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编审。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是一篇从科学史角度撰写的文章,被选入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教材。文章着眼于中国天文学研究中最重要的一场论争,在中国几千年的天文学发展历史中,以各学说出现的时间为线索,择要述评相关观点,突出争议要点,并对这场论争进行科学的审视和哲学的思考,肯定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的学术贡献和科学意义。这类文章专业性比较强,阅读时除了结合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理解文章论述的主要内容,还要结合科学史研究的一些特点,帮助学生掌握阅读这类文章的策略和方法。
一、抓住文章论述的主要问题
文章篇首开宗明义,将浑盖之争放在中西天文学史的大背景下来讨论。中国古代天文学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作者限定了范围,即“对宇宙结构的认识”,使得论述非常集中。接着大致按照“天圆地方说”“宣夜说”“盖天说”“浑天说”最早出现的时间顺序进行述评,介绍各学说的由来、主要观点及其代表性的人物,并作出评价。
这场争论既然旷日持久,涉及的人物、引发的争议是非常多的。作者的“述”,并不强调对所有史料进行考据式的梳理和呈现,而是选择主要的人物,聚焦争议的焦点,择其要一一呈现。比如,扬雄《难盖天八事》从八个方面对盖天说作了批驳,文章只详细介绍了从观测依据角度提出的批驳意见,因为这相对直观,容易为人所理解。对于浑天说的软肋,也没有面面俱到,而是抓住盖天说对其批驳的重点“天何得从水中行”,介绍王充的责难。再介绍浑天学者葛洪从观测角度提出的事实依据以及何承天的理论解释。对于浑盖之争引发的更多的宇宙结构学说,作者只简单列举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学说,用“三说并驱”“四天腾沸”形象描述了当时争论的激烈。对于朱熹的观点,则又详细评述,因为朱熹从天文观测仪器的制作角度反对盖天说,提供了争论的另一个视角。这是需要向读者解释清楚的。
二、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
除了述,更要关注的是作者的“评”。一方面,作者从现代宇宙结构理论的角度,对各学说是否反映宇宙结构客观真理的“科学性”进行评价,但这并非评价的重点。作者更关注的,是从另一方面,即对各学说的研究方法、科学发展史上的意义进行评价。比如,在介绍了“天圆地方”的学说后,引述曾子的批评意见,评价这种说法并未形成系统的学说,重“道”而非“理”,更是一种哲学主张而非宇宙结构学说。
对于宣夜说的局限性,作者的评价是:它不能给人们提供有用的信息,尤其是,它在本质上是反理性的。为什么反理性的就是有违科学发展的呢?这就涉及科学与理性的关系。理性,指人自身的内在本性或能力。从广义的“科学”看,古希腊人发明了以追究自然的“本性”“本质”方式对存在进行把握的理性思维,建立了以追求确定性知识和逻辑演绎体系为主要标志的理性科学。从狭义看,“科学”指的就是现代科学,即以实验为基础,对自然进行分门别类地研究,更是极力追崇理性。科学注重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强调理性精神,作者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评价宣夜说的。
对于盖天说,作者评价它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堪称科学理论的宇宙结构学说”。如此评价的依据,一是“找到了适合这种模型的数学方法”,“能够为人们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二是“能够接受观测实践的检验”。为什么说科学需要与数学建立关联?因为近代科学研究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基础上的,借助于数学,对研究现象进行定量分析,找出现象之间的数量联系,并把这一联系描述为一定的数学模型(公式),这样,就能用科学解释现象,就能建立理论。研究对象是否得到数学模型,是判断理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这是近代科学研究的普遍规律。科学实验对于科学理论的形成有重要意义,能接受实验检测是科学理论的一个基本特点。从这一点说,盖天说是具有现代科学理论的基本特点的,但因为它“对宇宙结构本身的描述是错误的”,所以,作者评价它是“富有科学意义”的宇宙结构理论,表述非常严谨而中肯。
三、把握作者的基本立场
对各家学说梳理简评完毕之后,作者进而转向对这场论争的哲学思考,肯定其学术意义。第一个观点:“古人在这场争论中,秉持着一个重要原则:判断一个学术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而不是看其是否遵循某种先验的哲学观念。”随即用古代天文研究重视观测实际的事实,举祖暅研究方法的实例作为论证的依据。
第二个观点:“政治和宗教等非学术因素没有介入到这场争论之中。”同样用科学史上众多事实作为依据。这两个判断,肯定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符合学术规律的独立的学术价值。
在思考的过程中,作者特别注意中西天文学研究的对比。比如,在介绍宣夜说的由来、主要观点之后,将宣夜说与西方的固体天球观念进行比较,肯定宣夜说的重要历史功绩,也肯定了中国天文学研究的贡献。再如,作者认为:中国天文学“重视实际校验”的做法,与希腊天文学的某些特点有明显不同。希腊天文学的“某些特点”指什么?这里可以探究一番。古希腊人将各种天体运动现象视作理念世界的典范样本,认为“世界是按照理念世界的永恒逻辑运作的,而天界,最生动最直观地呈现了这个逻辑”[1],体现出其理性世界观;在研究方法上,注意用数学概念来解释天体运动的不规则性。中国天文学虽然缺少纯粹理性,但却有重视实验检测的传统,同样符合科学研究的规律。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从不同层次总结评价了浑盖之争的历史功绩。先是从现实成就方面,肯定这场争论“促成了中国古代天文学诸多重要成就的获得”;更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大背景中评价这场争论,充分肯定它反映了中国古人的宇宙观念和科学态度,认为浑盖之争“将永载中华文明发展的史册”。
四、了解科学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文章体现出横跨历史和科学两大领域的科学史研究的一些特点:作为科学研究,文章涉及天文学研究的基本概念,表现天文学研究的方法、理论;作为史学研究,又运用史学研究方法,体现史学理念。此外,還表现出和科学哲学的紧密关联。2365A4BE-5357-4F35-A8D7-56D644AB6ABA
“史”的研究常以年代为线索,对史实进行梳理考证,力图勾画历史的准确面貌,但难免流于琐碎,缺乏深刻的思想;思想史学派的概念分析方法,主张研究原始文献的作者的思想,重视思想概念的发展和演化。本文综合运用两种方法,既对史料进行搜集和梳理,还原历史面貌,又以史料中体现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为评价重点。使得文章的“述”精要不烦,脉络分明,“评”则视域广阔,深入切要。阅读这篇文章,要注意把握这些特点,并可以之为范例,有意识地培养对科学领域历史性把握的能力,养成跨学科研究的思维方式,了解跨学科的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
科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化理解和传承的功能。“科学史作为一门科学,必须力争其成为‘信史,这是真的评价”“史学无情,不知其可也!……中国科学史至少对中国人是要为后代垂风立范,作为一种道德教材流行于世。……仅仅搜罗发觉史料也不是科学史的最终目标,史料要用之于教。”[2]阅读这篇文章,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中国古代天文学只是一种礼学”“中国古代没有科学”的偏见的回应。作者对“混盖之争”从科学史意义上进行了思考,以史籍为依据,提出“重视实际校验的这种做法,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一个优秀传统”,又以史实为依据,论证“浑盖之争在其他方面的表现也完全符合学术发展规律。政治和宗教等非学术因素没有介入到这场争论中”,最后强调“它表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问题的关注程度,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待科学问题的态度”。在冷静客观的叙述中鮮明地流露出作者对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的自豪。
五、拓展阅读推进研究性学习
选择性必修阶段的“研习”与必修阶段的“阅读”相比,具有更高层次的要求。可以以课文为起点和支点,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并进行拓展性阅读,开展研究性学习,以对该领域有比较深入的认识。
以这篇文章为支点,可以有多种拓展阅读的方向:可以拓展阅读天文学的相关论著,丰富自己对天文学知识的了解;可以拓展了解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增强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可以关注“中国古代科学传统”的相关探讨,尝试回答“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的问题;可以探讨“科学和人文”的话题;等等。选定方向之后,要搜索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已有研究情况,整体把握该领域讨论的主要话题、争论、观点,尚待解决的问题,在泛读基础上挑选其中的重要篇目进行精读,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观点。比如,要尝试回答“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的问题,可以拓展阅读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席泽宗《科学史十论》,江晓原《科学史十五讲》《我们的科学文化》,吴国盛《什么是科学》《科学的历程》等著作或其中的章节,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成就和科学传统,体认传统文化中的科学方法,理解现代科学概念的产生和内涵,展开辩证性思考。
高中阶段,随着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增强,学生从感性认知向理性思考过渡,学生的阅读必然要从文学阅读中拓展开去,通过阅读一些自然科学论著,领会科学本质,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这是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工具学科的重要体现。除了《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材中还选入《自然选择的证明》《宇宙的边疆》两篇文章,在读本中提供了一些拓展阅读篇目。阅读时,既要把握共性的要求,掌握自然科学类作品基本的阅读策略,也要看到不同文章的特点和阅读时的难点,通过“研习式”阅读,逐渐形成自己的阅读经验,建构属于自己的阅读策略。
参考文献:
[1]吴国盛.什么是科学[M].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
[2]李志超.天人古义——中国科学史论纲[M].大象出版社,1998.2365A4BE-5357-4F35-A8D7-56D644AB6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