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剂对烟草赤星病和靶斑病的防控效果

2022-06-01 09:21张旭飞
农技服务 2022年5期
关键词:波尔多液斑病烟草

田 亮,郭 劲,张旭飞,刘 奇,颜 泽

(贵州省烟草公司遵义市公司务川分公司,贵州务川564300)

务川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东与铜仁德江、沿河相连,西与正安、道真毗邻,南与凤冈接壤,北与重庆彭水交界[1]。该县是贵州省优质烟叶的主要产区之一。2022年以来,通过坚持质量兴烟、绿色兴烟,聚焦稳固烟叶基础、加快转型升级、产业融合发展,稳步推进烤烟产业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合同种烟面积0.41 万hm2,实现烟叶产值2.36 亿元以上,创烟叶税5 196 万元以上[2]。在当地烟叶生产中,赤星病和靶斑病是主要的真菌性叶斑类病害,较难防治且呈逐年扩散趋势,严重危害烟叶生产。因此,研究适宜当地的烟草赤星病和靶斑病防治技术对提升当地烟叶产质量和产值,保障当地烟草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于务川县丰乐镇开展烟草赤星病和靶斑病防控试验,比较不同药剂防控方式对烟草赤星病和靶斑病的防控效果,为当地烟草赤星病和靶斑病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在务川县丰乐镇毛鸡岭,面积20 hm2;地形为山地,海拔高度960 m,土壤类型为黄壤,土壤pH 6.5,有机质12.4 mg/kg,水解性氮69.5 mg/kg,有效磷6.72 mg/kg,速效钾48.17 mg/kg。

1.2 试验材料

烤烟品种为云烟87,由贵州省烟草公司提供;农药:40%菌核净、80%波尔多液、46%氢氧化铜、8%井冈霉素、200 g/L 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38%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均由贵州省烟草科学院提供。

1.3 试验设计

分别针对烟草赤星病、靶斑病的防治各设置4个处理。处理1:不施药对照区,不进行防控,面积2 hm2;处理2:常规防控对照区,选择当地常规防控药剂进行防控,面积9 hm2;处理3:绿色防控试验区1,采用80%波尔多液+200 g/L 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处理4,绿色防控试验区2,采用80%波尔多液+38%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面积9 hm2。各处理的生产管理及烟叶烘烤按照当地优质烟生产标准进行,及时清除下部4~6 片不适应采烤烟叶,以降低病原菌基数。

表1 烟草赤星病和靶斑病防控试验设计

1.4 考察项目

在长势一致、同片烟田的试验区,采取5点取样,各处理随机选择20株烟株进行调查,烟,每株烟自下向上调查所有叶片,进行病害调查,记录5 点的平均数值。分别于第2 次施药前、第2 次和第3 次施药后10 d 分别调查各处理的各级病叶数,计算病叶率和病情指数。

病叶等级标准,0级:全叶无病;1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1%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2%~5%;5 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6%~10%;7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11%~20%;9 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21%以上。

病叶率=病叶数÷调查叶数×100%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各级的病级值)÷(调查总叶数×9)×100

1.5 数据处理

利用Excel 和DPS 对数据进行记录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处理烟草赤星病和靶斑病病情

2.1.1 第2 次施药前 从表2 可知,在第2 次施药前,不施药处理(CK1、CK2)的烟草赤星病和靶斑病病情指数、病叶率均高于对应的常规防控和绿色防控处理。对于赤星病,40%菌核净常规防控处理(T1)的病情指数和病叶率分别为3.10 和12.92%,小于80%波尔多液绿色防控处理(T2、T3)的病情指数和病叶率(分别为3.29、15.82% 和3.35、15.86%)。对于靶斑病,46%氢氧化铜常规防控处理(T4)的病情指数和病叶率分别为3.12 和14.03%,小于8%井冈霉素绿色防控处理(T5、T6)的病情指数和病叶率(分别为3.38、15.46%和3.25、15.04%)。表明,在第2次施药前,常规防控和绿色防控均对烟草赤星病和靶斑病具有一定防效,且常规防控的防效优于绿色防控。

表2 第2次施药前各处理烟草的赤星病和靶斑病病情

2.1.2 第2 次施药后10 d 从表3 可知,第2次施药后10 d,不施药处理(CK1、CK2)烟草的赤星病和靶斑病的病情指数、病叶率同样均大于对应的常规防控和绿色防控处理。对于赤星病,40%菌核净常规防控处理(T1)的病情指数和病叶率均大于80%波尔多液绿色防控处理(T2、T3);同样采取绿色防控,38%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处理(T3)的病情指数和病叶率小于200 g/L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处理(T2)。对于靶斑病,46%氢氧化铜常规防控处理(T4)的病情指数和病叶率均大于8%井冈霉素绿色防控处理(T5、T6);同样采取绿色防控,200 g/L 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处理(T5)和38%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处理(T6)的病情指数、病叶率基本相当。表明,在第2次施药后10 d绿色防控的防效优于常规防控。同样采取绿色防控,38%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效优于200 g/L 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而该2种药剂对靶斑病的防效基本相当。

表3 第2次施药后10 d各处理烟草烟草赤星病和靶斑病病情

2.1.3 第3次施药后10 d 从表4可知,在第3 次施药后10 d,不施药处理(CK1、CK2)烟草的赤星病和靶斑病的病情指数、病叶率同样均高于对应的常规防控和绿色防控处理。对于赤星病,40%菌核净常规防控处理(T1)的病情指数和病叶率均大于80%波尔多液绿色防控处理(T2、T3);同样采取绿色防控,38%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处理(T3)的病情指数和病叶率小于200 g/L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处理(T2)。对于靶斑病,46%氢氧化铜常规防控处理(T4)的病情指数和病叶率均大于8%井冈霉素绿色防控处理(T5、T6);同样采取绿色防控,200 g/L 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处理(T5)大于38%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处理(T6)。表明,在第3 次施药后10 d,绿色防控的防效优于常规防控。同样采取绿色防控,38%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对烟草赤星病和靶斑病的防效优于200 g/L 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

表4 第3次施药后10 d各处理烟草的赤星病和靶斑病病情

2.2 各处理烟草赤星病和靶斑病的防控效果评价

从表5可知,从整个防控过程中各处理病情指数的变化趋势看,40%菌核净常规防控处理(T1)的病情指数呈先降后增趋势,而46%氢氧化铜常规防控处理(T4)的病情指数则呈持续增加趋势。绿色防控处理(T2、T3、T5、T6)的烟草赤星病和靶斑病病情均分别呈持续下降趋势,同时在第2 次施药10 d后和第3次施药10 d后,其病情指数也小于常规防控处理(T1、T4)。表明,就整个防控过程而言,常规防控的防效表现并不理想,且低于绿色防控。采用绿色防控防治烟草赤星病和靶斑病的防效较好,且以80%波尔多液+38%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的防效最好,80%波尔多液+200 g/L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次之。

表5 各处理烟草赤星病和靶斑病的病情指数及防控效果评价

3 结论

试验表明,分别使用40%菌核净和46%氢氧化铜对烟草赤星病和靶斑病进行常规防治虽具有一定效果,但持续性差,且弱于使用8%井冈霉素+38%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和8%井冈霉素+200 g/L 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的绿色防控方式。同样采用绿色防控,80%波尔多液+38%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对烟草赤星病和靶斑病的防效均优于80%波尔多液+200 g/L 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

随着烟草行业不断向绿色高效的方向发展,烟叶生产病害的绿色防控愈发重要。试验所用药剂中,菌核净病产生抗药性,且农药残留量较高[3],不符合绿色防控要求;波尔多液具有药效持久、不易产生抗药性、杀菌谱广、黏着力强、耐雨水冲刷、成本低等优点,可用于防治包括赤星病在内的烟草不同生育期常见病害[4];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的持效期长,杀菌谱广,可防治多种真菌性病害[5];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具有内吸传导性较好,持效期长的特性[6]。因此,针对务川县烟叶生产中的烟草赤星病和靶斑病病害,建议使用80%波尔多液+38%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防治,在实现更好防效的同时,保障烟叶生产安全。

猜你喜欢
波尔多液斑病烟草
浅析玉米小斑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
试论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波尔多液的配制及其施用方法
玉米斑病综合防治要点
杀菌防病如何正确使用波尔多液
苹果园雨季如何正确使用波尔多液
全国首次青少年烟草调查
烟草镜头与历史真实
百年烟草传奇的云南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