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迪
摘要:随着教育法的改革,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现了创新,我国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促进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中,生活教育是其中的核心,这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理论,同时也是在不断实践过程中持续突破和创新的理论。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指的是在生活中教育、在社会中教育、让教与学合二为一,这三项教育原则同时也是新时期语文教学的理论依据。本文根据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展开研究与探讨,旨在能够为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改革提供可以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小学;语文教学
生活教育思想作为陶行知教育观念中的核心与重点,能够在根本上转变理论与实际背道而驰的教学模式,具有丰富的现代化特色与新时代的创新精神。语文属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这方面能力培养的主要方式是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而不是将教学局限于课堂或理论知识传授方面。语文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非常丰富,因此教师需要给学生们创造更多机会去接触生活中的语文,在实践过程中应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升华自身的综合素养。
一、促进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深刻感悟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能够为学生们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奠定基础,学生们阅读和学习优秀课文能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进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活[1]。文字描述的方式能够在学生脑海中勾勒出初步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让教材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融入生活教育思想,增强学生们的代入感,让学生们领悟如何用文字表达情感,进而丰富学生们的情感世界。以小学人教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田家四季歌》举例说明,这篇课文以诗歌的形式出现,诗歌具有节奏轻快,内容简短且结构对仗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一起进行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诵,感受诗歌内容中的意境,这篇诗歌描述的主要内容是四季时节,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一边朗诵一边联想相应的季节,领悟各个季节的特点,增强学生们的代入感,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诗歌内容,通过诗歌的朗诵感受四季。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联系实际生活在脑海中描绘出相应的画面,从而丰富学生们的情感体验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良好习惯。
二、创设生活情境,促进生活教育思想与教学课程的结合
为了能够使生活教育思想与教学课程实现更好地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创设生活情境,充分了解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们具备的生活经验合理调整教学方法,让学生们更好更快地融入到情境教学中[2]。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还要注重让教学情境与教材内容相协调,用学生们熟悉且舒适的方式引导学生们学习知识,更好地消化知识,从而转化为能力和素养。以小学人教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大自然的声音》举例说明,教师可以联系课文内容,使用多媒体给学生们播放一些大自然的画面、视频或音频,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感受课文中描述的“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以及“动作是大自然的歌手”等等,课文通篇采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和勾勒出一副生机勃勃,自由相合的自然画面,教师可以给学生们重点讲解这两种修辞手法的应用方法,然后引导学生们发挥想象力,联想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作为写作素材,并运用修辞手法让事物更加生動形象,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引导学生们用更加丰富多彩的目光看待生活,热爱生活,从而实现生活教育思想与教学课程的良好融合[3]。
三、组织实践活动,锻炼学生巧用理论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积极组织学生们开展实践活动,将教学课堂延伸到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用生活中的琐碎事件考验学生们对于语文知识的把握程度以及学生们的实际应用能力[4]。例如小学人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口语交际模块中的“说新闻”,该模块的设计目的在于锻炼学生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可以围绕着这一主题让学生们运用学到的知识,在日常生活当中寻找一件值得探讨的事件展开深入地研究与调查,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持续时间,所造成的影响等等,最后根据收集调查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简化语言描述的过程,突出重点,最后形成一篇与新闻类似的文本,在课堂上与学生们分享和交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给予学生们恰当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们最终的文本内容丰富且具有逻辑性,通过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们整合与归纳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们的写作水平。教师组织的实践活动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共同制定一个主题,分工协作,共同调查和收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数据,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教育法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纸上谈兵式地理论教学,而是要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实践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积极组织学生们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们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问题,锻炼学生们的实际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教育法改革的背景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的关注与重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灵活应用生活教育理论逐渐成为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共同研究的重点话题。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及时创新和改革教学方法,灵活应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挖掘教材中的内容与该思想相结合,打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增强学生们的代入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学会应用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备,更加直观地促进生活与教学的融合,积极组织实践活动,为学生们打造能够应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空间和机会,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们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们综合素质的提升,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康志强.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新课程,2022,(13):36.
[2]李敏.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A].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年会论文集(中)[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748-750.
[3]沈瑞波.浅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11):89-90.
[4]邢吉霜.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10):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