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华 李兵
摘 要:“双减”政策对小学课堂教学与作业布置做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在深研政策的基础上,更新教育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进而促使小学生在轻松减负的环境中提升学习效率以及身心健康水平。
关键词:双减;综合实践作业;设计策略
一、小学作业布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写作业处于被动状态
近年来,学生的作业压力越来越大,教师认为,学生在课堂上缺失的东西,在课堂外能补回来,所以就给学生布置很多的作业。小学生正处于一个比较爱玩的时期,教师不停地给学生施加压力会导致小学生出现一种叛逆心理,从而导致小学生对小学学习兴趣逐渐下降,然后在学习中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
(二)作业模式无创新
在传统小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是单纯地给学生留一些书面作业,让学生在课下写,基本上都是一些题,这样会让一些本就对小学课堂兴趣不大的学生更没兴趣。教师可以从创新作业模式方面入手,抛开传统思想的束缚,作业不只有书面形式的,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组作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课下也能感受学习的快乐[1]。只有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上去了,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能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思考,当学生对作业充满兴趣时,就不会觉得作业是一个负担,就会全身心投入作业探究中。
(三)过于重视作业正确率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教师教学越来越功利化,越来越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放在首位。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得不从作业入手,给学生布置很多家庭作业,导致学生学习压力过大。而且对于这些作业,有的老师还要求一定的正确率,这就让本来就充满压力的学生雪上加霜。
二、双减视野下能力型综合实践性作业的优势
传统作业设计呈现出“四多四少”的特征:一是基础性知识巩固多,能力性应用实践少;二是书面形式作业多,实践性操作作业少;三是统一被动任务多,自主分层选择少;四是以教师意志出发的作业多,学生自主创新的作业少。这种作业设计枯燥乏味,缺乏灵性,偏重书本,不能体现学生能力的差异性,“一刀切”,极大地窄化了作业的功能,偏离了作业的终极目标,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常常被学生和家长所诟病。“双减”背景下“能力型综合性实践作业”的设计和实践遵循四个原则:一是“全方位原则”,力求促进学生全面完整的发展,既有知识性、基础性知识的练习,也有探索性的自主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丰富了作业的内涵,互为补充,相互融洽。二是“资源整合性原则”,作业内容源于教材,但不能拘泥于教材,应把书本内与书本外的资源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结合书本外的知识进行运用和实践,解决问题[2]。三是“活动性原则”,在课堂40分钟以外,拓宽学习时空,设计一些综合类的学习活动,在同质或异质的活动小组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能力和生活背景,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任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在活动中提升解决问题和创新实践的能力。四是“能力培养原则”,在作业设计上既要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又要重视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确立和积极影响,还要关注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既要鼓励学生实践参与,更要重视学生思维、创新等能力的培养。总之,“能力型综合实践性作业”设计突破了传统作业的“四少”弊端,强化孩子们综合运用知识、增强身心发展的价值,使教学的影响延续到生活之中。
三、双减视野下能力型综合实践性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与生活链接,设计“生活实践自选作业”
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是与生活同在的,因此应当让作业走向生活,与生活建立密切的联系。“能力型综合实践性作业”的设计要注重实践性,在追求创新中挖掘有特色、有深度的内容。“双减”政策下,一、二年级没有书面作业,因此我们可以设计相应的培养习惯、形成能力的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生活实践自选作业”
(二)从兴趣入手,设计“创新操作式作业”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作业是整个基础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能力型综合实践性作业”整合教学资源进行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和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感,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自身的想象能力;能够对学生大脑的变通性、独特性以及流畅性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想象思维。
(三)资源整合,设计“学科融合的综合实践作业”
当前学生作业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作业是割裂的,既缺乏学科内的前后呼应,又缺乏学科间的横向关联,教师可以通过彼此之间的合作共同研究设计跨学科作业。跨学科实践作业通过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丰富学习路径。与单一学科相比,跨学科实践性作业引领学生进行跨学科思维整合,以应对实际问题和解决复杂问题,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形成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3]。
(四)以课本为蓝本,设计“时令性综合实践作业”
2011年教育部頒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该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化的态度。”因此,结合区域或周边环境,设计以课本为蓝本的实践作业,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查找式作业”“观察式作业”“表演式作业”“操作式作业”“调查式作业”“研究性作业”“体验式作业”都是很好的作业类型。这些作业着力选择学生感兴趣、充满好奇的“点”来设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和美好品质。
四、结语
以“双减”政策作为指导课堂教学和作业布置的核心思想,是践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在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及科学化的作业模式下,传统教学的弊端被逐个击破,小学生也获得了自由成长和发展的空间。教师应全面分析和解读“双减”政策中关于课堂教学和作业布置的理念,将其与教学的真实情况结合起来,构建以“减量减负、提质增效”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廖玉群.小学基础学科作业多元化设计[J].读与写,2020,17(25):157.
[2]查荣珍.小学基础学科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J].甘肃教育,2020(21):130-131.
[3]凤江柳,梁宇.小学基础学科课后作业的优化[J].广西教育(义务教育),2020(9):27-28.A3583C36-096A-487C-ACFC-48ABC149E1B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