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艳
摘要:本文根据多年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与研究,从心理学发展的角度,剖析了初中语文写作的成功经验,论述了感受力在初中学生写作能力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及培养途径。
关键词:感受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重要作用;培养途径
前言
提高写作效果,离不开对学生感受力的培养。写作实质上就是作家的思想和感情的文字表现。以学生对生命的真实感觉为基础,书写自己的思想和情绪。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感受力,是写作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一个人的感受力?作者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得到了许多浅显的启发。
一、个人感受力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在面对题目、写作需求的时候,往往会“无话可说”,大脑一片空白。没有角色,没有故事,也没有事件情节,更没有自然风景和画面。许多教师认为,这是因为学生对生活的漠不关心。不关注周围的事情,不但没有养成观察生活、积累生活、了解生活的习惯,也没有善于观察生活和观察周围的基本认识。心理学研究显示,观察的先决条件是观察对象的注意力,而不考虑观察对象本身的特征,而观察对象本身的感知能力则决定了观察结果的表现。这一点,已经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
二、何为感受力
感受力是什么?我認为,感受力是一种能够引起感知者注意并且让感知者认识到自身生存状态的意义和价值的一种动态发展的能力。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要在写作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必须对生活有相当的敏感性,或者说对人生有相当的敏感性。具备捕捉、感知生活场景、自然风光、人际关系、社会现象等的价值与意义。对于四季变化、黑暗、阳光、昏暗的灯光不敏感的学生,他们的眼睛里没有景色,他们的文字里没有描写;缺少肢体和语言的感觉,他们的眼睛里没有任何的细节,他们的文章也没有任何的故事。没有感觉的生活现象,就算你可以死记硬背某些字和章节,但不能灵活、精确地把它们的意思还原出来。如果你用了这几个字,就不会明白其中的意思。当然,你连看都看不懂。有些人觉得,语言是思维的一部分,与感受力有何关联?我说:思考的先决条件是认识。感受力的根本就是起码的认识。具有强烈感受力色彩的学生,会对小说、作品中所描绘的故事或观念产生情感上的感受力,从而引起共鸣与认同,进而了解作品与作品,唯有对文字具有较强的感知能力,才能真正了解。只有掌握了词语的内在意义,你才能从成千上万的词语中挑选出自己想要的词语,并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你的语言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来。从这一点上讲,是感受力让作家的优秀作品从源头上形成,也是感受力让好作品找到了自己的读者。
三、如何培养感受力以提升学生写作效率
1、引导学生对生活的细心观察是培养其感受力的先决条件
生活是创作之源,这是毋庸置疑的。只有主动地投入到生活中去,真正地做生活的主人,对生活的热爱,将感受力与生活相结合,才能产生真挚的情感。指导学生进入生活,要注意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注意观察周围的小事情。作文教学既要指导学生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又要引导学生对身边的环境进行观察,使他们对身边的人、物有更多的认识,对身边的环境有更多的认识,从而引起他们的观察和思考,从而养成对生命的感知,从而使他们的写作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举例来说,学生们每天回到家中,就会听见他们的脚步声,许多人对此已经习以为常,对此也漠然无所反应。在老师的引导下,一位同学写到:“咚咚的响声是妈妈的脚步,她的脚步永远充满活力;沙沙的响声是奶奶的脚步,她必须完成一天的工作,然后才肯歇下来;这是爸爸的脚步。虽然他的腿和脚都不太灵活,但是他从来没有放松。他每天回来得很迟,而且一直很辛苦。”这位学生的笔触细腻而又充满了感情,这是他仔细观察和亲身体验的结果。实际上,我们每一次与生命接触,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培养一个好的思维习惯很重要。假如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每日认真地进行一次观察,并提出“每天一想”的教学要求。这种锻炼,或许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但只要持之以恒,总会有成效的。当然,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适得其反。
2、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是提升他们感受力的关键
学生的感受力发展,除了要细心观察、亲身经历生活之外,还必须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现象进行独立的思考。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就要让他们置身于环境之中,让自己的角色和环境融为一体。因为不能完全投入到自己的角色中,所以不能激发思维的力量。举例来说,我们常常会看见人们在图书馆、书店、甚至街头、公园中专注地读书,而那些缺乏思考的学生却常常对此熟视无睹。一位受启发的学生在一篇《发现离不开用心观察》中写到:“无意中到图书馆去借阅,看到一位少女正埋头读书,陶醉其中。她莞尔一笑,笑容如冰,璀璨夺目。”那是只有细心观察,拥有独立思维的人,才能把这个普通的事物描绘得如此详细,才会写出如此一份美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扩展思维能力。我们的作文教学要有一个宽广的大环境,既要有丰富多彩的人生,又要有学生心中的梦想。缺少理想的生活是琐屑乏味鄙俗的。思想开放、情感丰富的学生,更容易树立起自信,并能有效地克服对作文毫无感觉、随意贴标签的缺点。
3、加强具体方法的指导,是培养他们感受力的保障
在培养学生情感的同时,也要强化对学生的特殊教学方式的引导。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指导学生学会联想。要加深对生活的感受离不开联想,就必须培养学生由古往今来、由物及人、推己及人的联想习惯,要经常启发他们由事物的正面想到反面,由失败想到成功,由收获想到损失,由花鸟鱼虫想到人类自己……这样的思维看起来跨度大,但是难度并不大。在这种有意识的锻炼中,学生们的心胸会得到极大地提升,甚至会变得更加宽广。他们总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不会轻易错过普通人所忽视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老师的指点,他们也会自然而然产生联想了。其次,指导学生学会想象。学习感受生活,也要利用以往的经历和熟悉的意象,发展想象,塑造新的意象。这种思维所带来的表达必然是生动的,而非僵硬、呆板的。例如,爱莲说、天上的街市、桃花源记、白杨礼赞等作品,都是引导学生形成正面想象力的典范。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寄情于物,将自己的想法和事物的特性结合起来,通过个体化的东西来表现自己的感觉。
结语
总而言之,不同的教学方法的学习与应用是相互补充的。通过灵活、合理的使用,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积累和情感的培养,增强他们的感受能力,使我们的写作教学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王佐良.王佐良全集(第十卷)[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