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良兰
摘 要:2021年高考物理试题全面落实高考评价体系要求,注重对物理核心能力的考查,也体现立德树人的鲜明导向。试题设置紧跟时代发展,贴近科技前沿,贴近生活实际,深入落实“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要求,彰显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引导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高考;物理试题;五育并举;立德树人;教学启示
1 引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評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当前评价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 ]。五育并举、融合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核心举措。2021年高考是8省回归自主命题的一年,从本次考试公布的几份高考物理试卷来看,试题共同的特点是在突出基础性的同时,非常强调综合应用能力,深度融合了“五育”的功能。
2 高考试题分析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把“引导教学”纳入核心功能,是有意通过考试改革来促进学生能力培养的同时,助力素质教育的推进。通过分析新高考试题的特点,有利于理顺教与考关系,能更好地发挥高考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使“以考促教”真正落实到位。下面就通过对2021年的部分试题的分析,谈谈新高考试题对教学的启示。
2.1 发挥学科特色,展现德育要求
试题设置“紧跟时代发展,贴近科技前沿”,充分发挥“物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学科特色,在考查知识、能力的同时,又展现对学生德育的渗透和引导。
(全国甲卷第18题):2021年2月,执行我国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成功实施三次近火制动后,进入运行周期约为1.8×105 s的椭圆形停泊轨道,轨道与火星表面的最近距离约为2.8×105 m。已知火星半径约为3.4×106 m,火星表面处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3.7 m/s2,则“天问一号”的停泊轨道与火星表面的最远距离约为(C )
A. 6×105 m B. 6×106 m C. 6×107 m D. 6×108 m
此题以我国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的为命题素材,考查开普勒第三定律。而广东卷第2题则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运行为设计情境,分别考查学生受力分析、和牛顿运动定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浙江卷第1题以中国科学家探测到的迄今为止最高能量的γ射线对学生进行能量单位换算的考查。这些试题从知识、能力角度来讲要求都不高,但有着共同特点都是以我国的科技发展的重大事件为背景进行的命题,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科技发展的重大成果。通过对“天问一号”探测器具体参数的计算,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在科技发展中重要作用。“天问一号”发射到遥远火星的入轨运行以及“天和”核心舱的顺利发射,无疑会让学生心里受到有很大的震撼,惊叹我国航天技术发展水平。利用这些事件为背景的试题既可以展示我国的科技的进步,体验现代化建设的“中国速度”“中国智慧”,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厚植爱国主义精神。
2.2 立足学科本质,突出考查智育
命题立足于物理学科本质,以思维能力为着力点,突出对模型建构、推理质疑等能力的考查。
(全国乙卷第24题):一篮球质量为m=0.6 kg,一运动员使其从距地面高度为h1=1.8 m处由静止自由落下,反弹高度为h2=1.2 m。若使篮球从距地面h3=1.5 m的高度由静止下落,并在开始下落的同时向下拍球、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也为1.5 m。假设运动员拍球时对球的作用力为恒力,作用时间为t=0.2s;该篮球每次与地面碰撞前后的动能的比值不变。重力加速度大小取g=10 m/s2,不计空气阻力。求:
(1)运动员拍球过程中对篮球所做的功;(2)运动员拍球时对篮球的作用力的大小。
此题以篮球运动为背景设计的一道多过程问题,考查功能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虽取材于学生熟悉的场景,但题目设置的过程复杂,需要学生从题目中获取有效信息,对“篮球每次与地面碰撞前后的动能的比值不变”这个信息的准确理解,精准建立每个阶段的运动模型,才能顺利解答。而浙江卷的第9题,通过呈现真实图景考查了机械波的传播与叠加问题,此题问题设置角度非常新颖,突破常规同时考查了两波源同向起振和反向起振的叠加问题。要求考生要深入理解波的叠加中振动加强点和减弱点的本质特征,突出考查学生对知识理解能力、信息加工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迁移能力。全国甲卷的14题、25题分别以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和带电粒子在电磁场运动两个经典物理模型重点考查学生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考查无不突显物理学科教育中智育的重要地位。
2.3 联系生产、生活实践,融入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试题在突出对德育、智育重点考查的同时,还非常注重深入挖掘具有学科特色的育人素材,联系生产、生活实践,有机融入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如浙江卷第7题以秋千为情境,考查学生建模能力和对圆周运动规律以及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与应用。广东卷第8题以赛龙舟为情境,考查了学生的运动追及与相遇的图像问题。试题背景取材学生熟悉的体育运动项目,这不仅让学生感受物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又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增强体育锻炼,树立健康意识。再如:浙江卷的第2题用高速摄影机拍摄的四张照片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研究甲图中猫在地板上行走的速度时,猫可视为质点
B. 研究乙图中水珠形状形成的原因时,旋转球可视为质点
C. 研究丙图中飞翔鸟儿能否停在树桩上时,鸟儿可视为质点
D. 研究丁图中马术运动员和马能否跨越障碍物时,马可视为质点FF3543C0-4353-4E5C-B7B9-7C9E66E9C3D3
此题利用高速摄影机拍摄的四张照片创设情境对质点的概念进行考查,图片栩栩如生的描述充分调动了考生的视觉功能,让考生充分感受到自然界运动之美,这样的试题背景无疑会让学生身心愉悦,感受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此外试题还很好地结合学科特点渗透劳动教育,如广东卷第3题则以唐代《耒耜经》的记载,对曲辕梨相对直轅梨的优势进行分析,主要考查的是力的正交分解;第4题通过曲杆道闸考查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这些劳动工具的使用,正是劳动者智慧的结晶,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对知识就是生产力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关注劳动、树立劳动观念。
3 对教学的启示
3.1 教学中注重德育渗透
通过试题渗透德育是当前高考试题的显性特征,体现高考立德树人的鲜明导向。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物理学科与科学技术发展紧密联系的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充分挖掘这种蕴含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德育素养的教学素材来促进知识教育与品德教育的融合。如在万有引力定律的教学中,可以播放有关载人航天和空间站建设的有关视频;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教学中可以介绍我国严禁技术出口的龙门吊和让世界为之惊叹的多座通车的斜拉大桥;在自由落体运动、电磁感应等课题的教学中可以融入一些物理学史,介绍物理规律的发生、建立过程,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索的曲折与艰辛。通过融合这些科技史、学科史的辉煌篇章让学生逐渐形成探索自然的内在动力和严谨科学态度与科学责任,使物理课程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
3.2 教学中注重学科能力的培养
纵观2021年的几份试卷每道试题的设计都是知识的有机结合与应用,突出对不同程度物理能力的考查,全面呈现“知识为基,能力为重”的考查特点。试题以“真实情境”承载考查内容,取材紧贴生活实际,呈现形式丰富多彩,问题设置的角度新颖,灵活开放。透过新高考教师会强烈感受要让学生适应这种新的评价方式,教学就必须多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把概念、规律的学习应用融入到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去主动建构、生成;同时重视应用多元化(语言、数据、图像等)的方式创设物理情境,训练学生从不同形式的呈现方式中提取加工信息,并将其转换成简明、典型的物理情境或物理模型,从而加强信息能力、建模能力的培养。
3.3 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审美情趣、劳动精神和体育运动的关注
从以上试题可以看出新高考在巩固德育、坚守智育的前提下,加强了对健康意识、审美情趣、劳动精神的考查与引导。这样的高考评价体制引导我们新时期的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五育并举”育人方向。物理学是一个充满生机和魅力的学科,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教育素材,如美妙绝伦的科学研究方法;构思巧妙、设计精湛的物理实验;集简洁、对称、和谐于一体的理论体系[ 2 ]。教学中可以借助这些素材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对学生有机地实施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另一方面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许多物理概念的建立、规律的发现与应用都是与生产实践、生活实践紧密联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探索,挖掘有效素材,在知识的学习中渗透健康意识、劳动精神的培养。如学习斜抛体运动时可以设置题目让学生算一算抛出的初速度一样的情况下,以多大的抛射角抛出成绩最好;学习竖直上抛运动时可以结合奥运会跳水运动、蹦床运动设置题目从而引导学生关注体育、热爱体育运动。
“五育并举、融合育人”是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也是新评价体系下高考命题的一大特色。确立“五育并举”的教学理念是这个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积极应对新高考的内在要求。通过对高考试题的深入研究分析,正确认识高考核心价值的内涵和命题特点,准确把握新高考的考查要求,恰当结合学科特征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五育培养模式,才能跟上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和高考改革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蒋家琼.论物理教学中的美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0(2):84-88.FF3543C0-4353-4E5C-B7B9-7C9E66E9C3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