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知识融合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建设与思考

2022-06-03 13:46程黎艳朱倩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2年8期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团队混合式教学

程黎艳 朱倩

摘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社会对地方高校提出的时代要求,武汉城市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技能应用为核心,针对面向全校开设的计算机类基础课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改革。文章针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的建设,分析和讨论团队建设的思路、具体措施、实际成效,希望能够为地方院校教学团队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团队;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08-0131-02

1 引言

教学团队建设的质量与水平是衡量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指标[1],武汉城市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以课程建设为载体,以应用为核心,注重学生素质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融合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本团队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实现让计算机类基础知识与各学科专业知识融合,本文主要展示其建设的实践和成效,以供参考。

2 教学团队建设思路

武汉城市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是由2005年组建的计算机基础教研室演变而来。计算机基础课程受众广泛、课程地位重要,经过多年的建设,本团队依托《计算机应用基础》《程序设计基础(C)》《程序设计基础(Python)》《图形图像处理》等课程,将具有共同宗旨和愿景的老师集合在一起,经过长期的教学与实践,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不断跟随新时代的步伐更新传统的教与学的观念,拓展传统的教学管理理念,科学整合基础课程的教学资源,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持续发展的团队协作形式,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3 教学团队建设举措

3.1 制度建设与执行

团队制订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及详细的工作计划,学期末确定新学期课程的教学内容、进度和要求,开课学期末针对本学期的整体教学情况进行评价与分析,总结经验教训;落实两周一次的教学研讨例会,交流教学经验,开展教学观摩及相关学术课题讨论;坚持集体备课、教学检查、教考分离、集体阅卷等制度,保证了全体团队成员教学水平的均衡性;通过学院督导检查、教师互听互评、学生定期问卷反馈的三级联动质量监控体系,借助信息化管理软件,形成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运行机制;制订了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师生竞赛、优质论文的奖励制度,激励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提升教学水平。

3.2 师资发展与规划

师资队伍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持续化是教学团队建设的重点工作,通过引进和培养,加强高水平、高层次师资队伍建设[2]。依据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三大工程、四大计划”要求,采取“引、聘、派、下”措施,团队近三年选派教师到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交流学习10余人次,其中访问学者3人。下企业挂职锻炼9人次,培养“双师型”教师4人,校级骨干教师4人、“三育人积极分子”4人、“学生最喜爱的老师”3人。团队成员申报省部级教科研项目9项,发表教科研论文24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三大检索收录8篇,获软件著作权4项,获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13项。

3.3 教学改革与实施

3.3.1 教学模式创新

积极探索具有“能动”和“开放”特征的混合式教学方法,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知识、能力、評价三个维度构建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3]。构建“贯通关联、重构内容,敏捷教学,多元评价”的教学模式。课前整合各类教学资源,打破传统的“你教我学”的教学思维,培养主动探索、自发探究的学习模式[2]。课中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各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将应用型人才的成长要素有机地融合到教学模式中。将课外学习与课堂内容有机融合,利用在线平台进行教学过程管理,使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学生学习过程融为一体,达到个性化学习和教学并行迭代,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协同推进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多元化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促进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成长发展[4]。

3.3.2 课程体系创新

团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进行了多元化、多角度、系统化、贯穿式的教学改革,构建了符合应用型人才的素质、按照知识、能力、评价三个维度构建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5]。打造了一个线上可学习、资源可获取、师生可交流、知识可共享的贯通式教学生态系统。

1)因材施教,内涵优化

通过一系列的摸索与改革,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首先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理工科类专业试点改革,经过两年实践与摸索,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改革成果运用至全院所有专业。针对不同学科的学生分门别类、因材施教,课程平台上有丰富的教学视频、学习资料、测试习题、实验素材等资源,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既有基本要求和基本任务,又有拓展内容和高阶任务,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知识、能力、评价三个维度构建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6]。融合各专业新工科培养目标,按照“递进式”“侧重式”的方式将课程体系划分为四个层次,并将知识、能力、评价三个维度一一对应、层层递进、全程贯通,以满足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学生对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需求,如图1所示。

2)平台辅助、多维评价

利用超星学银在线教育平台,基于大数据动态监控教学过程,可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师行为数据和学生行为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完善后续的教学计划提供有益的参考。教师可利用平台提供的“签到”“选人”“讨论”“抢答”“奖励”等功能辅助教学,使教学过程不再枯燥乏味。

对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一系列改革,以多种形式、分多个阶段、多种类别评定学生成绩。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外阅读、在线测验、实验记载、作品记录、编程练习、随堂测试以及在线交流讨论等都可以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占比达40%~50%,使考核结果更加有效可靠、公平公正。

3)课程为本、资源共建

以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课程建设为根本,教材建设为支撑,数字资源为基础,形成“教学团队-在线课程-自编教材-数字资源”为重要支撑的优质教学资源。本团队在2019年获批湖北省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后,加强信息技术和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立项并建设了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线上线下一流课程4门,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校级一流课程4门,形成了精品课程群。主编出版教材5部,其中3部教材附带线上数字资源。针对不同专业共建立“入门级”项目案例52个、“提高级”项目案例40个、“扩展级”项目案例32个,并通过“示范教学包”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计算机应用基础》《程序设计基础(C)》经授权后迅速获得了200多所高校的引用,特别是在抗疫特殊时期解决了相关教师在线教学的“燃眉之急”,同时也收获了大量反馈意见,促进了教学相长。

3.4 综合评价与考核

课程的综合评价与考核由课下、课中和期末考试三部分构成,又将这三部分环环递进分为基础、综合、创新能力三个阶段[7],如表1所示。该方法针对课程基础知识的期望达成度未高于50%,方案摸底就是注重学生多方面应用能力的培养。课下成绩由线上的章节视频学习完成度、讨论交流、课前自测、课后作业、交流讨论、作品分析、技术讲座等内容组成,占综合成绩22%;课中部分由课堂签到、讨论抢答、积分奖励、课堂检测、实验记载等内容组织,占综合成绩28%;期末机考选用在线考试系统,随机组卷,实现一生一卷,机考成绩占综合成绩50%。同时,师生通过在线教学平台和调查问卷完成课程评价,调查学习者对于课程资源的设计形式、课程资源中体现的教学设计以及创新模式的体验效果,采用百分制加权求和,最终得到课程的综合成绩。课程的考核方式和成绩比例上都设计了详细全面的方案。

4 结束语

在信息化高度普及并与各学科高度交叉的今天,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告别单纯的通识性教育,以应用为核心与各专业知识融合将是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改革的大势所趋。在团队现有基础上,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教训,分析教学研究成果,并及时将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成果运用于新一轮课程的改革实践,为不断提升下一期教学效果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关明,李桂新,刘丛,等.以实践教学为抓手,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以新疆师范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团队为例[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6,5(10):46-47,59.

[2] 董智勇.计算机网络省级教学团队建设方案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7(11):131-133,137.

[3] 扈婧,白丽荣.地方本科院校教学团队建设探讨[J].衡水学院学报,2017,19(1):103-105.

[4] 赵炬明,高筱卉.论大学教学研究的科学化、学科化与专业化[J].中国高教研究,2018(11):28-34.

[5] 黄璐,于红,谷军.翻转课堂与传统面授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6(9):167-170.

[6] 吴岩,中国“金课”要具备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EB/OL].[2018-11-29].http://www.moe.gov.cn/s78/A08/moe_745/201811/t20181129_361868.html

[7] 張季谦,黄守芳,许新胜,等.高校课程线上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的构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19):32-36.

【通联编辑:代影】

猜你喜欢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团队混合式教学
土建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研究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校企双师团队建设研究
网络时代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网络营销》精品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