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兵 杨永利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工作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电子设备的普及应用促进社会发展.但同时也给人们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困扰,颈椎疾病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它呈现越来越年轻化的态势。肩颈部活动受限、疼痛、头晕等是颈椎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若未及时治疗,病情加重将对人们的神经功能造成无法逆转的损伤.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颈椎病发病早期往往是软组织慢性损伤,其最大的特点是肌肉血管收缩痉挛,血流速度减慢,局部血流不畅,组织的循环、代谢降低,导致颈部肌肉及颈椎小关节功能改变而诱发颈椎病。最直接的症状是局部发凉、僵硬,继而发展为疼痛。因此,不论是工作一段时间后的颈后部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还是天气转凉后及时戴围巾的保暖措施,都显得非常重要。例如,秋冬季节外出应戴围巾或穿高领衣服;夜间睡眠时应防止颈肩部受凉;夏季空调和电扇不要对着颈部直吹;等。
睡眠时枕头的高低、软硬对颈椎也有直接影响。用高枕头、软床或靠在床头看书、看电视会破坏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增加颈部后方组织的张力,牵拉颈椎改变曲度,致使其后方长期压迫受损。睡眠时最好采用侧位或仰卧位,保持颈、胸、腰椎自然曲度,髋、膝部略屈为佳。枕头软硬适中,要有弹性,高度一般为10-15厘米,即一个拳头高。或自颈背测量的距离减去颈宽的距离再除以2为枕头的高度,使枕后隆突略离床面以感觉舒适为度。
颈椎最需要的运动就是屈伸。简单地说,就是点头和往后仰头。在日常生活和T作中,最好每隔1小时就进行1次颈部活动,具体方法是先低头放松,然后伸展,再将脖子往后仰,开胸、仰视。需要注意的是,旋转颈部时要非常小心,动作要轻柔、缓慢,切不可使用暴力。平时不宜让颈椎太累,避免躺着看书、看电视,以及长时间玩电脑游戏、打麻将,远离不良睡姿、高枕等陋习。
颈椎病是椎体骨质增生、关节退变和骨质疏松引起的。饮食应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B族、维生素C和维生素E。这些营养物质在牛奶、鱼、黄豆、黑豆等含量为多。老年人要多晒太阳,以利维生素D的合成,促进钙吸收。
自我按摩保健是预防颈椎病的简单有效方法。建议每天都做以下动作。
1.头手绷劲。双手交叉放在头枕部,双手向前用力,头向后用力,紧张3~5秒,再放松3~5秒算1次。每天练200次,分3~5组完成。
2.小燕飞。趴在床上,头和脚用力往上抬,紧张和放松时间同前。每天做50次便能收到效果。
3.頸部按摩。轻柔酸痛处,同时轻轻旋转头颈部,按摩后可做局部热敷,能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解除疲劳的作用。
在闲暇之余用拇指或中指按压风池、翳风、肩井、合谷等穴位,手法由轻到重。两臂在胸前交叉,左手放在右肩上,右手放在左肩上,同时用力拍打,左右各拍打20次。
也可以应用颈椎自我调理术。要诀是:调筋始于阳陵泉,疏通颈项按骨会,抱头旋颈身体旋,拍打肩井通经络,俯仰开合展乾坤,调筋止于绝骨穴。
1.调筋始于阳陵泉。颈椎及其周围肌肉韧带均属于筋骨,治筋首取阳陵泉。坐位或站立位弯腰点揉阳陵泉穴。在小腿前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按压时间为1分钟。
2.疏通颈项按骨会。练习者或坐或站,面向前方,双手指尖按压颈椎体棘突的上下两端凹陷中并向颈项两侧滑动,通调经络。寻找大杼穴(第一胸椎旁开1.5寸)并点按2分钟。
3.抱头旋颈身体旋。练习者或坐或站,面向前方双臂上举,双手十指交叉,置于脑后枕部,双肩外展,向两侧扩胸牵引。面向左转,左肘尽量保持不动,眼望左肘尖同时右手臂内合,协助头颈转向左方,右肘尖尽力向左肘靠拢,上身配合左旋,稍停片刻还原。再右转做相反动作。
4.拍打肩井通经络。练习者或坐或站,面向前方双臂上举,五指并拢掌心虚空。以右掌心叩击左侧肩井穴及其周边部位,时间约1分钟。再以左手掌心叩击侧肩井穴及其周边部位。
5.俯仰开合展乾坤。练习者或坐或站,面向前方双手叉腰。低头屈颈,下颌尽量贴近胸部,同时含胸,双肩双肘亦向内收紧。头部后仰同时扩胸,双肩双肘亦向后展开。头颈由左向右旋转,再从右向左旋转。一般重复到3~4次,时间在1分钟左右。
6.调筋止于绝骨穴。调匀呼吸,在绝骨穴点揉1分钟左右。绝骨穴在外踝尖上三寸,腓骨前缘。
该方法的诀窍在于勤,不要间断。力度要适中,每个动作的衔接应轻柔和缓。颈部结构脆弱,转动与扳动时不能用力过大。体质虚弱或慢性病患者颈部运动及旋转时速度要慢,幅度要小,以防意外。66B17F49-F3A7-4B8E-9151-52BC7AC1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