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古厝建筑文化在幼儿美育的传承与运用的实践

2022-06-11 07:08:58郭月霞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14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幼儿园

郭月霞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对幼儿的爱国主义教育有着明确要求,《指南》中表示,幼儿园要以教材作为重点,运用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案例以及孩子能够全面理解的方式来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良好思想感情,使其能够在幼儿时期形成初步的归属感。在此背景下,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当积极将幼儿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历史民族文化特色作为幼儿园美育课堂上的教学素材,通过将民族文化渗透在美育课堂上,全面提升幼儿群体的地方性文化意识以及热爱家乡的情感。本文将以幼儿园的美育课程作为研究背景,分析将闽南古厝建筑文化应用在幼儿美育课堂上的教学意义与价值,并探讨闽南古厝建筑文化应用在幼儿美育课堂上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闽南古厝建筑文化;幼儿园;美育课程;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14-0037-03

The practice of inheritance and application of the architectural culture of ancient houses in southern Fujian in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GUO Yuexia (Huzhong Kindergarten, Chendai Town, Jinjiang City, 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The "Guide for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ged 3-6"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Guide") has clear requirements for the patriotic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The "Guide" states that kindergartens should focus on teaching materials and use common knowledge in children's daily life. The case and the way that children can fully understand to cultivate children's good thoughts and feelings of loving their hometown and motherland, so that they can form a preliminary sense of belonging in early childhood. In this context, as a kindergarten teacher, we should actively take the common historical and ethnic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s daily life as teaching materials in kindergarten aesthetic education classrooms,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hildren's groups by infiltrating ethnic culture into aesthetic education classrooms. Sexual cultural awareness and affection for hometown. This paper will take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curriculum of kindergartens a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alyze the teaching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applying the architectural culture of ancient houses in southern Fujian to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classroom of young children, and discuss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of applying the architectural culture of ancient houses in southern Fujian in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classroom of young children.

【Keywords】The architectural culture of ancient houses in southern Fujian; Kindergartens; Aesthetic education courses; Teaching strategies

1.閩南古厝建筑文化融入幼儿园美育课程的意义与价值

(1)世界文化多样性保护的迫切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当前在社会发展中,不同国家的独特文化在互联网的辅助下取得了飞速发展与传播。人们对其他国家的传统文化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的同时,不乏有一部分社会大众出现对国外文化盲目的推崇现象。这种现状对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来说,其自身的生存空间与发展空间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闽南古厝建筑文化在我国已经具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流传至今,传承了中古时期大量的中原传统文化,并在发展与传承过程中将古百越族和我国台湾原住民的文化进行有机融合以后,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民系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闽南古厝建筑文化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民族文化,在不同学段教育体系中,引导班级中的学生群体传承与发扬闽南古厝建筑文化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尤其对于幼儿园的幼儿群体,这一阶段的孩子正处于思维意识与道德品质的启蒙时期,在幼儿美育课程上渗透闽南古厝建筑文化,不仅会对弘扬与传承闽南古厝建筑文化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同时也是保护我国传统民族文化、树立民族尊严与自信的重要途径。

(2)落实幼儿教育文件的重要途径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纲要》还指出:艺术教育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由此可见,幼儿教师在设计幼儿园美育课程的过程中,选择存在于幼儿日常生活成长环境中,与幼儿生活密切联系的民族文化资源作为教学载体,能够全面培养幼儿自身的审美情趣与以及感性经验,使其能够在学习与活动的过程中,身心得到全面的培养与发展。

(3)传统文化传承的必要性与幼儿地方文化学

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当前我国很多传统的建筑都遭到了破坏,并且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建筑工艺也逐渐失去了传承人,宝贵的文化资源大量流失。因此,当前我国不同地区的古建筑以及相关建筑文化都迫切需要修缮、保护与传承。在开展幼儿美育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将闽南古厝建筑文化教学资源融入美育课堂实践中,并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能够使班级中的幼儿群体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发现价值、感受价值、表达价值的一系列环节中不断深化对地方文化的学习水平与认知程度,并且使其能够通过对闽南古厝建筑文化的了解,全面提升幼儿自身的审美能力与精神人格,为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2.闽南古厝建筑文化融入幼儿园美育课程的策略

(1)挖掘闽南古厝建筑文化特点,创设针对性美育课程

幼儿教师在为学生设计美育课程的过程中,应以传承与发扬闽南古厝建筑文化,培养幼儿自身审美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在此过程中,幼兒教师应为其建构符合其自身成长特点以及认知水平的艺术审美活动,这样不仅能够适合班级中的幼儿群体自身的逻辑思维水平,同时也能够全面提升幼儿自身的艺术表现欲望,陶冶幼儿情操。闽南古厝建筑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元素与重要的教学价值,教师在将闽南古厝建筑文化作为教学素材的过程中,应将该文化以一种简单易懂的形式传递给幼儿群体,让幼儿在审美与体验的过程中,积极了解闽南古厝建筑文化中所包含的艺术风格。与此同时,教师应在美育活动中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想象空间与创造空间,鼓励幼儿能够在闽南古厝建筑文化背景下,根据自己对闽南古厝建筑文化的理解与感悟,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艺术作品,并且在幼儿创作过程中,还能够亲身感受优秀的闽南古厝建筑文化,在整个活动中形成主动探索的良好学习氛围。

例如,教师在开展幼儿园大班美育课程《闽南红砖厝》这一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创设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教学活动。在活动开始之前,教师需要为学生准备有关闽南古厝建筑的相关图片、不同颜色的彩纸、儿童专用剪刀、胶棒、记号笔、不同颜色的水彩笔等。在教学活动正式开始之前,教师首先可为幼儿群体播放展示闽南古厝建筑的人文小视频,将班级中幼儿群体的好奇心与活动积极性激发出来。在此环节以后,教师以多媒体作为教学媒介,为幼儿播放闽南古厝建筑的相关图片,并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最后与老师共同讨论闽南古厝建筑的外表特点,在与幼儿们讨论完毕以后,教师对闽南古厝建筑中的门窗、屋顶以及墙面的个性化特点进行归纳与总结,并且在总结过后,为每个幼儿发放剪刀、彩纸、水彩笔、记号笔、胶水等相关活动器材,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将不同颜色的彩纸裁剪成闽南古厝建筑所需要的形状,并运用胶水粘贴固定,最后运用水彩笔将建好的房子进行墙面装饰。在幼儿动手操作过程中,教师可对学生们进行及时引导,使其能够在创作过程中将闽南古厝建筑的独特特点全面展现出来。通过这一活动的建构,不仅能全面提升幼儿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在幼儿对闽南古厝建筑文化进行初步认知、深入理解、归纳总结的整个过程中,有效增强幼儿对闽南古厝建筑文化的认知水平,为日后闽南古厝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打下良好基础。

(2)利用周围闽南古厝建筑文化,创设实地考察课程

《指南》在教育建议中提出:“经常带幼儿参观园林、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讲有关的历史故事、传说,与幼儿一起讨论和交流对美的感受。” 由此可见,美育活动对于幼儿群体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教师在为学生建构美育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幼儿群群体在活动中的参与感与情感体验,使其能够在生动有趣、轻松和谐的状态下全面提升自己对闽南古厝建筑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并能够将这种情感渗透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使幼儿在整个过程中能够全面提升幼儿爱美、审美、创美的综合素养与能力。在幼儿园教育体系中,传承家乡民族文化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职能。在为幼儿群体建构传承闽南古厝建筑文化的美育活动过程中,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对闽南古厝建筑文化的表现形式有初步理解,还需要让幼儿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对闽南古厝建筑文化产生深刻的认同感,进而全面提升幼儿群体对家长的热爱之情,激发幼儿感知美、体验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开展大班美育活动《古厝——燕尾脊》这一课程教学中,首先,教师利用幼儿园周围的古建筑,在保障幼儿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幼儿参观古建筑,引导幼儿关注细节,在参观过程中,很多幼儿都对闽南古厝建筑屋顶上面的燕尾脊非常感兴趣。这时教师可在幼儿意犹未尽的过程中,为幼儿讲解燕尾脊的构造、功能、形式等,并且在参观完以后,教师要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全面了解燕尾脊的民间传说“妃子脊头”、产生原因“玄鸟崇拜”、含义启示“返巢归乡”等,并将其作为教育素材,为幼儿建构一堂室内美育活动“古厝——燕尾脊”。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首先教师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普及了燕尾脊的相关知识,以一个动画故事的形式,为幼儿们生动活泼地讲述了燕尾脊的历史由来,并在多媒体视频播放完毕以后,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力以及对燕尾脊的理解,为幼儿创设一个彩泥活动,引导幼儿运用彩泥,根据自己对燕尾脊的理解,将自己最喜欢的燕尾脊的样式捏制出来。通过这一美育课程的建构,能够在课堂上将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与学习驱动力全面激发出来,使幼儿能够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将自己的人文认知与艺术审美进行全面融合,经过前期的实际考察游览、观看视频的经验铺垫,使幼儿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其自身的审美能力与艺术素养都能得到良好的提升,同时对闽南古厝建筑文化也形成良好的自我感受。

(3)整合多方资源,延展美育课程

在幼儿园美育课程开展过程中,幼儿教师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幼儿教师应在此过程中,将班级中的幼儿家长紧密联系起来,并积极应用这些教育资源,为幼儿的全方位发展以及闽南古厝建筑文化的传承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基于班级中幼儿群体的成长特点以及身心发展规律,全面调动家长力量,并结合当地闽南古厝建筑等不同文化资源,实现多方良性互动,全面提升班级中幼儿群体的审美素养与人文素养。在此环节中,首先,教师可为每个幼儿家长发放一个调查问卷,全面了解每位家长自身的教育理念以及对幼儿园的建议,并通过家长会、家园直通车、亲子活动等方式,实现幼儿园教育家长之间的联合教育。

例如,教师在开展美育活动“古厝——山墙”的活动中,教师首先可引导幼儿家长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幼儿到当地闽南古厝建筑文化群落进行参观,并通过实地观察、探访、倾听、感知等不同方式,帮助幼儿全面理解闽南古厝建筑文化。并且在参观过程中,引导幼儿与家长共同努力,一边观赏、一边探索闽南古厝建筑中的马背山墙的五种不同造型,并做好拍照记录工作。在活动素材收集完毕以后,引导家长与幼儿查阅相关文献,全面理解五种不同形态的马背山墙的含义。通过家长与幼儿对文献进行查阅以后,能够了解五种不同形态的马背山墙,其所表达的含义为我国古代的风水五行,即金(形圆)、木(形直)、水(形曲)、火(形锐)、土(形方),在家长与幼儿的探索活动结束以后,教师可在课堂上与小朋友们共同探讨五种马背山墙,并且在探讨过程中,引导每个小朋友表达一下自己探索马背山墙的经历以及在活动过程中与爸爸妈妈之间发生的趣事,在表达完毕以后,教师可为学生出示五种马背山墙的不同形态,并引导幼儿选择其中一种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进行创作,进而完成对南古厝建筑文化的理解与传承。通过这一活动的建构,不仅向幼儿传递了家乡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同时家长的加入,能够更加豐富幼儿参与活动的完整性,在幼儿与家长进行景物浏览、资料查询、经验分享的过程中,不仅会提升幼儿对南古厝建筑文化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对于家长来说,也能够起到非常理想的教育效果,提升家长自身的民族荣誉感与自信心。

综上所述,闽南古厝建筑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该类建筑主要是指在闽南一带的传统民居,是闽南地区中最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将其作为教育资源应用在幼儿园美育课堂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教师应积极运用这一教育资源,全面提升幼儿自身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妤.大班美术活动:走进闽南古厝——海沧古民居[J].早期教育:美术版,2012(06).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幼儿园
幼儿园里欢乐多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6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4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0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02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