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平,刘玉珍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a.纪委,b.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晚清和民国时期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在内忧外患的双重作用下,封建地主阶级改良派和新兴民族资产阶级都意识到发展民族工商业和培养实用科学技术人才的重要性,洋务教育思潮、维新教育思潮、实业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劳工教育思潮等相继登场。这些教育思潮引领了中国传统教育的近代化变革,继而催生了中国近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国内研究者对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见诸部分教育史学著作和学术论文中。李蔺田[1]、米靖[2]、孙培青[3]、郭齐家[4]等研究者的中国职业教育史著作或中国教育思想史著作,对清末民初的张之洞、郑观应、蔡元培、黄炎培等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职业教育思想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阐述;刘桂林把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的发展演进划分为“从19世纪60年代至1902~1903年间的实业教育思潮”“从民国初年到1922年的职业教育思潮”“从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伴随生产教育思潮而重新崛起的职业教育思潮”三个阶段进行了阐发[5];夏金星等系统地研究了从晚清到现代的中国职业教育思想发展脉络和代表人物的职业教育思想[6];诸多研究者撰写论文,对中国近代职业教育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进行了阐述,也对职业指导、女子教育等职业教育思想进行了分类研究。如:对“西方职业指导理论从初步介绍到广泛引入”[7]“中国近代女子职业教育思想的变迁历程、原因、启示”[8]等方面的研究。国外研究者对此领域的专门研究检索未见。但是,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孟禄曾经对民国初期职业教育制度设计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在其著作中阐述了他对中国教育的认识转变和对中国教育问题的诊断与建议[9]。
中国职业教育研究的起点何在?不同研究者观点不一。米靖、叶青认为黄炎培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职业教育的概念[10];孟景舟认为中国职业教育制度应从清末新政时期制定的“癸卯学制”把实业教育纳入官办学制开始[11];吴国荣把洋务运动中洋务学堂设立作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开端[12];赵建平、路保利把中国职业教育的发源追溯到中国原始社会的劳动教育[13]。因此,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的研究是基于广义的职业教育概念范畴,还是狭义的职业教育概念范畴?这是首先应该厘清的问题。
参照我国的教育史研究和教育思想研究惯例,对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的研究应该立足于广义的职业教育范畴更为合理。广义而言,凡按照社会和个人的需要,有利于培养人的职业兴趣和从业能力的教育活动,均具有职业教育的涵义[14]。所以,不能简单地从“职业教育”“职业学校教育”的现代词义范围来界定近代职业教育、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的表现形态、历史阶段和代表人物等,而是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综合考量中国近代社会职业分工状况、教育结构状况、技术分类与应用状况等史实,客观地进行分析和界定。
中国近代是从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历史时期,其间,教育形态也由以经学为主的封建科举教育和传统的农、工、商、医学徒制教育并存,向近代学校教育为主和传统的农、工、商、医等非学校教育为辅的教育形态转变。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西方近代职业教育内容和体制也逐渐被引入中国。因此,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的研究应充分考虑这样的史实,从职业教育的“技艺授受”本质属性和“手脑教育”本质特征出发,结合中国近代社会的教育发展实际状况,以洋务运动、维新运动、新文化运动、乡村教育运动等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对洋务教育、实业教育、实利主义教育、职业教育、乡村教育等教育现象的考量和对相关代表人物著述的梳理,厘定“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潮”所囊括的内涵和外延。
流变是指在外力的作用下的物体变形和流动。引申来讲,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潮的流变也是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下而发生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各种形态的职业教育思潮观点既分殊又相互交融。如何从思潮流变的视角,梳理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的演进过程和规律,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理论范畴。
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潮在流变过程中形成了不同阶段和形态,诸多近代思想家、教育家著书立说,阐述自己关于职业教育的言论、观点,同一历史时期内不同人物的职业教育思想既有变化也有联系,同一代表人物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职业教育思想认识也在发展变化,职业教育思潮的流变既有阶段性也有统一性。不同阶段和形态的职业教育思潮,其发生发展既根源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社会背景,也对当时社会的职业教育体制变革产生了深刻影响。概括来讲,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潮流变的主要阶段形态见图1。
图1 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潮阶段形态
清末民初的职业教育思潮兴起虽然源于西学东渐,同时也源于中国传统实学思想的积淀,其产生和发展离不开近代中国有识之士对职业教育中国化的艰辛探索。
1.从经世致用到洋务教育
在晚清社会内忧外患之际,龚自珍、魏源等人继承和发扬了儒家传统实学思想,反对空疏无用的科举教育,提倡经世致用和吸纳西学,成为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潮的源流。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派兴办西文、西艺、军事等洋务学堂,培养洋务人才,“中体西用”的西艺、西技教育思想成为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的滥觞。
2.从维新实学到实业教育
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提出“使士农工商兵皆有专门之学”[15],梁启超视农工商实学为本源,反映出维新派对新教育认识的深化。伴随着新学兴起和农工商实业发展,实业教育思潮逐渐壮大,农、工、商、商船实业教育作为旁系纳入清末“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和临时国民政府“壬子癸丑学制”,之后因为学用脱节而逐渐衰落。
3.从实利主义教育到职业教育
基于对实业教育的改进,实利主义教育思潮强调改革普通教育,改善人民生计,经蔡元培、陆费逵等人提倡逐渐形成新的思潮。基于对实业教育脱离实际的反思,黄炎培、顾树森等人提出“职业教育论”并倡导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在这一思潮推动下,职业教育取代实业教育进入“壬戌学制”。
4.职业教育从泛化到新生
“平民教育思潮”“生产教育思潮”等相继出现,逐渐涵盖了“职业教育思潮”“平民教育论”“乡村教育论”“生活教育论”等思潮,使职业教育思想日趋泛化。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陈独秀、毛泽东、恽代英和杨贤江等先后阐述了重视职业教育、争取劳工受教育权、改造中等教育等职业教育思想,形成新民主主义职业教育思潮。
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潮无论短长急缓,都对中国职业教育近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归纳来看,其主流特征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词:“实用”“开放”“人本”。
随着民族意识的不断觉醒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实用价值追求贯穿于近代职业教育思想发生发展的始终。同时,在欧美民主思想和实用主义思想影响下,面对当时内忧外患的艰难困境,黄炎培等教育家强烈呼吁教育要关注“生计”,关注民生,将职业教育定位于“平民教育”,反映出近代职业教育家对于“改变当时中国落后愚昧的困境首先要从改变人开始”“农民问题是中国的根本问题”等思想和行动自觉。
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迫使中国打开国门,一些近代教育思想的探索者开始反思中国传统教育弊端,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产生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等思想;留学日本的知识分子引进了日本明治维新后的社会变革经验和学校教育制度;陶行知、蒋梦麟等留美人士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在中国开展了各种教育改革实验。外国教育思想的传入与中国本土化探索的互动,形成了前述诸多职业教育思潮。先有教育思潮而后有教育实践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显著特征,其中难免有机械照搬、脱离国情的曲折和不足。
自洋务教育至清末民初的实业教育,本着自强求富和振兴实业的宗旨,一些政治家和教育家强调的是办学的社会性和实用性,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人才是当时职业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在西方人本理论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下,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在强调实业救国的同时,更加关注平民生计问题,并开始关注人的个性化发展,并且从西方引入了职业道德、职业心理等思想理论。
中国近代是一个社会激烈动荡的时代,社会变革、阶层兴衰、文化重塑必然带来各种思潮的空前活跃和复杂多变。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潮深刻影响着中国职业教育近代化的进程,并推动建立了职业教育制度的变革。反过来,教育实践探索和学制变革也会带来对职业教育的再认识、再升华。这种互动关系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首先,封建制度的没落和“西学东渐”的冲击使清末科举教育体系土崩瓦解,在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潮和改良维新派实业教育思潮的推动下,新式学堂相继建立和推广,张百熙、张之洞等主持制定的 “壬寅学制”(1902年)“癸卯学制”(1903年)应运而生,学制引自日本、效仿西方,其中“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实业教员讲习所章程”“实业学堂通则”赫然在册,标志着职业教育性质的实业教育体系首次被纳入清末官办学制中。其次,辛亥革命后,蔡元培等资产阶级教育家受西方教育思想的启发,倡导“五育并举”思想,其中的实利主义教育亦具有职业教育性质。蔡元培任教育总长时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参照日本明治维新后新学制拟定,学制中专设实业教育体系,实业学校分甲乙两种,均为3年毕业,分农业、工业、商业、商船各类,分别实施完全或简易普通实业教育。“实业学校令”“实业学校规程”使当时的实业教育得以规范和加强[16]103。再次,在新文化运动的激荡之下,平民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等逐步兴起,“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等职业教育团体相继成立,一些职业教育探索和试验方兴未艾,欧美民主思想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下的职业教育体制出现在国民政府颁布的“壬戌学制”(1922年)、《职业学校法》(1932年)、“职业学校规程”(1933年)、“修正职业学校规程”(1941年)等教育制度中[16]105。另外,新民主主义职业教育思想也得到了阐发并且在中央苏区和抗日根据地付诸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17]中国当代职业教育发展既要有创新精神和时代特色,也不能忽视对近代职业教育优秀基因的继承和发扬。
我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形态都经历了照搬引进、中国化探索、实践中发展的不同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封建势力代表人物改良求变的艰苦努力,也有民主力量革故鼎新的不懈探索。各种职业教育思潮尽管受近代社会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局限,难免带有提倡者所代表的阶级烙印,但是在当时都分别显示出各自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而且经过了职业教育发展实践的选择和验证。那些近代职业教育思想先驱立足社会现实需求,敢于吐故纳新、主动借鉴、大胆试验的求索精神,无疑是值得在当今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继续发扬的。
纵观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潮的产生、发展与迭代,大多是从翻译引进日本、欧美的实业和教育发展的论著、制度等开始,还有那些有识之士在留学或国内外考察之后,结合中国社会和教育实际状况,阐发思想观点,再经过报刊媒体和讲学活动广为传播,逐渐在社会上形成思想潮流,然后通过成立研究团体、兴办实业学堂和职业学校加以试验探索,最终推动学制变革和完善。这种先有思潮引领,后有教育试验,再有制度响应的职业教育探索路径和范式在当时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从历史经验的角度看,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改革实践紧密结合、因地制宜开展教育试验探索等,对当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具有借鉴价值。
从强兵富国到振兴实业,从解决个人生计到服务社会进而到增进生产力,从教育平民化到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职业道德的形成,近代职业教育宗旨是一个不断调整、动态发展的过程。癸卯学制中的实业教育宗旨是“意在使全国人民具有各种谋生之才智技艺,以为富民富国之本”[18]。黄炎培先生提出“职业教育要旨有三”(1917年),强调职业教育解决个人生计问题的社会功能,之后凝练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1923年),后来又把“谋个性之发展”列为职业教育的首要目的[19],已经触到了职业教育的根本宗旨(1934年)。只是这种美好的期望在当时政治动荡、经济凋敝的社会背景中根本无法付诸实践。将技术性知识与技能作为核心内容,以帮助受教育者能够适应社会生存的需要,只是职业教育的基本价值存在,这种教人谋生的价值导向只能是阶段性的。随着社会发展,职业教育要超越自身的工具价值,走出“技术至上”的误区,满足人的个性化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才是当代职业教育应有的价值取向。
自洋务学堂开始,近代职业学校既有政府主办,也有企业、工商界人士、教会等参与捐资办学,私人创办的职业学校占了相当比例,形成以公办学校为主体,民办学校和企业办学为补充的多元办学格局。黄炎培则置“社会性”为职业教育的灵魂,强调职业学校要开门办学,听取社会需求,“务求适合于地方状况与来学者志愿”设置专业,“需聘请职业界中长于实践,懂的理论的人才”任教[20]。吸收近代职业教育围绕工商业发展开展人才培养的有益经验,一是积极营造多元办学格局;二是按照社会需求选择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三是围绕产业需求开展特色专业建设;四是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五是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加强实习实训,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积极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近代乡村教育旨在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改造乡村社会的落后现实。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等乡村教育家并没有照搬西方经验,而是在农村开展大胆的教育试验,形成了西方教育观念和中国农村教育实践结合的模式,强调“自尊自信,自己创造”[21]。培养“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22]。近代乡村教育家广泛推行教育试验方法,根据当地的历史、风俗、生活状况、物产、人口等情况,因地制宜制定试验计划,在长期教育实践探索和教育思想总结中,形成了近代中国乡村教育的厚重遗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代实业教育的后期,由于重理论轻实践,曾一度导致学生毕业即失业。可见,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基于人才实际需求,更深层次的是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对职业教育的客观需求。仅靠移植教育制度或教育思想,不足以真正解决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这是近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教训。现代社会只有保持经济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保持对职业人才的旺盛需求。而职业教育必须面向社会经济领域,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城市化的推进、劳动力转移等现实需要,实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才能取得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