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燕,黄永杰(.惠东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儿童康复中心;.惠东县人民医院康复科,广东 惠州 56300)
小儿腹泻是指患儿大便的次数增多和大便的性状改变,严重情况下可引起电解质失衡和酸碱度紊乱,该病不具有季节性特点,一年四季皆可发病。 小儿腹泻的发病原因往往较为复杂, 诱发此病的因素可分为感染和非感染两种因素,其主要病症为昏迷、呕吐、脱水等,甚至导致休克[1-2]。由于患儿机体、器官系统等发育尚不完善,若是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来控制病情发展,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及发育,甚至出现死亡。 对于该病的治疗至今没有找到特异性方法,在以往临床主要采取西药治疗,虽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长期服用可对患儿肠道黏膜造成损伤[3-4],这不仅会给患儿带来各种不适反应,也使家属处于极大痛苦之中。因此,目前使用益生菌和中医手法治疗小儿腹泻被越来越多医学工作者所关注,相比于西药治疗,服用益生菌产生的副作用较小,采用中医推拿绿色安全且疗效显著。 本研究以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65 例为研究对象,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健脾益气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效果研究。 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65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 例和观察组30 例。 对照组中男25 例、女10 例;年龄12~35(22.01±9.63)个月。观察组中男16 例、女14 例;年龄13~36(22.51±8.49)个月。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的腹泻诊断标准,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参考标准,可分为脾虚型、寒湿型;(2)患儿均符合1~6 岁;(3)患儿均未采取任何药物治疗;(4)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腹泻症状过于严重,患儿伴有合并症;(2)有传染病史患儿;(3)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儿;(4)伴有严重肝病或肾功能障碍患儿;(5)合并精神异常、入院资料不全者;(6)认知功能障碍者合并伴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7)对枯草杆菌药物过敏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予以西医常规疗法治疗。 蒙脱石散(生产厂家:山东罗欣乐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778)口服,1~2 岁每日1~2 g,分3次服;2 岁以上每日2~3 g,分3 次服,服用时将本品倒入50 ml 温开水中混匀快速服完。 治疗周期为3 d。1.3.2 观察组 采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健脾益气小儿推拿治疗。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生产厂家:扬康医药(广州)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20037]口服,使用不高于40℃的水冲服,0.25~0.5 g/次,3 次/d。若患儿需要服用抗生素,则草杆菌二联活菌与抗生素的服用要间隔3 h[5-6]。 小儿推拿:选用健脾益气手法,具体操作如下:补脾经(300 次)、补大肠(300 次),点揉曲池(位置在肘区,将肘曲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足三里(位置在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以下3 寸,距离胫骨前嵴一个横指处)、上巨虚(位置在人体小腿前外侧,在犊鼻下6 寸,足三里穴下3 寸,在距离胫骨前缘的一横指处,在胫骨前肌中)、中脘(位置在人体的上腹部,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处)、下脘(位置在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2 寸)、天枢(位置在中腹部,肚脐左右两侧三指宽处)、大横(位置在腹中部,距离脐中4 寸处),逆摩腹,顺捏脊,推上七节骨等手法。 操作者在进行以上操作前均需要进行双手清洁,且根据情况涂抹适量润滑油。其中逆摩腹操作100~300 圈,由操作者使用掌根按照逆时针方向进行摩腹操作;顺捏脊3~6 次,操作者需使用拇指桡侧缘将脊柱两侧的皮肤顶住,食指和中指前按,3 根手指同时发力捏拿皮肤,两手同时使用,交替向前撵动,紧沿脊柱两侧一直从长强穴(位置在尾骨尖端下,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向上推到大椎穴(位置在人体的颈部下端,第7 颈椎棘突下凹陷处)的位置。穴位点揉每穴100~200 次,1 次/d。治疗周期为3 d。
1.4 临床观察指标 (1)两组患儿治疗后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临床症候积分比较,主证:大便次数为每天1~2 次,记0 分;每天≤10 次,记3 分;每天>10 次,记6 分。大便性状:0 分为成形;2 分为稀糊状;4 分为稀水样便;6 分脓血便。发热:0 分为≤37.4℃;1 分为37.5℃~38.3℃;3 分为38.4℃~38.9℃;4 分为>38.9℃。 腹痛:0 分为无任何疼痛感,1 分为便时偶有哭闹,2 分为便时明显哭闹。呕吐:0 分为无,1 分为有。 口渴:0 分为无,1 分为有。 烦躁萎靡:0 分为无,1 分为有。 (2)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1.5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主症积分为0,不良病症完全消失,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显效:主症积分减少≥2/3,不良病症显著改善;进步:主症积分减少≥1/3,但<2/3,不良病症所有改善;无效:主症积分减少<1/3, 各项指标依旧存在异常。 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进步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 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 P<0.05 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症候积分比较 观察组临床症候积分(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发热、腹痛、呕吐)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候积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临床症候积分比较(±s,分)
组别 n 大便次数 大便性状 发热 腹痛 呕吐观察组对照组30 35 t P 1.44±0.59 1.89±0.48 3.982 0.000 1.29±0.39 1.64±0.32 5.114 0.000 0.83±1.17 1.13±1.39 3.597 0.000 0.72±0.92 0.93±0.98 6.213 0.000 0.66±0.93 0.90±0.85 4.119 0.000
2.2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情况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小儿腹泻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和多发病。 由于患儿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低下,很容易受到外来不良因素的侵袭,如寒冷、病毒等。同时,以上情况会诱发患儿体内电解质紊乱,酸碱度失衡的情况出现[7-8]。诱发小儿腹泻的病因有多种,如喂养不当、病毒感染、气候变化、脾胃虚弱等因素。 在中医上小儿腹泻被划为“泄泻”“飧泄”“注下”等范畴,在中医上认为造成小儿腹泻的发病机制是脾胃功能失调所致运化失司水谷不化,中医主张小儿肺腑娇嫩,身体各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容易受到外邪侵害,若常有饮食不当、不注重饮食卫生或随意根据儿童所喜口味进行喂食则十分容易使小儿被饮食所伤。 在西药治疗上主要采取纠正电解质、酸碱度平衡等常规治疗,但是由于患儿年龄尚小,身体机能、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可导致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同时还会引发各种不良并发症[9-10]。 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以及成熟越来越多的治疗手段被应用于临床中,尤其是小儿推拿治疗效果显著,中医推拿强调手法轻柔,选取适当穴位给予良性刺激,从而达到平衡阴阳、治疗腹泻的效果。 并且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促使临床治疗效果更加进一步。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候积分(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发热、腹痛、呕吐)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5.71%(P<0.05)。 说明采取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健脾益气小儿推拿具有众多优势:枯草杆菌二联活菌也被成为妈咪爱,属于微生态制剂中的一种共生菌制剂,含有屎肠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该益生菌能够对肠道内的正常菌群进行直接补充,对正常菌的生长繁殖具有促进作用,具有抵抗肠道有害菌的作用,具有调节肠胃功能的效果,能够调节微生物的动态平衡,保证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改变肠道的内环境,抑制有害菌的繁殖,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同时也有一定改善免疫力的功效,可以影响免疫应答,调节人机体的免疫力,起到改善免疫功能的作用[11-12]。对于儿童来说,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能够增强患儿肠道的免疫功能,提高患儿自身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另外该益生菌中含有多种利于儿童生长和代谢的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可促进儿童成长发育。枯草杆菌二联活菌也含有大量活菌,在服用该益生菌后,活菌会在大约30 min 内开始增殖,同时产生促肠活动素、溶菌酶以及细菌素等,用于维护体内有益菌群的稳定增殖,达到缓解腹泻的效果。枯草杆菌二联活菌也会附在致病菌上,抑制其进一步增殖,降低炎症反应的发生率,起到保护肠胃的作用。健脾益气小儿推拿所选穴位为曲池、足三里、上巨虚、中脘、下脘、天枢、大横等重要穴位,其中曲池穴有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足三里穴有调节机体免疫力、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等功效,常用于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肠虚弱、腹泻、便秘、急慢性胃肠炎、肥胖等问题;上巨虚穴通常具有调和肠胃,通经活络的功效;中脘穴有疏肝养胃、消食导滞、和胃健脾以及降逆利水的重要作用;下脘穴有具有降逆合胃、调和肝脾、补益中气、除湿消肿的作用;天枢穴具有调中合胃、理气健脾的功效;大横穴具有调理肠胃、温中散寒的功效。由此可见,对这些穴位的推拿不仅利于炎症的缓解,降低复发率,还能起有效缓解由腹泻引发的各种不良病症,调节人体机能[13-14]。 此外,起到舒经活络的功效,促使气血流畅,改善环绕体内微循环及各脏腑生理功能,以健脾和胃之功而达到止泻的目的。通过小儿推拿手法刺激腹部、脐部等重要器官,改善患儿肠胃功能。通过按摩点揉曲池、足三里、上巨虚、中脘、下脘、天枢、大横穴位,可健脾和中,补气血,温中止泻;逆摩腹,顺捏脊增强患儿自身免疫力以及抵抗力,推上七节骨等手法可调节督脉,改善肠道功能[15]。 另外,中医推拿简单作用于儿童娇嫩的皮肤上,手法通常轻快温柔,可以有针对性的对治病穴位进行良性刺激,将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应功能进行激活,充分发挥其免疫调节能力,提高患儿自身的免疫能力,使机体的恢复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也能缩短患儿的康复时间,间接减少了吃药的痛苦。
综上所述,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健脾益气小儿推拿治疗能够为腹泻患儿恢复病情提供合理有效的帮助,改善临床症候积分,提升治疗有效率,促进患儿病情好转,值得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