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爽,党利,刘付琼
南阳市中心医院1儿童血液肿瘤科,2神经外科,河南 南阳 473000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是儿童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约占儿童肿瘤的1/3,其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大量增殖,蓄积于骨髓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具有起病急、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等特点,中国目前有AL患儿200多万,且仍以每年3~4万的速率在增长[1-2]。因此,明确小儿AL病理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是改善治疗结局的关键。目前,小儿AL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发现出血是AL常见并发症,在小儿中的发生率为35.0%~80.0%,临床症状中以皮肤黏膜瘀点、瘀斑最为常见[3]。何玲等[4]研究显示,AL成年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血小板不能发挥止血功能而使得凝血时间延长。此外,T淋巴细胞对病原菌有杀伤及抑制作用,亚群间的平衡状态与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有研究指出T淋巴细胞可能参与白血病的发生和进展[5]。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儿AL凝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小儿AL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防治小儿AL和制订治疗方案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AL患儿为观察组。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2014年版)》[6]中AL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12岁;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伴先天性疾病;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③合并血液系统疾病;④合并免疫系统疾病;⑤肝肾功能异常。另选择同期82例进行健康体检的小儿为对照组。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受试儿童家长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1 凝血功能指标检测 于研究对象静息状态下取静脉血2 ml,加入枸橼酸钠1∶9抗凝,3000 r/min离心分离血浆,在3 h内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6项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ited partial thomboplastin time,APTT)、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Ⅲ,ATⅢ)、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FDP)、D-二聚体(D-dimer,D-D)。PT正常范围11.0~14.5 s,FIB 正常范围 2~4 g/L,APTT 正常范围 26~42 s,ATⅢ正常范围80%~120%,FDP正常范围0~5 mg/ml,D-D正常范围0~0.5 mg/ml。
1.2.2 免疫功能指标检测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研究对象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即CD3+、CD4+、CD8+,并计算 CD4+/CD8+比值。
收集两组研究对象资料,包括年龄、性别、X线检查史、出生体重、分娩方式、主要喂养方式、母亲生育年龄、母亲孕期疾病史、母亲孕期X线检查史、母亲饮酒史、父亲饮酒史、母亲吸烟史、父亲吸烟史、家族遗传病史、住宅装修史等情况。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及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儿PT、FIB、APTT、FDP、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T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凝血功能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 CD3+、CD4+、CD4+/CD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D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表2 两组研究对象免疫功能指标的比较
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出生体重、主要喂养方式、母亲饮酒史、母亲吸烟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X线检查史、分娩方式、母亲生育年龄、母亲孕期疾病史、母亲孕期X线检查史、父亲饮酒史、父亲吸烟史、家族遗传病史、住宅装修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研究对象临床特征的比较
以是否AL发病作为因变量(0=否,是=1),以2.3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X线检查史、母亲孕期疾病史、母亲孕期X线检查史、家族遗传病史、住宅装修史均是小儿AL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表 4)
表4 儿童AL发病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AL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主要表现为白血病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异常,正常造血功能被抑制[7]。其中出血是AL患儿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发生出血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凝血功能紊乱、血小板生成减少等,临床评估凝血功能的指标有PT、FIB、APTT、FDP、D-D及ATⅢ等[8-9]。FIB是参与合成的一种糖蛋白,在血浆中水平较高,作为凝血因子可直接参与凝血过程,当其水平发生变化时会使机体出现凝血障碍;ATⅢ是天然抗凝蛋白,控制纤维蛋白溶解和血液凝固;FDP是纤维蛋白原的特异性降解产物;D-D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是继发性纤溶的特征性代谢产物,也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首选诊断指标[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PT、FIB、APTT、FDP、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T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AL患儿的凝血功能指标发生紊乱。分析原因如下:AL患儿机体白细胞水平在短时间内会迅速升高,使骨髓巨核细胞功能受限,因此影响血小板浓度,继而诱发出血症状,影响凝血功能[11]。T淋巴细胞是免疫效应细胞,也是免疫调节细胞,可将CD分子分为CD3+、CD4+、CD8+,数量与比值对免疫内环境的稳定有重要意义[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CD3+、CD4+、CD4+/CD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D8+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AL患儿细胞免疫功能较低,此研究结果与成娟等[13]在成年AL患者中的研究结果一致。此外,本研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影响小儿AL发病的因素,结果显示,X线检查史、母亲孕期疾病史、母亲孕期X线检查史、家族遗传病史、住宅装修史均是小儿AL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原因如下:①X线可损伤人体DNA,增加机体对其他致癌物的敏感性,因而会增加小儿AL发病[14-15]。②母亲孕期疾病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小儿健康状况[16]。③研究显示,白血病有家族聚焦性,家族肿瘤史会增加小儿患白血病的风险[17];刘倩等[18]研究显示,有10%的患儿存在家族肿瘤史,是小儿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④有研究显示,当室内进行装修后,空气中的甲醛和甲苯等浓度显著增高,而甲醛会导致人体淋巴细胞染色体断裂,甲苯和二甲苯则会使人体血小板水平下降,抑制人体淋巴细胞[19],薛连国等[20]研究也证实,住宅装修史也是小儿AL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AL患儿凝血功能会出现紊乱,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下降,动态监测患儿凝血功能和免疫功能对患儿恢复有积极意义;此外,小儿AL发病因素较多,例如X线检查史、母亲孕期疾病史、母亲孕期X线检查史等,但大多均可预防。本研究的局限在于纳入样本量较小,为回顾性研究,且样本均来源于同一医院,故为得到更为准确的数据,可进一步扩大样本进行前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