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陵泉穴功效主治及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2023-03-06 11:56李思慧刘书庆王玥梅余曙光吴巧凤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3年4期
关键词:阳陵泉病证痉挛

李思慧,刘书庆,王玥梅,余曙光,吴巧凤,2△

(1.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四川成都 610075;2.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与内稳态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75)

阳陵泉穴又可称为阳陵、阳之陵泉,首载于《灵枢·本输》[1]。《针灸穴名解》中释义为:阳,外侧也;陵,大阜也;泉,水流也,意为外侧隆起下经气深聚之处。阳陵泉穴归属足少阳胆经,为胆经下合穴,八脉交会穴之筋会。阳陵泉穴的定位描述首见于《灵枢·本输》,即“阳之陵泉,在膝外陷者中也,为合,伸而得之”。现代取穴定位源自《针灸甲乙经·卷三》中的记载[1],即“阳陵泉者,土也。在膝下一寸,骨行外廉陷者中”,具体位于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阳陵泉穴的局部解剖层次依次为皮肤-皮下组织-腓骨长肌-趾长伸肌,穴区浅层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胫前返动、静脉,膝下外侧动、静脉的分支和腓总神经分支。在临床中,基于“筋会”“合治内腑”“合主逆气而泄”的特点,在治疗肢体经络病证、肝胆病证、中风等疾病时选取阳陵泉穴均能获益。具体到生物学机制,阳陵泉穴在外周、中枢中可分别发挥抗炎、镇痛、促进突触重塑等作用。本文通过检索近10年以阳陵泉为主穴的针灸临床研究文献,梳理其功效主治及相应生物学机制,以期为科学、精准地认识阳陵泉穴的腧穴功效奠定基础。

1 阳陵泉穴功效主治及临床应用

通过整理近10年发表的以阳陵泉为主穴的针灸临床研究文献,发现阳陵泉穴在临床中可应用于多达68 种疾病(表1)。基于功效可将阳陵泉穴应用的疾病概括为:(1)肢体经络病证,包括痹证、痿证、痉证、颤证在内的各类疾病,是阳陵泉穴作为八脉交会穴中筋会的实际应用;(2)肝胆病证,是阳陵泉穴作为胆经下合穴发挥“合治内腑”作用的具体体现;(3)中风,是阳陵泉穴作为胆经合穴阐释“合主逆气而泄”的临床运用;(4)其他病证,包括但不限于水肿、瘰疬、痈疽、小便不利等。

表1 近10年阳陵泉穴针刺病谱分布

1.1 舒筋通络《难经·四十五难》中记载:“筋会阳陵泉。”筋者,主束骨而利机关也。阳陵泉穴是筋气汇聚之处,长于舒筋通络,善治一切由筋脉痹阻或失养所致的筋病或骨关节病,包括痹证、痿证、痉证、颤证等。古籍中有大量阳陵泉穴治疗肢体经络病证的描述,如《针灸大成》中记载“冷风湿痹针何处?先取环跳次阳陵”“最是阳陵泉一穴,膝间疼痛用针烧”;《针灸甲乙经》中总结“髀痹引膝股外廉痛,不仁,筋急,阳陵泉主之”。众多现代研究也已证实阳陵泉穴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病中的疗效。如Atalay SG等[2]选取阳陵泉等治疗KOA,针刺6周后患者膝关节疼痛及生活质量均较前明显改善。杨敏等[3]给予颈型颈椎病患者为期4周的阳陵泉运动针法干预后,患者颈肩部疼痛、上肢麻木及颈部活动度均得到了明显改善。路连香[4]观察到,针刺阳陵泉可明显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部疼痛,增加其腰部活动度。

1.2 疏肝利胆 阳陵泉穴为胆经的下合穴,因“合治内腑”,故其长于治疗本经及表里经脏腑的病变,包括胁痛、黄疸等。上述肝胆病证多因肝郁气滞、肝胆湿热所致,针刺阳陵泉穴可起到疏肝利胆、清利湿热的作用。古籍中不乏阳陵泉穴应用于肝胆病证的详细记载,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中描述“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其寒热者取阳陵泉”;《针灸大成》中提及“胁下肋边者,刺阳陵而即止”;《针灸甲乙经》中记载“胆涨者,胁下支满……阳陵泉主之”。现代研究亦证实阳陵泉穴在治疗急慢性胆囊炎、肝炎、黄疸中的疗效。如蒋海峰等[5]发现,针刺阳陵泉穴较常规药物在治疗急性胆囊炎中,具有镇痛起效快、镇痛作用持续时间长、显著降低患者炎性指标的优势。曹子洋等[6]发现电针阳陵泉穴可解除慢性胆囊炎患者oddi 括约肌的痉挛,促进淤积胆汁的排泄,改善胆囊局部血运情况。邱薇蓉等[7]总结,针刺阳陵泉可明显改善黄疸型肝炎患者皮肤黄染、恶心呕吐、乏力、纳差等症状。

1.3 调畅气机《难经·六十八难》中提及“合主逆气而泄”。阳陵泉穴为胆经的合穴,胆经属木,合穴属土,其气通于肝,能调节气机升降出入,恢复气机平衡,可治疗以气机升降逆乱为本的中风。《针灸大成》中描述了阳陵泉穴在治疗中风中的作用,如“膝股内外廉不仁,偏风半身不遂,脚冷无血色,阳陵泉主之”;《百症赋》中也提及“半身不遂,阳陵远达于曲池”。现代研究中,魏书航[8]总结针刺阳陵泉穴可有效降低中风后遗症期患者的肌张力,改善肢体痉挛状态。林逢春[9]将80 例中风后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通过针刺阳陵泉穴后发现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得到显著改善。

2 阳陵泉穴功效的生物学机制

2.1 阳陵泉穴舒筋通络的生物学机制 阳陵泉穴发挥舒筋通络功效可应用于KOA、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肢体经络病证。以KOA 模型大鼠为例,针刺阳陵泉穴可减轻关节充血水肿,还可通过作用于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2)等促进软骨细胞增殖,抑制软骨细胞凋亡及骨化参与软骨修复[10-12]。针刺阳陵泉穴还可显著减少滑膜组织、外周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等mRNA 及蛋白的表达,减轻局部炎性反应[13-14]。研究表明,KOA 的疼痛主要分为炎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而针刺阳陵泉穴发挥的镇痛机制又可归为外周和中枢两方面。在外周,针刺阳陵泉穴可有效抑制脊髓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s,DRG)痛敏神经元对伤害性刺激所产生的诱发放电,下调IL-6、IL-1β、TNF-α 等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进而发挥外周镇痛作用。在脊髓层面,针刺阳陵泉穴可通过抑制脊髓中小胶质细胞活化,减少L4~L6节段中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Iba1 的表达,降低痛觉敏感性,提高痛阈[15]。针刺阳陵泉穴还可增加DRG 中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钾氯离子协同转运体(K+-Cl-co-transporter,KCC2)的表达,其中NPY 是DRG 中负责疼痛门控调节的关键因子,增加NPY 的表达可直接抑制脊髓伤害性信息的上传,而KCC2水平的上调可减轻外周神经损伤发挥镇痛作用[16-17]。针刺阳陵泉穴还可上调大鼠海马、下丘脑组织中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前阿片 皮质醇 原(Proopiomelanocortin,POMC)、乙酰胆碱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的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通过加强突触间链接,激活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信号通路,抑制海马区敏化及神经元过度兴奋,达到镇痛的目的[18-19]。

2.2 阳陵泉穴疏肝利胆的生物学机制 阳陵泉穴发挥疏肝利胆功效可应用于急慢性胆囊炎、肝炎等疾病。胆囊炎通常以胆囊壁增厚、Oddi 括约肌痉挛为病变核心,组织局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伴充血水肿、促炎细胞因子增多为病理特点[20]。研究提示,阳陵泉穴可通过作用于上述环节发挥治疗作用。在B 超辅助下可见,针刺阳陵泉穴可直接缩小胆囊平均截面积,促进胆汁排泄,加快胆囊动脉血流速度,扩张胆总管,恢复胆囊壁厚度及缓解Oddi 括约肌痉挛[6,21-22]。其次,针刺阳陵泉穴可显著减少胆囊组织及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或炎性指标水平,发挥抗炎镇痛作用。如周明亮等[20]研究表明,电针阳陵泉穴可显著降低急性胆囊炎模型家兔血清中白细胞计数,进而减轻局部炎细胞浸润水肿程度。邓石峰[23]、祁芳[24]、许永胜[25]等总结,电针阳陵泉穴可显著减少急性胆囊炎模型豚鼠胆囊组织中炎症介导因子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 信使核糖核酸mRNA 的表达,以及血清中TNF-α、IL-1β、IL-6、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1,HMGB1)、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等含量,阻断炎症瀑布式级联反应,延缓疾病进展。研究还发现,针刺阳陵泉穴可通过影响脑肠肽如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和胆囊收缩素8(Cholecystokinin 8,CCK-8)的含量,发挥抗炎镇痛功效[26]。β-EP和CCK-8均是介导镇痛的强内源性阿片肽类物质,上调的β-EP可直接与中枢、外周中的阿片受体相结合产生镇痛作用;而增多的CCK-8,一方面可直接缓解Oddi 括约肌痉挛,另一方面又可作为神经递质调节中枢痛觉调制相关脑区(脊髓背角、中脑导水管、腹侧正中丘脑)等拮抗疼痛。此外有研究表明[27],针刺阳陵泉穴可通过降低血清中转氨酶、IL-6水平,升高CD4+、CD4+/CD8+和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含量,达到改善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症状的目的。

2.3 阳陵泉穴调畅气机的生物学机制 阳陵泉穴发挥调畅气机功效主要可应用于中风的治疗。在以脑卒中肢体痉挛(spasticity of cerebral apoplexy,SCA)大鼠为模型的研究中,电针阳陵泉穴可增加海马体CA1 区的神经元放电,降低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表达,恢复正常肌张力,减轻肢体痉挛状态[19,28-29]。同时电针阳陵泉穴还可调节海马区、脑干、脊髓颈膨大等组织中GABAB受体mRNA、蛋白的表达,加强其在突触前、后的抑制作用,进而缓解脑卒中肢体痉挛[30]。电针阳陵泉穴还可通过升高海马区BDNF、神经营养素受体(Neurotrophin receptors,TrKB)及皮质中SYN、GAT-1、PSD-95 mRNA及蛋白的表达,恢复海马神经突触重塑,修复损伤的神经元[31]。还有学者总结[32],Glu 作为主要的兴奋性氨基酸,在针刺抗卒中后痉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缺血发生时,细胞外Glu 迅速堆积,谷氨酸转运体(excitatory amino acid transporters,EAATs)发生逆转失去调节功能,细胞内Na+/K+-ATP 酶功能障碍致使能量代谢异常,促使肢体痉挛的发生。针刺阳陵泉可下调Glu 水平,上调EAATs 和Na+/K+-ATP 酶的表达,恢复缺血局部能量代谢的平衡,进而改善肢体痉挛。

近年来,脑功能成像技术也为阳陵泉穴在中风中的应用提供了支持证据。通过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脑功能成像数据的分析发现,针刺阳陵泉穴可调节多个脑区包括中央前回、额上回、额下回、扣带回、左侧岛叶、梭状回、小脑等修复损伤脑功能[33]。针刺阳陵泉穴还可抑制健侧的代偿运动,并通过激发运动视觉想象功能促进患侧肢体运动[34],同时加强中央前后回、辅助运动区、锥体束、内囊、顶下回等脑区白质之间的连接,促进患者运动、体感、认知、记忆等多方面的康复[35]。

3 小结与展望

本文通过检索近10年以阳陵泉穴为主穴的针灸临床文献,整理了阳陵泉穴的传统功效主治及生物学机制,在未来研究中可进一步梳理和分类阳陵泉穴主治疾病谱。目前已有研究提出[36],根据采用针灸治疗获益程度,可将针灸临床病谱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分为4级,其中一级病谱指独立运用针灸疗法可获得治愈或临床治愈的疾病。按照等级深入细化阳陵泉穴的主治病谱,将更有利于科学、精准地把握阳陵泉穴的腧穴功效。虽目前研究已提示阳陵泉穴在外周、中枢中可分别发挥抗炎、镇痛、促进突触重塑等作用,但对其发挥的局部启动机制及中枢响应机制仍有欠缺,后续可沿上述方向进一步深入。在局部启动机制方面,可借助多组学(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免疫荧光、免疫化学等手段探索局部差异表达的微观靶点;在中枢响应机制方面,可借助核磁共振等仪器明确阳陵泉穴对靶器官的调节效应。这将更有利于全面把握阳陵泉穴的腧穴功效,为针灸作用原理提供更多现代科学支撑。

猜你喜欢
阳陵泉病证痉挛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侯氏黑散在糖尿病相关病证中的应用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恢刺“阳陵泉”穴对脑卒中大鼠肌痉挛状态和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浅析“肝胆阳陵泉”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应用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温针灸阳陵泉联合等速肌力训练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与对视觉模拟评分法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的影响
阴道痉挛应用手法按摩联合仿生物电刺激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