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

2022-06-06 13:23刘建望
关键词: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刘建望

摘  要: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社会价值和育人功能。红色文化已成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载体。本文阐述了红色文化的内涵及特征,论述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分析了当前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三个有效增强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构建教化与内化有机结合的“内”“外”协调机制、构建虚拟网络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深度结合的“虚”“实”融合机制、构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合的“显”“隐”协同机制。

关键词:红色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目前学界对红色文化没有一个具体而明确的释义,各种观点尽管各有侧重,但红色文化的核心内涵和外延并没有冲突。比较聚焦的红色文化定义是指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时期所领导创造的各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既包括革命纪念地、战争遗址、革命文物、革命领袖人物故居馆、革命文献文物等,还包括凝结在这些实物和制度中的革命精神和革命道德传统。

红色文化的创造与当时中国的社会发展潮流关系密切,它是中国的先进文化,其形成的时代和发展过程赋予红色文化鲜明的特征。一是具有与时俱进性。在革命战争年代,有红色文化的支撑,我们革命取得了各项胜利;在新时期,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我们更需要培养艰苦奋斗、勇于攀登的精神,赋予红色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二是广泛的人民性。人民大众既是红色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也是红色文化的受益者。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有如此雄厚的群众基础,是因为它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这些都决定了红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三是鲜明的革命性。红色文化形成于近代时期的中国,当时中国内忧外患,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拥有一个繁荣强大的中国是人民的梦想,军民的精神食粮就是红色文化,同时也是投向敌人的武器,红色文化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革命性。

二、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留给中华儿女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文化具有引领时代思想潮流的作用,特别是对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引领作用,是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载体。

(一)红色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个方面的内容,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为全面发展教育打下坚定的思想基础,核心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红色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一脉相承,共同的契合点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为最高目标。红色文化中如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大无畏忠诚服务人民的精神等都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项一致。并以此来促进大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这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也是完全契合。

(二)红色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

近些年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社会上时有出现,他们打着所谓历史真相的幌子,不择手段地恶意中伤革命烈士的历史功绩。商业媒体在开发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出现忽视或扭曲红色文化的本真或本来面目,过度片面地寻求经济效益,以赢利为导向,红色文化资源有被“商业化”的趋势。大学生未成熟的思想受多种思潮的冲击,容易导致大学生对政治信仰的迷失,甚至出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怀疑。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相应的引导,使其成长和发展走在正确的轨道。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爱党、爱国、爱人民和爱社会主义的思想就是要引导大学生热爱祖国、忠于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积极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当中去。可见,把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利于对其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三)红色文化可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的“人”“事”“物”“魂”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对革命历史人物的纪念活动,通过多种渠道来对革命历史事迹和先进人物事迹的学习,通过對历史遗存、纪念场馆的实地参观实践,可以让大学生如同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能够更深刻地领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主义事业一路不断发展壮大的不易,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战斗中凝聚成的红色精神,从而会倍加珍惜当前的美好时代,这比空洞地说教更具感染性和说服力。

三、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各高校已经进行多年,高校对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加深,在研究红色文化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中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各类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火热开展,用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去涵养和教育大学生,帮助他们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基因。利用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具有长期性,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目前高校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四方面问题。

(一)红色文化教育偏重灌输式“教化”

红色文化教育在方法上重灌输、轻“内化”式自我教育。在学校的红色文化教育过程中,把红色文化作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直接灌输的内容多。目前多数学校多采用课堂灌输的讲授方式,忽视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并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据调查结果显示:61%的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存在形式了解较为广泛,有33.2%的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存在形式等只听说过概念,对其中的内涵认识模糊不清。这样也就造成了教育对象对红色文化精神价值难以达到真正认同,更无法将红色文化精神化作学生内在的精神价值需要和自觉的行动指南。

(二)红色文化隐性教育作用发挥不够

红色文化隐性教育具有渗透性、内隐性的特性,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红色文化知识,体验到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隐性教育对于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当前并没有很好地发挥积极作用。红色文化隐性教育的载体运用相对片面。不少学校片面追求物化的教育载体,各种形式多样的建设内容实施,却忽视了红色文化隐性教育的非物化的教育载体。也就是浮于表面,缺乏实质内涵,停留于校园文化建设表面,简单地认为红色校园文化建设就是“悬挂宣传横幅”“装饰教室”“美化校园环境”以及开展各种红色文化建设为名的文体活动,以至于停留于红色文化教育的表面,没有挖掘当中的深层次内涵。

(三)红色文化网络教育阵地有待加强

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0亿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3.81亿人,占网民整体的40.5%。由此可见,互联网越来越成为师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主渠道,学校在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充分重视网络的力量。在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阵地仍需加强。目前全国约有1000多个“红色网站”,虽然数量不少,但并没有很好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有以下现象:一方面,“红色网站”的管理主体并不明确,也未明确管理主体的职权,这制约着网站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红色网站”的点击率不高,影响力非常有限。此外,很多“红色网站”中的内容如同新闻一般,只供学生了解和观看,学生并没有渠道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表达出来,师生间缺乏有效的思想沟通,如此红色网站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也是不尽人意的。

(四)红色文化教育课程建设力度不够

推进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必须要利用好各类课程,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课程教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但是部分学校没有很好地发挥课程的载体作用,主要表现有:一是红色文化教育特色课程建设有待加强。各地都有不少具有当地特色的红色资源,但是很多学校并没有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课程和红色文化教材,从而为红色文化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与优秀的载体。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有待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与红色文化联系最为紧密的课程,将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系统融合性不够。三是德育课程、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中红色文化的融入有待加强。这些课程在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中,没有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作为课程思政内容加以运用。

四、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构建教化与内化有机结合的“内”“外”协调机制

自我教育和灌输教育是红色文化教育过程中常用的教育方法,体现了非常强的灌输性,灌输的目的是为了内化为自我教育。为促进教化向内化的转变,需要对红色文化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两个重要主体作出不同的要求:一方面,对教师来说,需要树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理念,用贴切的教学方式激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再利用红色文化直观、形象的特点,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主导作用,采用启发式、研究式、案例教学、体验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在“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中传递红色文化精神内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对学生自身来说,要不断加强对红色文化的认知能力,外化于行,树立实践的观念才能促进教化向内化的转变。为达到教学由外向内的转变,必须需要加强课内外的衔接,主要表现有以下三方面:一是积极拓展第二课堂载体,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红色文化知识,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变。比如定期举办红色读书会,可邀请老战士或相关红色文化专家来举办讲座;红色主题的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等等。二是要注重实践教学方式,运用“课外”的教育形式教授“课内”的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利用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带领学生参观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等,通过实地教学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体悟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三是加强红色文化理论社团的建设,构建群体自我教育新模式。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优势,大力推进“青马社团”的建设,使红色文化理论社团成为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的学生组织,在社团成员互帮互教,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成长。在红色文化教育过程中,只有将灌输教育和自我教育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才能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实效。

(二)构建虚拟网络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深度结合的“虚”“实”融合机制

虚拟网络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红色文化教育要从大学生获取外界信息的渠道着手,对学生加以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互联网以其独有的优势在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红色文化实践教育通过亲自参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从中得出自己对红色文化的感悟。我们需要以红色文化占领虚拟网络的教育高地,借助虚拟网络平台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是充分利用红色网站、红色文化交流平台引导大学生参与各类红色文化实践活动中。红色网站需要丰富的内容,借助多样化的手段保持教育内容的教育性与吸引性。如开设红色精品课程、红色访谈、红色歌曲欣赏、红色影视欣赏等网络专题。高校在建设红色网站时可以充分借助外部优势,与“中国红军网”“红色文化网”“红色旅游网”等红色网站合作,起到更好地宣传引导学生参与开展红色文化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二是利用网络平台扩大红色文化实践活动的教育成效。高校要切实加强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合作,利用自身優势打造红色实践品牌,如高校每年组织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有些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的丰富课外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比如井冈山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延安大学等,让学生通过红色文化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接受红色文化所传递的精髓。我们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将学生的所思所想传递出去,为虚拟网络中红色文化宣传教育提供接地气的素材。这是虚拟网络的宣传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深度结合,是推动学生由“知”到“行”的重要转化。将红色网络建设成红色文化教育的一个虚拟教育场所,将各类红色文化资源转化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红色网络成为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成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者”。

(三)构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融合的“显”“隐”协同机制

显性教育是公开的、有组织的、有明确教育目标的教育方式,主要通过课程、讲座、座谈会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而隐性教育是一种间接的、渗透式的教育方法。二者相辅相成、相为补充。一是实现显性教育中的隐性渗透。有效利用红色文化的隐性渗透,重点在于在学校的各类显性课程中融入红色文化内容。如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之中融入红色文化元素,人文社会科学可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人类追求的社会理想;如专业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专业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是学界在研究的课程思政,隐蔽性、随机性和渗透性的特点就更加突出,使专业课更显生机与人性,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二是实现隐性教育中的显性补充,进行沉浸式教育,重点在于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红色文化的熏陶。简言之,就是寓教于境、寓教于乐和寓教于情。如利用校史、校训和校歌等学校固有资源建设红色文化教育人文环境,同时根据学校的现有情况,对校园环境进行精心的布置,使得校园中的一草一木都渗透红色文化。如良好的校风可以营造学校的良好红色文化学习氛围、良好的教风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如利用学校日常的红色文化教育教学活动、各类红色文化教育文体活动等营造红色文化教育的良好环境。

依托红色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涉及面广、内容丰富,要将其真正地落到实处,需要用制度去规范和引导红色文化教育机制,需要学校制定强有力的制度、政策支持,强化红色文化教育的物质保障,夯实红色文化教育物质基础。并把紅色文化融入到教学科研的规章制度、组织管理的规范条例、学生的行为准则和要求中,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让红色文化有效融入并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泰城.红色文化资源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5.

[2]渠长根.红色文化概论[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7.

[3]王炳林.初心——重读革命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4]韩延明.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3.

[5]程志强.继承革命文化,加强党史宣传,讲好中国故事[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8(01):5.

[6]张泰城,常胜.红色文化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求实,2016(11):30-35.

[7]刘润为.红色文化:中国人的精神脊梁[J].红旗文稿,2013(18):4-9+1.

[8]罗盛齐,王超,郑清支.“大学生对高校红色文化教育认同与要求”的调查及启示[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6,5(05):53-58.

[9]CNNIC发布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互联网天地,2020(10):6-7.

责任编辑  黄邦道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就业趋势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