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艳英
摘 要: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增强学生民族认同感的重要内容。文化传承和弘扬更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新课程改革持续推进中,语文教师应积极研究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契合点,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渗透,以语文教学培育学生文化自信,唤起学生文化传承和弘扬意识。本文结合个人教学经验,简要分析了加强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关键词: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民族文化
前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间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全国各地也有不同的乡土文化,正是这种差异性成就了一个多民族融合国家的欣欣向荣。在文化自信背景下,民族文化备受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如何依托学科教学实现民族文化传承和弘扬更是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壮族乃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也是极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其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非常有利于增强学生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因地制宜地开展民族文化教育,增强学生民族文化传承和弘扬的意识。
一、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核,将民族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需要广大语文教师不断挖掘具有民族特色和传承价值的民族文化,同时不断探寻民族文化与语文教学内容的契合点,将民族文化渗透于阅读教学之中、诗词鉴赏中、写作训练中、实践活动中,多角度、全方位融合于语文教学之中。如此,既有利于拓展学生学习内容,丰富学生知识面,也有利于增强学生民族自信、文化自信。除此之外,民族文化需要载体,比如民族语言、民族服饰、民俗习惯、传统节日、乡土资源,将民族文化渗透与语文教学之中,实际上也是在语文教学中融入这些丰富的载体,而这些载体也可成为语文教学素材。从这一角度而言,开展民族文化教育实际上也是对语文教学素材的拓展和延伸,实现了课堂教学资源加量。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的实践
(一)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提高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展现民族文化相关内容的重要平台。加强民族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渗透,必须要依靠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主要素材是教材,这也就意味着语文教师应认真研读语文教材,找准语文教材与民族文化的契合点,依托语文教材渗透民族文化相关内容,以此提高学生民族文化认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认识和了解更多民族文化。
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就是最好的切入点,整个单元以“民风民俗”为主题,设计了《社戏》《庆祝旧历元旦》《春酒》《安塞腰鼓》几篇课文。在指导学生学习这一單元时,我们不妨引入广西壮族特有的民风民俗。例如,教学《社戏》一文时,可引入壮族特色民族文化-----“壮戏”;教学《庆祝旧历元旦》一文时,可鼓励学生谈一谈壮族人民庆祝元旦有哪些风俗习惯;教学《安塞腰鼓》时,可引入壮族独特的民间乐器----铜鼓。通过在课堂上渗透壮族文化,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感受壮族文化魅力,提高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
(二)以传统节日为契机,深化学生民族文化感悟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自己独特的节日文化,不同节日又传递着不同习俗、信仰和道德风尚,要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从传统节日入手。学生每学期都会遇到不同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语文教师应利用好节日文化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以传统节日为契机融合民族文化,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自信。
例如,中秋节到时,可鼓励学生课前搜集中秋节相关资料,重点搜集中秋节的起源、发展、内涵以及壮族人民庆祝中秋节的方式,整理有关中秋节的经典诗词。我在教学实践中就给学生布置了这一任务,很多学生都通过课后调查,搜集了不少壮族人民庆祝中秋节的方式,比如习惯在河中的竹排房子上用米饼拜月,少女在水面放花灯,以测一生的幸福;怪俗----“骂中秋”;特色食品----月饼、柚子;个别习俗----烧庵笼、放烟火。通过实践,学生们更了解传统节日以及自己民族独特的节日文化,真正明白了节日的来源,加深了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三)以乡土文化为资源,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自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学习的外延,生活是更广阔的学习平台。将民族文化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还需要依靠生活。因此,语文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鼓励学生自主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例如,开展“广西乡土文化----壮族文化”实践调查活动,鼓励学生从壮族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特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角度展开实地调研。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一个方向进行实践探索,并进行资料整合,共同撰写一篇乡土文化分享稿。以特色建筑为例,可从壮族民居风俗、村落环境、演变、建筑特点、发展现状等角度进行调研。通过实践调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本土文化,本民族文化,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同时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自信。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民族文化乃是中华民族思想意识的集中表现,是民族发展的历史见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旨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提高学生民族认同感。作为新时代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应认识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积极探索本民族特色文化,并将其有机融合于语文教学各个环节,重点依托课堂教学、传统节日以及实践活动等实现民族文化教育,促使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为保持民族文化活力与生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承分析[J].王玉倩.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05)
[2]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根植于学生心中——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J].苗志军.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9(11)
[3]还农村初中教育的乡土本色——新课程标准下农村初中语文的原生态教育[J].周敏.网络科技时代.2007(20)
[4]坚持课堂渗透传承白马文化[J].周爱华.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05)080E74EC-1A1B-4510-9581-E492F56D90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