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梦蝶
摘 要:传统文化作为本民族向心力和创造力的源头活水,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当下学生人文素养普遍不高的情况下亟须中华传统文化的沁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注入传统文化的活水,可从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印迹,关联学生生活;强化诵读,引导学生涵泳语言之美;借助多媒体教学,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以及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这四大路径着手,逐步实现厚植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中语文 素养培育 实现路径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8.023
在我国积极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背景下,必须高度重视作为本民族立身之本的传统文化,通过文化沁润,真正使育德树人落到实处。最大化发扬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离不开母语教育,语文课融合传统文化应为题中应有之义。顾之川先生曾这样谈中华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通过语文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语文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大有可为。”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讨论越来越多,让传统文化回归课堂的呼声也愈来愈高。对此,如何正确理解传统文化应当摆在思考的首要位置。《新编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的解释有三,其中之一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在理解文化的基础上来看传统文化,就显得明晰多了。“所谓传统,不外是历史上形成的、具有稳定的组织结构和思想要素的、前后相继的、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的特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道德风尚等深层文化的社会心理的行为习惯。”传统文化即中华祖先们遗留和沿袭下来的生活经验总结及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当然传统文化并不全然都是精华,其中不乏也有一些糟粕,但在本文中所讲的传统文化仅指精华部分,指需要弘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我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它不止于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汉赋骚体;也不止于秦韵楚辞;更不止于唐诗宋词。吕叔湘先生曾这样说中华传统文化:“经史子集、杂记短书,无所不包。”把如此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融入语文,一是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书读万卷犹如步行万里,传统文化中有古人谦逊仁爱的品德、精确独到的眼见和处事波澜不惊的态度。回味传统方能让思想穿越时空与古人神交畅谈,方可站立高位俯览世界。二是能够汲取前人的智慧。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浩瀚,多少沧海变迁,可见,传统文化高度浓缩了祖先们对生活经验的总结,其中不只是天文地理、科技發明、工艺技法,更重要的是内蕴的思想价值。仔细品悟方能在文化的认同中完成自我价值的升华,增长无限智慧。三是有助于养成平和冲淡的心性。面对如今嘈杂物欲的环境,各种快餐文化和消费文化混迹在学生的亚文化圈子中,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正在一步步被分解蚕食。浮躁、重利似乎成了这一代青少年的代名词,如何助其修炼专注的品质,获得宁静致远的心境?自然免不了学习传统文化,它能重塑学生的思想和人格,帮助修养心性。
当前,高中生的人文素养普遍不高,一方面是由于应试教育带来的功利化、短视化学习倾向。一味追求高分,甚至把升学率当作第一要旨,使得语文学习变成了考试考什么就教什么,使得本应生动活泼的课堂变成满堂灌的说教。文言文阅读只重讲什么“之、于、且、乎”或“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文言知识,不重视作者思想情感的体会;诗歌教学大部分停留在“我主张”的“知人论世”,即教师直接给出作者的时代背景,然后以教师的直接讲解代替学生思考。殊不知,学生根本无法达到与作者共情、共生的理想境界。此外,教学环节也省略了学生朗读品析,缺少对传统文化的涵泳。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失了兴趣,也搞僵了脑子。另一方面,信息化时代下导致学生热衷于追求各种网络文化和时尚潮流,打游戏、看玄幻小说、追星占据了他们的课余生活,而经典文学阅读少之又少。高中阶段正是丰富学生价值观的黄金期,尤为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沁润,需要历史长河中熠熠发光的传统文化丰富其思想、指引其思考、涤荡其心灵。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件指明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贯穿国民教育的始终,要着力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特别强调修订语文课程教材。由此可见,国家对传统文化不再仅停留在认知层面,而是转入实践行动层面。另外,传统文化教育也渐趋与具体学科进行纵深融合。2017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说道:“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高中语文要发扬语文学科特有的“人文性”特点,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援引学生透过传统文化发现内蕴其中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品格风尚等,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的人文素养。
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路径
1.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印迹,关联学生生活
语文教材是学生最直接地吸收传统文化的工具,教材当中选入的古代文学作品都是融合经典性、审美性和教育性的美文。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对选文有十足的敏感性,充分挖掘诗词文言当中的文化印迹,进行现代化的解读,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古代诗词文言亦可抒情,亦可言志,例如荀子的《劝学》“不积跬步……无以成江海”,韩愈的《师说》“是故弟子……有专攻,如是而已”,传达了古人之于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古人之于求学的勤奋、古人之于师长的尊敬。诗词文言中的情和志对于正处在人生分岔路口的高中生而言极具价值引领作用,是滋润学生心田的优渥养料。
对于教师挖掘课文当中的传统文化要注意三点,一是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二是有效揭示传统文化背后蕴藏的中华文化意义,三是整体领会,力求学生学会赏析评价。如《陈情表》,全文围绕作者“尽孝”与“尽忠”的矛盾冲突展开,突出表达了李密至诚的亲情和至忠的决心,这样一篇情真意切的古文,随离我们的时代久远,但仍可激荡起学生心尖上的波浪。提问学生:如何理解李密的“至孝”与“至忠”?你同意他的做法吗?如果是你是李密,如此两难的抉择你会怎么选择?通过这些问题,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去感受孝道和忠道,思考古往今来的文化精神内核,澄炼心灵。另外,课堂结束之时还可留下练笔作业,例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该怎样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此一来,既实现了文以载道的功能,又强化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写作的能力。当然,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能流于表面,而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品悟。即心中要有文,然后通过文来唤醒人。感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沉郁悲凉、“老夫聊发少年狂”的雄心壮志,通过全面体悟古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精神产物,分析不同背景下的文化意义,能够实现原本陌生隔膜的生命连接,“甚至可以比现世里身边的人还要熟悉。因为,更真实意义上的看见,是我们一起经历过心尖上的风风雨雨。”欣赏风雨后的彩虹,学生自身的生命会得以不断沉淀和更新。D958CA03-8FBE-417F-8DFC-24364E5DE393
2.强化诵读,引导学生涵泳语言之美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文字之一,其音、形、义的统一赋予了它独特的魅力,一个个连缀起来的文字组成了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引导学生加强诵读,将跃然纸上的音符演奏出华美的乐章使其体验语言之美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做的事。当然由于学生间个体差异的存在,每位学生的感受会有所偏差,这时就需要教师相应地诱导,指导学生发现并把字音中的内涵“韵律”放声读出来。
教育本身就是一件充满理想性和溢满着爱的事业,作为教师应该对学生心怀希望,促使每一位学生的长足发展。具体来说,首先要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汉字的音乐美和文章的节奏美,获得美的初步印象。在此基础上再诵读,要求学生能形成对文章整体的感觉,这种读出来的感觉才是学生真真切切品尝到的味道。最后,基于这种独特的体验,方能搭建桥梁实现学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李清照的《声声慢》是作者后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渲染残秋时节四处凋敝的氛围,抒发丧偶、离异、国破的悲苦愁情。整首词不仅在语言、手法、结构上考究,情感表达上更甚。诗的一开头就连用七组相同叠词,而“寻觅、冷清、凄惨”此三组词,想来作者是经过一番精思细琢的,语调大都是下沉走势,又与下文“点點滴滴”前后照应,读起来方能从字里行间中感知作者内心的孤愁。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将语言的韵味表达到位,注意节奏,逐步让学生感受“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万千愁绪。通过教师带领学生反复的诵读品味,牵引学生层层地掀开帘幕去感受语言背后的情感力量,一来可以引导学生寻找美的所在;二来可以激起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从而过渡到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三来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养成思辨精神。
3.借助多媒体,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直观感受
多媒体教学能够弥补传统板书教学在视听上的局限,它的特点有三,即图像、动画和音频。图像能够直接刺激学生的感觉中枢,将描述性的文字变得直观可感,与此同时,图片能留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这种想象小到微观粒子,大到整个星球,甚至可以回溯到史前社会。而动画能够将静止的画面通过技术加工转化为动态模式,它可以用来直接传播学习资源,也可作为一种补充说明的方式,运用的恰当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对于离学生生活时代久远的传统文化来说,许多难以用语言文字表达的教育内容会瞬间变得活灵活现。最后,音频能够创设情境、渲染氛围,让教室中的人体会到独有的气氛,促使其注意力集中到当前所要学习的内容上。
教师适时运用多媒体,让课堂充满生机活力,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直观感受,促使其更深刻地理解。例如,用多媒体教学白居易的《琵琶行》,可以充分发挥音频的优点,具体来看,整首诗共有三次写到琵琶女演奏,第一处描写秋江月夜里弥漫着凄婉的琵琶音,造成“主人忘归客不发”的景象,突出饯别酒宴的悲伤气氛。这时,教师可以播放凄婉的背景音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第二次明写琵琶女应作者邀请而演奏。从拨弦三两声到声如裂帛层层渐进的琵琶演奏中,情感也随之攀升到高潮。此处教学时,教师可在赏析完后播放事先准备好的《霓裳羽衣曲》和《六乡》的演奏视频,让学生将现代琵琶演奏与文章中文本描写对应起来,如此一来,赋予文字画面感,从而达成通感的效果。另外,学习《项脊轩志》时,通过图片呈现项脊轩的未修缮的景象,让学生感受到前项脊轩的斑驳、古老。然后再呈现修葺后小鸟啄食、一片欣欣然的景象,想象作者亦多可喜的心情。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不失为一种可大胆尝试的方法。但运用时要注意切勿喧宾夺主,教学的主线应以学生需求为本位。
4.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语文产生于生活,也回归于生活。”想要学生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尊崇感与热爱感,必须将传统文化的学习融入语文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多元化的活动,于实践中求体悟。
语文实践活动不仅限于教室。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单元学习任务组织开展诗歌朗诵、话剧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沉浸式体验活动。以部编高中教材必修下册第八单元的单元学习任务为例,开展古诗词朗诵活动。活动开始前教师应该划分小组、查阅资料、指导诵读等一系列准备工作以便活动的顺利开展,活动中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对《登岳阳楼》《桂枝香·金陵怀古》等篇目中传达的文化价值进行深入探寻。
走出教室,可以开展“传统文化寻根”课外实践活动。此种方式可以通过多种形式铺开,一是家乡文化寻根,教师可推荐学生先阅读与民俗风情有关的著作,如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以及叶朗、朱良志先生合编的《中国文化读本》等,在感觉记忆的基础上,继而去关注探查家乡地名文化、饮食文化、族谱文化等。二是以我国的传统节日为契机。拿端午节来说,节日背后体现的是民众对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崇敬,是对屈原为民族命运而孜孜求索,九死其犹未悔的赞叹。
总之,把传统节日作为文化传承和理解的切入口,鼓励学生去走访调查并搜集与节日有关的资料进行交流,扩大传统文化的与参与度,促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最初由个体出发,经由团体言语表达,最后再回归个体本身。通过上述沉浸式的语文体验活动,恰如其分地将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贯通,落实育人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顾之川《关于中华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的思考》,《语文教学通讯(高中)》2015年第9期。
[2] 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上部·中国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3]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
[4] 吕叔湘《吕叔湘文集(第4卷)》,商务印书馆2004年。
[5] 连中国《生命的回音——语文教学中,有效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索》,《语文教学通讯》2015年第16期。
[6] 高栋彦《例谈语文实践课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语文建设》2018年第18期。D958CA03-8FBE-417F-8DFC-24364E5DE393