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耿
名 | 师 | 介 | 绍
王 耿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编者按
新教材“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除保留原有《论语》《孟子》《庄子》外,还增加了《老子》《史记》,选文覆盖先秦到清末。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另外,新教材明确规定“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二分之一”。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有关文件精神,本刊遴选出100篇精品,按“国学经典与成长教育”“国学经典与成人教育”“国学经典与成才教育”等系列分类刊发,并在杂志官微发布在线微课教学,帮助高中生系统学习和掌握国学知识。
“仁义”之利
经 典 重 现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员千里①而来,亦将有以②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③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④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⑤而国危矣。万乘之国⑥,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⑦;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⑧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⑨。未有仁而遗⑩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注释 ①不员千里:不以千里路途为遥远,形容不辞辛苦。员,通“远”,形容词用作动词,意为“以……为远”。②有以:有什么办法。③亦:意义较虚,有“也不过是”的意思,可译为“只”。④士庶人:士子和庶人。庶人即平民、老百姓。⑤上下交征利:上上下下互相追逐私利。交征,互相争夺。交,交叉,交互,互相。该词是由“交叉”义引申出“交互、互相”义,常用作状语。征,取。⑥万乘之国: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春秋战国时,诸侯国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国家的大小强弱。“战国七雄”为万乘之国,宋、卫、中山、东周、西周为千乘之国。⑦千乘之家:古代的执政大夫有一定的封邑,拥有这种封邑的大夫叫“家”。公卿封邑大,有兵车千乘;大夫封邑小,有兵车百乘。⑧苟:如果。⑨餍:饱,满足。⑩遗:丢弃,抛弃。
经 典 解 读
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么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孟子回答道:“大王,何必一定要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如果)大王说,‘怎样做才对我的国家有利呢?’大夫说,‘怎样做才对我的封地有利呢?’那一般士子和老百姓也都会说‘怎样做才对我自己有利呢?’这样,上上下下都互相追逐私利,国家便危险了!在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国君的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公卿;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国君的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这些大夫的产业不能不说是够多的了。假若他们把‘义’抛诸脑后而事事以‘利’为先,那他们不夺得国君的位置是不会满足的。从来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父母的,(也)从来没有讲‘义’的人会怠慢君王的。大王您只要讲‘仁义’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要说‘利’呢?”
核心密码 孔子讲“仁”,孟子则经常“仁义”并言。梁惠王问“利”,孟子因势利导,晓之以“仁义”之大利,用以规劝梁惠王放弃眼前之小利。孟子认为,“仁义”可以立国。国君应该重视仁义,百姓才能坚守孝悌忠信,否则天下人人争利,必将会出现以下犯上、危及国家的事情。国君施行仁政,重义轻利,讲“仁义”的人自然会尊敬赡养自己的父母和顾念尊重自己的君王,这样的国家才能天下无敌。
经 典 故 事
孝文帝的汉化改革
拓跋宏即北魏孝文帝,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按照北魏子贵母死制度,拓跋宏在被立为太子时,生母即被赐死,他由祖母冯太后抚养成人。因拓跋宏即位时只有5岁,故朝政由祖母冯太后执掌。自太和元年(477年)以后,冯太后开始在政治、经济、社会风俗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有意识地进行汉化,给北魏社会带来重大的变化。
在冯太后长期严格的教育和直接影响下,孝文帝拓跋宏才藻富赡,不但精通儒家经义、史传百家,而且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经验,增长了实际才干,这些都为他后来的改革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元490年,冯太后病逝。孝文帝继承太后遗志,推行了更“激进”的改革举措,推行全面汉化政策,北魏的历史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孝文帝推行汉化最重要的措施是迁都洛阳。北魏都城位于偏北的平城,不利于拓跋鲜卑充分学习和接受中原文化,也不利于北魏进一步发展壮大以及完成南北统一的大业。而洛阳是“崤函帝宅,河洛王里”,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正统王朝的政治象征意义。为保证迁都顺利进行,孝文帝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他以南伐南朝齐为名,计划在南伐途中造成迁都的既成事实。太和十七年(493年)八月,孝文帝率领文武百官及步骑百余万从平城出发南伐。大军列队出城,所过之处秋毫无犯,他们于九月底抵达洛阳。时值深秋,阴雨连绵,大军就地休息待命。孝文帝则冒雨巡视洛阳故宫旧址,可眼前呈现的却是一派断壁残垣、杂草丛生的破败景象。在洛阳稍事休整后,孝文帝又诏令六军继续南进。群臣们经长途行军跋涉都疲惫不堪,他们不愿继续冒雨前进,于是纷纷跪于御马之前,磕头泣谏,请停南伐。孝文帝乃晓谕群臣说:“这次兴师动众南征,如果半途而废,岂不让人笑话?若不南征,即当迁都于此……”当时许多鲜卑大臣虽不愿内迁,但更畏惧南伐,故不敢再提出异议,遂定迁都大计。
迁洛之后,在王肃、李冲、李彪、高闾等汉族士人的支持下,孝文帝立即着手改革鲜卑旧俗,全面推行汉化。他下诏禁止士民穿胡服,规定鲜卑人和北方其他少数民族人民一律改穿汉人服装,朝廷百官改着汉族官吏朝服;规定迁到洛阳的鲜卑人死后要葬在河南,不得还葬平城。此外,孝文帝还鼓励鲜卑和汉族通婚;评定士族门第,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联合统治;参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儀等。
孝文帝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锐意改革,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交融与发展。
经 典 启 示
北魏的汉化改革,是孝文帝拓跋宏亲政后,在儒家思想引导、推动下发起的一场政治改革。改革采取迁都洛阳、移风易俗、重定五德历运等重要措施,客观上加快了北方的民族融合,强化了北魏的正统地位,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孝文帝在改革中展现了不畏艰险、勇于革新的过人胆识,主动守护、传承中华文化的精神取向,以及实现国家统一大业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以善“养”人
经 典 重 现
孟子曰:“以善服人①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②,然后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③者,未之有也④。”
——《孟子·离娄下》
注释 ①服人:令人心服。服,使……服。②养人:培养教育人。③王:称王,指古代统治者以仁义取得天下。④未之有也:(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否定句中宾语前置。
经 典 解 读
译文 孟子说:“单凭善就想令人心服,是不能够使人心服的;要用善去培养教育人,才能够使天下的人心服。天下的人不心服而能统一天下,(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啊。”
核心密码 “养人”即培养教育,重在“养”,关键是“拿什么‘养’,怎样‘养’”。孟子在这里强调:仅仅是一个人自己行善,用自己的善良行为去感化别人,那是行不通的,那不是最佳的行为方式;但如果用善的社会行为规范来普及教育,使人人都懂得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才能征服天下,这才是最佳的行为方式。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经 典 故 事
周敦颐:官清赢得梦魂安
周敦颐,北宋著名哲学家、文学家,被后世尊为“理学派开山鼻祖”。
公元1040年,周敦頤外放为洪州分宁县主簿,分管的工作是审理案件。他展现了超强的办事能力,所审理的20余件案件都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量刑恰当。案件中的原告和被告都心服口服,没有一个上诉的。特别是有个陈年旧案,因为案情复杂,执办官员久拖不决。周敦颐接手后,立刻辨清是非,做出决断。老百姓知道后无不叹服。
任满后,因为政绩突出,周敦颐被调任南安军司理参军,依然负责办案。上任第二年,他遇到了一件棘手的案件。南安监狱有一名囚犯,根据当时的法律不应被判处死刑。然而,时任南安军转运使的王逵想杀一儆百,决意要处死该囚犯。众人慑于王逵权势,都不敢争辩。唯独周敦颐坚持依律处罚,而王逵不听。周敦颐愤怒地扔下手中记事的笏板,准备弃官以示抗争。同僚劝他冷静些,周敦颐说:“难道可以这样做官吗?用杀不该处死的人来取悦上级,这种事我不做!”后来,王逵终于省悟,免了这个囚犯的死罪。事后,王逵对周敦颐刮目相看,并不遗余力地向朝廷举荐他。
为官期间,周敦颐对每一个案件都认真彻查,以“昭雪蒙冤、泽及万民”为己任,深受百姓爱戴和拥护。
经 典 启 示
周敦颐为官清廉,治学严谨,为人正直,所到之处“士率其教,吏思其威,民怀其德,政绩绰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家喻户晓的《爱莲说》正是他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他以莲喻己,在官场中守住本心、抵制诱惑、坚持操守,为后人所敬仰。
经 典 重 现
善教得民心
孟子曰:“仁言①不如仁声②之入人深也,善政③不如善教④之得民也。善政,民畏⑤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孟子·尽心上》
注释 ①仁言:仁德的言辞。②仁声:指施行仁政而取得的声誉。③善政:良好的政令。④善教:良好的教化。⑤畏:敬畏,畏服。
经 典 解 读
译文 孟子说:“仁德的言辞不如仁德的声望那样深入人心,良好的政令不如良好的道德教化能获得民心。良好的政令,百姓畏服它;良好的道德教化,百姓乐于接受它。良好的政令可以使百姓发财致富,良好的道德教化能赢得民心的拥护。”
核心密码 法家重政令法治,儒家重教育德治。“仁言”有空洞说教之嫌,而“仁声”是一种德治,它能使人心向美向善。为官者要为政以德,为政以廉,身体力行儒家“修齐治平”的道德规范,达到了“以德化民、弘扬正气”的崇高境界。
经 典 故 事
“善政之中第一人”路迎
路迎,山东汶上人,明代兵部尚书。他是明代杰出哲学家、军事家王阳明的得意门生。他潜心阳明心学,为官施政谨遵师训,以“致良知”为指导思想,以“知行合一”为处事原则。治国理政时,他坚持仁爱为本,深得王阳明的嘉许。
路迎在任松江知府时,恰逢松江出现严重灾害,饿殍遍地,盗贼四起。他不辞劳苦,悉心筹划,扶危济困,消除暴乱,制订并实施了一系列安民救灾的措施,使境内重现百姓安居乐业的太平气象。担任淮安知府时,他看到淮安地处南北交通要地,各种迎来送往费用繁多,当地百姓赋税负担沉重,生计极为艰辛。他非常同情百姓遭遇,采取措施大力裁减各种不合理的苛捐杂税,节约不必要的官府开支,减轻了当地百姓的负担。
路迎因政声卓著、能力超群而官至兵部尚书,他留下了许多廉政、勤政的佳话,被朝野称为“善政之中第一人”。
经 典 启 示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为政者当始终保持清廉本色,真正把爱民、勤政、廉洁落到实处;以严明法纪为责,以执法废公为耻,做到德法并举,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责编 / 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