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叔续
摘要:高职语文教学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存在学生重视度不高而且兴趣点低下的教学现状,教学内容不丰富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内容的价值得不到充分的体现,所以想要高职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必须找出教学过程中实质性的问题,从高职学生自身的特点出发,提高教学质量,完成高效率的语文实质性教学。
关键词:高职语文;职业素养;改革战略
【引言】语文课一直存在于学生自小到大的教学内容中,在学生的心里虽是一门重点学科但随着年级的升高,甚至到了高职的学校环境中就会出现忽视心理,认为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语文似乎没有运用,自然而然,对于语文的学习就会停滞和懈怠,只要每次考试之前拿出来复习,顺利通过考试便可以万事大吉,那么,为什么导致高职学生不重视语文课,必须引起我们的反思,一是与学生的生活没有关联点,二是这门课程比较枯燥无味,三是教师也存在应付教学的态度。实际上,语文课与高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不仅仅只是孕育学生的中国文化,更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在情感和交际中能够更好的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所以,学院应当首先对语文教学重视起来,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授课能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案,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一、语文教学在高职院校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社会的实干型人才,通常更注重技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理论知识这方面的教学相对比较落后,虽然是必然存在的一门课程,但是教师们的教学比较传统,也就是一句话一支笔的模式,把重点记录下来,考试之前着重复习,过了及格线便万事大吉,那么作为院方都不重视语文的教学,又怎么要求学生会自主学习呢。另一方面,教学内容也停滞不前,没有与时俱进,虽然课本也是经过修订,但是近几年的社会文化并没有体现在课本上,而且内容也相对比较繁杂,以理论知识为主,比较抽象,学生难以消化。其他方面还有师资力量不够雄厚,课堂上教师偏重口头讲解,课后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手段比较乏味,导致学生提不起兴趣来,以至于学生对语文的学习都是退而远之。
二、职业素养下语文教学的改革战略
(一)完善语文教学在职业素养引导方向的重视
国家形势不断更新不断进步,高职学院也不断的为社会培养人才,所以高职学院的教材也应该符合最新的国家形势和科学的发展,把文化素养融入进语文的课堂教学中,作为职业院校的一名学生,职业的规划是必然的,那么语文教学与职业有什么关系呢?这就要求教师们需要熟练的掌握教材内容,并且不断的拓展教材内容,利用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规划,把语文顺利的引导进来,这样,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记忆力也更加清晰,只有把教材与时俱进,才能让知识与时俱进,才能让学生们与时俱进,社会才会进步,国家才会强大。
(二)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对教师的整体素质培训
学生是教学的根本,教师则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知识,最先传授知识的就是教师,所以想要加强对语文学习的引导,首先必须要丰富教師的理论知识体系,教师好比城墙,让城墙雄厚起来,才能更好的教导学生,院校可以定期的对教师进行培训,一起探讨更适合学生的语文教学方式,与此同时,还要培训教师的授课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案,利用每位教师的特点进行开发,创造不同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教学方式上,教师也必须熟练的掌握信息技术,能够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可以与课堂结合起来,有一定的主题性,贯穿整个课堂,利用色彩和板块让学生不断的集中注意力,也可以结合一些案例,通过案例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其中的语文文化,让学生的职业素养更清晰,更完善,从而不再排斥语文知识的学习并且能够更好的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三)转变学校考核形式与社会相结合
在学生的印象中,考试就是一张张的试卷,一次次的评比,每到考试之前,学生都会条件反射的紧张,从而应付着每一次考试,其实,说到根本,考试就是对于学生学习的一次考察,通过考试,能够让学生知道这一段时间自己掌握的知识,能够让教师知道这一段时间里学生的学习情况,其实,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能力和运用,所以教师应当在考试试卷上做一定的改变,可以把语文知识与社会的职业素养联系起来,通过案例让学生们分析其中的理论,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职业方向上能够运用语文知识,其实对于高职学生的语文不仅仅再是课本知识的学习,更应该学习的是语文带给学生的文化素养,并且理解语文在今后职业提升和职业素养方面的融合,这样才能让语文更深入到学生的理解中,从而真正体会到语文带来的知识观点,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结束语】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相对于理论更重视技术的教学,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学院应当做一些规划,不仅要提高教师教导技术的能力,也要提高理论知识的引导,尤其是在当下职业规划的同时,加深语文教学的引导,在以后的社会学习中,也会有更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所以语文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理论的教育更是人性价值的教育,所以教师们在教学中需要找出教学中的不足,加以改善和创新,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理论体系,学院也应当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对语文文化的兴趣和关注,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为社会培养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试论职中语文教学的形成性评价.《素质教育论坛》.2008年2.陈维.
[2].初探新课改背景下职中语文教学的开放性.《新课程学习:中》.2012年4期.冷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