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背景下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研究

2022-06-01 23:33唐昕弘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思政传统

摘 要:新时代我国实现文化强国的建设目标,坚定文化自信是其重要基础,而教育在坚定文化自信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效。在职业院校,思政课程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思政课程教学要充分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一方面立足传统,结合职业院校思政课程教学实际,另一方面积极应对,不断进取开展创新实践,有效探索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教学的科学路径,扎实推进课程改革,日益丰富教学形式,在提升职业院校思政课程教育教学效果的同时,实现思政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完美融合。

关键词: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 思政课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8.036

新时代,我国要实现文化强国的建设目标,要加强文化教育,坚定文化自信。面对当前思政课程教学现状,以及相继出现的思政教育主动权不鲜明、文化人文教育相对淡薄等情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思政课程教学,就完美体现了思政教育和文化教育的有效融合,实现齐头并进。职业院校由于理论够用为度,重视专业技能实践的教育特点,文化以及与文化相关的课程开设有限,因此以思政课程为教育基础,积极探索实践,融入与教学内容相辅相成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大力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亦是职业院校思政课程教学开展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对职业院校开展思政课程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职业院校思政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直以来,作为一种广泛普及、持续发力的全体国民性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大、中、小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过程之中,我国在不同时期,制定了思政课程的专属教学内容和整体教育方案,并出台了具体文件,对思想政治教育加以指导,确保其有效开展。

1.职业院校思政课程教育教学取得的成效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办社会主义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教育内容,国家也不断出台相应文件,对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作出了引导指示。早在2018年就颁布的《新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成为职业院校开展思政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也与时俱进,积极开展自身思政课程教育教学的有益探索,以文件为指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其一,完善制度机制建设。思政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建立了完善的集体备课机制、定期听课评课机制、设立并实施督导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反馈制度,并制定了系统独立的思政课程教学效果考核制度等。其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职业院校通过加强校内原有师资培养的同时,不断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走进学校,建立了一支基础扎实、专业性强、激情活力的专职思政课程师资队伍,有效开展思政课程教育教学。其三,开展课程改革建设。职业院校在重视思政课程开展实施的同时,也鼓励教师根据院校自身的专业职业特点,开展科研实践,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思政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这也为确实实现思政课程教育教学效果积累了宝贵经验。

2.职业院校思政课程教育教学显露的不足

在国家加强宣传,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各级各类学校都重新认识思政教育工作,重视推进思政课程教育教学,职业院校也以文件精神为指引实施改革实践,取得了相当明显的成效,但不可避免的也显露了一定的不足。

首先,学生学习参与不高。在思政课程教学课堂上,部分學生总是沉迷于手机和游戏,抬头率不高,出现人在课堂心在课堂之外的情况,一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讨论、分组等情况,学生也只是单纯应付。其次,教师职业激情不足。很长一段时期,思政课程作为公共通识课,职业院校对此都采取大班型上课、合班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这样思政课程教师数量有限,所授课班级学生数量庞大,教师疲于完成工作任务,教学负担重,自然分不出时间和精力开展具体的教学内容探究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这种非良性循环使思政课程教师产生了一定的职业倦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出职业激情不足。最后,思想认知重视不够。思政课程作为公共通识课,学生在思想认知上不够重视,比起实用性强的专业课,学生参与思政课程的积极性不高,在学生的这种思想认知下,在思政课程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参与性和探索积极性,形成良性互动的教学模式,实现科学有效的教学效果是有一定的教育难度的。

二、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政课程的重要意义

新时期,以坚定文化自信为背景,从教育实际出发,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政课程教育教学,结合职业教育实践,提升思政课程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高素质的时代新人。

1.有利于实施新时期文化育人

进入新时期,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培养一方面要强化理论,广泛开展专业技能实践培养,另一方面要德才兼具,塑造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保障其人文素养的持续提升,也就是德技双修,德育培养、技能提升、文化教育都要缺一不可。文化育人是现实需要,是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新时期有效实施文化育人,自然是从各级各类学生群体着手。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能力不足、认知系统有限、整体素质不高。因此要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文化自信的深厚影响力,改革创新,在思政课程中融入恰切的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文化教育,促进学生整体提升、全面发展,丰富塑造其综合素质,有利于文化育人目标的实现。

2.有利于开展思政课程改革创新

国家在2019年颁布了《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思政教育的重点之一就是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并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当前教育的重要环节。现阶段,社会的发展和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新要求,对德技双修的技术技能型复合人才的期盼越来越凸显。面对这些迫切需求,职业院校要改进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以确保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根据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意见要求,在思政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以彻底的课程改革破解长期以来思政课程被边缘化的思想认知,科学规划教学理念和思路,积极探索教学方式方法,润物无声般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日益丰富生动化、形象趣味化,使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接受对个体人生的正确引领,作为新时期职业院校的学生,彰显出端正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积极向上的内在气质,见证思政课程改革创新的实效。843486C5-B57B-4A4A-8DAF-3B43C8275F6F

3.有利于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文修养,在其成长和发展中实现终身受益。在新时期,培养职业院校学生良好综合素养的途径有很多种,思政课程是其有效途径之一,在思政课程教学上要充分挖掘其教学内容的延展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中国精神章节的讲解中,可以针对性的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让学生切实理解这一精神内涵并付诸实践,从而真正在未来人生中树立坚毅不屈的品格和百折不挠的意志。《荀子·劝学》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强调了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能实现奋斗目标,这些都是生动形象的教育素材,对于学生塑造坚强意志,在未来工作中扎根岗位,攻坚破难,成就自我,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作为思政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爱国主义教育,亦可以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生动丰富的教学素材。教育工作者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延展的教育资源,与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对民主文明、公正法治等价值观理念的追求和实践有效结合,能有效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植学生的文化自信力,提升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和综合素养。

三、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政课程的路径

以思政课程的改革意见为理论依据和有力引领,全面认识,充分发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其作为思政课程教育过程中的丰富深厚的教学资源宝库,立足传统,与时俱进,以学生为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彰显出思政课程改革的实效。

1.立足传统,在教学内容上结合优秀传统文化

思政课程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应该是灵活多样、生动丰富的,一方面,教师对学生开展扎实全面的理论教育教学,另一方面,教师要激发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给予学生足够的自学空间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在理论教育教学环节,教师以教学内容的收集者和主导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自身要具有良好的文化底蕴,这样才使教学内容真正做到丰富深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灵活契合的选择教学资料,这样才使教学效果真正实现高效提升。

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其包罗万象,体现民族经验,其内容丰富,包含人类智慧,在新时期,优秀传统文化依旧充满勃勃生机,不仅是开展思政课程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资源宝库,也是其他专业学科可以学习借鉴的不息资源,其他专业学科也要将自己的特点与思政内容相契合,使每一个课堂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政元素。思政课程教学更是要带头示范引領,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优势,使每一节思政课程都使学生乐学爱学,受益无穷。

2.与时俱进,在教育实践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毋庸置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在思政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与时俱进,以学生这一主体作为教学根本出发点,同时要全面科学的分析把握学生主体的切实特点。

从职业院校学生自身观察分析,经过前期的学习和积累,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但由于学习时间有限和学习能力不足,学生掌握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还缺乏足够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因此,在具体的思政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学生现有的文化层次,掌握其所处年龄段的身心特点,以学生现有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积累为基础,科学地、有针对性、梯度性地开展教学,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进一步巩固和扎实学生文化基础的同时,又能有效提升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体系,从而使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得到进一步培植。思政课程的教育教学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远大光明的人生理想,以此作为思想根基和奋斗动力,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专业技能,你争我赶的创新进取,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

需要强调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只是思政课程教师的责任,也并不仅只是在思政课程的课堂才得以实现,这项工作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的一起参与和共同努力。从自身教育教学活动的实际出发,全面了解学生彰显的思政元素,从专业学习和思想积淀上多角度多层次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真正切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3.改革创新,在教育队伍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开展思政课程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对专任教师而言,意味着不断完善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时刻关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找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和思政课程教学内容的具体契合点,使两者之间实现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提升教育教学实效。

思政课程教师承担的是公共通识教育,其教学任务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各年级学生开展的,可见其教育教学会产生很大影响,加之学生普遍具备的向师性这一特性,以上这些都决定了教师要注意自身形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自身特有的示范性要求教师具备良好高尚的师德师风,为学生树立榜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终身学习,不断积累现有教育经验,又要不断更新,科学转变教育观念、推陈出新教育内容、吐故纳新教学信息,根据时代发展和学生实际特点,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创新升级教育教学方法,使思政课程课堂生动鲜活,使学生从中受益终身。

学校要为广大教师创造条件,为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的改革实践、进行科研创新攻关等工作提供更多更完善的服务和保障,从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等多层面着手,共同打造出科学有序、规范高效的教育教学环境。

总而言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政课程教育教学实践,既是对思政教育的科学强化、有力保障,又是对社会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需求的有效满足。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自身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她蕴藏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智慧,塑造了经久不衰的民族精神,这些都是开展思政教育,上好思政课程不可替代的资源宝藏。新时期,加强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就要重视文化教育,践行思政教育,培植文化自信,使学生成为真正有理想信念、有理论和技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杨志《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策略》,《鄂州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

[2] 秦大伟《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八个统一”的文化省思》,《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12期。

[3] 吕明《思政课教学中的区域文化资源:意义、使用原则及建设路径——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背景》,《皖西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

(唐昕弘,1978年生,男,满族,辽宁抚顺人,大学本科,学士学位,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本文系2021年度沈阳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科研课题“大思政格局下中职学生职业精神培育路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z-14)843486C5-B57B-4A4A-8DAF-3B43C8275F6F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思政传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老传统当传承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