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祥花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表演性朗读活动,既是小学语文教师所做的教学策略,也是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重要方式,并且在表演性朗读活动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表演性朗读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多方能力和素养,包括手脚协调能力和语言吐字能力等,并且在表演性特征的朗读中还能够提升学生面部表情的管理和情感的调节能力,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自信心、朗读技能以及表现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作用。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课堂表演性朗读教学的具体策略和方法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表演性朗读;运用策略
引言
长期以来,照本宣科的模式化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占据着小学语文课堂,并且极大地削弱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學的质量和效率,不利于学生语文知识水平的提升。而表演性朗读的教学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表现能力等多个维度的能力,并且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内容,通过实践教学活动沉淀和积累相应的语文知识。在小学语文表演性朗读教学模式贯彻落实之初,学生一般都难以勇敢地表现自己,表演性朗读教学策略实施起来具有一定的困难性,需要经历较长一段时间才能发挥表演性朗读教学活动的价值。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创新课堂形式和内容,为开展表演性朗读教学奠定基础。
一、选择精华片段开展表演性朗读教学
由于小学语文课堂时间的有限性以及小学语文教学的指引性特征,在开展表演性朗读教学时可以采用精华片段朗读深入赏析和表演朗读的方式。不同的学生对于文章精华内容的理解程度不一样,所能够投入的思想情感也不同[1]。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将选择权和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对某一文章进行具体的赏析和全面解读,并且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片段进行表演性朗读练习,将其作为实现小学语文降负增效的作业,而后通过在课堂上抽查的方式实现对学生文章精华片段表演性朗读练习的效果。基于此,不仅能够推动小学语文作业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还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对相应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充分发挥表演性朗读的教学价值和效果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和“牛郎织女(二)”两个节选片段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赏析主动选择该文章最感兴趣的部分,并且深入挖掘牛郎织女故事发生的背景,分别练习自己最感兴趣和最喜欢的部分,有效提高对该文章的理解深度。
二、开展合作式表演性朗读活动
由于表演性朗读需要投入大量的思想情感,需要通过各种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来体现表演性特征,导致大部分学生没有勇气主动地站出来表现自己。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协助、互相鼓励,共同完成相应的合作式表演性朗读,并且通过合作式表演性朗读活动的开展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能力、合作协调能力、表现能力等。而小学语文教师则需要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篇目来设计合作项目,并且引导学生组队,有效地根据合作项目内容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任务和角色分配。而后,小学语文教师要给予一定的课堂时间留给合作小组对表演性朗读的内容进行探讨,深入分析文章的内容和核心思想情感,小学语文教师在此过程中也需要提供相应的帮助。借此,以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小学五年级上册“将相和”这篇比较复杂和内容比较多的文章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分别设置旁白、蔺相如、廉颇等角色,并且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组内分工,开展相应的表演,将文章朗读和表演结合在一起,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表演情境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应用各项多媒体技术来营造表演情境,通过导入背景音乐或者是相应的画面和视频来使表演性朗读的学生和观看的学生都能够深度融入文章所描绘的画质之中,更加深入地感悟文章所想要表达的内容[2]。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表演性朗读的内容提前准备好相应的图片、音频、视频,辅助学生表达出相应的思想情感,有效地增强学生对表演性朗读文章深层次内涵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例如,在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文章的阅读教学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播放雷锋的图片,通过画面和学生朗读声音结合的方式来营造表演情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表演性朗读教学策略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学显现出来的各种问题,并且推动小学语文课堂主客体地位的有效转变,使学生能够在主动的实践活动中践行相应的语文知识,通过表演性朗读增强该语文实践活动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有效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水平。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通过切实有效的实现途径来开展相应的表演性朗读教学。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小学语文知识能够得到有效的巩固,并且在体验感十足的表演性朗读活教学活动中还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小学语文课堂参与感。
参考文献
[1]张治姣.小学语文课堂表演性朗读的运用策略剖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3):419.
[2]李金玉.小学语文课堂表演性朗读的运用策略[J].神州,2020,(6):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