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媛,黄忠廉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 510006;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 510420)
“援物比类”即“取象比类”,是中医哲学的思维方式。人们凭借外在的、具体的、已知的“象”,归纳出未知物的相似性质去认识内部、抽象的未知事物。它类似于类比,常用来认识自然、人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1]。中医难译难在术语更难在析清文字背后隐藏的中医思维。“取象比类”思维的独特性往往成为中医外译的障碍,翻译文字意义实现了语言转化,读者却不知所云,很难理解其原文的真正含义。李照国[2]认为“身洋装而法孔孟”是最理想的中医翻译风格,即用西方语言载体诠释文字背后的中医文化意涵。
阐译是变译方法之一,它以解释、增补等增益手段扫清原作的理解障碍,增加译文透明度[3]。其增义特征或能化解中医外译之难,即可诠释术语、挖掘文本内隐之意、凸显“取象比类”思维,帮助西方读者理解中医文化。因此,本文以《黄帝内经》英译本为研究对象,聚焦中医“取象比类”思维阐译现象,探讨阐译的原因、方式和优劣势,力求为中医外译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阐译是指“在译文中对原作内容直接加以阐释并与之浑然融合的变译活动”[4],它是围绕读者需求在翻译活动中做出的变通。阐译中医文本是应读者理解中医文化之需,利用增加的信息填补中西文化差异造成的理解鸿沟,诠释“取象比类”思维,实现增义通达、释义文化,同时继承注疏传统。
当原文经过等量的语际转化后仍不能满足读者需求时,译者须增补信息、显化原文缺省意义。阐译是应读者理解之需对原文内容加以阐释,挖掘原文涵义,使译文语言通达,意义明确,易于理解。“阐”的内容“不是译者个人的观点或主张,而是未显现的原作内涵”[4]151。伽达默尔[5]认为,“一切翻译就已是解释”“翻译始终是解释的过程”。翻译活动中最需要加工的是理解的障碍点。就中医文本而言,理解障碍较多体现在术语和隐藏于文字中的中医思想,“取象比类”思维即是其中之一。如人体内部器官统称为“脏腑”,“脏腑”即“藏府”,意为仓库,是储藏精气津液、出纳转输的地方。取人们熟悉的“仓库”之象,意指人体器官的储藏转输功能。若按字面意思译为organ(器官),便失去中医命名之精妙且索然无味。若依据中医理念进行阐译,能消除理解障碍,并保留中医文化认知网络中事物之间的关联。
文本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文本解读依赖历史语境。因“视域融合”的存在,文本理解会受到认知主体的影响,因而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包括译者)对同一文本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若要正确解读文本,译者需将其置于原生语境,即文本产生时的历史语境,结合一定的时间、空间、文化等因素理解原作文字及文字背后的意涵,真正到达作者原意。
中医语言特点鲜明,引经据典较多,夹杂大量古汉语语词,且蕴含“取象比类”思维,西方读者仅凭文字意义难以准确获得作者意图。李照国[2]98认为,翻译中医须立足原文实际和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来探求原意。“取象比类”的“象”包括能感知的形象、色象、物象,以及大脑处理后形成的抽象“意象”。若没有一定的中医基础作为认知保障,读者难以理解此象与彼象的联系,无法凭借此象认识彼物的本质。阐译以明示阐析的方式释义文本,将原文置于特定的历史语境,紧扣作者原意,增加信息化难为易、阐正以俗,引导读者正确理解原文传递的中医文化信息。
我国的经书加注传统始于汉代。“注”指注文或注解,是对正文的解释;“疏”即疏解,是对前人注解的注解。简言之,注疏是对典籍正文和前人理解的解释。《黄帝内经》年代久远,因散乱亡失,经历了历代医家的考证、编纂。至今已有多人注疏,以唐·王冰、明·吴崑等注本影响最大。古籍的注解、疏解属于文本外信息(即副文本信息),中医“取象比类”思想有时会在注疏中体现或诠释。
从解释的角度看,古籍注疏与阐译目的相似,都是解释原文,只是载体和呈现地方不同。前者以同一语言为载体,即语内阐释,呈现于副文本中;后者属语际阐释,置于正文中。中医外译完全脱离副文本是不可能的,译者通常会借助历代医家的注疏理解原文,译文即是对文本的理解;有的译者既译正文又译注解(如文树德的《素问》英译本)。此外,中医典籍流传久远,由历代不同医家注疏,或观点相左,或多人重新编纂、前后欠统一(如《黄帝内经》),凭借阐译的变通可避免前后矛盾。
“以中释中”“以西应中”是典籍外译的另一路径[6],回归历史语境阐释原文、继承注疏传统是其体现,同时可达到语义通达、消除理解障碍之目的。
“取象比类”思维方式利用事物间的共性或相似性,通过熟悉、具体的事物来认识不熟悉、抽象的事物。该思想贯穿中医文献,有的明显,类似于比喻,如《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中“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把心比作君主,把肺比作宰相,把肝比作将军等,形象地描述十二脏器功能。该类表述一般使用直译,有时“取象比类”藏于文字中,有中医背景的读者一目了然,其他读者不了解事物间的联系而困惑,这时采用阐译居多。阐译的方式一般分为文字阐译和非文字阐译2种。
顾名思义,文字阐译是用语言文字形式来“阐”,解释、补充说明文本内隐意义,挖掘文字背后的中医思想,凸显“取象比类”思维。
例1: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
直译:Water corresponds to Yin;Fire corresponds to Yang.Yang is energy,Yin is taste.
译文:The property of water is cold and motionless,so it corresponds to Yin;the property of fire is hot and up-flaming,so it corresponds to Yang.The lucid Yang is ascending,so it is energy,the turbid Yin is substantial,so it is taste (good)[7].
例1用现代汉语表述为:水与阴对应,火与阳对应;阳的存在方式可为气,阴的存在方式可为味。若按词义对应关系,可对译为:“Water corresponds to Yin;Fire corresponds to Yang.Yang is energy,Yin is taste.”对译虽解决了语形问题,但原句的真正意义和文字背后的文化涵义还需深入剖析。
《素问》吴崑注本在该处有批注:“水寒而静,阴也;火热而燥,阳也……臊、焦、香、腥、腐,为气为阳;酸、苦、甘、辛、咸,为味为阴”[8]。对比原文和吴崑译文,句式由表判断的简单句变为表因果关系的复合句,翻译前后的信息量也明显变化。Water corresponds to Yin之前增加信息The property of water is cold and motionless,用阐译的方式说明“水”的属性是寒冷、静止的,因而第二个water用代词it替代,并用连词so连接“水有寒冷、静止的特性”和“水与阴对应”,表明两者的因果关系。同样,在Fire corresponds to Yang之前增加了the property of fire is hot and up-flaming,说明“火”有温热、上升的特征。“阳为气”(Yang is energy)之前增加The lucid Yang is ascending,说明气味(即“气”)清轻(即lucid),呈上升状态,故属阳;“阴为味”(Yin is taste)之前增加the turbid Yin is substantial,说明味道或滋味(即“味”)浊沉(即turbid),呈下沉状态,所以属阴。阐译的内容反映了中医思想,向读者解释“水为阴”“火为阳”等原因,以便在读者头脑中建立理解所需的因果关系。
从认知层面来看,中医理论体系中水火与阴阳、阳与气、阴与味之间的关系是以中医认知方式为基础的,普通读者难以理解,英译时的诠释必不可少。在此以“水为阴”为例,用图1说明其对应关系。《灵枢·阴阳系日月》云:“阴阳者,有名而无形。”阴阳无法感知,所以水与阴的对应关系难以在读者大脑中建立(用虚线表示)。古人取“水”的寒冷、静止之“象”,以具体、熟悉的事物性质加深对五行之“水”的认识,从而建立水与阴的认知关系(用实线表示)。同样,取“火”温热、上升之“象”解释火与阳的对应关系,取“气”清轻、上升之“象”,取“味”浑浊、下沉之“象”说明气味与阴阳的联系。可见,译者将“取象比类”思维方式从原文文字中挖掘出来,并清楚阐释于译文,利于读者建立理解原文必需的认知关系。
图1 水与阴的认知关系
中国古人视阴阳为万物的根本属性,将世界归属于阴阳二元体系。然而,“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素问·五运行大论篇》),人们对阴阳的认知需要借助其他事物即“取象比类”。例1的阐译增补了信息,将隐含的认知关系呈现于译文中。而有的译者是将阐译内容呈现于译文的括号中,以免影响译文的可读性。
例2: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
直译:The physician who is good at diagnosis observes the complexion and palpates the pulse to distinguish between Yin and Yang.
译文:He who is good at diagnosis always observes the complexion of the patient and palpates the pulse first,to distinguish whether the disease belongs to Yang or Yin (such as the red complexion represents Yang,white complexion represents Yin,floating pulse shows Yang and deep pulse shows Yin,etc.)[7]42.
例2的意思是善于诊病的医生观察(病人)面色、切按脉象,要先辨别(病症的)阴阳属性。原文一共11个汉字,按直译的方式可译为20词的英文句子。吴崑译文在原文基础上增加了信息(括号内部分),举例说明面色和脉象的阴阳是何种表现。
就认知层面而言,原文取面部的“色象”和脉搏的“脉象”认识疾病属性,是中医“取象比类”思维的典型表现。如图2所示,译文增加的信息具体解释色象与脉象的阴阳对应关系,面色红润属阳(the red complexion represents Yang),面色苍白属阴(white complexion represents Yin),脉浮为阳(floating pulse shows Yang),脉沉为阴(deep pulse shows Yin)。译者将读者能看见的面部色泽及脉诊时能感受到的脉象沉浮呈现于译文,把直观的色象、脉象与抽象的阴阳属性联系起来,搭建面白、面红、脉沉、脉浮与阴阳的对应关系。凭借已建立的认知关系,读者把“象”与“类”真正联系起来,理解原文折射出的中医思想。此外,例2的阐译部分置于括号中,也保证了正文的连贯流畅。
图2 面色、脉象阴阳属性
翻译涉及的两种语言在社会和文化上的差距越大,对解释性“显化”的需求就越大[9]。这种解释性显化常以文字为载体。然而,图、表等非文字形式也能显化“取象比类”思维,与文字相比显得更简洁和直观。
例3:藏俞五十穴,府俞七十二穴(《素问·气穴论篇》)。
直译:There are fifty Acupoints of the zang-organs and seventy-two Acupoints of the fu-organs.
译文:In the five solid organs,each of them has five kinds of shu-point which Jing,Xing,Shu,Jing and He,and each kind of shu-point has five acupoints,five times five makes twenty-five,and they amount to fifty points i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as following:(表1).In the six hollow organs,each of them has six kinds of shu-point which are Jing,Xing,Shu,Yuan,Jing and He,and each kind of shu-points has six acupoints,six times six makes thirty-six.They amount to seventy two points i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as following:(表2)[7]257-258.
表1 五脏腧穴
表2 六腑腧穴
例3原文11个汉字,直译为There are fifty Acupoints of thezang-organs and seventy-two Acupoints of thefu-organs。为何吴崑译文用了96个词并附2个表格?普通读者对中医理论知之甚少,难以理解藏俞五十穴位和府俞七十二穴位的具体名称及每个穴位与五行的对应关系等,而直译只解释了字面意思。吴崑用文字解释藏俞穴位为何分别为50个(五脏对五俞,一侧有五五25个穴位,左右两侧共有50个穴位),并用表1详细说明对应关系。表1横排列出五脏名称,即肝、心、脾、肺、肾;属于五脏的五条阴经,每条的5个俞穴分别与木、火、土、金、水对应,即井(木)、荥(火)、俞(土)、经(金)、合(水)并置于表格的竖列。因而每个穴位的名称及对应的经脉、五脏器官、属性等一目了然,凭借对五行和五脏属性的认识,读者从该表可了解穴位的性质和特点。此外,译者还在每个穴位名称下面标注了穴位的国际标准代码。如表1中的“大敦”穴位Dadun,国际标准代号为LR.1,对应Jing(wood)和liver,即为肝经井穴。从经络辨证来讲,与“木”对应具有“木”的属性。表1呈现了五脏腧穴的数量、名称以及对应关系,向读者清楚地展示了五脏腧穴的属性,它呈现出的“取象比类”思维比文字表述更直观、简洁。六腑腧穴的阐译方式与上述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除了表格的阐译方式,译者有时也用图来说明。如《素问·六微旨大论篇》中,黄帝“愿闻天道六六之节盛衰”,即风、热、火、湿、燥、寒六气的变化。岐伯以三阴三阳的概念和归属来描述六气变化。根据阴阳学说,阴阳消长进退,循环运转,阳极阴生,阴极阳生,由阳入阴,由阴出阳。三阴三阳的运转次序为:一阳(少阳)→二阳(阳明)→三阳(太阳)→一阴(少阴)→二阴(厥阴)→三阴(太阴)→一阳(少阳),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以上三阴三阳的位置和运转次序是在面向南面的条件下观测的,即“南面而待”。若不明白其中道理,读者难以理解原文。于是,译者除英译原文之外还增加了“三阴三阳运转图”(图3),说明三阴三阳的运转次序以及与六气和五行的对应关系[7]324-325。这种非文字阐译方式避免了文字表述的累赘,更清楚明了。
图3 三阴三阳运转图
许国璋曾说:“哲学著作的翻译家肩上负有完整介绍一种哲学体系的责任。[10]”中医译者肩负着将中医思想、中医思维和中医体系介绍到西方世界的责任,仅有语表意义的转化可能会误导读者,使用阐译的变通手段可将原文意涵清楚明晰地展示给读者,满足读者需求,促进中医文化在西方的传播。
中医文本阐译是采用详实解释、补充说明的文字或图、表等非文字方式,在原文基础上增加信息,凸显“取象比类”思维,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其优势主要表现为明晰语义,助于理解;优化译效,利于传播。
就文本理解和信息转化而言,阐译旨在清楚、明确表达文本意义,理清逻辑关系,诠释中医文化意涵。例1补充出“水”寒冷静止、“火”温热、上升的属性,析清水为阴、火为阳的缘故;例2的阐译将抽象的“阴阳”属性具体化为人们能感知的面象和脉象。这种对中医原理的挖掘和解释,使得译文表达更加清楚,读者更易理解和接受。
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讲,译者选择阐译,并充分考虑到文化差异、译介受众知识背景等因素,将艰涩的中医术语、隐含的中医思维转化为通俗、具体的文字或非文字形式呈现在译文中,降低了译介内容的难度。例3译文增加的表1、表2分别解释藏俞五十穴位与五行、五脏的对应关系以及府俞七十二穴位与五行、六腑的关系,译文显化了“取象比类”思维,读者通过对五脏六腑、五行属性的了解,更深刻地认识穴位。同样图3也是以直观的形成说明复杂的中医原理。此时,译文传播的不仅是该段文字的意义,更是中医原理和中医哲学。只有读者能够理解的文本才有传播后劲,才能将中医文化向外推广,达到理想的译介效果。
当然阐译中医“取象比类”也有一定的劣势。阐译的增益意味着使用更多文字或增加其他非文字手段来满足读者的理解需求。表达清楚、详实可能是以牺牲简练语言,甚至是译文可读性为代价的,或给人拖沓之感。另一方面,中医语言一词多义现象、中医典籍各家注疏的差异都会增大译者理解文本的难度。如果译者的理解或表达出现偏差,加以阐译不但不能达到作者意图甚至可能南辕北辙。
因此,阐译必须遵循适度性、忠实性、对象性等原则[3]204-205,以便扬长避短。首先,阐译不能无限阐发必须适度,该阐则阐。中医文献属科技文本,翻译须简练表达,做到阐释与简练的平衡。其次,译者阐译须忠实于原文,也要考虑读者的理解能力。原语和译语文化差异较大时,“原汁原味”翻译只是追求的理想,此时忠实性体现在译文意义与原作传达信息的尽量接近。对原作的忠实不是文字和形式对应一致,而是文字反映的内容和思想一致,即译文的增义让读者能够读懂原文,理解“取象比类”中医思维反映出事物间的联系。译者的行为需严谨,慎之又慎,不仅需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中医基础,更要有查阅古籍、小心求证的翻译态度。总之,发挥阐译之长,避免阐译之短,才能译好中医。
中医“取象比类”外译若不能达其意则需思变通。阐译正是凸显中医思维的变通之法,中医外译活动不仅要处理好2种语言体系和文化的差异,更要考虑中医思维在译文中的诠释。阐译以文字、图、表等方式增加信息,达到解释中医文本、显化“取象比类”思维的效果,填补了中西方思维差异,解决了中医外译工作中的文化异质性问题,可谓中医外译的极优之选。其优势虽明显可见但也须合理使用,围绕读者理解需求,适度、适量、扬长避短,使中医译本更容易为译语读者理解,中医典籍和中医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播海外,让域外读者真正认识、了解和接受中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