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乐萌 江梦瑶
摘要:“课程思政”是基于目前我国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新的历史起点下,对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对于当下我国高等学校实现“三全育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剖析了现阶段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以及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房屋建筑学课程中的必要性,提出了基于现阶段的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房屋建筑学课程思政改革的思路与方法措施,进而提升教学效果与课程教学综合维度,使得思想政治的原理与专业课程的知识点达到水乳交融、完美融合的效果,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政治站位与觉悟。
关键词:房屋建筑学,课程思政,三全育人
1.引言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房屋建筑学课程属于工程管理专业学生认知建筑的入门级专业课程,贯穿专业学习的全生命周期,主要讲述房屋建筑的构造组成、构造原理及构造要求,主要研究建筑的空间构成及功能和外观形象。
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在“课程”上加上“思政”的两张皮,而是实现“专业知识”和“思政”的深度融合。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及其实践,是要牢固树立专业技术传授和价值观传承同频共鸣的教育理念,始终把握学科专业及课程内容的特点,围绕房屋建筑学课程的专业知识,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凝练课程思政建设目标,重点突出遵章守规、质量、安全、责任担当意识、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敬业精神、工匠精神以及团结协作,有力促使立德树人目标的达成。
2.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现状
房屋建筑学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应用性与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其内容包含建筑与土木工程的各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学生较为牢固的基础理论外,还要培养学生对本行业规范的熟练应用和串联起土木工程材料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相关课程,并引导学生对相关软件的应用。传统教育强调学生的绘画能力,鼓励学生对房屋建筑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熟悉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建筑的构成及构造。但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较少,教师与学生均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而且房屋建筑学课程教材的内容时效性差,不能及时体现行业发展,国内优秀建筑案例少,学生带入性较弱。
3. 房屋建筑学课程思政改革
3.1房屋建筑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在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培养方案中,《房屋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空间组合与建筑构造理论和方法的理论与实践、教材与现场结合紧密的重要专业课程,是塑造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的重要课程。通过课程教学,旨在培养学生“技术+管理+德高行正”综合职业能力素养,从这一培养目标视角课程思政完全必要且与课程思政可完全契合。
3.2“房屋建筑学”课程思政改革的思路
习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经过政策文件学习,查阅相关研究文献,笔者认为:新时代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以科学创新为思维指引,以立体多维为教改架构,以显隐灌润结合为讲授方法的在教学相长中实现专业知识和守正品德铸魂的教学课程建设改革实践及协同育才范式。
《房屋建筑学》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破不立”,“破”—课程思政建设要破一个时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隔绝的局面,“立”—就是旗帜鲜明的让立德树人在授课的全过程、全方位、全体人员中贯彻始终。
3.3《房屋建筑学》课程思政改革
课程思政是对历史和当今的尊重与肯定,也是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与展望。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房屋建筑的设计与建设,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时期都有能够代表人类智慧结晶与社会发展烙印的特色建筑。因此,课程思政教育与房屋建筑学教学息息相关。
3.3.1 以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坚定民族自信
房屋建筑的发展贯穿于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技术。优秀的建筑设计离不开好的创意加好的表现,其中好的表现体现在先进的工艺工法、先进的管理模式与新型建材,从古至今,我国的建筑文化都是丰富多姿、百花齐放、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都是中国人民克服困难、探索创新的成果,这些优秀的中华建筑文化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了学生们的民族自信心,传统建筑往往跟所处的历史时期息息相关,授课时可以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到建筑分析中,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与吸引力。
3.3.2典型建筑启迪学生,坚定民族自豪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典型建筑是中华文明的坐标,也是教书育人的优质资源。在中华大地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典型建筑随处可见,如北京的天坛、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广州大剧院、广州图书馆、广州塔——小蛮腰、国家体育馆——鸟巢、水立方、国家短道速滑馆——冰丝带、上海的金茂大厦等,建筑样式和规模都体现出我国建筑的高质量以及从古至今我国社会的发展,国家的昌盛与繁荣。这些典型建筑都无不闪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光,也是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不断进步的真实写照。新型建筑使用到了新材料、新工藝,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材滞后的问题。
2020年初,新冠疫情肆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等一大批特殊建筑建成并投入使用,不仅有力支持了全民抗疫,并且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速度,体现了同心同德、患难与共、牢不可破的中国力量,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有力表现。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力军,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底线,增强职业责任感,勇于创新与担当,用炙热的专业使命感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完成时代赋予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使命。
3.3.3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树立绿色建筑意识
当前我国建筑设计与施工工法领域存在诸如:①现代化的设计理念较弱,设计过程中只考虑建筑当前的作用和功能,对于其长久的作用和功能等却严重忽略;②缺乏绿色生态可持续的设计要素,认为只要将建筑物周围设计,一定的绿化环境就是生态建筑,这种理解较为片面,从而影响设计效果;③施工过程中污染重、消耗大量能源等一系列的问题,无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确立“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因此,在建筑設计和施工过程中应当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节能环保理念,以“四节一环保”为基本约束,“以人为本”为核心要求,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建筑工业化在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符合我国建筑业绿色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方向。装配式建筑是建筑行业的“绿色革命”,较好的降尘效果,节约水、电等能源,同时装配式建筑所用的装配式构件,由计算机精确控制,杜绝了材料的浪费,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装配式建筑的构件还可以重复利用,达到资源或材料的再利用。装配式建筑可减少40%以上的碳排放量,是建筑业实现“碳峰值”和“碳中性”的重要技术路径。而目前课程设置及教材大多缺少这一方面的知识,需要教师补充讲解,为学生建立对绿色建筑的基本意识。
4.结语
本文主要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下,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与研究,从房屋建筑学当下的教学现状,到房屋建筑学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与整体思路及具体落实进行相应论述。
因此,进行“房屋建筑学”课程思政改革,我们一定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坚定民族自信;用典型建筑启迪学生,坚定民族自豪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树立绿色建筑意识。通过以人为本的核心设计思想为学生讲大势、传大道、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使得思想政治的原理与专业课程的知识点达到水乳交融、完美融合的效果,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政治站位与觉悟。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詹鹏,王艳,韩玉民.转型背景下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7,32(4):75-78.
[3]张巍.《房屋建筑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促进方法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34(3):168-169.
[4]齐再前,林妍梅.以课程思政推动高水平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J].北京教育(高教),2021(2):30-32.
[5]夏丽莎.融入课程思政的工业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设计实践——以《工业安全》课程为例[J].广东化工,2021,48(1):245-246.
作者简介:赵乐萌(1991—),男,汉族,籍贯:河北省秦皇岛,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土木工程施工、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建设工程监理与全过程咨询
江梦瑶(1988-)女,汉族,籍贯:湖北省京山市,建筑设计工程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房屋建筑学、绿色建筑、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