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剪纸理解轴对称

2022-06-01 06:28:16徐倩梦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十字形中心点对折

文|徐倩梦

通过将纸对折一次、两次或者多次剪出图形,实际上就是创造轴对称图形的过程。怎么做能更好地将剪纸艺术与数学知识相融合,帮助学生理解轴对称概念呢?

一、创建任务,引发想象

1.阅读任务。学生阅读任务要求:将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再对折(十字形对折),在其中一个角上剪一刀。

2.想象预设。

(1)选一选,你会选择剪哪个角?

(2)想一想,你剪出来的图形会怎么样?把你的预测结果画在《学习单》上。四人小组交流、修改。

二、尝试剪纸,动手实践

1.尝试剪纸,验证预测。操作图形,展开后和《学习单》上的预测结果核对。

2.学生汇报:一致的,说明自己《学习单》预设结果时是怎么想的;不一致的,分析错误产生的可能原因。

(1)剪右上角(中心点),图形缺口在中间,缺口为菱形。

(2)剪左下角(中心点对面),图形缺口在正方形的四个角,缺口为4 个分散的三角形。

(3)剪右下角(中心点下方),图形缺口在正方形的上下对边上。

(4)剪左上角(中心点左方),图形缺口在正方形的左右对边上。

3.总结提升,同样的折法,在不同的位置剪一刀,得到的图形有可能不同。

三、再次剪纸,设计创造

1.阅读任务。学生阅读任务要求,将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再对折(十字形对折),剪两刀,剪出一个十字形。

2.预设思考。学生思考,若要形成十字形,图形缺口要在正方形何处?应该选择什么位置剪?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

3.操作验证。学生再次剪纸,验证预测。

4.设计创造。你还想在正方形纸上创造出哪些轴对称图形?把图形画在《学习单》上,根据画的图形进行剪纸创作,全班交流分享。

这样的设计在学习活动中寓抽象于直观,在预设、尝试、设计、验证、欣赏中,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变化特点生动呈现,不仅将数学知识与剪纸艺术融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通过系列操作活动,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十字形中心点对折
对折十次
Scratch 3.9更新了什么?
电脑报(2020年12期)2020-06-30 19:56:42
如何设置造型中心点?
电脑报(2019年4期)2019-09-10 07:22:44
画十字形
巧填数
平移、对折和旋转,一网打尽
“买一送一”不等于“打对折”
实验帮我发现规律
汉字艺术结构解析(二)中心点处笔画应紧奏
寻找视觉中心点
大众摄影(2015年9期)2015-09-06 17:0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