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景鹏 陈贞仪
(1、福建省立金山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1;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1)
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患者的发生、发展机制为心肌重构,是经过一系列较为复杂的分子机制、细胞发生变化后,心肌功能出现相应的变化,该疾病从血流动力学因素或者是短期的药理因素,发展成了修复性的策略,影响着心脏内的生物学性质改变[1]。心力衰竭的发生是各种心脏疾病发生、发展的终末状态,其并不是一种独立性的疾病,而是由多种心脏疾病共同发展的结果,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会造成严重的后果[2]。缬沙坦与治疗心衰的其他药物联用,能够作用于心脏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尤其是可以稳定症状,提高左心射血分数,提高利钠肽的浓度,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疾病的死亡率[3]。但是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用药剂量存在一定的争议,对于缬沙坦作用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相比于常规剂量用药后的治疗效果的研究较少。笔者将常规剂量以及较大剂量的缬沙坦在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旨在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身体恢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接收的90例慢性心衰的患者,收治的时间为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按照不同的用药剂量将所有的患者分为甲组常规剂量80mg qd,乙组用药剂量160mg qd,丙组320mg qd。
纳入标准:患者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中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且其病情稳定;患者有家属陪同,且同意参与研究;患者的年龄低于85岁;根据NYHA分级为Ⅱ-Ⅵ级。排除标椎:患者伴有恶性肿瘤以及血液疾病;患者伴有高血压、心绞痛、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伴有心内血栓;患者经检查发现伴有新发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患者对本研究的药物过敏;患者有意识障碍,不能参与配合;患者伴有肥厚性心肌病;患者伴有急性冠脉综合征以及急性心肌炎等疾病。
所有患者入院后积极的完成各项检查,且积极治疗基础病,并给予患者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纠正贫血、消除诱因等常规干预,并根据患者病情严重情况给予强心剂、利尿剂、止痛药物等。甲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常规剂量的缬沙坦(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217)口服,用药方法:80mg/次,1次/d。乙组在常规基础上,应用缬沙坦用药剂量,80mg/次,2次/d。丙组在常规基础上,应用用药剂量:80mg/次,4次/d。三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之后对各项指标进行检查。
(1)三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氨基末端脑力钠钛前体(NT-proBNP)水平。NT-proBNP的测量方法,抽取患者清晨空腹2m L静脉血,并将血标本置于含有易地酸二钠的抗凝试管当中,在6h内进行离心处理,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其进行检测。
(2)三组的左心射血分数、6min步行试验距离,其中6min步行试验距离的判定标准:患者的步行距离<150m,则意味着其心衰的程度严重;患者的步行距离为150-425m,则表示其心衰程度处于中等水平;患者的步行距离426-550m,则表示其心衰的程度较轻[4]。
(3)三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包含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皮炎、头痛、低血压。
用SPSS22.0分析数据,多组间方差分析F表示,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
治疗前,三组的cTnT、NT-proBNP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丙组cTnT、NTproBNP水平低于甲组、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三组治疗前、后的cTnT、NT-proBNP水平(±s,ng/L)
表2 对比三组治疗前、后的cTnT、NT-proBNP水平(±s,ng/L)
组别例数(n)cTnT NT-proBNP甲组乙组丙组F值P值30 30 30治疗前85.69±5.14 85.75±5.08 85.98±5.12 0.259 0.398治疗后71.63±5.44 69.22±5.35 62.36±4.88 8.221 0.003治疗前2863.66±236.23 2862.12±235.41 2864.31±235.19 0.013 0.495治疗后1756.63±156.36 1582.22±150.22 1256.36±149.63 14.981 0.001
治疗前,三组的左心射血分数水平、6min步行试验距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比于甲组、乙组,丙组的左心射血分数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甲组、乙组,丙组的6min步行试验距离明显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左心射血分数(±s)
表3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左心射血分数(±s)
组别例数(n)左心射血分数(%) 6min步行试验距离(m)甲组乙组丙组F值P值30 30 30治疗前40.12±8.66 40.33±8.44 40.56±8.05 0.241 0.405治疗后46.54±7.52 50.22±7.12 58.45±6.69 7.669 0.003治疗前226.63±15.63 226.77±15.22 227.15±14.77 0.157 0.438治疗后286.69±16.36 300.75±19.22 364.24±20.25 19.306 0.001
治疗后,三组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对比三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类药物长期作用于人体后,能够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神经体液,从而提高临床疗效。缬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能够通过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与特异性的受体AT1进行有效结合,继而完全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进行抑制,同时也使得特异性的受体AT1有益作用增强,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将心肌纤维组织增生以及心肌细胞肥厚性增长情况积极抑制,并将左室重构进行逆转,以改善心肌的顺应性[5]。
本研究发现给予慢性心衰大剂量的缬沙坦服用之后,可以改善cTnT、NT-proBNP水平,其中血清NT-proBNP存在于心室中,属于心肌细胞合成的天然激BNP素,当心室容量增加时,则其分泌明显增加,从而使得BNP的半衰期延长[6];另外该指标也可以作为判断心肌损害的标志物,可以反映心室功能情况,因此当心室功能存在异常后,该指标增加明显。cTnT也可以较为敏感地将心脏损伤的情况反映出来,并可对心肌损伤的程度进行判定[7,8];另外该指标也可以对心肌缺血损伤面积等进行判断。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肌细胞会受到严重的损害,故而导致cTnT、NT-proBNP水平升高明显,经过治疗后下降明显,本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常规剂量、中等剂量,大剂量组的cTnT、NT-proBNP水平明显低(P<0.05),提示较大剂量的药物的干预效果明显,原因与大剂量的缬沙坦作用于人体的RAAS、SAS活性阻断效应效果更为全面、更为显著有关。
左心射血分数能够反映机体的心功能情况,也可以为判定心衰患者预后效果的重要指标,在治疗前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降低明显,且中心静脉压力较高,意味着患者的心脏射血能力较弱,不利于心脏血液及时泵入动脉。6min步行试验属于一种亚剂量运动试验方法,该试验可以反映慢性心衰患者的日常活动量,临床上将该指标认为是评估患者预后情况的重要指标[9]。本研究结果显示:较大剂量组的左心射血分数明显更高,较大剂量组的6min步行试验距离明显更长(P<0.05),高剂量的缬沙坦能够增加治疗方案的有效性,继而可以有效改善心功能状态,保护心肌不受再灌注的损伤,降低心肌钙水平,同时也利于扩充外周静脉容量血管,使得心脏的负荷降低,充分发挥着正性肌力的所用,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患者的射血分数增加,意味着心室功能增强,从而患者的心功能状态改善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活动耐力。经过治疗后,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明显延长。魏云杰等[10]研究中指出,在给予心力衰竭患者常规用药联合缬沙坦进行干预后,能够明显提高射血功能,文中结果显示:相比于甲乙两组,丙组的射血分数明显高(P<0.05),提示缬沙坦用于心衰患者中可以有效提升射血分数,促进心功能的恢复。该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的结果相似。
笔者对常规剂量的缬沙坦与较大剂量的缬沙坦用于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三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在加大用药剂量后,并没有引发患者严重的不良反应,故而表明高剂量的缬沙坦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给予慢性心衰的患者高剂量缬沙坦进行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提高活动耐力,促进身体的恢复,且用药后的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