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玉华
(江苏射阳 224300)
位于黄海之滨的射阳,是江苏省乃至全国的农业大县,拥有若干张“国”字头的闪光名片:中国产业百强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棉花生产状元县、全国果蔬生产十强县、中国中药材之乡、中国蒜薹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蜂产品出口基地;射阳大米、洋马菊花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尤其引人瞩目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连续九年棉花总产超百万担,不仅提高了射阳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为射阳全面发展奠定了比较雄厚的经济基础。吃水不忘挖井人,射阳农业成就的基础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100多年前组团来射阳开发滩涂、废灶兴垦的“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张謇。张謇堪称射阳早期农业科技的奠基人、射阳农业文明的播火者。
张謇铜像(射阳县地方志办公室 提供)
射阳县域原分属盐城、阜宁两县,1942年4月21日正式建县。唐宋以前,全境尚隐没在茫茫大海之中。南宋建炎二年(1128)黄河夺泗夺淮入海后,大量泥沙在海区淤积,形成大面积的滩涂,成为人们割草生火、立灶煎盐的场所。除县境西部地区有耕地种植水稻和麦子外,其余东部沿海一线全是盐灶。鼎盛时期曾有诗人赞道:“灶火红似霞,盐山白如银。”由于射阳地处范公堤以东,无海堤挡潮,每当狂风怒吼、大潮涌至,海水瞬息陡涨数丈,常有煎丁、渔民奔避不及,被席卷葬入大海之中。随着滩涂不断向东延伸,卤气渐淡,盐产量逐年降低,盐民苦不堪言,多流落他乡。到了清末之后,射阳的沿海滩涂面积进一步扩大,盐灶虽存,但大多产盐甚微,处于半停产状态。而大片滩涂除生长杂草和芦苇外,由于碱性太重,无法种植任何农作物。
1916年,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以企业家的战略眼光发现了射阳这片亟待开垦的处女地。他将在家乡南通开发滩涂、植棉兴办实业的经验移植到射阳境域。在张謇的倡导下,组织强有力的开发团队,筹集股金,在射阳展示了废灶兴垦的大手笔。首先在射阳河南岸成立大纲盐垦公司,开发团队历经千辛万苦,排除种种困难,当年开垦3.05万亩。1917年,射阳境内规模最大的垦殖公司——华成公司诞生,前后投入总资本达250万银圆,土地75万亩,当年开垦面积20多万亩,正式拉开了射阳大开发的序幕。
张謇对射阳滩涂的开发比其他垦区更为重视,在其团队到射阳开发的初期,张謇曾在一年当中前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两次亲临射阳垦区视察,擘画出一张开发蓝图。
1920年2月18日,张謇首次视察射阳垦区。早春二月,射阳大地寒风料峭,黄海边的潮湿空气更增加了几分寒意。张謇身着厚实棉袍,头戴瓜皮帽,脚穿防滑暖靴,迎着阵阵海风视察华成公司水利设施,对加固海堤、兴修桥梁、涵闸以及在当地兴办学校等重大事项提出指导性意见。据史料记载,他之所以要冒着寒冷天气来视察,是因为华成公司的发展将为阜宁县全县开发起到示范作用,时节不等人,眼看春耕在即,所以他决定提前来公司帮助他们做规划、绘蓝图。这次视察,他对射阳滩涂开发工作提出了比较详细的思路和方案。
同年4月6日,张謇又一次来射阳垦区视察。这次他在射阳垦区办了三件大事:
首先检查2月18日布置的造涵闸、修海堤、设农事试验场、建学校等任务落实情况,每一项他都对开发团队明确了时间节点和质量要求。他赶在春天大潮前察看了华成盐垦公司于1917年修筑的海堤。这道海堤南起射阳河北下环洋,向北经大喇叭河、公司河、卯酉河,折向西北9公里,以锐角返折西南4公里,总长21公里。堤底宽33.3米,顶宽2米,高出地面2.66米,工程费用18.98万银圆,是保护射阳垦区免遭海潮侵袭的重要屏障。实践证明,这道海堤经过1932年大风暴潮的考验,堤身安然无恙。
其次是现场察看华成北闸(今临海镇双洋闸前身)的施工质量。因为这是建在射阳垦区的第一座较大规模的水闸,如果质量有问题,挡不住海潮,排不出积水,不但会前功尽弃,还会为下一步的开发带来巨大阻力。因此,他安排专门从南通请来的技术人员对华成北闸进行质量验收。当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在质量验收单上签字后,张謇亲笔题写了“华成北闸”四个大字,另注一小楷落款“民国九年,南通张謇题”。
再次是到苇荡营(今临海六垛)视察新建立的、以推广淋盐治碱和试验种植棉花新品种为主要任务的阜通公司和农事试验场。这个公司和试验场对于射阳大开发能否成功至关重要。4月的黄海滩头,气温已达20多摄氏度。在紧锣密鼓的行程中,张謇沿着坑坑洼洼的海滩羊肠小道行走,步履维艰。当日下午回到合德公司的临时住所后,便写下这首五言诗以记此行:“初夏去北闸,归时日正午。车汉衣襟湿,烈日胜炉曛。风吹旱魃过,满目皆尘土。野旷牛羊少,荒昃穷丐多。仆痛余亦渴,沟水皆咸卤。何年获收成,尚待天公许。”这首视察垦区归来诗,准确而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他和他的团队在射阳境内垦区创业的艰难、条件的艰苦,也表明了他实业救国,走农工一体化发展之路,无论多么艰辛都初心不移的志向。
张謇团队在滩涂垦殖的成功,促使当地地主和灶民争相效仿,开始大面积建设农田。至1930年,射阳县境垦地达70多万亩,其中公司化垦殖50多万亩,地主垦殖20万亩,灶民垦地数万亩,为射阳的农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张謇及其团队在射阳废灶兴垦中,采取三大战略,展示了他敢于开发的大气魄。
第一大战略是公司全覆盖。自1916年至1933年的17年中,在张謇等人推动下,购买射阳境内地主荒滩、土地进行垦殖,成立大纲、华成、大祐、合德等较大公司43家,共投资888.26万银圆,占地161.09万亩,垦殖面积65.58万亩,还有更多由这些公司派生出的小公司,基本完成公司化对垦区的全覆盖。比如在耦耕庆东村的退耕公司、合德镇庆北村的生计公司、合德镇淮海村的淮海公司、海通镇林基村的廪基公司,习善堂、恺谊堂、耦耕堂、庆余堂、合顺仓等公司的创办人均与张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20世纪90年代,射阳县22个农业乡镇中,属当年垦区的有16个。纵观张謇当年在沿海一线从连云港到长江口的众多垦区,像射阳这样一个县域内拥有43家垦殖公司及大量子公司的情况极为少见。
第二大战略是以公司带动集镇发展。张謇在垦区先后共创建集镇7处,大祐、大纲、合德、阜余公司各1处,华成公司3处。1863年,合德镇只有外迁户周姓一家,取名“周家墩”(今永胜街西南处)。1919年,张謇派束勖严、邵志中等人来此筹建垦殖公司。以“合资垦殖,施德于民”之意,取名“合德公司”,办公地设在合德老轧花厂处。后来在合德公司的西北部,束勖严又创办了众志堂公司。经两家公司商定,以“合股投资,兴办农业”为宗旨,改公司驻地为合兴镇。据〔民国〕《阜宁县新志》记载:“合兴镇,阜宁新兴之大镇,乃附近之棉市中心,华成、合德、大纲诸公司均位于此,秋收时远近数万人,贸易额可数十万。”合兴镇后来改名合德镇,1946年建立镇级行政建制。1950年2月,射阳县人民政府从陈家洋迁至合德镇,从此合德镇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过100多年的艰苦创业,如今合德镇已发展成为黄海之滨的一座美丽城市。
华成公司境内的八大家镇(今临海镇),原来只有王家六户和马、史两户共八户人家,称之“八大家”。随着公司扩垦,南通启海一带的棉农大量迁进,先后发展起大小商户30余家,盐城、阜宁等地商贩也纷纷来此经商,大小店铺应运而生,成了方圆几十里的贸易中心集镇。
第三大战略是通过契约关系,动员其家乡启海地区有植棉经验的农民向射阳境内垦区迁移,以改变当地的灶民结构,传播先进植棉技术。至1946年,约有1.5万户、七八万人从启海地区迁入射阳落户。这些移民文化水准相对较高,而且精于植棉、勇于开拓,他们的迁入对射阳垦区的经济和文化科技教育事业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批移民成了当时射阳境内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他们的迁入,使射阳的农业文明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呈现出了五大亮点。
亮点之一:统一规划改良土壤。射阳东部地区全部是盐碱地,除了长草,基本上无法耕种,张謇开发团队带来了改良土壤的科学方法,首先是统一规划,开河挖沟淋盐洗碱。如华成垦区分为5个乡,每乡分13匡(段),匡周围有界,每匡南北长3330米,中间开9条排沟,间隔333米,沟深1.2米、宽1.5米;东西宽1200米,中间开沟23条,间隔50米,沟深1米、宽1.2米。排沟之间长方形地块谓之“条田”,一匡共划240块条田。在每匡中间各开挖一条南北和东西走向的“十字沟”,深1.6米、宽40米,以利灌溉。南北大河有l4条,分别流经匡交界处,其中6条入射阳河。东西开大渠6条(大喇叭河、六里河、运棉河、三乡河、五丈河、卯酉河),流经各乡交界处,其中五丈河、运棉河、大喇叭河入海,大小河总共长28.71公里,共计开支费用379717块银圆。沿射阳河建涵闸14座,其中一孔10座,五孔、四孔、三孔、二孔各1座,共计用费151232块银圆。佃户居住在各条田中间,条田中间一条横路通向十字沟,路与条沟交叉处以坝代桥,坝南水通南排沟,坝北水通北排沟。十字河交叉处建桥两座,筑横、竖马路长16142丈,宽1—2丈,计用费65519元。先后开挖了四丈河(今小洋河),修筑了张网港堤、五丈河堤。内堤工程主要修筑高5尺、宽4丈的西堤。公司分为20个区、1400个条子(每条20—25亩)。区与区之间有南北干河6条,东西有干河5条,构成了公司全境的河道网,形成了规则的条田,实现了河、堤、路、桥四通八达,又有效地防止了水患的发生。整个境内道路四通八达,水流畅通。科学的规范,畅通的水系,加之草皮覆盖焐碱,大片寸草不生的盐碱地被改造成了宜棉宜粮的良田,从而结束了射阳盐碱地无法耕种的历史,开创了条田化和科学排灌的先河。
亮点之二是引进作物新品种。棉花除引进山东良种外,还成立了农事试验场,试种、驯化、推广高产岱字棉,并获得成功,使棉花产量成倍增长。粮食作物引进了小麦、水稻良种,蔬菜引进了香芋、荷叶芋、补豆、生菜、腌荠菜等十多种新品种,水果引进了樱桃、核桃、酥梨等,大大改变了射阳多年不变的单一结构和老品种。
亮点之三是推广新的耕作方法。张謇的开发团队到来之前,射阳本地农民基本上是所谓“满种”,播种时天女散花般满田撒种,实际上是粗耕粗种。启海移民则带来了田间一套沟和“拉林子套种”新模式,棉花地里套种西瓜,麦地里套种蔬菜,提高了复种指数,一亩地种出了两亩地的收成。启海移民还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生产工具,提高了射阳农业的生产力。
亮点之四是构建了水陆交通网络。除垦区各公司都修建了比较宽阔的马路外,随着水利工程的兴建,又开辟了水上运输航道。最典型的是流经合德镇的小洋河,与上游的海河、串场河沟通,有轮船直达盐城。射阳河是境内较大的河道,小洋河出射阳河的河口原先叫“蚂蚱庙口”,经张謇建议改为“小庙口”,建有码头、货栈、茶房、旅社等。外国的大轮船有“哈发”“永贞”“姆佑”“开利马日”“老开林”“新开林”“楚大”7艘,这些船只南去上海、崇明、南通,北抵连云港、赣榆,甚至来往于宁波和烟台、日照、青岛等沿海城市,运出当时垦区年产数十万担的棉花及其他农产品,运进“五洋”百货和木材等物资。东坎、湖垛、涟水、兴化、泰兴、两淮等地的客商都来合德小庙口发货、取货。
亮点之五是大力兴办基础教育。“父教育而母实业”是张謇的重要思想基础之一。他认为在垦区搞开发,必须提高人的文化水平,文盲种地无法掌握科技。他在射阳垦区大力兴办基础教育的善举永载射阳史册。合德公司创办了合德小学,耦耕堂公司创办了耦耕小学,华成公司先后办有千秋、三区、八大家、中五区4所小学。在公司的影响下,八大家还办起5家私塾,共计有学生200余人。据《射阳县志》记载,“1936年,全境有完全小学8所,初级小学42所”。张謇重视教育事业,他把经营企业所获得的大笔钱都用在文教上。如1921年,他将华成公司东南隅10万亩土地作价卖给南通大学农科,之后公司又将西余区2.7万亩及西一区6000亩土地拨给当地教育部门管理,作为学地资助教育,使祖祖辈辈目不识丁的垦区农民子弟能够入学读书。
1942年建立射阳县后,特别是新中国建立后,射阳县人民政府重视兴修水利,治碱改土,用科学技术指导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皆得益于张謇这位开发滩涂的先驱所奠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