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角度看中日美学的差异

2022-06-01 00:25陈丙昌
民族文汇 2022年22期
关键词:儒学伦理翻译

陈丙昌

摘 要:川端康成是日本著名唯美派作家,一生竭尽全力追求日本古典美,他的《雪国》更是堪称集大成的佳作,充分表现了日本物哀以及传统的美学观。叶渭渠和唐月梅翻译的《雪国》也可以说是上层佳作,但笔者在认真拜读之后发现仍有不尽如意的地方,并认为这些就是翻译的成败以及川端和日本美学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窥探中日美学差异的窗口。

关键词:翻译;中日美学;肉体美;伦理;儒学

《雪国》是川端康成的名作,也是充满了日本古典美和日本人美学观的作品。《雪国》以及有关川端康成的研究是很多的,《雪国》的译本也不少,其中70年代末出版的叶渭渠和唐月梅合作翻译的译本就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叶氏和唐氏之后也有几个版本出版[1]。但是值得思考的是,既然叶氏和唐氏的译本已经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再去翻译?原因就是这个译本有不足之处,后人是想通过自己翻译出更好的译本。那么,为什么会存在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隐藏着什么样的美学特征?本文就是带着这些问题并通过对例句的详细分析展开的。

一、“善”与肉体的美

原文:(略)女の印象は不思議なくらい清潔であった。足指の裏の窪みまできれいであろうと思われた。(略)P13

訳文:(略)女子给人的印象洁净得出奇,甚至令人想到她的脚趾弯里大概也是干净的。(略)P29

原文中最难翻译的要数“清潔”这个单词。“清潔”这个日语单词在日本词典《広辞苑》中是这样的:“指没有污垢的干净的、清洁的东西,也指人格和品行好、纯洁[2]”。而译文中的“洁净”是“干净[3]”的意思。结合原文我们知道,原文中不仅仅是指肉体干净,也涉及到人格的一面,而译文中仅仅涉及到了肉体的干净。再进一步的思考一下,“清潔”这个日语单词在这里是注重女性肉体的美,而“洁净”这个词语是否把这种女性肉体的美表达出来?很明显,“洁净”这个单词很难让我们感受到女性肉体的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直接描写女性肉体美的很少,关于女性肉体美的词汇也很少,因此在这种场合下很难将原文的意思很好的翻译出来。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哪有什么女性肉体的美可言,常与“欲”“肉欲”等词贯之,带有贬义。说道美,中国思想史上对美的研究者很多,最早对美下定义的是孟子,他是在考虑个体理想人格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他说:“欲之谓善,有诸已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4]”。在这里,以“仁”为中心的理想人格的发展过程可分成六个阶段(也可以说是六个等级),即“善、信、美、大、圣、神”。“美”是“善”和“信”的统一,包含内心和外表,对于“大”“圣”“神”,“美”是进入更高阶段的起点。可以说,孟子所阐述的就是对孔子“尽善尽美”说的继承和发挥。由此可见儒学常把人格精神作为美的对象,在美学上注重人的美善合一。于是乎由于儒学的影响,女性的肉体美不是美的,善才是评价女性美的标准。一旦直接触及到肉体,就成了《金瓶梅》之类的色情小说。

另一方面,川端康成的《雪国》里有温泉文学的影子,这种温泉文学注重女性肉体的美,但是又没有到色情的地步。在日本,像这种描述身体美的作品有很多,而在中国却很少。从这个角度来看,不能够理解肉体的美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缺失。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当遇到有关肉体的描写,我们就会故意或者无意识的去避免“露骨”,对于上面例句叶氏和唐氏的翻译,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影响。

一般认为,日本的传统美是从一千年前的平安朝文化发展而来的。从平安朝文化中形成的日本美在日本古典文学中已经孕育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如“伊势物语”“源氏物语”“枕草子”等,这些作品构成了日本传统的美学,并从古自今的影响和支配着日本的文学。这其中的“源氏物语”拥有着集大成的王朝时代的美学,是日本美学的源头。川端康成是日本传统美的继承者,在他看来,美与道德、善恶无关,可以丢弃家庭伦理。

二、伦理与美学

原文:(略)三曲目に都鳥を引きはじめた頃は、その曲の艶な柔らかさのせいもあって、島村はもう鳥肌立つような思いは消え、温かく安らいで、駒子の顔を見つめた。そうするとしみじみ肉体の親しみが感じられた。(略)P36

訳文:(略)开始弹奏第三曲《都鸟》的时候,多半是由于这首曲子优美柔和,岛村脸上起的鸡皮疙瘩开始消失了,他变得温情而平和,呆呆地凝视这驹子。这么一来,他深深感到有着一种亲切的感情。(略)P54

叶氏和唐氏把原文中的“そうするとしみじみ肉体の親しみが感じられた”这一句翻译成“这么一来,他深深感到有着一种亲切的感情”,这是不贴切的。因为句子中的“肉体の親しみ”和“亲切的感情”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把这一句“そうするとしみじみ肉体の親しみが感じられた”直接翻译,大体意思是这样的:“这样一来,不由得让岛村深切的感受到她肉体的亲切”。但是为什么叶氏和唐氏要避开“肉体の親しみ(肉體的亲切)”,是不知道这个词的意思?回答肯定是否定的。原因是如果直接翻译,读者看到中文中肉体这个词很容易联想到色情,所以故意用了一个暧昧的“亲切的感情”这个词,也就是为了避开敏感的词汇。进一步思考一下我们可以知道,这其实不是叶氏和唐氏的过错,他们只是不想让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读者不误解《雪国》的美罢了。在中国,如果看到这一句话“島村は駒子の顔を見てしみじみ肉体の親しみが感じられた”(岛村看着驹子的脸,深切的感受到她肉体的亲切),很多人就会认为,岛村不是君子,岛村是像西门庆之类的人物。但是实际上《雪国》中的岛村是个高级知识分子,不是酒肉之徒。中国的君子们认为女性的肉体是不好的,“善”才是女性的美。如果一旦喜好女性身体,那就是“色”、“淫”,这对君子来说是大忌,所以要控制“欲望”,成语“红颜祸水”就是在时刻警醒着中国的君子们。在传统文化中,女性的肉体不再是美的,是乱人心智的,是邪恶的。中国的君子们普遍收到孔孟“人格美”的影响。

孔子和孟子都非常重视人格美,因为他们的美学思想与其伦理思想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假如说,孔子比较推崇文质彬彬、美善合一的君子风度,那么孟子则在肯定这些品德的同时,更加强调了善养“浩然之气”的美。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在中国美学史上,孟子是第一个较为明确的从人与动物的区别上来审视人格美的本质的。并且,他进一步倡导个体人格发展的主动性和实现以仁为善为在中国哲学里面,“气”是最基本的概念,是人和万物构成的原质。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哲学思想,所以高小康和张节末在谈到美学的时候说不能避开“气”的重要性。6C1B9860-F87C-47C1-9D1C-B029D991BCED

气对于人而言就相当于人的生命力,生命本性在老庄看来是“虚”、“静”甚至是“死”,因此,要在和谐的审美境界中保养它、引导它,让它变得有利于善。这样就形成了中国人的理想——中和的、节制的人。在中国的人体审美中,对生命力的节制和伦理性疏导成为重要原则。节制的对象是肉,而不是形。形其实已经是肉的片面或抽象。我们已经知道,中国的人体美术理论采用形神对立的范畴而不是灵肉对立的范畴,这意味着,形的概念已经是对肉的概念的一种抽象。我们又知道,中国的人体审美观重神不重形,这意味着,肉的概念又收到一重抽象。[5]

所以,在中国,“美”就是“气”,对于女性,肉体的美不是美,“气”才是。再者,儒家对于女性又有“三纲五常”“礼教”“德”“贞节”等的规范,渐渐地这些就与“气”合为一体。因此,女性的美我们不说成“气”,我们讲“三纲五常”“礼教”“德”“贞节”等。

而日本的美学范畴是用具体的实物的形象特征去表现普遍感觉和美学观。这是一种用个别、特殊去描绘一般的方式,或是一种艺术的传达方式,是黑格尔指出的象征的思维方式。“象征一般是直接呈现于感性观照的一种现成的外在事物,对这种外在事物并不直接就它本身来看,而是就它所暗示的一种较广泛的普遍意义来看”。[6]简单的说就是间接地用暧昧的方式去传达本意。比如莲的花、竹、松等,以及前面讲到的“清潔な肉体”也是温泉文化的一个象征。

另外,日本的美学范畴中象征的又一个特征是“只及一点,不及其它”。[7]即象征的内容和象征只在特征上达成“互相调和”,形象还不能完全呈现意思深沉的内容,象征突出特征,拥有比较的包容性,所以被象征的事物可以从各方面象征这个东西。比如鱼可以从生殖能力旺盛和多产方面去思考,可以从自由自在的敏捷的鱼体本身去理解,如果是做菜可以从好吃一方面去解释。这样一来,女性这里就容易理解。女性的美可以被美貌象征,也可以被肉体象征,不与其他东西关联也可以。即,若肉体美,这个女性就可以说美。这就是日本的美学,这就是日本的美学观。

结语

自古以来,人们在不断的追求美,对身体美学的思考也一直是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实际上,美学的诞生是人们对身体感性形式的赞美,美学是研究感性知识的科学。但是,叶氏和唐氏的翻译由于受到中国伦理的影响,没有充分的译出川端康成的美学观,表现了中国美学观由于受到儒学的影响具有伦理思想。在女性美学观方面,由于受到“德”“善”“贞节”等伦理思想的影响,丢失了女性的身体和肉体的美。

一方面,川端康成继承了日本传统的美学,抛弃了伦理、道德、善恶等,追求纯的美,认可女性的身体和肉体的美。

参考文献:

[1]日、川端康成 著《雪国》、叶渭渠と唐月梅 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次印刷.

[2]川端康成 着《川端康成集 新潮日本文学15》、新潮社、昭和四十三年十二月十二日 发行、昭和五十一年七月十五日 十三刷.

[3]张晓宁 着《谈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形象及其美学追求》:2000年第二期,日本研究.

[4]高小康、张节末 着《人体美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年版

[5]邱紫華,王文戈 着《日本美学范畴的文化阐释》:第40卷第1期,湖北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1月.

[6]黑格尔 着《美学》:第二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7]廖述务 着《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大众文化视野中“身体美学”的反思与重构》: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5月1日.

[8]廉明 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女性美》:美术之友、2007年1月5日.6C1B9860-F87C-47C1-9D1C-B029D991BCED

猜你喜欢
儒学伦理翻译
儒学视阈下刍议箪食瓢饮的颜回之乐与现实意义
浅谈我国社会工作伦理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2015 年新儒学“一体两翼”发展格局
非伦理领导对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
谈儒学的“复兴”
儒学研究的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