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蔡实验学校 张永
在我国的教育行业中,教育教学的方式随着时代进步不断改革和创新。在中学写作教学中,教师合理利用微课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方法,更加全面地理解写作要求,最终实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作文成绩的提升,在写作技巧指导过程中强行要求学生背诵精妙句型和精美语段,并在写作中加以应用。这种授课方式枯燥无趣,不能真正帮助学生理解写作的意义,导致他们难以在写作技巧的学习过程中投入足够的精力。先讲解案例再写作的方式也不能真正让学生理解写作技巧的优势,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为了正确应用写作技巧,在选择写作题材时会尽可能与指导范文相近,通过类似仿写的方式把写作技巧运用到作文中。这种情况导致学生只擅长写某一类型的文章,而不是擅长运用某种写作方法或写作技巧,作文水平容易在某一阶段停滞不前。
写作应该是用文字表达作者内心情感的过程,这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字功底,知道如何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文字中。但是,目前很多教师在布置作文题目时不能真正做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也不能真正理解写作的重要性,导致作文内容过于简单,情感比较匮乏,表达方式过于单一。
在传统的中学写作教学中,基本的教学模式就是以下三步:理论传授、范文分析、写作训练。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容易造成写作僵化的局面,让学生不能灵活运用各种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面对这种写作教学现状,合理利用微课能给学生在视觉、听觉等感官带来多方面的全新体验。例如,教学《茹太素为何挨了朱元璋的板子》,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微课把学生引入到恰当的故事情境中:明朝刑部尚书茹太素呈上一份奏折给明太祖朱元璋,明太祖让侍从阅读,一个小时还没有读到正题,于是明太祖便惩罚了茹太素。第二天继续念这一奏折,在最后五百字中才得到了五条有用的建议。在读到这则故事时,学生自然而然会在头脑中树立应用文语言表达应该简明扼要的观念。利用微课授课有精巧、实用、高效等优点,也能在课堂中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
借助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学习重点,结合微课的案例思考如何写好应用文。之前所举的是反例,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展示李斯上书秦王的《谏逐客书》,结合正面事例对应用文的写作方法进行说明。《谏逐客书》开篇提出总论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表明主要观点;并在后续的论证过程中逐层递进,先援引先秦君主重用客卿而使秦国富强的案例,帮助秦王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在后续的统治过程中继承优良传统而保持客卿制度;第三部分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进行论证,设事喻理,把重视外国的享乐与逐客这一行为联系在一起,表明逐客这一行为的荒谬与不合理之处;最后站在秦王的立场上对逐客这一行为的最终结果进行推断,帮助秦王认识到逐客这一行为的危害。教师利用微课能把这篇文章的内容直观生动地展现出来,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应如何在写作中进行说理和议论,为写作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写作时合理运用修辞手法,能让整篇文章更加生动形象。为了提高学生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教师可以巧妙利用微课把修辞手法的运用变成主题式课堂。相比传统的教学方法,微课可以循环播放和观看,学生能得到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又能继续进行阶梯性的微型训练。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渗透讲解写作技巧。例如,《我的叔叔于靳》中有两处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第一句是: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第二句是: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通常情况下,学生会对这两个句子产生疑问:是否删掉?有何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微课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把这两处自然描写展现出来,引导学生明确环境描写的作用:第一句渲染了海面的平静和风景的美丽,烘托了人物要去哲尔赛岛的欢快和愉悦的心情。第二句用海面的阴郁烘托了人物失望和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形成了鲜明对比,表现了他们贪慕虚荣的丑恶小市民嘴脸。微课把文中的句子变为图片或视频,能帮助学生快速融入动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和学习到更多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
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只通过语言讲解写作知识,学生很难在脑海中形成具体直观的形象;而合理利用微课,可以把一些文字内容变得生动形象,能帮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而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
例如,对一些南方的学生来说,以“雪”为主题写作有难度。他们可能没有见过雪,脑海中没有雪的概念。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创设一定的情境,带领学生跨越时空限制,利用微课播放北方大雪纷飞时的景象,适当加入人们在雪地中玩耍和嬉戏的视频;还可以展示不同场地的雪景图,如松林雪景图、平原雪景图、草地雪景图、公路雪景图等,并配上有关雪的音乐,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这种写作教学方式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他们了解和探索新的知识领域。视频结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和其他人在下雪天出门玩耍的场景,包括一些细节:和谁一起出去玩?玩耍的地点是哪里?中间要经过哪些地方?除了玩雪还有哪些娱乐活动?在学生想象完成后,教师可以根据主题内容播放提前准备好的微课视频,引导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思考视频与自己的想象存在哪些差别,帮助学生把想象的画面变得更加立体丰富。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学生写作,让学生用文字记录自己的体验和情感,实现从被动写作到喜欢写作的转变,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对于写作来说,不仅最初写作构思、确定写作内容很重要,修改文章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荀子说过:“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琢磨也。”学生完成作文后,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和再创作。在某种意义上说,修改能让作文更加完美。教师的精彩点评,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也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作文存在哪些问题。在传统的作文点评中,教师通常会讲解本次作文的优点和不足,然后选出几篇优秀的学生文章进行传阅,以便起到示范作用,或者再选几篇问题明显的文章作为反面教材,仔细剖析,让学生引以为戒,在日后的写作中规避类似问题。在这种作文讲评方式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有些问题始终无法规避,教师应该把作文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掌握相应的主动权,提高作文评价的质量和效率。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相互传阅作文,同时在小组内设置主评同学,主评同学点评同组学生的作文,这种评价形式会深受学生的喜欢。在学生完成初稿后,教师可以让其他学生一起参与点评,把同学的点评意见和教师的点评意见结合在一起,对作文水平的整体提高大有助益。而且参与点评的学生也能从中学习对方的优点,并注意到自己作文中的问题,加以改进。这种点评方式还能拓展课堂资源,节约教师的时间,让教师把精力放在更富创造力的教学活动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评价他人的作文时,能提高判断作文优劣和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
所有优秀文学作品的创作都离不开现实生活,在生活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而当前学生最苦恼的就是没有写作灵感和写作素材,写出的作文毫无真情实感可言。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学生脱离了实际生活,不能发现和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所以写出的作文也失去了鲜活的生命与色彩。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和感受生活外,还可以合理利用微课对作文题目中涉及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进行直观的细致的讲解,弥补学生生活认知上的缺失,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帮助学生丰富作文内容。
例如,在写作以“感恩”为话题的作文时,教师可以先播放感恩主题的视频,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母亲下班后,不顾劳累,一边给孩子洗脚,一边给孩子讲故事。孩子洗完脚,母亲则端了另一盆水,走到奶奶房间,接着给奶奶洗脚。这一幕正好被孩子看见了。妈妈忙完回到孩子的房间后,却没有看到孩子的身影。这时孩子从门口进来,用稚嫩的双手端着一盆水摇摇晃晃地走向妈妈,说:“妈妈,洗脚。”听到这句话后,母亲热泪盈眶。这段视频的主题是父母的言行对孩子影响深远,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首先要做好榜样。视频中的母亲和孩子都有感恩的心,能激发学生对“感恩”话题的理解和感受,产生丰富的写作灵感。
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微课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明显优势。微课能把文字、图片以及声音全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能有效解决学生不擅长选择写作素材的问题,从而提高写作效率。以苏教教材语文七年级的观察描写事物特点的作文训练为例。在以“春天”为主题写作时,最重要的是学生对春天的描写应该从不同角度展开,除了描写春天的景色外,还要对这个季节生活中的人们进行描写,以便从不同角度展现春天的特点。教师可以制作微课视频进行教学:第一,展示不同地区春天不同的景象;第二,展示不同作家笔下的春天的景象;第三,讲解如何选择自己感受最为深刻的角度对春天进行描写。这三个部分的微课视频可以把写作教学分为三个步骤:首先,让学生在课前选择几张自己喜欢的能代表春天的图片,按照自己认为合理的顺序摆放图片,并为同学和教师讲解这样摆放的理由和自己眼中的春天景象。其次,教师为学生提供描写春天的范文,引导学生学习他人观察春天和描写春天的角度和方法,内化为自己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方法。最后,教师为学生讲解描写景物的常用方法,如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景物的顺序、动静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并指导学生在写作时加以应用。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观察和记录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还应该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在阅读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同时学习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并给出有效建议,以便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作文水平。
运用细节描写深化文章的情感和内涵,增加文章的可读性,是重要的写作技巧之一。同样的主题,同样的故事,往往会因为细节的差异给人带来截然不同的情感体验。在讲授这写作一技巧时,教师可以发挥微课的优势,用视频的方式反复播放范文的内容,在一遍又一遍的观看中通过对比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细节描写的认识,帮助他们对写作内容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以《藤野先生》的教学为例。在写作技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课文的一部分内容进行举例说明,深化学生对细节描写的认识和理解。在课文中鲁迅先生以犀利的言辞对当时那个时代的一些现象进行了讽刺,如文章开头的“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文章的讽刺之意,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播放姑娘梳辫子和男子留辫子的视频,帮助他们理解鲁迅先生对清朝留学生注重打扮行为的讽刺。而后文的“精通时事”一词本意指人消息灵通,知道的消息多;而在此处应用于清朝留学生学习跳舞,也具有较为强烈的讽刺意味。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把当时旧中国那段混乱动荡的历史重现在学生眼前。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重新品读课文,学生会更加理解鲁迅先生想表达的真正意思。在课文的细节语句的品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把握事物的细节和重点要素,利用微课帮助学生认识到细节描写的优势,并在写作中加以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