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能力的培养

2022-06-10 04:50刁振宁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名师教研学科

刁振宁

“三个课堂”是“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的统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三个课堂”能否真正发挥作用,能否推动高质量教育目标的实现。

目前,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能力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意识不强。有些中小學教师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中缺乏足够的主动性,认为“三个课堂”就是让学生看视频,只需管好纪律,连基本的课堂参与度都难达到,更别提课后自觉进行教学反思了。

师资培训契合度不够。以往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基本是面向全体教师进行,内容的选择兼顾所有教师,造成水平低的教师够不着、水平高的教师吃不饱,并且和“三个课堂”的具体应用场景没有契合度,教师很难学以致用。

应用模式灵活度不够。“三个课堂”实施以来,学校信息化设施和教师发展各有不同,导致“三个课堂”在不同的学校出现了“南橘北枳”的现象,甚至出现“落地生根”和“水土不服”的两个极端,教师融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效果达不到预期。

因此,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能力的培养,要注意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强化制度保障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把“三个课堂”纳入日常教学管理体系,把教师在“三个课堂”中承担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纳入平时工作量,并在绩效考核、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体现,充分调动学校、教师的积极性。

二、用好教研平台

一是利用“三个课堂”平台,定期(每月一次)+不定期(根据需要随时随地)组织专家讲座、名师公开课展播等,提高教师融合教学意识,使其积极参与融合教学实践。

二是建立学习共同体,打破空间壁垒,提升融合能力。利用平台成立多学科名师工作室和学习研讨群。名师工作室定期开展学科教研活动,每月组织学习成果交流活动。学习交流群以培养信息技术融合骨干教师为目标,通过疑难解答、知识点拨、探讨研究、资源共享等,最终成为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合作联盟。

三、加大培训力度

一是制定符合标准、适合本地的培训方案。各校自主创新,自主结队,以点带面,进而形成可移植、可复制的经验,进行校际联合教研,带动县域教师能力提高。

二是创新培训模式。开展“自助餐式”培训,采取“线上+线下”的培训模式,线上培训以教育主管部门为主,注重普遍性问题,以碎片化、泛在化学习为主。线下培训则以学校及联合教研区域为主,注重个性化问题,以校本教研、区域教研为主,强调教师融合能力的培养。培训课程实施自选套餐模式,按照教师的学科、年龄、学历和实际需求分层培训。教师可自主选择适合个人的学习方案,从而改变一刀切的培训模式,收到更好的培训效果。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三个课堂背景下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能力培养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1YB1151)

(责 编 白 云)

猜你喜欢
名师教研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超学科”来啦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