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爽
摘 要:传统教育中只注重专业技术的教学,却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诸如语文、数学、英语之类的课程也变成了辅助课程,尤其是语文,更是难以受到学生和教师的重视。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全面型人才,传统的技术性人才已经很难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提高人才素质才是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而阅读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还能有效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本文对信息化技术和语文阅读教学的融合趋势进行分析,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策略,为阅读教学的改革提出了一定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阅读 结合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9.007
当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更多便利,因此将信息技术融入教育中,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对于语文阅读教育来说,如何提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而信息化教学不仅能够让课堂更加灵活,还能够有效改变传统教育的局限性,让当代语文阅读教育变得效率更高、质量更好,也能让学生更有兴趣和积极性。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语文是贯穿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科目,不仅基础教育需要得到重视,也应当重视语文教育的功能。尤其是阅读,不仅能够让学生积累知识,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和素质,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不过在当前的教育中,不仅缺乏对阅读教育的重视,而且对语文教育也相对轻视,因此在语文阅读教育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1.教师缺乏对阅读的重视
由于教育基本以技能为主,学生能够学会相关的技术便能够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因此教师并不重视语文阅读教育的重要性,语文教学基本都是在走过场,应付课程,让学生完成考试而已,因此教师也并不注重学习模式的研究。在教育中,语文教育的地位本来就相对较低,加之和专业科目的联系并不大,这也是教师不重视的原因之一。不过语文教育的核心并不只是为了学术以及知识的积累,其更多的作用是为了带动学生对我国文化产生认同感,同时提高学生的素质和修養,尤其是阅读教育,不仅在语文教材中,在课外也有大量富含人生哲理和教育意义的文章,因此语文教师不仅要担负起语文教育责任,更要在语文阅读教育中融入立德树人、提高学生素质的思想,担负起为社会和祖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责任。
2.学生缺乏对语文阅读的兴趣
除了教师缺乏对语文阅读教育的重视外,学生也对语文阅读教育也提不起兴趣。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不足,尤其是一些学生经历学习上的失意后,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更无法产生足够的兴趣,而且学生也感觉语文阅读和技能需求无关,自然不会意识到语文阅读教育的重要性。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让学生能够接触更多的思想,也能够更早地接触社会,一些不良的思想难免充斥着网络,进而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导致中学生容易养成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叛逆心理等不良的思想行为,这对于我国社会的和谐和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院校在教育中,必须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一定要加强学生的思想素质,才能确保为社会输出更高素质的人才。不过,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学校可以利用语文阅读来展开思想教育,让学生能够从阅读中获得思想和素质的提升。
3.学校缺乏重视
虽然部分院校建立了学校内部的图书馆,但由于无法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建立良好的阅读环境,因此大部分图书馆几乎形同虚设,只有少数喜欢阅读的学生会到图书馆进行阅读。而且大部分学校的图书馆规模太小,很难满足阅读活动的开展,这对于学校阅读环境的建设也是非常不利的。而且当前大部分学校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教材,而且大部分教材的编写也相对笼统,并没有突出阅读教育的精髓,缺乏素质教育理念,因此加强语文阅读教材编写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4.教学模式和课堂相对死板单一
语文阅读教育最大的问题便是教育模式和课堂的提问,这个问题和前两个问题是相辅相成的,教育模式也是学生无法提起兴趣的关键原因。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基本都是采用教师讲述、学生听讲的方法展开,这样不仅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更无法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会让学生丧失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而且过于注重成绩也会让学生产生过大的压力,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模式的改变,一定要调整教学思维,避免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要让课堂变得灵活、高效、有气氛,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素质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有效的提升。
二、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结合的基本原则
1.改善传统教学思维
想要提高语文阅读教育的效率和质量,教师一定要注重对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的改变,要避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积极学习新的教学模式,才能让语文阅读课堂变得更加有效。在教学思维改革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改变学生的课堂地位,一定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才能让学生提起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就是采用让学生更感兴趣的学习方法,比如情境教学法、项目导学法等,加入一些阅读活动,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一定要以兴趣为基础来改善教学模式和思路,例如利用故事和游戏进行导入等,让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2.加强课堂设计和导入
课堂的设计和导入是确保学生提起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关键,因此教师一定要让课堂变得更加灵活、更加生动、更加丰富。例如,教师可以将生活内容引入课堂,让学生积累自己的阅读故事,并且与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会,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平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3.提高信息化教学效率
想要让信息化教学模式真正提高语文阅读课堂的效率和质量,教师一定要积极学习信息化技术,注重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让信息化课堂不再以简单的课件为主,让信息化课堂真正活跃起来。例如,在学习前,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学习平台导入课程;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模式来提高课堂的活跃度,让课程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课后,教师也可以建立阅读交流群以及利用信息化交流平台来带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信息化教育能够充分贯穿语文阅读教育的全过程。
三、信息技术融入语文阅读的优势和意义
1.具有更强的时效性
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就是传播效率快、传播数据量大以及传播范围广,在这个数据海量产生的时代,大量的数据给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在阅读中,学生也能够轻易从网络上找到自己喜爱的书籍和文章。不过由于数据量过大,让学生根据兴趣自主展开阅读出现两种情况:首先是海量的数据很容易让学生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该读什么,而且很容易被一些不良思想所影响,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其次是信息数据的质量参差不齐,而且快节奏的时代,学生也很难沉下心来去认真读一本书,更多的还是喜欢一些毫无营养价值或毫无意义的网文,这对于学生的审美观和素质的提升也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教师一定要抓住信息时代时效性的特点,利用互联网深度剖析学生的爱好和思想,从学生的爱好入手展开语文阅读教育,让语文阅读教育变得更加完善。
2.具有灵活性和趣味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学习不再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阅读也不仅局限于传统的纸质阅读。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几乎所有学生都会利用智能手机来联系家人以及休闲娱乐,因此教师也一定要注重手机的作用,让语文阅读课堂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手机社交平台来与学生进行阅读交流、阅读推荐以及开展阅读活动,让喜欢阅读的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让对阅读不感兴趣的学生提起兴趣。
3.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阅读教学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增强是非常有效的,不过传统教学模式基本以教师为主导,在教师的讲解下几乎任何文章都只有一个答案,这让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思维能力受到了极大限制。而信息技术的引入不仅能够让教师得到充分解放,而且还能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不过在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的工作应当由课堂转向课前,要在课前充分设计课堂内容以及所需的课件,确保课件能够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而不是依然利用课件进行传统灌输式的教学,而要突出信息技术的优势,设计丰富的阅读活动,这样才能让语文阅读课程带动学生的思想,使其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4.丰富阅读教学内容
由于传统教育中受到课时、教学模式、教学设备以及教师教学思想的限制,因此阅读教学内容基本以课本为主,大多是教师讲解相关文章,再进行少量的延伸教学,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根本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而信息时代的到来让学生和教师都能够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因此阅读课程也能够得到充分的扩展,所以教师应当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让阅读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在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教材内文章的同时,也可以推荐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文章,带领学生一起阅读、理解和分享,让阅读课程变得更加丰富。
四、信息技术融入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1.建立教学和交流平台
信息时代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充分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近。因此语文阅读教育中也需要利用这一优势,教师可以利用微信、QQ、钉钉或者专业的教学平台等手机软件,建立起多个语文阅读教育平台,让学生能够利用阅读平台来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生活感悟,进行书目推荐,让阅读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中。教师也可以利用语文阅读教学平台来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读后感悟,等等,也可以上传相关的阅读资料、课件等,让阅读教育变得更具时效性,真正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有效开展课前导入
课前导入是提高教学效率最有效的方法,由于语文课程的课时较短,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积极利用好课前和课后的时间,充分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前导入中,教师可以先根据教材中的内容来制定好预习计划,利用阅读教育平台发给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能够在课前对文章展开阅读,带着问题去阅读、去理解,并且鼓励学生展开积极讨论,让理解能力较快的学生帮助其他学生解决问题,其他学生也可以利用“点赞”等形式来认可同学的解答,充分提高课前预习的效率,而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可以由浅到深,从对文章的探索,到对文章的理解,再到对文章的扩展,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循序渐进的提升。
3.利用信息技术展开课堂活动设计
由于展开了合理的课前导入,因此课堂教学时学生基本能对文章的整体脉络有了大致了解,只是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可能会有一定的不理解,此时教师便可以指导学生展开深度阅读,跟学生一起去理解文中所要表达的浅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和学生一起探讨,分享感悟。而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利用是让课堂更加丰富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例如在《七律·长征》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关于长征的纪录片,让学生直观感受长征的艰辛历程,回忆那个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体会老一辈革命家英勇无畏的精神,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爱国志向,让学生们的思想得到升华,这样才能让学生认识到《七律·长征》一诗中所蕴含的精神,进而让学生展开讨论、分享感悟。
同时,教师还可以融合情境教育,例如在《三顾茅庐》的教学中,教师播放电视剧中的相关片段,以直观的方式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再从时代背景入手,引出刘备谦虚谨慎、求贤若渴的品德以及诸葛亮深谋远虑、忠君爱国的思想,以此加深学生的代入感,让学生更好地去了解文章中的精髓和所要表达精神,达到在学习中改变自己,树立良好价值观和道德观的目的。
4.加强课后回顾
课后回顾是确保学生加深印象的关键环节,教师依然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来展开教学资料分享、阅读扩展分享、阅读感悟分享,等等,让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展开阅读并思考,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素质在阅读中得到有效提升。
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注重阅读和教育的结合,并给学生分享一些有关就业、创业以及专业习惯的阅读内容,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能获得专业理论的提升。
总的来说,我们必须要重视语文阅读教学,才能确保学生的思想、思维能力和基本素质得到有效提升。而在语文阅读课程的改革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起高效的教学平台,改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让语文阅读教育变得效率更高、质量更好。
参考文献:
[1] 胡松、林泽凯、罗淑君、黄丽青、王美淼《地方文化视域下的院校语文教学改革》,《现代教育》2021年第45期。
[2] 吴帅《信息素养教育视域下阅读推广实践探析——以院校图书馆为例》,《中国报业》2021年第12期。
[3] 任勇、蔡遵义《网络学习空间在中课程衔接中的作用与策略研究——以语文课程为例》,《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0年第7期。
[4] 谢青芮《语文教学中翻转课堂应用研究》,河北华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多学科融合教育促进复合型人才核心素养发展学术论文集》2019年。
[5] 王优《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探究》,《太原城市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12期。
[6] 孔亚明《浅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习得语文阅读策略的实践研究》,《新课程导学》2021年第15期。
(本文系全國教育学科“十三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子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号:JL-SP-ZTSH-SZ-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