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 王妍
引言
笔译理论与实践课是日语专业高年级的核心课程。教学主要有两大要点:其一是翻译策略的教学,主要引导学生在进行翻译活动时正确选择的指导思想;第二是翻译技巧的教学,主要在于引导学生在处理实际的翻译文本时,灵活使用“增译”“减译”“变译”等具体技巧,顺利完成翻译活动。翻译策略偏向理论性教学,其教学法研究已取得丰富成功,但翻译技巧因涉及到具体实践环境,翻译文本灵活多变,其教学方法还有待继续探究。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力图详细分析具体翻译环境,从而提出翻译技巧教学的新方法与新思路。
一、笔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现状
陆晓鸣(2018)指出,目前大学日语专业笔译理论与实践课的教学中存在些许问题,其一是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内容老化。其二是程设置不甚合理,理论与实践衔接脱节。日语翻译课程的进行不仅仅是需要翻译理论的支撑,更需要翻译实践的进行。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目前大学日语专业的翻译教学中,对于国内外翻译理论的介绍和讲解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对于更加偏向实践领域的翻译技巧教学则存在不足。这主要是因为具体的翻译技巧必须结合具体的翻译文本和翻译环境进行,而在目前的课堂上,难以完全模拟这种环境。此外,翻译技巧教学还需要跨学科的支撑,特别是日语语言学的支撑和本科前期阶段基础日语教学的支撑。学生们只有具备了相当的日语听、说、读、写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翻译练习。但在相关课程上,学生们很多情况是被动去听说,没有主动去进行翻译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针对以上问题,要提高翻译技巧的教学方法,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注重跨学科视野下的翻译教学。翻译其实是一个“杂家”,需要对各个领域都有所涉及,包括经济、法律、文学等。柴明介绍,在翻译过程中会涉及多个领域,如果对此一窍不通,碰到职业术语等领域外语将很难翻译,给翻译工作带来不必要麻烦。特别是要在翻译技巧中引入日语语言学理论的支撑,使学生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2,在翻译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能只讲理论而忽略实践,也不能只有实践而没有理论的讲解,理论与实践要实现平衡,并且两者在教学中也是不能分开的。在充分讲解理论的同时,也要给学生们留一些实践的时间,让师生共同参与教学。
3,翻译内容的选择要适应时代发展,及时从各大网站和公众号上发现新的翻译素材,并分享给各位学生。这些信息来源可以是人民中国、人民网、CRI、CATTI或者是NHK等等。将最新的时代背景和新词热词纳入翻译课堂,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好地进行翻译教学。
二、翻译技巧探讨
在日汉互译过程中,译者往往会面临双语各自的语言难点。对于日语专业的本科生来说,这种难点首先体现在对于日语这门外语的理解上。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历,笔者将日语专业本科生学习翻译时所遇到的重点难点总结为以下几项。
1,日语特有的复杂待遇表现体系。待遇表现,指在表达相同语义时,说话人根据具体语境和听话人身份选用不同语言表达形式的语言现象(西尾:2019)。日语中的待遇表现体系尤为复杂,敬语表现,授受动词以及补助型授受动词都是待遇表现的一个具体体现。译者在处理相关待遇表现时,可能会遇到困难。
2,从语言类型学角度来看,日语属于黏着语。也就是说日语的表达主要依靠助词以及动词短语的词尾曲折变化来实现,这些助词以及谓词的变化把起着如胶水一样的作用,把日语语句中的各个成分和语素连接在一起,形成日语的表达(小泉:1993)。
为了应对上述1-2的难点,在进行具体的翻译活动时,译者往往应灵活使用“增译”“减译”“变译”“倒译”等翻译技巧,请参照以下具体案例:
4,增译:增译也叫加译。一般多用于汉译日。常见的几种增译有如下几种:
(1)表示假设的连词的增译
中:这是日本人谁都会使用的区分方法。
(2)表示让步的连词的增译
中:踏上旅途做什么事情都会被允许。
(1)(2)等语例中,日语译文比汉语原文增益了表示假定条件的助动词“なら”,表示让步的助动词“ても”,表示因果的主动词“による”等。汉语相比于日语更加崇尚简洁,故而在汉语中表示条件,让步,转折,目的的连词往往可以省略。但是日语没有汉语“尚简”的特性,故而在汉译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这些汉语省略的连词增译出来。
5,减译:除增译外,减译也是在翻译活动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翻译技巧,减译即省略,和增译正好相反,一般多用于日译汉。这是因为日语崇尚长句,经常出现跨越数个层次的长从句,而汉语则崇尚短句,这主要是因为汉语缺乏形态变化,句子过长会使得修饰关系混乱。减译的具体方法如下文所示:
(3)表示推测的一般不译
中:只有经历了外国竞争者考验的上市公司,才能够在我国证券市场中生存下来。
(4)表示传闻一般不译
中:这就是净琉璃原本的起源,时间大约是在15世纪后半期。
如(3)(4)所示,日语是一种时刻关注听话人感受的语言(相手配慮の言語),故而日语中,推量,可能,断定,传闻等语气表现十分丰富。这些语气表达有时不会对句子的核心语义产生影响。而汉语则不同,汉语十分强调核心语义的重要性,往往不会过多加入其他非必要的语气成分。因此在翻译成汉语时,可以对这些语气表达进行适当的减译。
6,变译:“变译”中,针对词性的变化而进行的翻译策略主要有如下几种:
(5)动词转换成名词
中:从总体上来说,加入WTO对各行各业的上市公司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
如(5)所示,动词转换成名词多用于汉译日,反之,名词转换成動词则多用于日译汉。这主要是因为日语的动宾结构较为复杂,特别是当两个动词连续使用时,动词1必须进行相应的形式变化,因此过于繁琐,所以日语中经常把连动结构中的第一个动词名词化。汉语则与日语相反,汉语中短促的动宾结构可以强有力地增强语气,因此在日译汉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讲日语中某些名词动词化。
篇幅所限,本文不能逐一列举出每一种翻译技巧,在日语专业翻译技巧教学中,我们应该结合具体翻译实践,引导学生熟悉本文提出范围内及范围外的翻译技巧。
三、结论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现行日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中,对具体翻译技巧的教学法有待改进,主要表现在:亟需将翻译活动放置于更广阔的跨学科视野下,特别需要加强日语语言学理论和基础日语的教学引导。此外,翻译教学不仅应该重视翻译理论的学习,更应该注意和具体翻译技巧的结合。最后,翻译文本和翻译教材应该紧随时代发展,实时进行更新。
在实际进行翻译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注意汉日双语各自的特点,并结合具体情况积极引导学生分析翻译文本的特殊性,促使学生习得灵活食用“增译”“减译”“变译”“倒译”等具体翻译技巧。
参考文献:
[1]陆晓鸣2018<日语翻译教学中同伴互评教学法的实施与效果>《日语学习与研究》(6):77-85.
[2]西尾純二2019「卑語は敬語の反対·裏側か?」『日本語学特集:裏側の日本語学』(38-12):24-34.
[3]小泉保1993『日本語教師ための言語学入門』東京:大修館書店.
本研究为2020-2022年度天津市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规避母语迁移影响探索国内高校日语专业创新模式的应用研究”(项目编码:2020SK080)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建,男,天津,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王妍,女,天津,天津外国语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日语语言学、翻译实践研究。0378339F-5936-4331-97AA-F96D11C73E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