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丫丫 方 颖
教材内容的编排奠定了教师教与学生学活动的大致方向,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于学生而言,教材是所学知识的具体呈现;对于教师而言,教师要按照教材内容向学生传道授业。《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各出版社对英语教材作了相应的调整。
语法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运用与理解英语。《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和《课程标准》均强调语法教学应遵循“形式—意义—使用”的三维语法教学观,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和运用语法知识。语法规则是在英语母语者语言习惯形成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二语学习者学习这些语法规则,能理解语言的形式和内在逻辑,进而更好地运用二语,所以语法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必修课,对听、说、读、看、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大幅度提升语言技能。
2020年秋季,江苏省新高一全面采用新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本研究对新旧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教材的语法部分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在语法教学上对教师提出一些合理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利用新版教材传授语法知识,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本研究以拉森—弗里曼(Larsen-Freeman)提出的三维语法理论为基础。在弗里曼提出该理论之前,语法教学经历了从关注形式到关注意义的转变,但这两个阶段都仅仅是把语法看作静态的,与实际运用相脱离。三维语法理论将语法看作一种动态的“形式—意义—使用”的有机结合与相互作用(Larsen-Freeman 2005),结合语境,对学生进行语法教学。该理论中,“形式”指语言单位是如何形成的;“意义”指该语言单位需要表达的意义是什么;“用法”指这一语法概念什么时候用,并且该怎么使用。
以单词guard和现在进行时态举例分析“形式—意义—用法”这三个维度。guard的形式指它的发音及拼写,它有名词和动词两个词性。作为名词,guard的意义为“someone whose job is to protect a place or person”;作为动词,guard 表示“to protect a person,place,or object by staying near them and watching them”。在用法方面,则要关注guard这个词在语篇中的运用是否恰当,在形式与意义上是否符合语篇内容与结构。比如,在使用时,应了解guard与protect的区别,要知道guard可以与哪些介词搭配使用。在现在进行时态中,它的形式是be+动词的现在分词,它的意义则表示说到这个事的时候,事情还在进行中,意为“正在做……”,用法则是在表现阶段正在进行的动作时使用。弗里曼提倡学习者通过饼状图剖析形式、意义和用法这三个维度。现在进行时形式、意义、用法的分类如下图所示。
在旧版课程标准中,语法知识目标描述分为七、八、九这三个等级,并且这三个等级更多的强调对语法的形式和意义的理解,只对九年级提出了“运用”这一目标。《课程标准》在对语法知识的内容要求上,特别强调“形式—意义—使用”的三维动态语法观,同时强调在语篇和语境中理解与运用各个语法项目。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形式、意义、使用这三项所对应的内容上作出了相应的调整。
旧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共有11个模块,每个模块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包含3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 Welcome to the unit、Reading、Word power、Grammar and usage、Task、Project和 Self-assessment这几个板块。新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作出了一系列改动。新版教材包括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及选择性必修一与选择性必修二,每本教材都围绕一个主题语境,包括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Unit、Welcome to the unit、Reading、Grammar and usage、Integrated skills、Extended reading、Project、Assessment、Further study和Workbook这几个板块。下面对比新旧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部分的语法部分。
具体语法项目的分布见表1、表2。
表1:新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二、三各单元的主要语法内容
表2:旧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模块1—5各单元的主要语法内容
(续表)
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新旧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部分的语法内容都涵盖了定语从句、被动语态、过去将来时、情态动词、动词不定式、动词ed形式及动词ing形式的用法。同时,二者在语法项目上有一些差别。
从数量上看,旧版教材的语法项目比新版教材多很多;从内容上看,旧版教材的难度也比新版教材大。新版教材必修一第一单元的语法是句子成分,而旧版教材模块一的语法直接讲了定语从句这个十分重要且稍有难度的语法点,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新版教材很好地照顾到了基础较弱的学生,即让他们在学习较有难度的语法项目前,先对句子成分、结构及简单句、复合句和主从复合句有一定的了解,为学习后续复杂语法项目作缓冲,便于其理解,这一设计与旧版教材相比,更为合理。
就新旧版教材Grammar and usage这一部分的设计而言,旧版教材中,每一单元都是先介绍语法规则,再进行A、B两个部分的习题练习。比如,旧版教材模块一的第一单元语法部分,先介绍定语从句的语法规则,再介绍关系代词的语法规则,最后引入A、B两部分的习题加深学生的理解。可以看出旧版教材侧重语法形式的表达。新版教材中,语法部分先是“Exploring the rules”,设置“形式”类题目,让学生在一篇短文中自主找出一些语法句子的共同点;再设置“意义”类题目,让学生自主总结出语法规则;最后是“Applying the rules”,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语法规则的理解。这一部分的语法练习,不仅有加深学生对形式和意义理解的题型,而且每一单元语法部分的最后一道题目都旨在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会使用本单元的语法项目。可以看出,新版教材更侧重语法意义的理解,让学生在语境中加深理解并学会运用本单元的语法项目(程晓堂、孙晓慧 2011)。
从三维语法理论的角度,统计了新旧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各个语法项目在形式、意义和使用三方面所占比重(见表3、下页表4),总结新旧版教材在这三方面的侧重的差异。
表3:新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语法呈现三维分布
(续表)
表4:旧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语法呈现三维分布
(续表)
由表3、表4可知,旧版教材在语法的形式上的呈现为96.88%,在意义上的呈现为93.75%,在用法上的呈现为75.00%,对语法的呈现大部分能做到兼顾形式、意义、用法三个维度,且在用法上的呈现相对较少,而新版教材语法形式的呈现只有41.67%,意义和用法的呈现均为100.00%。
通过对比新旧版教材可以发现,旧版教材在语法的三维度上对形式和意义的呈现较多,新版教材对意义和用法的呈现较多。这可能是由于《课程标准》强调在语境中学习语法知识,所以新版教材大大减少对形式的呈现,增加对意义的理解和使用。旧版教材每一单元的语法板块一般直接给出语法规则及规则含义,也就是三维语法中所说的形式和意义;新版教材一般通过一篇短文语境引入语法知识,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要学习的语法点,并通过自己的理解归纳出语法规则,这是新版教材的语法呈现方式,从中可以反映出教材编写者的新理念,更强调对语法意义的理解,能帮助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语法形式(程晓堂 2013)。同时,新版教材中的语法练习部分几乎每一单元都遵循“先进行意义练习,再在语境中使用该语法项目”,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内化知识。
在三维语法理论中,语法三维度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语法练习不可能孤立地涉及语法的某一维度,因此在语法练习方面,对新旧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的语法练习进行三维度判定,并分析练习时侧重语法的哪一维度。新旧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共有语法项目练习部分的三维分布比较见下页表5。
表5:新旧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共有语法练习三维度分析
从新旧版教材的练习总数来看,新版教材的练习总量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新版教材的语法设计理念是让学生自己寻找并发现语法规则,再总结出它们的意义,而这些都是通过习题的形式完成的;而旧版教材是直接给出总结好的语法规则,是一种“灌输”式教学,体现了传统语法教学重形式的倾向。
从表5可以看出,旧版教材在语法三维度上分布侧重明显,其中占比最多的是在“用法”这个维度上。新版教材在三维分布上更加均衡,但也是用法上侧重更多,体现了《课程标准》以语言运用为导向的要求。新旧版教材侧重意义的练习都是最少。
语法板块的设计要根据该语法项目的实际情况,设计形式、意义和用法的分布。比如,在新旧版教材的“情态动词”这一语法项目中,旧版教材中形式的呈现为0,新版教材中形式的呈现也仅有1,因为对于情态动词should、would、must的掌握,学生只需要记忆并了解它们的差别,进而学会使用即可,所以无须过多赘述。
通过对“三维语法”的引述,以及对课程改革前后出版的两套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的对比,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旧版教材更关注语法形式的呈现,新版教材更关注意义和用法的呈现。旧版教材在语法练习中更关注用法的呈现,新版教材三者分布更均衡,同时对用法层面稍有侧重。由此可见,新版教材更关注学生对语法的理解,而不是把语法规则强行“灌输”给学生,符合《课程标准》强调的在语境中进行语法教学的理念。虽然普遍认为语法在“用法”这一维度的呈现应更多,但要结合具体语法项目而定。比如,两套教材共有的“由关系代词引导的限制性定语从句”这一语法项目的语法练习中,都更加侧重形式的呈现,这是因为定语从句对于高一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比较复杂。他们只有先学会分辨什么是定语从句,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英语课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在进行语法教学时,不能只侧重语法的某一个维度,而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教学策略。结合具体语境,能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内化语法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