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芬
随着我国进入快速人口老龄化期,“空巢老人”“孤独死”不断见诸网络等媒体。从伦理学视角分析“空巢老人”“孤独死”,减少“空巢老人”“孤独死”的伦理伤害,规避“空巢老人”“孤独死”,实现“空巢老人”养老善终,有利于新时代家庭幸福、社会和谐。
养老善终是我国传统孝文化的精髓。“空巢老人”的善终议题是伦理学早应关涉到的领域。“空巢老人”“孤独死”是指“空巢老人”由于内在的健康等自然原因死亡后多天甚至更久才被人发现的现象。古有王少玄荒野滴血认骸,安葬父亲,而今却出现“空巢老人”“孤独死”却亲人不知的惨剧。据国家统计局2021年人口数据:2021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67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8.9%,65岁及以上人口2亿人,占14.2%。根据《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空巢老人”所占比例更是达到 50%。可以预料,“空巢”家庭将逐步在我国城市地区成为主要的家庭形式之一。“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空巢”家庭也越来越多。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提出:人是‘向死的存在’。人最终都要走向死亡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该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在人口老龄化的今天,关注这一问题就是关注我们的现在和未来。
“空巢老人”“孤独死”具有偶然性,其中的必然性也不能否认。这类事件放大了“空巢老人”与自己、家人和社会伦理关系的不正常,揭示了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调节功能的异常。“空巢老人”“孤独死”对自己、家庭和社会都是一种伦理伤害。
“空巢老人”的生命权利没有保全和死亡尊严的缺失
“空巢老人”“孤独死”是其生命权利没有保全。“空巢老人”“孤独死”显示老人的生命安全需要被忽略,生命权利受到侵害。“空巢老人”“孤独死”是“空巢老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却求助无人,最后绝望、孤独地死亡,这是社会和家庭对其生命安全和心理安全需要的淡忘,忽视了“空巢老人”最基本的生命安全需要,侵害了“空巢老人”的生命权利。
“空巢老人”“孤獨死”是其死亡尊严的缺失。尊严的死亡首先应该是深思熟虑的、有准备的死亡。“空巢老人”“孤独死”,大多数老人没有任何思想准备,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认识自己的人生和死亡,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所希望的方式而死去。尊严的死还应该是体面的死去。这类死亡显然不具有死亡的品质,是死亡尊严的缺失。
“空巢老人”亲人感情受损的“家庭事件”
“空巢老人”“孤独死”是亲人感情受损的“家庭事件”。“空巢老人”“孤独死”后家人才知晓,他们或没有临终尽孝或没有感情准备,对于其家人是一种遗憾和痛苦。这种遗憾和痛苦会在其家庭成员中蔓延,随着事情的发生和时间的推进,因与死者的亲疏远近的关系而呈现不同程度的痛苦,是其亲人感情受损的“家庭事件”。
我国尊老爱老的伦理关怀底线的失守
“空巢老人”“孤独死”敲响了“空巢老人”生命安全的警钟,是我国尊老爱老的伦理关怀底线的失守。尊老爱老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我国一直倡导对老人要孝养善终。“孤独死”的“空巢老人”临终时无人救护,没有子女、亲人的关爱,无助、孤独、凄凉地面对死亡,其家人的人伦责任未尽、家庭责任还未履行,老人重要事情也没有来得及交代或处理,这与我国善终的传统孝伦理是背道而驰的,已然触碰了我国传统孝文化的尊老爱老的伦理关怀底线。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空巢老人”孤独死”给家庭带来伤痛和遗憾。为避免悲剧发生,全面地分析“空巢老人”“孤独死”产生的伦理诱因,以此积极降低并且消除“空巢老人”生命安全威胁。
“空巢老人”疏远亲人与社会
“空巢老人”疏远亲人与社会是“孤独死”发生的内在伦理诱因。很多研究表明“空巢老人”疏远亲人与社会,“空巢老人”社交活动较少,这表现在其外出、与亲戚、朋友联系、邻居串门等方面的社交活动较少。吴敏等在2010年4月对山东省济南市城乡独居老年人的生活现状进行调查后指出:可见独居老人参加的社会交往活动明显减少……“空巢老人”远离亲人、邻里、社会,生活中缺少沟通和倾诉,就会逐渐使老人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影响老人的身心健康,降低老人的幸福感,特别是突发疾病时,“空巢老人”求助无人而导致生命安全隐患。
亲人与邻里的关怀不足
亲人与邻里的关爱不足是“空巢老人”“孤独死”频发的外在伦理诱因。“空巢老人”受到亲人照顾较少。徐俊、俞宁经过分析“空巢老人”“孤独死”样本后得出结果:近六成“空巢老人”较少得到亲人探望、照顾和联系。“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和生命安全未引起家人和邻里的足够重视,赡养老人的缺位、亲人的关怀不足为“空巢老人”生命安全埋下了隐患。
社会公平的正义的缺失
“空巢老人”“孤独死”是社会公平的正义的缺失。这是社会对“空巢老人”生命安全忽视造成的,每个个体都享有生命健康的权利以及生命存在的权利。如果听任其社会成员过早死去或失去健康……,社会没有采取相关而及时的措施……,即是社会公平的正义的缺失。“空巢老人”“孤独死”说明“空巢老人”维持生命的最基本权利被剥夺,社会向“空巢老人”投以关注的目光是有限的,“空巢老人”这一群体的发展权利是有失公平的,是社会公平正义的缺失。
在现代社会,“优死”也成为人们衡量一个人生命质量的重要的环节。那么如何为“空巢老人”的生命画上完美的句号呢?家庭、社会要积极作为,“空巢老人”个人也更应积极面对生活。
增强家庭代际关系
增强“空巢老人”家庭代际关系有利于“空巢老人”的健康和幸福。家庭代际关系有利于降低老人“孤独死”风险。大量的研究表明,家庭代际关系与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生活质量与死亡率都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良好的家庭代际关系也有利于老人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老年人口得到的代际支持越多,心理健康程度越高。获得经济支持和日常照料对老人生理健康的发展具有稳定的显著影响。
要增强代际关系,就要加强代际沟通。增强代际沟通有很多方法。一是坚持定期通讯联系。即使一个电话也能使“空巢老人”安慰许多。尤其是寡居“空巢老人”的家庭成员应坚持每天跟老人通讯,这样不仅可以使“空巢老人”增加心理慰藉还可以确保老人的平安。二是坚持定期见面和照看。有条件的家庭成员可以定期照看“空巢老人”,保证见面频率,了解老人的生活状况,帮助老人解决生活困难。没有条件的如远在外地的家庭成员可以托人定期拜访,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家庭赡养的功能,增强代际关系,充分发挥亲情纽带作用,更重要的是确保“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另外,“空巢老人”家庭成员还要特别关爱寡居“空巢老人”、有功能限制的“空巢老人”以及高龄“空巢老人”。无配偶老人、有功能限制的老人死亡风险较高,更容易发生“孤独死”。因而,在自愿原则下,家庭成员要尽可能说服“空巢老人”与其共同居住生活,充分发挥家庭赡养的伦理作用,降低“孤独死”的风险。对于无法说服而又需要特殊照顾的“空巢老人”,其家庭成员要时刻绷紧老人生命安全之弦,保证定期、多样化的联络和关爱,倾注更多精力去关爱老人,以确保“空巢老人”的生命安全。
弘扬关爱“空巢老人”的道德风气
“空巢老人”需要全社会成员的关爱。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关爱“空巢老人”。在全社会不仅要大力弘扬关爱“空巢老人”的道德风气,还要将关心“空巢老人”的行为落实到实处。
从个人来讲,关爱“空巢老人”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儒学向来崇尚仁者爱人。孔子早就提出“泛爱众而亲仁”,仁爱的对象应该由家庭成员扩大到他人进而推及到天下的百姓。西方伦理学家施韦泽也认为:降为生命始终促使个人通其周围的所有生命的交往,并感受到对他们负有责任。……对于不认识的人,我们不可以绝对疏远。邻居等其他人也要主动关心“空巢老人”,每个社会人对“空巢老人”的生活和生命都负有责任,每个社会人尤其是其朋友、邻居等都应该主动关心和关爱“空巢老人”。
从社区来说,可以通过伦理关怀的制度化来实现对“空巢老人”关爱。这关键是要采取对“空巢老人”生命安全切实可行的措施。首先,要积极组织和探索针对“空巢老人”的养老服务,积极完善社区家庭养老模式。社区对“空巢老人”的伦理关怀还可以通过为老人安装各类紧急通讯设备来保证老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其次,切实开展社区“空巢老人”关爱志愿者服务活动,保证“空巢老人”能立刻呼叫社区党员和爱心邻居组成的志愿者,最快速度帮助排除生命安全的险情并及时得到帮助。最后,大力开展各种关心“空巢老人”的敬老活动,在社区、居住区弘扬关爱“空巢老人”的道德风气。比如悬挂宣传横幅、组织敬老活动等等。
从全社会来讲,大力弘扬关爱“空巢老人”的道德风气,营造关爱“空巢老人”的良好道德氛围。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认为:凡治国者为政必要厚民养生,“所重:民、食、丧、祭。”人民乃国家之本,为官者必须重视民众的衣食、死丧等问题,做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只有这样,民众“信之”。在新时代,更要提倡关爱“空巢老人”,重视老人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在全社会弘扬关爱“空巢老人”、关注“空巢老人”生命安全的好风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创造人人关心“空巢老人”的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以便“空巢老人”突发疾病时能得到外界及时回应,降低“空巢老人”“孤独死”风险。
个人积极应对潜在的生命威胁
“空巢老人”脱离社会,不仅影响其身心健康,还威胁到生命安全。“空巢老人”积极应对生命威胁,学会基础的紧急救助方法,这就要有偶“空巢老人”夫妻互助互爱,孤寡“空巢老人”“走出去”。
有偶“空巢老人夫”妻之间要互相关怀,寡居“空巢老人”有条件的可“搭伴养老”,实现以老养老。有研究表明较高的婚姻满意度有利于高龄老人减缓健康状况的下降和降低死亡风险。老年夫妻更要相敬如宾,互相关心,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夫妻之间出现矛盾时,要积极沟通并及时化解矛盾。夫妻和睦相处,不仅有利于家庭和谐,还有利于老人身心的健康。寡居“空巢老人”在条件允许下可以跟志同道合的“空巢老人”选择“搭伴养老”进而互帮互助,还可以有伴可依,实现养老互助,提升生活的幸福感。
“空巢老人”还要“走出去”,尝试走出家庭,走入社会。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理论告诉我们,社会交往会给个体带来精神的愉悦。另外研究也指出,近期丧偶对健康状况的下降有恶化作用并增加死亡风险,女性的这种作用强于男性。因而,“空巢老人”尤其是孤寡“空巢老人”更应多与朋友、邻居交往,从人际交往中获得精神慰藉,削弱孤独感。人是社会性动物,“空巢老人”走进社会,结交挚友,不仅有利于其身心健康,也能在突发疾病时获得更多可能的照料。
“空巢老人”还要积极学习紧急求助方法来确保生命安全。其一,“空巢老人”及时学习、使用如“平安钟”等求救工具,老人要时刻保证传呼机在伸手可及的地方,要保证会用、能及时用求助措施。其二,“空巢老人”自己也要学会简单的处理突发疾病的方法,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健康,一旦身体不适要积极就医并及时告知家人,从而积极应对生命威胁,消除生命安全隐患。
“空巢老人”“孤独死”应是现代文明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空巢老人”“孤独死”折射出来的伦理问题,只有寻求于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圆满地解决。这当中尤其要对“空巢老人”采取有效的人道援助,从实处关心“空巢老人”的生命安全,才有利于实现家庭和社会的整体和谐。
[基金资助:2021年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课程思政”示范专业、示范课程建设项目思政课程示范课程建设项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YJKCSZ01)的阶段性成果。]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文法系)
参考文献:
[1]喻岳衡主编,湘子、喻涵译注.孝经·二十四孝图[M].湖南:岳麓书社,2009:106.
[2]李建新,李嘉羽.城市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研究[J].人口学刊,2012(3):31.
[3]王云岭,徐萍,王书会,陈晓阳.伦理学视域中的死亡尊严问题[J].山东社会科学,2009(8):61.
[4]吴敏,李士雪,Ning Jackie Zhang,朱媛媛,宁博,Thomas Wan,Lynn Unruh.独居老年人生活及精神健康状况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2011(7):850.
[5]徐俊,俞宁.中国空巢老人“孤独死”现象研究——基于网络媒体报道的内容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15(7):57.
[6]龚群.社会伦理十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86.
[7]侯建明,张培东,周文剑.代际支持对中国老年人口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人口学刊,2021(5):93.
[8]王萍,李树茁.子女迁移背景下代际支持对农村老人生理健康的影响[J].人口与发展,2012(2):70.
[9]阿尔贝特·施韦泽.敬畏生命:五十年来的基本论述[M].上海社會科学院出版社,2003:32.
[10]刘喜珍.老龄伦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