improve lives、write down resolutions and plans;关于resolutions不同种类的词汇:physical health、start an exercise program、have to do with self-improvement、take up a hobby like...、have to do with better planning、make a weekly plan for schoolwork等。语篇中核心词汇resolutions出现了14次,凸显了语篇的主题意义。
从What、Why、How三个方面出发,围绕主题意义梳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提炼相关内容的结构化知识,实现对文本主题意义真正的理解和把握。本堂课的教学围绕resolutions的含义、类别及难以保持的原因展开,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思考是否会制订resolutions。
在读前环节,教师提问:“Did you make any resolutions last year?Were you able to keep them?Why or why not?”引发学生回忆与思考,然后充分利用文本插图,引导其预测作者的计划或愿望,并通过气泡图进行“头脑风暴”(见图1),让其带着预测阅读语篇。
在读中环节,教师充分利用思维地图将文本知识结构化,一方面,减缓学生的畏难心理;另一方面,培养他们获取、梳理与概括信息的能力,并引导其依托结构图复述文本、内化知识,为培养其高阶思维作铺垫,从而帮助其理解与把握语篇主题意义。
1.用圆圈图帮助学生快速获取resolution的含义
在阅读文本的第一段开头:“Do you know what a resolution is?”后,学生很容易找到resolution的定义:“It’s a kind of promise.”,但是不够完整。紧接着谈到promise,学生容易混淆resolution和promise。若教师在引导学生梳理resolution的定义时,用圆圈图表示,将文字转化为图式,让思维可视化,学生就会豁然开朗,快速进入文本主题。在圆圈图(见图2)中,中心圆内写的是核心词汇resolution,圆圈外写resolution的含义。
2.用桥型图比较promises和resolutions
文本理解难点之一是promise和resolution的区别,要想对语篇主题有更好的理解与把握,弄明白resolution的含义至关重要。利用桥型图(见图3)可以非常直观地展示两者的区别,让学生一目了然,帮助其在脑海中形成图式,便于其接下来的学习。
3.用气泡图展示resolutions的几大要素
第一段介绍完resolution的定义和与promise的区别后,紧接着阐释resolutions(最常见的New Year’s resolutions)。用气泡图(见图 4)将 resolutions的几大要素展示出来,降低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畏难心理,增强其继续阅读的信心。
4.用树形图表达resolutions的不同类型
语篇第二段是关于resolutions的三种类型,并各自举例进行阐释。通过使用树形图(见图5)梳理这三种类型,这是整个语篇的重点之一。通过树形图梳理知识结构,让学生采用三种方式(自我、小组、班级)进行复述,内化知识,为本单元话题写作作铺垫。
5.用复流程图变式分析resolutions难以实现的原因
制订resolutions可以让人有期盼、有努力的方向,但是保持下去会遇到各种困难。用复流程图(见下页图6)分析resolutions难以实现的原因,启发学生在制订resolutions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根据自身情况思考如何克服这些困难,让自己的resolutions得以长时间保持。经过客观分析,让学生有了清晰的认识之后,再抛出开放性问题,帮助其制订更实际、更符合现状的resolutions。
6.用流程图梳理语篇结构
在读后环节1,教师让学生基于思维地图,在充分内化知识后,运用流程图(见图7)概括语篇的main idea,培养其概括、整合能力,以及从宏观上把握语篇结构的能力。
教师让学生归纳出语篇的标题后,完成2C练习(见图 8)“match each paragraph with its main purpose below”,促进知识内化。
在读后环节2,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Will you make any resolutions next year?If you do,what kind of resolutions would you like to make?”让学生各抒己见,培养发散思维。学生基于文本,结合自己的经历及语篇知识,思考目前迫切须制订的resolutions,以及思考如何确保resolutions保持下去,进一步内化所学知识。
在读后环节3,学生就问题:“Do you think the best resolution is to have no resolutions?Why or why not?”分正、反方开展辩论赛。正方的观点是“We must make resolutions.”反方的观点是“The best resolution is to have no resolutions.”利用树形图(见图9)呈现正、反方观点,通过辩论赛培养学生的批判与创新思维。辩论赛不仅能培养学生基于文本的应用能力,还能让其跳出文本思考更多的可能性答案,拓宽其思维,即培养思维的宽度和深度,实现其思维能力由低阶向高阶发展,从而真正落实思维品质的培养。
最后,学生经由表及里、由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的学习后,自然而然发生认识上的变化——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经过此课的学习,学生激励自己付出更多行动实现自己目标,形成以下结论(见图10):
“在英语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不仅是必须的,还是可能的,关键在于教师的认识和实践能力。”(程晓堂 2018)将思维地图运用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使知识系统化、思维可视化,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用思维地图将知识结构化、篇章结构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及创新思维等,培养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