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旭
(厦门大学中文系,福建厦门 361005)
项王故里景区城门(项王故里景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提供)
项羽是宿迁的骄傲。围绕项羽所做的文化建设和学术研究,由来已久且蔚为大观。在宿迁政治、经济、文化日益发展的当下,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加强项羽及其相关文化的深入研究,意义深远而重大。有鉴于此,廓清关于项羽文化的一些历史事实,显得尤为必要。
宿迁入秦始称下相[1],史书明确说项羽是下相人。但项家何时落籍下相,项羽究竟在下相生活多久,却始终是一个含糊不清、却又十分关键的问题。较早正面涉及这一问题的是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说: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这一叙述,信息量很大,但并不很清晰,甚至可能还有破绽。“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世世”究竟有几世?起于何时?“封于项”跟下相更是风马牛不相及。后人难免感到困惑,不乏对此进行补充说明者。唐人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
今陈州项城县城即古项子国。
张守节敏锐地发现了问题的关键,即项氏可能来源于古项子国。项子国即项国,子为其爵位,在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中是较低的。南朝学者何承天的《姓苑》云,项本姬姓,可见其西周建立之初就存在了。但由于面积不大,地位不高,在春秋诸侯兼并过程中,终致灭国。《公羊传》云为齐所灭,《左传》云为鲁所灭。谁灭之虽然颇有分歧,但被灭的时间,并无疑义,即鲁僖公十七年(前643)。可见春秋中期,项国实际上已经消失了。项氏公族为了保全自我,他们大约会四散逃往相对安全的地方,向东约四百公里、既非交通要道、又非富庶繁华之地的下相(此时并无此行政区划及名称),可能是一个合适的选择。为了记住自己的来源,保存宗族文化的符号,他们以从前的国号来称呼这个族群,并形成姓氏。《元和姓纂》卷六云:“子孙以国为氏。”这应该是后来项氏宗族的重要来源之一。
但一个令宿迁民众颇觉遗憾甚至有些尴尬的事实是,早期正规文献中,几无项氏子孙在下相生活的具体记载。特别是项羽,除了籍贯以外,他的一生中究竟还有哪些方面与下相紧密关联,可能是当下宿迁人民最想知道的。鉴于正面史料不足,笔者只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旁求及推测。大约项氏公族的一支,在国灭后确实是聚居下相的。但其中倜傥不群而有建功立业之志者,可能不会甘心雌伏于此,依然会外出寻求机会。他们大约会避开敌国齐、鲁,而投奔能与齐、鲁抗衡的大国、强国,楚国正其宜也。司马迁所谓“项氏世世为楚将”的记载,大约就是基于这样的情形。鲁顷公二十四年(前255),鲁国为楚考烈王所灭,项地正式归属于楚国。司马迁所谓“封于项”者,也许就是在楚为将,并在灭鲁之战中建立功勋的项氏子孙。
但不幸再次降临到项氏宗族。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2],项氏家族的杰出代表、楚国著名战将项燕,在秦、楚之战中,与王翦对垒,兵败自杀(一云为王翦所杀),楚国也因此彻底灭亡。这一年,项羽9周岁。史书从来没有提到过项羽的父亲,不无可能也是在这次战斗中与项燕一同阵亡。所以,《史记》云项羽少时,跟着叔父项梁生活,他学书、学剑、学兵法等,都是在项梁督促之下进行的。以正常的情形揣度,此类学习大约在项羽10岁之后。《史记》中还有一条线索,值得关注:
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
项梁被捕的时间不明,但大致可以推知在项燕战死之后若干年间。栎阳是秦国核心地区,项梁既在此地被捕,说明他生活或活动在此间。这大约可以证明,此一时期项梁、项羽叔侄,似乎不在下相。但是,项家人解救项梁的方式,是通过蕲狱掾曹咎给栎阳狱掾司马欣写信。蕲在今安徽宿州,到下相大约150公里,距离栎阳则远达850公里,这不免令人产生遐想,在其中运作这一司法事务的,可能就是居住在下相的项氏族人。至于项梁杀人与被逮栎阳狱,是不是同一件事,司马迁说得含糊,班固则明确为两件事。因为项梁杀人,叔侄二人避仇到吴中。此事时间亦不详,从诸方因素推测,大致在项羽十三四岁时。从此直至他们起兵反秦,再到纵横天下,乌江自刎,项羽的生活与下相几乎不再有什么交集。
项羽出生时,项氏家族聚居下相已经四百多年。这里实际上已成为他们的家乡,是在外拼搏折翅铩羽的项氏子弟舔舐伤口、积蓄力量、谋求东山再起的重要基地。无论哪一种史料,言及项羽、项梁、项燕时,皆云“下相人”,只是“封于项”而已。因此,项羽的籍贯为下相,应该是没有什么疑问的。项羽有可能出生在下相,甚至童年时期也生活在下相,因为在战火纷飞的战国后期,下相相对平静安全,是适合老弱妇幼藏身的大后方。虽然从避难吴中起,项羽彻底离开了下相,但无损于项羽与下相在血脉上的紧密关联。从这个角度而言,宿迁人民热爱甚至回护项羽,其实都是可以理解的。
中国文化向来强调成王败寇,极少有失败的英雄。但项羽却是个少有的例外,得到古往今来无数人的热爱,他靠的是什么呢?
项羽生于公元前232年,随叔父项梁起兵反抗暴秦时,才23周岁。到乌江自刎时,也只有30周岁。他一生最大的对手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比他年长24岁[3]。项羽和刘邦之间,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和老到成熟的阅世者之间的争斗。项羽最后输了,但场面却令人荡气回肠。千年以后的女词人李清照,无限敬佩、无限缅怀、无限感动地歌颂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显然,在李清照们看来,项羽是一个大英雄,刚强而自尊,绝不苟且偷生,他无颜再见江东父老的那种羞愧,超越了世俗的取巧与功利,体现出一种单纯而质朴的人生观。客观而言,这是项羽身上特别令人喜欢的地方,羞愧与真诚是相辅相成的。
另外一点也不容忽视,项羽确实是一尊战神。《史记》记载项羽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兵法不成,给人一个不佳的印象,似乎这是一个没有长性、没有韧性的人。然而,任谁都无法否认,项羽有常人没有的天分。“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力能举鼎,气魄宏大,他的威势在《史记》中有多次具体体现,其中二例尤令人印象深刻:一是巨鹿之战胜利后,诸将拜见项羽,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二是赤泉侯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致其人马俱惊,避易数里。威势建立在实力之上。项羽之骁勇,千古无两。除了最后一战被刘邦用群狼战术撕咬而亡外,一生未尝败绩。从秦末到汉初,号称悍将者如章邯、彭越、英布、田荣,无一能跟项羽战上几个回合。就算是韩信,在诸侯大军包围项羽后,率先领兵进攻,也被项羽打退。可以说,就一对一或势均力敌的正面进攻而言,没有任何人是项羽的对手。他就是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战神。
除了勇猛绝伦之外,项羽在军事上也是有谋略的。巨鹿之战中,他率领5万主力部队,力挫40万训练有素的秦军主力,这绝不是匹夫之勇所能做到的。破釜沉舟的大无畏气魄,暗合《孙子兵法·九地》之“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的军事理论。项羽不是纸上谈兵的赵括,他把兵书上的著名理论,成功地运用到战争实践中,创造了震古烁今的实战经典。项羽的另一经典战役,是彭城之战。他从齐地率领3万精兵,急行军三百多公里,向以刘邦为首的56万反楚联军发起进攻,把刘邦打得大败亏输,几乎丧命。无论如何勇猛、强悍,3万人正面进攻56万人,也不可能获得胜算,项羽显然没有打阵地战,而是活用了《孙子兵法》中的多重理论,将《兵势》中的“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九地》中的“兵之情主速”、《虚实》中的“兵之形,避实而击虚”等,运用得炉火纯青,显出卓越的军事才华和出色的攻坚能力。《汉书·艺文志》将项羽归入“兵形势”一类,着眼于其“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乡,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等方面的特征,他也确实是这一军事类型的杰出实践者。
项王手植槐(项王故里景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提供)
项羽力能扛鼎,气势逼人,但雄豪的外表之下,却藏着至情至性。他在战场上会用兵法,在政治上、在生活中却不会玩弄权术,不喜欢耍阴谋诡计。项羽有若干次杀掉刘邦的机会,也有杀掉刘邦父亲、老婆、孩子的机会,但都下不了手。有人说他当断不断,有人说他妇人之仁,但无法否认,他顾惜和刘邦之间“约为兄弟”的情分。章邯是打败项梁并致其阵亡的,但投降后与项羽惺惺相惜,项羽也用人不疑,章邯最后为其献出了生命。由此能看出项羽在是非方面分得很清楚,内心光明磊落。前文说到项梁被逮栎阳狱为其消弭灾祸的司马欣和曹咎,后来也一直在项羽的阵营中,备受项羽的尊重,并得到信任和重用。项羽重情重义,由此可见一斑。项羽甚至在自刎前还要把头颅送给背叛自己的部下吕马童,希望让他得到奖赏,令人嗟叹。友谊之外,爱情亦如是。四面楚歌、穷途末路时,他并未在乎自己的生死,却放不下心爱的女子虞姬。刘邦被楚军追击时,为了自己逃生,不惜将儿女推堕车下,可谓无毒不丈夫。将二人的为人放在一起比较,可能谁都无法不被项羽的善良和真情感动。
项羽有天赋的个人素质,是千古罕见的军事奇才,成就了轰轰烈烈的帝王霸业,本就令人倾倒。加上为人敞亮真诚,至情至性,与那些尔虞我诈、寡廉鲜耻的政治人物相比,具有独到的人格魅力。司马迁的生花妙笔,将这些人格魅力描绘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故千古以来,项羽得到人们的无限热爱,原本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项羽有一些致命缺陷,是需要理性看待和深入批评的。
身为领袖而不具备卓越的领导力,是项羽的致命缺陷之一。
一个伟大的领袖人物,应该具备超卓的领导力,特别是掌控全局的能力。刘邦战胜项羽,向来让人很难信服,宿迁人也许更心气难平。但刘邦是深入思考过这一问题的,他曾当众总结自己成功的原因,最关键的有三点: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4]
刘邦公开承认,他在出谋划策、治国安邦、后勤保障、攻城野战等方面,并不出色,张良、萧何、韩信在这些方面远远超过自己。这实际上既是一种自我批评,也体现出知人善任的胸怀和能力。如果将此自省与项羽自刎之前“天亡我,非战之罪也”的自负进行比较,格局高下,不言自明。自我批评是需要一点勇气的,而知人善任则来源于充足的底气。刘邦的底气何在?大约就在于他有足够的能力,牢牢把握着张良、萧何、韩信等当世人杰。
这就是领导力中最关键的掌控能力。一个领袖人物,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样样精通,不可能事必躬亲,但他必须会统筹,必须能发现特定领域的专业人才,并将其放在正确的位置上,让其充分地发挥才能。用今天流行甚广的一句话说,就是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
项羽作为领袖人物,恰恰缺乏这种能力。西汉开国功臣中,张良、韩信、陈平、英布,最初投奔的都是项羽,但最后都转投了刘邦。甚至连项羽的叔父项伯,也和刘邦成了亲家。其他如吕马童之流大概还有一些,在此不去一一考证。项羽手下能坚持下来辅佐他的杰出人物,只剩下一个范增。范增很高明,但架不住项羽的简单,所以范增那些足够毒辣、足以灭掉刘邦的计策,在项羽这里都没有用武之地。范增最后看到大势已去,急火攻心,疽发而死。
正因为缺乏领导力,不能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所以项羽阵营的事,主要靠他自己。从出谋划策到冲锋陷阵,都是亲力亲为。项羽确实天赋过人,威风凛凛,喑呜叱咤,足以令敌人望风披靡。项羽很少打败仗,与他过人的天赋有很大关系。但屡屡取胜,恰恰又掩盖了他在政治方面的致命缺陷——特别是领导力欠缺的问题。
项羽的残暴,是众所周知的,这是他另一个致命的缺陷。即使对项羽寄予无限同情的司马迁,也不得不面对这一事实。在项羽不足七年的军事生涯中,血腥屠城就发生了多次。第一次是项梁派项羽进攻襄城,襄城守军十分顽强,让项羽攻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此城破之后,盛怒的项羽下令将守城者全部坑杀。第二次是项梁派刘邦和项羽进攻城阳,以屠城结束战斗。第三次是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及诸公子宗族,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第四次是章邯、司马欣率军投降项羽后,项羽及其部下担心秦军难以控制,于是连夜坑秦卒二十余万人于新安城南。第五次是攻齐大破田荣后,烧毁齐城郭室屋,尽数坑杀田荣降卒,掳掠齐地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除此以外,还有一次屠城未遂。攻打外黄久攻不下,数日后降,项羽暴怒,将外黄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集中到城东,准备全部坑杀。后来一个十三岁的男孩慷慨陈词,才使他放弃了这个恶念。
项羽的残暴,还体现在一些具体事件和人物上。陈胜在大泽乡发动起义时,天下震动,会稽郡守请项梁议事,欲将兵权委之项梁,项羽却冲上去割下了郡守的头颅,并血洗会稽郡衙。笔者读史每至此,皆叹息感慨,不知项梁叔侄为什么要如此滥杀无辜。宋义被楚怀王任命为上将军,去救被秦围攻的赵。宋义欲让秦、赵二军先行恶斗,然后待其军疲,将其一举击破。项羽作为下属,不理解宋义的谋略,以下犯上,击杀宋义。一个高瞻远瞩的卓越军事家,就这样惨死于项羽的屠刀之下。杀了宋义后,项羽还派出杀手,将出使齐国正在途中的宋义之子追杀了,可谓斩草除根。此外,诸如火烧纪信、鼎烹周苛等暴虐之行,都是项羽发泄负面情绪的残暴手段。秦地有人说了句“人言楚人沐猴而冠”的话,就被项羽下令处以烹刑。惨死于项羽手中的著名人士,还有义帝楚怀王、韩王成等,兹不一一列举。
春秋战国时期盛行民本思想,强调仁义道德。如孟子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5]赵威后云:“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6]民心向背才是成败的关键,仁义之师对于战乱时代的百姓而言,真如大旱之望云霓。刘邦进入咸阳,秋毫无犯,与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7]与项羽惨无人道的杀人放火,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反差。民心归属,自不待言。
项羽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问题,比如赏罚不明、自矜功伐、缺乏深谋远虑等,前人所论已多,亦甚深入,兹不赘言。
参考文献与注释
[1]下相是秦、汉时行政区划,此时此地尚属淮夷古徐国。为叙述统一,本文皆以下相称之。
[2]《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云:“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荆,破荆军,昌平君死,项燕遂自杀。”秦始皇二十四年,即前223年。参见《史记》第一册,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302页。
[3]刘邦生年有二说。《史记集解》引晋皇甫谧之说,云刘邦生于秦昭王五十一年,卒于汉十二年,年六十三。参见《史记》卷七,第二册,第492页。《汉书》颜师古引晋臣瓒之说,云刘邦年四十二即位,在位十二年,年五十三。参见《汉书》卷一下,第一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9页。
[4]司马迁.史记卷八: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4:480.
[5]孟子:卷十四[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243.
[6]战国策:卷十一 齐四[M].济南:齐鲁书社,2005:127.
[7]司马迁.史记卷八: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4: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