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鹏凌
教学课件,是以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形态,容纳和承载以往教师通过传统方式(板书、文字、声音和体态等)向学生传递的知识、情感和技能,是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教学的物化和具体化表现形式[1]。为了遵循智障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学课件几乎成为培智学校每一节课的必备。在各级各类的课堂教学评比中,课件的制作与使用情况也早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评量内容,是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表现。
在各学科课件应用中,如何设计和使用好生活数学课件备受关注。究其原因,一方面来自学科本身。生活数学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知识学习和生活技能形成的重要工具,学科内容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和应用性,其本身的学习就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来自学生自己。他们接受能力较弱、反应迟缓、学习兴趣不足、逻辑思维能力差等,成为他们学好生活数学的障碍。因此,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数学课程标准(2016 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也专门提到运用信息技术的课程基本理念,即:“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须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具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现实的数学活动中去”[2]。那么,具体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应当如何设计和运用教学课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自2017 年起《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数学》(以下简称新课标教材)的逐步出版发行,培智学校教师自己构思、动手设计生活数学的教学课件不仅有了技术支撑,更有了权威的文本依托。
一般而言,一个课件的设计制作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学情分析和教学材料组织三个环节。首先是确定课件的教学目标。根据《课标》、新课标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的相关表述,教师可以明确所教内容的目标、重点难点。在课件制作时需要将这种针对课堂面授的目标进行调整,使之在教学技术辅助下的混合式学习环境中能更好地彰显、表达。其次是做好受众的学情分析。生活数学课件受众是智障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普遍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对信息呈现的形象性要求非常高,喜欢图形、图片、语音、视频等易引起感觉器官反应的信息呈现形式。教师应将平时观察积累的与学生相关的素材融入课件设计中。第三是教学材料的组织。作为常态化运用的课件,教学材料以生活数学教材为首选,在此基础上按需丰富拓展,或者适当进行替换调整。按照版权法中“合理使用”的原则利用互联网资源,满足课件制作需要。另外,教师应当熟悉课件制作所使用的软件载体,了解其自带的数学学科工具、互动项目。这样在组织教学材料时,形式便可更加灵活多样。
课件的具体制作方式因人而异。有教师习惯先撰写备课文本,然后依据文本进行课件制作;也有教师先做课件,边做边思考,待课件做好后,备课文本只需稍加整理即可。两种路径无所谓好坏优劣,只要有助于教者思考和运用,选择哪一种都可以。
生活数学课上,教师应在教学课件辅助下,合理规划和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呈现和传递数学知识与技能,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当前,生活数学课上使用率较高和交互性较强的课件工具当属电子白板,下文以此为例,简述其在生活数学课中的运用策略。
陌生化,原指对常规常识的偏离,造成语言理解与感受上的陌生感。这里借来一用,是因为生活数学课上创设的情境大都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难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然而利用教学课件,通过图片、视频以及呈现的动画方式,创造出的新鲜陌生感,容易引发学生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比如教授新课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4 课《我想知道:得数是7 的加法》时,利用课件先出示教材篇章页,使学生看到贝贝和爸爸妈妈参观猴山的场景。因观察重点在猴子,课件即以树上的猴子为触发源,将其移动到预设的方框内,引起学生兴趣,继而擦去树干图的“蒙层”处理,完整表述“树上有4只猴子”。随后在树干图的提示下,引导学生发现草地上也有猴子,再以其为触发源,将其移动到方框内,擦除“蒙层”的草地,完整表述“草地上有3 只猴子”。在此,触发源和自定义动作将主题图上的猴子移动了、突出了,学生在新鲜感中被激发了好奇心,加深了对图上猴子数是“4 和3 组成7”的印象。此外,“蒙层”的树干和草地对应主题图中的位置呈上下排列,暗示了观察的顺序,有利于发展智障学生的条理性思维。
图1 《我想知道:得数是7 的加法》课件图示
教学课件可以让抽象的概念便于理解、记忆或表述,可以让生活数学的知识点变得更直观、更有趣或更具象,还能让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中。比如新课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1 课《认识左右》,用两页篇幅展示学习内容:第一页是篇章页,呈现的画面场景是数学课上贝贝、天天和乐乐正举起右手想要发言;第二页为正文部分,由上下两幅图构成,上图为贝贝举着右手,下图为贝贝和天天、乐乐三人并排都举着右手。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认识自己身体的左右(左右手),二是能依参照物判定左右方位。左右虽属常识性内容,但在空间方位中属于很难的部分,普通学生一般要到10 岁左右才能充分分化掌握,智障学生更是迟缓困难,这也是《认识左右》放在培智学校中年级段学习的缘由。课堂上可采用三个步骤指导学生学习。
第一步:进入主题情境,借用汉字工具识得字形。课件上出示篇章页“同学们在数学课上举手答题”创设问题情境,由图意表达顺势揭示出课题,并出示“左”和“右”二字,指导学生读读认认,记忆字形。可借用白板中的“汉字工具”,方便学生跟读与观察字形。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可采用联想方式帮其记忆字形,比如:右下是个口,方便吃“柚”子。
第二步:观察单人图例,利用操作演示明辨右手。用贝贝举手图加深学生对右手的认识。课件中,在图片上增加可拖动的“左”“右”二字。教学时,对应拖动“右”字至贝贝右手边,让学生建立起右手位置的表象。再接着展示两个最日常的生活场景——右手拿勺吃饭、右手握笔写字,使学生结合自身经验找出图上右手并标示出来。相较于单纯的口头指认,课件辅助优势明显,场景内容增多,应答方式多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得到呈现,方便教师及时了解并调整教学策略。在此基础上,课件出示举手、拿勺、敬礼和写字等生活图片,带领学生对照说说“课上发言举右手,拿勺吃饭用右手,敬个队礼举右手,写字拿笔用右手,右手是个魔法师,为我张口笑嘻嘻”,以帮助学生记忆右手。然后,在此基础上认识对应的左手。
第三步:观察三人图例,采用图形辅助认识右边。课件出示完整的三人图,以三人图的中间部分“贝贝举右手”为中心参照,从贝贝右手边字的对应变作半透明矩形块的对应,借助矩形大面积、半透明的设置,帮助学生从“右手”点的认识拓展到“右边”位置范围的理解,引导学生指指说说“这是贝贝的右边”。“左手”到“左边”也采用同样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理解。接下来对照图示练习表达“天天(乐乐)的左边是 ,天天(乐乐)的右边是 ”。课件中矩形半透明的设置给学生提供了表达的支持,使他们清晰地看到对应方位坐着谁。学生能理解表达后,再开展现实场景中的应用,让学生指指说说“教室里谁的左边是 ,谁的右边是 ”,以促进学生泛化。
图2 《认识左右》课件图示
从对左右二字的初识,到左右手的认识,再拓展到左右两边的判定、表达,教学课件使教学形象化、动作化、趣味化,使学生的眼、手、口、脑都被调动起来,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获得关于左右的亲身体验。
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发现许多对普通学生而言可以通过简单联系推理获取的知识,智障学生会因为部分过程性内容的跳过或者图示次序的不对应,而对结果的呈现茫然无措,简单说就是看不懂教材。而教材作为示例,受限于平面与集中表达的需要,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件中予以适当的补充、调整,还原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逐步读懂、领会。
比如,新课标教材中二年级下册第7 课《爸妈真辛苦:3 减几》。例题部分有左右两幅图,左图为衣架上有3 件衣服,右图为只剩2 件衣服的衣架和爸爸正取走1 件。对应的算式表达应当是“3-1=2”,强化学生对“拿走了就要去掉”的理解。但是现实教学中,学生常常将算式写作“3-2=1”,即从左边衣架上的3 件,减去剩下的2 件,等于爸爸拿走的1 件,因为图示顺序影响了他们对所学减法意义的理解。那么在课件制作中,就可以注意还原事件过程。利用同步动画,“消失”衣架上原来的3 件与“出现”爸爸拿走了1 件,启发学生思考与表达“衣架上的衣服是变多了还是少了”,再以动画呈现衣架上的2 件。这样利用课件动态展示,还原了前因后果,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教材原意。
除了过程化的还原,教学课件还可以从符合逻辑的角度进行填补。比如该课教材中的练习问“衣帽架上还剩下几件衣服”,结果2 件已经呈现在衣架上,不言自明。再看图,爸爸手上有1 件,若追问学生衣架上原来几件,许多学生答不出来,不能进行逆向思维。而在课件中插入原有衣服的图片并加气泡外框表示思索“心中所想”,再以“蒙层”遮蔽,既可以作为学生做题时思考不及的备用提醒,也可以在学生拓展答题后擦去“蒙层”以验证。这样一来,便将教材用活了,更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课件制作平台越来越重视趣味化、交互性功能的实现。以白板为例,界面中“课堂活动”的菜单下就有分类、判断、选择、分组竞争、趣味选择等多种形式。每一形式下还设有诸多应用模板,十分丰富。这对于生活数学的教学来说非常有益,因为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学生注意力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活动因需而设,可以放在复习导入部分,用于知识基础铺垫和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也可以放在巩固练习部分,作为知识技能泛化应用的载体。但不论哪种活动,放在什么地方,都应当坚持活动设计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初衷,不可为活动而活动,或者一味取悦学生,只顾好玩多玩,忽视活动初衷。
以新课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4 课《我想知道:得数是7 的加法》为例,课件中设计安排了两个活动,一个是复习阶段的知识配对,另一个是巩固阶段的趣味分类。“知识配对”设计了“几和几组成7”(7 的组成),是学习“得数是7 的加法”的基础,也是希望学生掌握的最便捷的计算方法。“趣味分类”中选择了11 条加法算式,将之分别归类到得数“6”或“7”的框内。这是对所学内容的泛化应用,要求学生首先能正确计算,继而在此基础上准确归类。
综上所述,生活数学课上,不论是复习导入、新内容讲解还是巩固运用,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课件都已成为常态必备,尽显不可替代的优势。十年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就作出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判断和要求[3]。生活数学新教材出版还不足五年,研究空间非常大。任课教师应乐于运用信息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让教学课件成为生活数学课堂良性发展的推进器。
快乐的鱼周钰坤(江苏省扬州市培智学校)指导老师:谷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